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小鼠论文_刘艳菊,刘景超,王永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小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因子,小鼠,多糖,功能,锁阳,免疫调节。

免疫小鼠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菊,刘景超,王永飞[1](2019)在《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MFC胃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腋下,建立MFC胃癌荷瘤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25 mg/kg)及绞股蓝多糖高、低剂量组(100、50 mg/kg),每组10只,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绞股蓝多糖组灌胃给药,1次/d,给药周期12 d。检测抑瘤率及脏器指数,NK细胞杀伤活性、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ELISA检测IFN-γ、IL-2和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小鼠瘤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环磷酰胺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而绞股蓝多糖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环磷酰胺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NK细胞杀伤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IFN-γ、IL-2、TNF-α水平、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绞股蓝多糖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李晓,高慧婕,朱桐林,张腾元,王清华[2](2019)在《阿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品牌阿胶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y组、A品牌阿胶组、B品牌阿胶组和C品牌阿胶组。Cy腹腔注射致免疫抑制,3组阿胶组小鼠均灌服5%不同品牌阿胶溶液,7d后,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NF-α和GM-CSF m RNA的表达。结果与Cy组相比,A、B、C 3种品牌阿胶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着升高,小鼠血清抗体的含量显着提高,其中A、B品牌阿胶小鼠提高更为显着(P <0. 001);与Cy组相比,A、B、C 3种品牌的阿胶小鼠血清中TNF-α和GM-CSF的表达显着增加,小鼠脾脏TNF-α和GM-CSF m RNA的表达升高,其中A品牌阿胶小鼠提高更为明显(P <0. 001)。结论 3种品牌阿胶对Cy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均有免疫保护作用,提高尤以A品牌阿胶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廖启超,张弦,郝澍[3](2019)在《丁香有效成分对高脂小鼠脾脏抗氧化和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丁香干粉提取成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通过对实验小鼠进行高脂饮食饲养建立模型,再利用原代脾细胞培养对高脂模型中各种丁香有效成分对免疫细胞的保护效果进行筛选,选择出对抗高脂类的主要活性成分,观察丁香有效成分对高脂小鼠脾细胞活性、MDA和T-SOD水平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中提取出的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均可以提高高脂小鼠总胆固醇值,而且还可以增强高脂小鼠脾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IL-2的水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3期)

