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屋顶,墙壁,防水板,底板,防护板,输送水管,固定头,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套接环,输送头,防护支撑边结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和加密保护板架结构,所述的屋顶一体化设置在墙壁的上端;所述的防水板分别螺栓安装在屋顶和墙壁的外表面;所述的底板穿过防水板,并镶嵌在墙壁左表面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板分别镶嵌在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和左侧;所述的输送水管镶嵌在底板下表面的右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防护支撑边结构的设置,在放置梯子等工具时,能够随之放置在辅助槽上,并起到辅助支撑的功能,进而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主设计要求

1.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屋顶(1),墙壁(2),防水板(3),底板(4),防护板(5),输送水管(6),固定头(7),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套接环(10),输送头(11),防护支撑边结构(12),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和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所述的屋顶(1)一体化设置在墙壁(2)的上端;所述的防水板(3)分别螺栓安装在屋顶(1)和墙壁(2)的外表面;所述的底板(4)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左表面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板(5)分别镶嵌在底板(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和左侧;所述的输送水管(6)镶嵌在底板(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固定头(7)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表面;所述的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分别套接在输送水管(6)的外壁上,并螺栓螺母固定住,同时第二卡板(9)右侧与固定头(7)胶接;所述的套接环(10)和输送头(11)一体化设置,并使套接环(10)套在输送水管(6)外壁的下部,同时螺栓固定住;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12)安装在墙壁(2)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安装在屋顶(1)的上部;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安装在输送头(11)上;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安装在防水板(3)上;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12)包括支撑边(121),第一加固片(122),第二加固片(123),辅助边(124),辅助槽(125)和加固杆(126),所述的支撑边(121)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上部,同时并设置在底板(4)的下端;所述的第一加固片(122)和第二加固片(123)分别焊接在支撑边(121)下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且右侧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边(124)焊接在支撑边(121)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槽(125)开设在辅助边(124)内部的左侧。

