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宋艺术的形式与特点

论东宋艺术的形式与特点

一、浅谈侗歌艺术的形式与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1](2020)在《侗族河歌文化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侗族河歌是都柳江沿岸的河边侗族人在婚恋、交际、娱乐时对唱的歌曲,是侗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歌种之一。它历史悠久,艺术形态独特,在河边侗人社会中具有沟通情感、教化民众、凝聚族群等功能。侗族是无文字民族,河歌长期依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为推广传唱,侗族人又发展出“汉字记侗音”的文符传承方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河歌也像其他“非遗”一样,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基于侗族社会的民族文化生态,侗族河歌文化的传承可从四个方面施策:一、制订地方政策,保护河歌歌师、歌者等传承人群以及支持其自觉、自发、自主的“活态”传承活动。二、借助专业力量,建立音、谱、图、文、像俱全的河歌数据库。三、进行产业化开发,将经典作品录制成公开发行的影音产品,作为地方“特产”赠送、销售、推广。四、将河歌与侗族其他传统文化“绑定”,进行整体保护,协同发展。

高雪莲[2](2018)在《政府帮扶式理性保护的困境与省思——来自黔东南榕江县S村侗歌文化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榕江县S村为研究个案,就政府在帮扶侗寨进行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产生的悖论进行了探讨和省思。将"文化传承人"纳入国家财政支持体系进行保护的方式,虽然在表面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袭,同时也助推了歌师的卡里斯玛型权威不断消解的隐忧;歌师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二重性困境中,艺术化生活方式逐渐淡化;在民族节庆活动中,召集的主体由"寨老"转换为村两委,歌者们仅作为"表演者"而存在,集体展演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去民俗化"的特点;政府期望通过制度化的帮扶,建构起民族文化的保护机制,反而却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民族文化的自洽机制。唯有创设点燃传统村寨内在文化自信的文化生境,激发地方性自我保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由"圈养式、帮扶式保护"向"自发式、自助式保护"转型,才是民族文化免于外源的制度性破坏并得以焕发生机的有效途径。

胡牧[3](2016)在《侗族河歌的生发历程》文中认为受侗族无字文化的长期影响,侗族河歌的起源问题显得模糊难辨,有学者推测河歌起源于《越人歌》。河歌靠着歌师口传心授在侗乡代代相传,融入侗族日常生活,传至清代产生了经典型作品《阴阳想主》,有了主要歌师姚国义,这与汉字传入侗族地区有关。自古以来河歌在侗乡兴盛,但也出现过人为干扰,后来其发展又面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消解。河歌从发轫到当下被提上传承保护日程的发展历程整生了河歌文化整体特质及其反映的民族文化精神,显示了民歌艺术生发演变的规律。