徐明军,辛毅,刘丽坤,吴大畅[4](2019)在《海藻类功能食品对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海藻类功能食品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菌群调整及对非特异性免疫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藻类资源。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首先采用大剂量混合抗生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微生态失调模型,再根据后期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正常喂养)和治疗组(海藻糖类配方鼠粮喂养);收集各组小鼠新鲜粪便,利用PCR-DGGE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获得细菌群落指纹图谱并进行分析,同时切取差异显着条带进行序列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IL-2、TNF-α生成水平,进而初步评价海藻类食品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抗生素灌胃后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模型组小鼠体内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等抑制机体免疫力的菌群量明显高于正常及治疗组,治疗组小鼠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及肠道菌群多样性恢复较好且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海藻类功能食品能够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实验小鼠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陈芳,姚翠英,田治国,杨云尉[5](2019)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CCR7过表达对BALB/c小鼠皮片移植免疫调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CCR7过表达对BALB/c小鼠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早期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细胞的构建:取BALB/c小鼠5只,分离并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慢病毒工具转染CCR7使其过表达,构建过表达CCR7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②动物实验:另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参与实验的C57BL6与BALB/c小鼠各30只作为对象,以C57BL6小鼠作为供体获取皮片,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过表达CCR7组(CCR7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干细胞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只。CCR7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 L~(-1)、干细胞组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 L~(-1)、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皮片移植后存活率及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水平。结果:CCR7组干预后第3、6、9及30天皮片存活面积均大于干细胞组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表明:CCR7组小鼠多数存在角质层,可见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官;干细胞组角质层剥脱,皮肤附属器官尚未缺失;对照组角质层剥脱且皮肤附属器官缺失;CCR7组Th17水平低于干细胞组与对照组(P<0.05);CCR7组Treg细胞水平高于干细胞组与对照组(P<0.05)。CCR7组IL-6、IL-2、IL-10、IL-1β及TNF-α水平均低于干细胞组(P<0.05);干细胞组IL-6、IL-2、IL-10、IL-1β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CCR7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0~6对小鼠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早期具有更好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助于提高受体小鼠的生存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刘建春,张红珍,郭文娟,柴智,尉杰忠[6](2019)在《Astragaloside 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防治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Astragalos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髓鞘MOG_(35-55)诱导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为EAE对照组、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造模的第3天起,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持续25 d。EAE对照组给予PBS;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Astragaloside溶液30 mg/(kg·d),15 mg/(kg·d);各组小鼠给药0.2 ml/(次·只),每天记录小鼠症状、体征、体重变化和临床评分。HE染色检测脊髓炎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IL-17、TNF-α、IL-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ROCKⅡ、P-MYPT1、p-NF-κB/p65的表达变化。结果:与EAE对照组比较,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平均最高临床评分,减轻EAE临床症状(P<0.01,P<0.05),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Astragaloside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浸润,显着降低血清中IL-1β、IL-17的表达(P<0.05,P<0.001),增加血清IL-10水平(P<0.05),明显抑制ROCKⅡ、P-MYPT1、p-NF-κB/p65的表达(P<0.05)。结论:Astragaloside可通过抑制Rock通路和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EAE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周国波,廖朝峰,何臣,柳玉红,吴春凤[7](2019)在《乌苯美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免疫失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苯美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免疫失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乌苯美司组、氨茶碱+吸氧组、氨茶碱+吸氧+乌苯美司组,共5组。空白组不做处理,其余4组均诱导建立COPD小鼠模型,造模第8天开始,乌苯美司组以20 mg·kg~(-1)乌苯美司灌胃治疗;氨茶碱+吸氧组采用吸氧、氨茶碱溶液(10 mL·kg~(-1))灌胃常规治疗;氨茶碱+吸氧+乌苯美司组在氨茶碱+吸氧组基础上加以20mg·kg~(-1)灌胃乌苯美司治疗;空白组、模型组予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采用Buxco系统检测小鼠肺功能吸气峰流量(peak inspiratory flow,PIF)、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olume,MV)后处死小鼠,采血样及肺组织样本。HE染色考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测定全血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ELISA检测血清MDA、SOD、IL-8、TNF-α、CR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苯美司组、氨茶碱+吸氧组、氨茶碱+吸氧+乌苯美司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氨茶碱+吸氧+乌苯美司组PIF、PEF、MV及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1),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仅氨茶碱+吸氧+乌苯美司组较模型组MDA、SOD、TNF-α、IL-8、CRP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乌苯美司辅助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COPD小鼠肺功能及免疫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氧化应激,促进肺组织明显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2期)