设计方案

1.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屋顶(1),墙壁(2),防水板(3),底板(4),防护板(5),输送水管(6),固定头(7),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套接环(10),输送头(11),防护支撑边结构(12),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和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所述的屋顶(1)一体化设置在墙壁(2)的上端;所述的防水板(3)分别螺栓安装在屋顶(1)和墙壁(2)的外表面;所述的底板(4)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左表面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板(5)分别镶嵌在底板(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和左侧;所述的输送水管(6)镶嵌在底板(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固定头(7)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表面;所述的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分别套接在输送水管(6)的外壁上,并螺栓螺母固定住,同时第二卡板(9)右侧与固定头(7)胶接;所述的套接环(10)和输送头(11)一体化设置,并使套接环(10)套在输送水管(6)外壁的下部,同时螺栓固定住;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12)安装在墙壁(2)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安装在屋顶(1)的上部;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安装在输送头(11)上;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安装在防水板(3)上;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12)包括支撑边(121),第一加固片(122),第二加固片(123),辅助边(124),辅助槽(125)和加固杆(126),所述的支撑边(121)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上部,同时并设置在底板(4)的下端;所述的第一加固片(122)和第二加固片(123)分别焊接在支撑边(121)下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且右侧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边(124)焊接在支撑边(121)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槽(125)开设在辅助边(124)内部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包括防潮垫(131),防水垫(132),保护边(133),套接卡边(134),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所述的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相互胶接,并使防潮垫(131)镶嵌在防水板(3)的上表面;所述的保护边(133)胶接在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的连接处;所述的套接卡边(134)分别镶嵌在防水垫(132)左表面的上下两部和中间部位;所述的插接板(135)镶嵌在支撑卡边(136)的右表面;所述的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分别套接在套接卡边(134)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包括固定板(141),安装槽(142),输水槽(143),紧固螺栓(144),挡板(145),收集网盒(146)和抓握手柄(147),所述的安装槽(142)开设在固定板(141)的内部上方;所述的输水槽(143)开设在安装槽(142)内壁下部的左侧;所述的紧固螺栓(144)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板(141)前后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挡板(145)镶嵌在固定板(141)的左端;所述的收集网盒(146)放置在安装槽(142)和输水槽(143)内,并在上端焊接有抓握手柄(14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包括防护长板(151),防水层(152),连接板(153),加密垫(154),连接边(155)和安装螺栓(156),所述的防水层(152)胶接在防护长板(151)的前表面;所述的连接板(153)一体化设置在防护长板(151)后壁的外侧;所述的加密垫(154)胶接在连接板(153)的外壁上;所述的连接边(155)胶接在连接板(153)和加密垫(154)的连接处;所述的安装螺栓(156)螺纹连接在连接板(153)和加密垫(154)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边(124)左表面的辅助槽(125)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辅助槽(125)设置为弧形,并在内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边(121)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支撑边(121)设置为弧形,所述的支撑边(121)右侧的第一加固片(122)和第二加固片(123)分别设置为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所述的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分别设置在屋顶(1)的上端,所述的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分别采用聚尿乙烯垫和聚氨酯垫。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卡边(134)采用PVC塑料边,所述的套接卡边(134)设置为T型,所述的套接卡边(134)设置有三个。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网盒(146)采用不锈钢网盒,所述的收集网盒(146)网孔的直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收集网盒(146)右侧与输送头(11)的左侧对应,所述的收集网盒(146)右侧设置有开口。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长板(151)和防水层(152)分别与屋顶(1)和墙壁(2)对应,所述的防护长板(151)和防水层(152)设置在支撑边(121)的前后两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屋面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用于抵抗自然界的雨、雪、风、霜、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屋面应满足坚固耐久、防水、保温、隔热、防火和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功能要求,在别墅、仿古建筑等高规格建筑当中,往往涉及坡面屋顶的使用,传统的坡面屋顶的防水工作往往借助防水瓦片来实现,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820719214.8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房屋本体、主屋顶、次屋顶和水箱,所述房屋本体右侧内壁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安装主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与被动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被动斜齿轮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与套管螺纹连接,所述房屋本体顶部固定安装主屋顶,所述主屋顶与螺杆滑动连接,所述螺杆顶端通过铰接件与次屋顶铰接连接,所述主屋顶左侧固定安装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出口下方固定安装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水箱上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固定安装限流板,所述水箱底部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固定安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阀体进口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底部设有出口一,所述出口一固定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生活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出口一处固定连接导线,所述阀体左侧设有出口二,所述出口二固定安装水管,所述水管与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输出端与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管另一端与太阳能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

但是,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还存在着该装置不具备起到放置不同大小瓦片的功能、不方便进行支撑工具的功能、防护效果较差和不具备对雨水起到过滤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该装置不具备起到放置不同大小瓦片的功能、不方便进行支撑工具的功能、防护效果较差和不具备对雨水起到过滤功能的问题。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屋顶,墙壁,防水板,底板,防护板,输送水管,固定头,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套接环,输送头,防护支撑边结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和加密保护板架结构,所述的屋顶一体化设置在墙壁的上端;所述的防水板分别螺栓安装在屋顶和墙壁的外表面;所述的底板穿过防水板,并镶嵌在墙壁左表面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板分别镶嵌在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和左侧;所述的输送水管镶嵌在底板下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固定头穿过防水板,并镶嵌在墙壁的左表面;所述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分别套接在输送水管的外壁上,并螺栓螺母固定住,同时第二卡板右侧与固定头胶接;所述的套接环和输送头一体化设置,并使套接环套在输送水管外壁的下部,同时螺栓固定住;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安装在墙壁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安装在屋顶的上部;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安装在输送头上;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安装在防水板上;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包括支撑边,第一加固片,第二加固片,辅助边,辅助槽和加固杆,所述的支撑边穿过防水板,并镶嵌在墙壁的左上部,同时并设置在底板的下端;所述的第一加固片和第二加固片分别焊接在支撑边下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且右侧并镶嵌在墙壁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边焊接在支撑边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槽开设在辅助边内部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包括防潮垫,防水垫,保护边,套接卡边,插接板和支撑卡边,所述的防潮垫和防水垫相互胶接,并使防潮垫镶嵌在防水板的上表面;所述的保护边胶接在防潮垫和防水垫的连接处;所述的套接卡边分别镶嵌在防水垫左表面的上下两部和中间部位;所述的插接板镶嵌在支撑卡边的右表面;所述的插接板和支撑卡边分别套接在套接卡边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包括固定板,安装槽,输水槽,紧固螺栓,挡板,收集网盒和抓握手柄,所述的安装槽开设在固定板的内部上方;所述的输水槽开设在安装槽内壁下部的左侧;所述的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板前后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挡板镶嵌在固定板的左端;所述的收集网盒放置在安装槽和输水槽内,并在上端焊接有抓握手柄。