杨毅[4](2015)在《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侗族大歌,侗族民间称为“嘎老”,是流传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的一种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浓郁原生性的民族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音乐工作者发现以来,侗族大歌就以其无伴奏自然和声的音乐魅力而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侗族大歌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民间进入主流文化关注视野的60年,也是侗族大歌文化场域发生剧烈变动的60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开发的带动,现代传播的带动,他者视角的介入,以及社区环境的变迁,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侗族大歌的传播使得这种独特的地域音乐获得了他者认同,展示了侗族文化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他者视角的介入也改变了侗族大歌作为侗族社区音乐的评价标准。而地方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筹划,更使侗族大歌从自足自为的族群文化,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识和符号。侗族大歌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保护,必须要面对这样的文化场域变动。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这种文化场域的变动可能只是某种传承方式的变化,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文化场域的变动其实是侗族这个族群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向。因此,从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侗族大歌的整体考察,为它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中探求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显然有着现实意义。除去绪论和结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简要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分布地域,并对侗族大歌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依生的民间习俗及其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历史文献的梳理;此外,还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交代。第一章论述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对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历史形态、发展态势、未来趋向予以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解析。尤其注重从大歌所处的空间状态中去探寻其区域结构和人文特征。并将其还原到侗族族源与侗歌起源的历史叙事中,从而揭示了侗族大歌当下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传承结构的断层、生态空间的破坏。第二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本章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展演环境四个层面对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阐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是侗族大歌存续的核心基因之一。脱离具体生息环境的形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侗族大歌,实际上已经在慢慢丧失其艺术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保护侗族大歌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态环境的整体存在。第三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自然意识的张扬、民族记忆的口述、婚姻制度的展演、人伦亲情的礼赞和日常生活的叙写,是侗族大歌歌唱的最主要内容。自然、人生、历史、社会,侗族大歌内容的繁复,体现了整个族群的集体意识,使侗族大歌成为整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审美反映和文化认同表征,富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特质,并以文化符号的形式深入到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从而获得恒存的价值。第四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侗族大歌以格调柔和、委婉优雅的抒情旋律与协调和声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支声复调音乐。同时,侗族大歌又以其浪漫独特的气韵转换、形象生动的自然模拟、和谐优雅的风格呈现、错落有致的调式转换(游移)、话语方式的诗意表达以及悠扬自然的和声运用,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发生的自然性、话语方式的诗意性、演唱风格的整一性、和声运用的层次性、音乐调式的柔和性、押韵形式的交互性,是侗族大歌音乐属性的最鲜明特征。本章充分运用了田野调查时收集到的侗族大歌曲谱,对侗族大歌歌律形态进行了实例分析。第五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成熟都离不开特定族群社会对它的需要。特定的侗族社会对侗族大歌的萌生起着规约作用。南部侗族方言地区的社会结构是其艺术社会学基础。本章从群体娱乐、社会交往、审美教育、宗教信仰、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六个方面探讨了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第六章论述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本章从侗族大歌文化场域、符号叙事、现代语境、当下视角的分析入手,呈现了侗族大歌传承过程中接受心理异动、艺术形态固化、审美体验转型、传承模式嬗变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要从生态维度对侗族大歌进行意义生产重构的观点:侗族大歌是艺术审美存在,但其艺术原动力在于它是一种基于生计操持的艺术。保护侗族大歌,不仅要保护其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与社区水乳交融的联系。结论从侗族大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场域进行了分析。在侗族大歌的深层结构中,侗族传统文化与侗族传统社会的同构无处不在。正是这样一种同构性的存在,使得侗族大歌在侗族族群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场域。这个场域既是地理空间意义的,又是精神领域意义的。时代自觉与文化自觉是侗族大歌这一类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不可或缺的两种意识。时代自觉要求我们视其为活态的文化存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观瞻,这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外部条件。而文化自觉则要求我们视其为特定的文化独体,它的生命来自于它所依存的那个特定的族群共同体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确认。这是某种特定文化最终存亡的内在基因。

胡牧[5](2015)在《侗族民歌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从历时、共时的角度研究侗族民歌,呈现出侗歌研究的历史和逻辑结构,使研究具有了统观的视角。将侗歌研究层级概括为基础性研究、拓展研究、总结性研究、深入研究四个阶段,勾勒出侗族民歌研究的生态序性,揭示了侗歌研究由歌俗叙述到理论介入、步步深入的研究规程。梳理侗歌研究的文献,揭示出侗歌的多元状貌、丰富的歌俗文化、独特的审美内涵以及侗歌包蕴的和谐美质,有利于明确侗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保护与传承中的位置,从而促使侗歌研究推陈出新。

胡牧[6](2014)在《侗族河歌研究述评》文中提出侗族河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河歌简要介绍的文献虽多但并没对河歌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近几年对河歌的研究涉及到起源问题、河歌结构、河歌功用、河歌艺术节以及河歌与京族情歌进行比较等方面,但研究还需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努力。对研究河歌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点评,揭示河歌的本质规定性,指出河歌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河歌研究。

胡牧[7](2014)在《承载侗族口承文化的范本——广西《侗文专刊》特点及传承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广西三江县语委办主办的《侗文专刊》立足侗乡,将侗乡审美世界、侗族歌师歌手、侗歌侗文编创人员、原生性侗歌侗文化和侗文凝聚成侗族艺术生态审美场。自创刊以来,《侗文专刊》主要形成了侗文、汉文匹配侗歌以及"以歌为主、兼容并包"等特色,从而为侗歌研究、传承与保护以及为侗族艺术精神、侗族文化精神的传播和发扬提供了基础与平台。

杜勇[8](2013)在《浅议贵州侗族大歌、小歌之异同》文中研究说明侗歌是侗族民歌的简称,侗歌可分为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侗语称大歌为"嘎老",小歌为"嘎啦","嘎"是歌的意思,"老"是大的意思,"啦"是小的意思,虽然都属于侗歌范畴,但"嘎老""嘎啦"在演唱形式、内容表现、风格、音乐语言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也有共性的地方。

