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li直投式发酵剂复配及发酵性能研究

Viili直投式发酵剂复配及发酵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以Viili发酵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酸度、pH值、持水力、表观黏度、双乙酰含量及乙醛含量等理化指标,得到Viili发酵乳的最适发酵时间为12 h,此时pH值为4.69,酸度为91.85°T,持水力为51.78%,表观黏度为4 457 m Pa·s,双乙酰含量为15.67 mg/L,乙醛含量为10.63 mg/L。确定最优复配发酵V7组菌相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乳酸乳球菌乳脂亚属(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与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的比例为162∶16∶8∶14∶74∶1,凝乳时间为19 h,酸度为74.72°T,持水力为38.10%,表观黏度为7 780 m Pa·s,双乙酰含量为7.87 mg/L,乙醛含量为15.4 mg/L。复配发酵V7组与Viili发酵乳12 h的理化性质整体接近,具备Viili发酵乳的特色品质及风味物质,为后续Viili发酵乳直投式发酵剂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试验菌种
  •     1.1.2 化学试剂
  •     1.1.3 培养基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Viili发酵乳制备及前处理
  •     1.3.2 菌株复配分组及样品处理
  •     1.3.3 分析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乙酰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 Viili发酵乳不同发酵时间理化性质
  •   2.3 菌株复配发酵酸奶p H值及凝乳时间的测定
  •   2.4 菌株复配发酵酸奶的理化性质
  •   2.5 Viili发酵乳与菌株复配酸奶理化性质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杜佳峰,李琪,高洁,任帅,桑亚新

    关键词: 发酵乳,理化性质,直投式发酵剂,发酵性能

    来源: 中国酿造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601704),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16227109D)

    分类号: TS252.1

    页码: 70-75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929K

    下载量: 162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 2016(06)
    • [2].直投式与传统发酵泡菜工艺中病原菌的变化规律[J]. 食品科学 2012(13)
    • [3].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调味品 2012(12)
    • [4].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菜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0(03)
    • [5].酸菜直投式发酵剂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 2018(03)
    • [6].直投式发酵剂生产四川泡菜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8)
    • [7].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酸菜综合利用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 2015(17)
    • [8].直投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剂的制备及应用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6)
    • [9].5L立瓶发酵制备益生菌直投式发酵剂及应用试验[J]. 中国乳品工业 2012(01)
    • [10].基于培养基优化和保护剂筛选的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研制[J]. 化学工程师 2016(07)
    • [11].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研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08)
    • [12].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计算的探讨[J]. 上海公路 2015(01)
    • [13].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11(05)
    • [14].发酵乳制品直投式发酵剂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 2016(07)
    • [15].泡菜直投式发酵剂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06)
    • [16].干酪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J]. 生物化工 2016(04)
    • [17].直投式改性剂作用机理及生产控制指标探讨[J]. 公路 2011(11)
    • [18].RAP直投式厂拌温再生技术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 2016(17)
    • [19].直投式环保型沥青改性剂的路用性能[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8(12)
    • [20].嗜酸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及工艺条件的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07)
    • [21].双歧杆菌直投式发酵剂贮藏存活性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1(11)
    • [22].直投式发酵剂菌株筛选及发酵特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1)
    • [23].直投式功能菌剂发酵蔬菜技术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09(04)
    • [24].直投式酸奶发酵剂高密度培养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11)
    • [25].关于直投式发酵剂(DVS)发酵牛乳冷藏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09)
    • [26].直投式费氏丙酸杆菌发酵剂的制备及其保护剂的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09)
    • [27].直投式发酵剂生产酸菜及其风味物质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4)
    • [28].直投式发酵剂制备工艺对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7(06)
    • [29].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直投式发酵剂菌体活力[J]. 食品科学 2014(10)
    • [30].米酒奶直投式发酵剂应用特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8)

    标签:;  ;  ;  ;  

    Viili直投式发酵剂复配及发酵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