优选的,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包括防护长板,防水层,连接板,加密垫,连接边和安装螺栓,所述的防水层胶接在防护长板的前表面;所述的连接板一体化设置在防护长板后壁的外侧;所述的加密垫胶接在连接板的外壁上;所述的连接边胶接在连接板和加密垫的连接处;所述的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板和加密垫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边左表面的辅助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辅助槽设置为弧形,并在内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边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支撑边设置为弧形,所述的支撑边右侧的第一加固片和第二加固片分别设置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加固杆一端焊接在支撑边右表面的下部,另一端镶嵌在墙壁的左上部,同时设置在第一加固片和第二加固片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潮垫和防水垫分别设置在屋顶的上端,所述的防潮垫和防水垫分别采用聚尿乙烯垫和聚氨酯垫。

优选的,所述的套接卡边采用PVC塑料边,所述的套接卡边设置为T型,所述的套接卡边设置有三个。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板设置为U型,所述的插接板左侧的支撑卡边设置为L型。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槽套在输送头外壁的下部,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住。

优选的,所述的收集网盒采用不锈钢网盒,所述的收集网盒网孔的直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收集网盒右侧与输送头的左侧对应,所述的收集网盒右侧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的挡板右侧与收集网盒对应,所述的挡板密封住安装槽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长板后侧的连接板插入在防水板的内侧,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住。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外壁上的加密垫采用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长板和防水层分别与屋顶和墙壁对应,所述的防护长板和防水层设置在支撑边的前后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边左表面的辅助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辅助槽设置为弧形,并在内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在放置梯子等工具时,能够随之放置在辅助槽上,并起到辅助支撑的功能,进而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边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支撑边设置为弧形,所述的支撑边右侧的第一加固片和第二加固片分别设置为三角形,能够使支撑边更加紧固的进行安装,同时也更加合理的进行辅助固定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固杆一端焊接在支撑边右表面的下部,另一端镶嵌在墙壁的左上部,同时设置在第一加固片和第二加固片的下部,有利于增加了支撑边的紧固性,进而对支撑边起到辅助加固的作用,且合理的进行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潮垫和防水垫分别设置在屋顶的上端,所述的防潮垫和防水垫分别采用聚尿乙烯垫和聚氨酯垫,在雨水天气时,能够辅助对屋顶起到防水和防潮的功能,进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接卡边采用PVC塑料边,所述的套接卡边设置为T型,所述的套接卡边设置有三个,能够随之使插接板和支撑卡边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套接卡边上,进而便于使不同大小的瓦片放置在支撑卡边进行使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插接板设置为U型,所述的插接板左侧的支撑卡边设置为L型,更加合理的使插接板和支撑卡边插接在套接卡边的外壁上,进而更加合理的进行安装并进行使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槽套在输送头外壁的下部,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住,更加合理的进行安装并进行输送雨水和杂物的工作,且合理的进行使用。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集网盒采用不锈钢网盒,所述的收集网盒网孔的直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收集网盒右侧与输送头的左侧对应,所述的收集网盒右侧设置有开口,在输送雨水和杂物时,能够通过收集网盒起到过滤的功能,同时也方便的拆装收集网盒,并处理收集网盒内的杂物。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板右侧与收集网盒对应,所述的挡板密封住安装槽的左侧,在使用时,能够阻挡收集网盒进行滑动,同时也起到了限位保护的作用。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长板后侧的连接板插入在防水板的内侧,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住,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安装并进行使用。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板外壁上的加密垫采用橡胶垫,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进而避免了容易掺入大量雨水的问题。