张泽忠,韦芳[9](2013)在《转型期侗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文中认为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聚合要素的规整性特征,一是离不开"民间性",二是彰显"神圣性";而转型期由于传承渠道的多样性,传承活动中的聚合要素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一是对传统意义上所持守的"民间性"及"神圣性"若即若离,二是急迫地向现代性"精英化"与"世俗化"演进。文章从"民间性与精英性"、"神圣性与世俗性"和"民间精英化与神圣世俗化"等维度,对"同质叠加与异质同构"、"超越性与诗意性的追求衍化为对现实性与世俗性的关注"和"衍化模式的交叉性与互渗性"等传承模式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其一,衍化模式的多维走向,使处于本体性源头、具有规整侗歌品质与品格特质的经典性歌论"饭养身/歌养心"发生了价值位移;其二,这是一个颇具现代性变化特征的"场所化"与"去场所化"(Non—places)转换过程所带来的演变和改变。

张泽忠,米舜[10](2012)在《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文中指出田野个案表明,作为口头表演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中表演者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值得探讨。分析认为,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自有其特殊性本质。然而固有的经验认为,作为传统携带的表演者,其"标定性表演"仅是一种程式化的复制,创造性甚少。"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指出"这种经验已经欺骗了我们","剥夺了真正的口头诗人作为独创性的创作者的声誉";侗歌艺术的表演者在表演、展演过程中对"特殊的套语"、"求诸传统"等既定性与结构性语言的巧妙运用即证明了"帕里—洛德"诗学理论的针对性意义。譬如《创世款》中"特殊的套语"的运用,表演者借助套语的传统性和密传性,旨在引发受众的参与和"唤起一种合作的期待"以及增强表演技巧与魅力。这说明"对口头诗人来说,创作的那一刻就是表演"和"创造传统"。据此,结论认为,实践过程中惟有发掘、发见文化遗存基因的创造活力及其特殊性本质,"文化环保"意义上的尊重传统和创造性继承才成为可能。

二、浅谈侗歌艺术的形式与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侗歌艺术的形式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侗族河歌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侗族河歌及其价值
    (一)悠久的历史
    (二)独特的艺术形态
    (三)丰富的社会功能
    小结
二、侗族河歌的传承方式与传承现状
    (一)原有的传承方式
    (二)侗族河歌呈现的动态传承过程
    (三)侗族河歌传承现状的个案探析
    (四)侗族河歌传承与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小结
三、侗族河歌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侗族河歌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态度
    (二)侗族河歌传承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三)产业开发的可能性与实践案例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政府帮扶式理性保护的困境与省思——来自黔东南榕江县S村侗歌文化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养心”到“谋生”:受资助的民间歌师
    (一) 被弱化的卡里斯玛型权威
    (二) 歌师面临的文化二重性困境
二、从日常习俗到舞台表演:侗歌的集体展演活动
    (一) 活动承担主体的转换
    (二) 展演内容的去民俗化
三、总结与讨论:合理建构与无意解构

(3)侗族河歌的生发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歌的起源:前尘往事似云烟
    (一)侗族找歌传说与“四也”歌师
    (二)《越人歌》:河歌之祖
二、河歌的发展:代代相传的唱歌风尚
    (一)河歌的发展期贯穿于封建社会,形成全民传唱的审美风尚和文化传统
    (二)河歌形成了固定的流传区域
三、河歌的繁盛期:从清代到1950年代
四、河歌的沉寂期:并非完全的“沉寂”
五、河歌的再度繁盛期
六、河歌的衰落期:遭遇社会变迁
七、河歌传承保护期
八、结语