翟春艳,底婷婷,王燕,蒙玉娇,李宁飞[8](2019)在《健脾养血解毒方通过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改善脾虚-银屑病复合模型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脾虚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观察健脾养血解毒方对其银屑病样皮损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苦寒泻下结合营养限制法建立脾虚小鼠模型,持续15 d后检测验证,将脾虚小鼠随机分为单纯脾虚组(脾虚-Ctr)、脾虚银屑病样组(脾虚-IMQ)、阳性对照组(脾虚-MTX)和健脾养血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JPYXJD-H,M,L),采用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拍照记录;治疗后第6天取材,计算脾脏及淋巴结指数;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表皮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PCNA和CD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淋巴结中Treg和Th17细胞数量; RT-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17A、IL-23、FOXP3、ROR-γt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TAT3、PPAR-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脾虚组表观指征异常明显,血清中D-木糖含量明显降低(P<0.05)。(2)与脾虚-Ctr组相比,脾虚-IMQ组小鼠皮损PASI评分及表皮厚度明显增加,皮损部位PCNA、CD3阳性个数显着增多,IL-17、IL-23、ROR-γt和IFN-γ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pSTAT蛋白表达升高而PPAR-γ蛋白表达降低的趋势明显。JPYXJD-H、M、L组与其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JPYXJD-L组最为显着。结论:健脾养血解毒方在传统理血解毒的基础上强调健脾治法,并依此增加健脾药的使用,从而发挥对脾虚证-银屑病复合模型小鼠皮损的干预作用,通过PPAR-γ/pSTAT3通路调节Treg/Th17之间的免疫平衡可能是其有效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李立,王亚东,王海玉,张焱,李江敏[9](2019)在《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经口给予BALB/c小鼠不同剂量的破壁灵芝孢子粉连续30 d,溶剂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足趾增厚实验、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半数溶血值实验、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用于评价免疫功能。结果高剂量组破壁灵芝孢子粉可使小鼠足趾肿胀度增加,促进抗体生成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破壁灵芝孢子粉可促进血清凝血素的生成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破壁灵芝孢子粉均可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崔玮,曾巧英[10](2019)在《螺旋藻-灵芝-锁阳的复合粗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螺旋藻-灵芝-锁阳的复合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足跖肿胀法测定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用中性红比色法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半数溶血值测定小鼠B淋巴细胞功能;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复合多糖可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血清半数溶血值(P<0.05),并呈现剂量效应。相同剂量复合粗多糖各指标均显着高于单味药螺旋藻多糖(P<0.05)。结论:螺旋藻多糖能改善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等剂量的螺旋藻-灵芝-锁阳的复合粗多糖可显着改善小鼠免疫功能,说明这3味药物的复合多糖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有相互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免疫小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不同品牌阿胶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y组、A品牌阿胶组、B品牌阿胶组和C品牌阿胶组。Cy腹腔注射致免疫抑制,3组阿胶组小鼠均灌服5%不同品牌阿胶溶液,7d后,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NF-α和GM-CSF m RNA的表达。结果与Cy组相比,A、B、C 3种品牌阿胶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着升高,小鼠血清抗体的含量显着提高,其中A、B品牌阿胶小鼠提高更为显着(P <0. 001);与Cy组相比,A、B、C 3种品牌的阿胶小鼠血清中TNF-α和GM-CSF的表达显着增加,小鼠脾脏TNF-α和GM-CSF m RNA的表达升高,其中A品牌阿胶小鼠提高更为明显(P <0. 001)。结论 3种品牌阿胶对Cy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均有免疫保护作用,提高尤以A品牌阿胶效果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小鼠论文参考文献

[1].刘艳菊,刘景超,王永飞.绞股蓝多糖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J].中成药.2019

[2].李晓,高慧婕,朱桐林,张腾元,王清华.阿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

[3].廖启超,张弦,郝澍.丁香有效成分对高脂小鼠脾脏抗氧化和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

[4].徐明军,辛毅,刘丽坤,吴大畅.海藻类功能食品对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5].陈芳,姚翠英,田治国,杨云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CCR7过表达对BALB/c小鼠皮片移植免疫调节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6].刘建春,张红珍,郭文娟,柴智,尉杰忠.Astragalos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防治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7].周国波,廖朝峰,何臣,柳玉红,吴春凤.乌苯美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免疫失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8].翟春艳,底婷婷,王燕,蒙玉娇,李宁飞.健脾养血解毒方通过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改善脾虚-银屑病复合模型小鼠银屑病样皮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9].李立,王亚东,王海玉,张焱,李江敏.破壁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10].崔玮,曾巧英.螺旋藻-灵芝-锁阳的复合粗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荷瘤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分析免疫耐受疫苗抑制高脂饮食所致肝脏脂...受体hM3Dq选择性表达在中脑多巴...经腹腔静脉注射MSCs不在SCID小鼠损...和Westernblot检测各处理组中ALD...足垫免疫小鼠融合前血清抗体效...

标签:;  ;  ;  ;  ;  ;  ;  

免疫小鼠论文_刘艳菊,刘景超,王永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