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长板和防水层分别与屋顶和墙壁对应,所述的防护长板和防水层设置在支撑边的前后两侧,使用时,增加了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与建筑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支撑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屋顶;2、墙壁;3、防水板;4、底板;5、防护板;6、输送水管;7、固定头;8、第一卡板;9、第二卡板;10、套接环;11、输送头;12、防护支撑边结构;121、支撑边;122、第一加固片;123、第二加固片;124、辅助边;125、辅助槽;126、加固杆;13、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1、防潮垫;132、防水垫;133、保护边;134、套接卡边;135、插接板;136、支撑卡边;14、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1、固定板;142、安装槽;143、输水槽;144、紧固螺栓;145、挡板;146、收集网盒;147、抓握手柄;15、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1、防护长板;152、防水层;153、连接板;154、加密垫;155、连接边;156、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屋顶1,墙壁2,防水板3,底板4,防护板5,输送水管6,固定头7,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套接环10,输送头11,防护支撑边结构12,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和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所述的屋顶1一体化设置在墙壁2的上端;所述的防水板3分别螺栓安装在屋顶1和墙壁2的外表面;所述的底板4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左表面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板5分别镶嵌在底板4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和左侧;所述的输送水管6镶嵌在底板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固定头7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表面;所述的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分别套接在输送水管6的外壁上,并螺栓螺母固定住,同时第二卡板9右侧与固定头7胶接;所述的套接环10和输送头11一体化设置,并使套接环10套在输送水管6外壁的下部,同时螺栓固定住;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12安装在墙壁2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安装在屋顶1的上部;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安装在输送头11上;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安装在防水板3上;所述的防护支撑边结构12包括支撑边121,第一加固片122,第二加固片123,辅助边124,辅助槽125和加固杆126,所述的支撑边121穿过防水板3,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上部,同时并设置在底板4的下端;所述的支撑边121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支撑边121设置为弧形,所述的支撑边121右侧的第一加固片122和第二加固片123分别设置为三角形,能够使支撑边121更加紧固的进行安装,同时也更加合理的进行辅助固定的作用;所述的第一加固片122和第二加固片123分别焊接在支撑边121下表面右侧的前后两部,且右侧并镶嵌在墙壁2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边124焊接在支撑边121的左表面;所述的辅助边124左表面的辅助槽125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辅助槽125设置为弧形,并在内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在放置梯子等工具时,能够随之放置在辅助槽125上,并起到辅助支撑的功能,进而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所述的辅助槽125开设在辅助边124内部的左侧;所述的加固杆126一端焊接在支撑边121右表面的下部,另一端镶嵌在墙壁2的左上部,同时设置在第一加固片122和第二加固片123的下部,有利于增加了支撑边121的紧固性,进而对支撑边121起到辅助加固的作用,且合理的进行使用。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放置保护板结构13包括防潮垫131,防水垫132,保护边133,套接卡边134,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所述的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相互胶接,并使防潮垫131镶嵌在防水板3的上表面;所述的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分别设置在屋顶1的上端,所述的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分别采用聚尿乙烯垫和聚氨酯垫,在雨水天气时,能够辅助对屋顶1起到防水和防潮的功能,进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所述的保护边133胶接在防潮垫131和防水垫132的连接处;所述的套接卡边134分别镶嵌在防水垫132左表面的上下两部和中间部位;所述的套接卡边134采用PVC塑料边,所述的套接卡边134设置为T型,所述的套接卡边134设置有三个,能够随之使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套接卡边134上,进而便于使不同大小的瓦片放置在支撑卡边136进行使用;所述的插接板135镶嵌在支撑卡边136的右表面;所述的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分别套接在套接卡边134的外壁上;所述的插接板135设置为U型,所述的插接板135左侧的支撑卡边136设置为L型,更加合理的使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插接在套接卡边134的外壁上,进而更加合理的进行安装并进行使用。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杂物收集输送盒结构14包括固定板141,安装槽142,输水槽143,紧固螺栓144,挡板145,收集网盒146和抓握手柄147,所述的安装槽142开设在固定板141的内部上方;所述的安装槽142套在输送头11外壁的下部,并通过紧固螺栓144固定住,更加合理的进行安装并进行输送雨水和杂物的工作,且合理的进行使用;所述的输水槽143开设在安装槽142内壁下部的左侧;所述的紧固螺栓144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板141前后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挡板145镶嵌在固定板141的左端;所述的挡板145右侧与收集网盒146对应,所述的挡板145密封住安装槽142的左侧,在使用时,能够阻挡收集网盒146进行滑动,同时也起到了限位保护的作用;所述的收集网盒146放置在安装槽142和输水槽143内,并在上端焊接有抓握手柄147;所述的收集网盒146采用不锈钢网盒,所述的收集网盒146网孔的直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收集网盒146右侧与输送头11的左侧对应,所述的收集网盒146右侧设置有开口,在输送雨水和杂物时,能够通过收集网盒146起到过滤的功能,同时也方便的拆装收集网盒146,并处理收集网盒146内的杂物。