(4)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侗族的族群分布
        二、侗族大歌的概念界定
        三、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
        四、侗族大歌依生的民间习俗
        五、侗族大歌的审美特质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
        一、宋代至中华民国时期:侗族大歌演唱场景的描述
        二、20世纪50至60年代:侗族大歌的挖掘整理
        三、20世纪80至90年代:侗族大歌的研究蔚为大观
        四、21世纪初至今:侗族大歌的研究成绩斐然
    第三节 研究设计、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式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
        一、侗族民歌的南北分界
        二、侗族大歌的流传区域
        三、侗族大歌分布地域原因探究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历史形态
        一、侗族族源追溯
        二、侗族大歌的起源考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传说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发展态势
        一、侗族大歌的兴衰历程
        二、侗族大歌的空间变迁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未来趋向
        一、侗族大歌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
        二、侗族大歌传承结构的断层
        三、侗族大歌生态空间的破坏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土壤
        二、气候条件
        三、物产资源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环境
        一、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款”
        二、侗族社会的宗法组织——“补腊”
        三、侗族社会的宗族组织——“歌班”
        四、侗族社会的人种特征
        五、侗族社会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环境
        一、宗教祭祀活动
        二、婚配恋爱活动
        三、其他节庆习俗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展演环境
        一、鼓楼
        二、民居
        三、寨门
        四、戏台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
    第一节 自然意识的张扬
        一、自然之声的模拟
        二、自然之象的表达
        三、自然之境的描述
    第二节 民族记忆的口述
        一、敷陈侗人起源
        二、叙述迁徙历史
        三、讴歌民族英雄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展演
        一、真实细腻的心灵流露
        二、大胆率真的爱意呈现
        三、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
    第四节 人伦亲情的礼赞
        一、养育之情的感恩
        二、人伦秩序的教化
        三、童真童趣的升华
    第五节 日常生活的叙写
        一、生产与生活的描绘
        二、劳动与爱情的交织
        三、艺术与生命的感悟
第四章 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
    第一节 音乐发生的自然性
    第二节 话语方式的诗意性
    第三节 演唱风格的整一性
    第四节 和声运用的层次性
        一、多声部民歌概述
        二、侗族大歌多声部和声音乐的出现
        三、侗族大歌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运用
    第五节 音乐调式的柔和性
        一、我国五声性调式概述
        二、侗族大歌的主要调式及相互转换
        三、侗族大歌的调式重叠
    第六节 押韵形式的交互性
        一、句内韵的使用
        二、句间韵的使用
        三、“同”韵的使用
        四、三种押韵形式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 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群体娱乐功能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交往功能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侗族大歌自身“美”的教化
        二、侗族大歌“情感教育”的和谐功能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宗教信仰功能
    第五节 侗族大歌的民族认同功能
        一、侗族大歌分布地域的独特性体现
        二、侗族大歌体现的民族认同
        三、侗族大歌对民族认同的意义呈现
    第六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功能
第六章 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接受心理变化
    第二节 符号叙事与艺术形态固化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与审美体验转型
        一、内蕴审美向外显审美转化
        二、复合审美向单向审美转化
        三、诗性审美向创意审美转化
    第四节 社区变迁与传承方式嬗变
    第五节 生态维度与意义生产重构
结论
附录1:贵州省侗族大歌传承人名录
附录2:贵州省侗族大歌歌师名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侗族民歌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侗歌的基础研究
     (一) 历时态侗歌研究
     (二) 共时态侗歌研究
二、侗歌的分类:研究的生长与发展
三、侗歌的拓展研究
四、侗歌的总结性研究和深入研究
五、结语

(6)侗族河歌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侗族河歌界定和概说
二、对行歌坐夜河歌结构特征的研究
三、对河歌艺术节的研究
四、河歌与京族情歌的比较研究
五、侗族河歌研究不足及展望
六、结语

(7)承载侗族口承文化的范本——广西《侗文专刊》特点及传承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侗文专刊》的内容及特点
    (一)侗歌与侗文、汉文的融合
    (二) 以歌为主,取材广泛,兼收并蓄、兼容并包
二、强调刊物传承,是源于保护侗歌的现实需要
三、《侗文专刊》的价值意义
    (一)《侗文专刊》蕴含着编创人员可贵的田野考察意识
    (二)它包含着编创人员可贵的传承意识
    (三)它凝聚着编创人员可贵的团队精神
    (四)它蕴含着深厚的侗族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
    (五)《侗文专刊》为侗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
四、余论

(8)浅议贵州侗族大歌、小歌之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侗族分布区域及居住现状
二、贵州侗族大歌、小歌的差异与共性对比
三、贵州侗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状况

四、浅谈侗歌艺术的形式与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侗族河歌文化传承研究[D]. 杨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2]政府帮扶式理性保护的困境与省思——来自黔东南榕江县S村侗歌文化的田野考察[J]. 高雪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3]侗族河歌的生发历程[J]. 胡牧.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6(01)
  • [4]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 杨毅. 武汉大学, 2015(07)
  • [5]侗族民歌研究述评[J]. 胡牧.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5(01)
  • [6]侗族河歌研究述评[J]. 胡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7]承载侗族口承文化的范本——广西《侗文专刊》特点及传承的价值[J]. 胡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02)
  • [8]浅议贵州侗族大歌、小歌之异同[J]. 杜勇. 音乐时空, 2013(15)
  • [9]转型期侗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J]. 张泽忠,韦芳. 广西民族研究, 2013(03)
  • [10]侗歌艺术的标定性表演与程式化创作[J]. 张泽忠,米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标签:;  ;  

论东宋艺术的形式与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