班轮航线调度论文_祝百豪

导读:本文包含了班轮航线调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班轮,航线,班期,船型,集装箱,算法,成本。

班轮航线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祝百豪[1](2016)在《基于一周多班的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调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经济危机之后,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外贸集装箱班轮市场表现乏力,更大型的集装箱船不断投放到市场,使得市场一直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相对独立的内贸集装箱班轮市场,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较小,同时近年来国家扩大内需、刺激需求一系列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布,都大大地推动了内贸市场的发展。近10年来,国内港口的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近5倍,不但展现了其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得到了各大班轮公司的极大重视。船公司为了抢占内贸市场份额,一方面,积极增加运力的投入,更多更大型的集装箱船投入到内贸航线上;另一方面,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增加航线集装箱船投入数量,提高航线发船频率,缩短班期间隔,同时也更多地减少客户的成本,目前船公司已将货物在港口等待产生的滞留费用归入到了自身成本中。本文针对一周多班的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分析了该模式航线的特点,不同的航线配船,不同的班期规划,不同的货物分配都会产生不同的滞留费用。针对一周多班内贸集装箱班轮单一航线调度优化问题,综合考虑货物在港口滞留成本、货物运输成本及船舶固定成本,构建调度优化模型。本文首先阐述了内贸集装箱班轮运输相关概述以及发展现状,介绍了新常态下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班期种类和规划因素;对航线配船问题分类、配船特征及配船影响因素作了详细说明。依据航线配船、班期规划和货物分配的不同对一周多班内贸航线成本的影响,建立目标成本最小的航线调度优化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建立辅助决策变量,增加约束条件,将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转化为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选取一条内贸航线作为算例,用AMPL进行求解,然后分别对单位滞留成本和单位运输费用进行灵敏度分析,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最后进行总结,阐述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6-12-01)

冯美玲,陈忱,孙俊清,刘凤连[2](2012)在《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集装箱运输班轮船舶的航线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环绕式"中心-分支"港运输模式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最大化集装箱班轮公司的收益为目标,确定班轮航线的中心港口集合和分支港口集合,安排班轮船舶靠港顺序以及每个分支港口与中心港口链接关系。考虑到转运价格的不确定性,模型中利用转运价格系数调整中心港口与分支港口之间集装箱运输的转运成本,以此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航线优化调度问题。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证明了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调度问题是NP-hard问题。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和启发式规则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以环绕"中心-分支"港运输模式制定的班轮航线相对于传统单一模式的班轮航线,班轮公司在收益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B卷》期刊2012-07-25)

赵刚,陈舜[3](2005)在《面向市场随机需求的船舶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班轮航线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型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方法研究了班轮航线优化模型。模型以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净现值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对班轮航线挂港方案、班期方案、船型方案同时进行优化。文章详细分析了目标函数的计算过程,研究了决策变量和货运量(市场份额)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论证方法中的缺陷。最后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刘志勤[4](2000)在《集装箱班轮航线调度的随机规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经济上的合理性角度出发,着重考虑了班轮运输管理中不确定条件下航线调度的优化问题。在通过分析航运企业经营班轮航线的特点及其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性条件下的优化模型,并重点讨论了航运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为此建立了含有机会约束条件的随机规划模型,试图得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决策。这是运用随机规划原理在班轮调度中的一个粗浅的尝试。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着重论述问题的提出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在分析班轮航线的特点及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航线优化的关键;第叁部分:在假设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出班轮航线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决策的制约条件;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航运系统中的随机特性,以及航线调度优化问题中的不确定约束条件,引入随机规划的概念,并建立了满足一定置信水平的随机规划模型。最后,在通过实际算例的基础上,对比了两种模型所得的决策。从中可以看出:考虑了实际变动条件的随机规划模型所得的决策比没有考虑变动的确定性优化模型得出的决策,具有更好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效益更好。因而,该随机规划模型对航运企业在经营中有效地回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本文来源于《上海海运学院》期刊2000-05-01)

班轮航线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集装箱运输班轮船舶的航线优化调度问题,建立了环绕式"中心-分支"港运输模式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最大化集装箱班轮公司的收益为目标,确定班轮航线的中心港口集合和分支港口集合,安排班轮船舶靠港顺序以及每个分支港口与中心港口链接关系。考虑到转运价格的不确定性,模型中利用转运价格系数调整中心港口与分支港口之间集装箱运输的转运成本,以此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航线优化调度问题。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证明了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调度问题是NP-hard问题。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和启发式规则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以环绕"中心-分支"港运输模式制定的班轮航线相对于传统单一模式的班轮航线,班轮公司在收益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班轮航线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1].祝百豪.基于一周多班的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调度优化[D].大连海事大学.2016

[2].冯美玲,陈忱,孙俊清,刘凤连.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C].第叁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B卷.2012

[3].赵刚,陈舜.面向市场随机需求的船舶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班轮航线优化模型[C].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2005

[4].刘志勤.集装箱班轮航线调度的随机规划模型[D].上海海运学院.2000

论文知识图

5.1班轮公司A和B的航线结构示意图...1箱区内某一贝位甲板与舱内箱(a)甲板...

标签:;  ;  ;  ;  ;  ;  ;  

班轮航线调度论文_祝百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