如附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密保护板架结构15包括防护长板151,防水层152,连接板153,加密垫154,连接边155和安装螺栓156,所述的防护长板151后侧的连接板153插入在防水板3的内侧,并通过安装螺栓156固定住,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安装并进行使用;所述的防护长板151和防水层152分别与屋顶1和墙壁2对应,所述的防护长板151和防水层152设置在支撑边121的前后两侧,使用时,增加了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与建筑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所述的防水层152胶接在防护长板151的前表面;所述的连接板153一体化设置在防护长板151后壁的外侧;所述的连接板153外壁上的加密垫154采用橡胶垫,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进而避免了容易掺入大量雨水的问题;所述的加密垫154胶接在连接板153的外壁上;所述的连接边155胶接在连接板153和加密垫154的连接处;所述的安装螺栓156螺纹连接在连接板153和加密垫154的内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安装瓦片时,将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套在合适位置处的套接卡边134上,安装好后,随之在支撑卡边136上放置合适大小的瓦片,这样即可增加防水的效果,在使用时,插接板135和支撑卡边136根据倾斜的角度,将雨水输送到防护板5的内侧,达到后,然后随之穿过输送水管6、套接环10和输送头11输送到输水槽143的收集网盒146内,同时随之对雨水和杂物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完成后雨水随之穿过收集网盒146并输送到地面上,在使用的同时,能够通过防护长板151、防水层152和支撑边121来防止雨水通过风力的影响吹到该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与屋顶的连接处,并出现渗水的问题,在使用时,需要对屋顶进行维修或者其它的工作时,移动梯子并放置在辅助边124的辅助槽125内,即可更加方便的使用梯子并攀爬到屋顶上进行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7768.1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42253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E04D13/158

专利分类号:E04D13/158;E04D13/08;E04D13/1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崔鸿越

第一申请人:崔鸿越

申请人地址:251800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幸福三路6号6号楼1单元501室

发明人:崔鸿越;劳晓璇;赵惠英

第一发明人:崔鸿越

当前权利人:崔鸿越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改进结构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