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惠:构建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策略探究论文

杨晓惠:构建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策略探究论文

摘 要:在新课标下,理想课堂应是师生和谐相处、友好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应是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发他们思维的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构建理想的课堂,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手段,深入钻研课本内容,备好每节课,善于总结和反思,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策略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上,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手段,构建理想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来,去探索知识的奥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 精心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所学内容是第一步,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构思,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我用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并介绍图片情境:“看!听!鸟飞呀,叫呀,他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快活,这里就是鸟的天堂,大家知道为什么题目要叫鸟的天堂吗?下面就跟随我一些去欣赏巴金爷爷笔下的鸟的天堂吧!”通过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心中的好奇心,调动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将学生带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中。

(二) 激情授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自身的激情全部融入进去,充分应用自身的形态语言配合课本内容,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了由海底的珊瑚、鱼虾等组成的美丽画面,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自己来到了海底世界,看到的珊瑚、鱼虾、海参是什么样的,配合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活跃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任务融入情境中,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又如,我在给学生讲述《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我先范读文本内容,用自己的神情、语言及动作将庐山瀑布美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整体感知诗词意境。在范读到“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我让学生结合资料,自己试着去翻译诗句意思。为了说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同学们查资料,讨论得非常认真,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很快地就弄清楚了这句话的意思。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当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还引导学生去赏析文本中的经典优美句子,赏析文本内容,包含对文章表现手法、用词特征及情感的表达赏析,并能够试着去规律和总结文本的主题思想,当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学习起来才会更有效率。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对年纪小,人生经历不丰富的小学生而言,要准确地把握这些情感,掌握语文知识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情感体会没有成年人那样深刻,但是,他们对颜色、图像等都会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反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教学,以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引导他们,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如,在讲述《小壁虎借尾巴》这一内容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小壁虎趴在墙上捉蚊子的情境,并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及插图,并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将他们带入故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接着,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不认识的生字词找出来,弄清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在同学们朗读完课文后,我将他们分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各段落文字及插图。

要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探究中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及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应用,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规律入手,内容难易度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当然,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好倾听者、引导者的角色,先耐心倾听学生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再以探究者的身份适时地加入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来。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先阅读课文,让他们探讨这篇寓言故事为什么叫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读得都非常认真,当学生读完后,我让他们自己或小组间讨论问题,在此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题目意思的句子,很快地学生就找了出来: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 构建对话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去学”这一问题,导致学生在被动学完课程后仍不能熟练地综合应用课程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学生主动性不足,必然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三)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最后,从理论模型到理论。苏佩斯主张理论是理论模型的集合,理论中所探讨的对象实质上就是在模型中所处的位置。一个理论之下拥有多种理论模型,模型与模型之间因为同构而共同组成这一理论,从而在理论内部形成一种共享结构的关系,这种共享结构的关系就是对于理论的解释,从而形成了理论中的定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对话课堂是践行新课标理念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平等对话”意识,放下姿态,与学生成为朋友,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理想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听到更多学生的声音,要让学生自由说话,大胆发表自身的观念和看法,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其一,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读书、思考的时间,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对话的前提。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交流中,进行对话,获得自身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而这些体验,可以是学生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喜爱,也可以是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抑或是对文本内容、描写手法等的评价与补充。其二,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对话、交流。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巩固所学知识。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我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弄清楚。接着我提出问题:题目中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失和?又是什么让他们和好的呢?问题提出后,我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派代表回答问题。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我让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根据自身的理解,做适当的补充。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问题的地方会记录下来,等到他们讲述完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肯定,并对其存在的问题用温暖的语言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的“情感化”转变,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景叙事的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去体会这些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必须要向“情感化”方向转变,教师要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教学。小学生有较强的模范能力,若是教师在教学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唤醒内心情感世界。同时,教师还要利用诗意的活动让学生去体会情感。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束缚了他们情感的发展,所以,采取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学生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如,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一内容时,我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去感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接着我板书试题,范读课文,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诗意,很快地学生就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是多么美好!”于是,我提出问题:“大家是从诗句中的哪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的?由潋滟让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又是什么使西湖水面波光闪动的?在晴日里西湖的美景如此美好,若你是苏轼,是以何种心情是描写和吟诵这首诗的?”指名读,让学生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形成反腐败压倒性态势,但取得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不敢腐的治标效果得到了初步实现,但不能腐的制度制约和不想腐的治本之策依然尚未形成。基于已有的治党成效和党面临的现实状况,党中央提出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一论断,具有科学理论指导性和强烈现实针对性,对于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解决党内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有效应对“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想课堂的构建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去更新和改进。小学语文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打好语文基础,对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语文教学引起重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重视教学内容的“情感化”转变,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翔,丁雨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10(22).

[2]郭明,丁文明.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2).

[3]谭远琼,赵梅.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8(13):66-67.

[4]潘崇福,袁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2(22):27-28.

[5]吴艳,郭梁.在平等对话中,构建小学语文理想课堂[J].新课程·上旬,2017,6(2).

[6]许红梅.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研究与实践[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8,5(13).

作者简介:杨晓惠,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东星实验小学。

标签:;  ;  ;  ;  ;  ;  

杨晓惠:构建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策略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