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论文_刘海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源农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药,植物,色谱,除虫菊,精油,蛇床子,吡咯烷酮。

植物源农药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瑞[1](2019)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防治林业有害生物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高压喷雾机分别对美国白蛾、杨树舟蛾3龄及以下幼虫进行了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作业中,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稀释倍数为800倍,杨树舟蛾幼虫稀释倍数为1000倍,防治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黄健韬[2](2019)在《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毒力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的毒力较强,0.4%蛇床子素乳油的毒力较弱;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0.4%蛇床子素乳油、1%苦皮藤素可溶液、碧绿1%苦参碱和1.5%苦参碱可溶液对竹斑蛾幼虫的LC_(50)分别为0.826 mg/L、0.596 mg/L、1.016 mg/L、0.962 mg/L、0.811 mg/L和0.612 mg/L;林间施药4 d后,6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田间施药浓度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 500倍液,碧绿1%苦参碱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 2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和1%苦皮藤素可溶液均为1 000倍液。参试的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可用于生产上防治竹斑蛾幼虫。(本文来源于《世界竹藤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于海潇,李青,刘智[3](2019)在《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比例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我国的农业迅猛发展,农作物产量逐年上升,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我国农药滥用较为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我国目前应用的农药种类大体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并且每一类农药都包含许多的子品种,这也增加了分析检测农药残留工作的难度。随着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许多国家纷纷规定了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工程学》期刊2019年05期)

郑庆伟[4](2019)在《陕西上格之路受让一项“植物源农药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植物源农药相关技术"转让协议,该技术转让费为300万元。陕西上格之路董事长郑敬敏表示,"植物源农药相关技术"符合公司大力发展环保、低毒、生物农药的产品理念,坚信该技术将会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据了解,陕西上格之路计划用2年时间(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陈耀明[5](2019)在《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需要以植物源农药种类为基础,结合合理用药、适法施药、灵活用药、适宜机械等植物源农药应用技术,体现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进展,以期为今后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周佳,陈小泉,罗婷婷,杜钢,黄瑛[6](2019)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83种农药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测定83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匀浆,加入乙腈后冷藏,采用优化的QuEChERS法提取净化,浓缩后丙酮复溶,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ynamic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ode,dMRM)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方法一针25min内完成83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在0.0125~0.600μg/mL范围内,83种农药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取草莓、豇豆、空心菜、芹菜空白基质,添加50μg/kg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结果超过95%的农药平均回收率在60.2%~135.2%,重复性RSD<10%(n=6)。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方法准确度、灵敏度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农药多残留的日常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陈婷,续艳丽,张文,闫君,彭涛[7](2019)在《全自动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34种农药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全自动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3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涡旋振动和离心功能,将手动QuEChERS方法中样品提取和分散固相萃取相结合;优化了操作参数及前处理步骤,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从方法学验证角度对全自动QuEChERS法与手动QuEChERS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中大多数农药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76~3.60μg/kg,定量限为2.28~10.80μg/kg,加标回收率为53.0%~125.2%,相对标准偏差(RSD)<15.9%(n=5)。该方法与手动QuEChERS法的方法验证比对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检测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出错概率。(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9期)

田向荣,李彦涛,王智辉,林军,高小宝[8](2019)在《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假眼小绿叶蝉是小绿叶蝉的优势种群,也是陕西茶叶主要的害虫之一。笔者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等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茶蝉净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效,施药1 d后的防效分别为57.0%和32.4%,施药3 d后的防效分别为63.2%和60.2%,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86.9%和70.6%。研究结果为田间防治茶叶主要虫害假眼小绿叶蝉提供了新的药剂选择。(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曾小虎,陈尚海,王思忠,张亮,徐鹏[9](2019)在《4种植物源农药对台湾乳白蚁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苦参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蛇床子素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杀效果。方法采用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NY_T 1153-2013)第1部分: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与实验室药效。在触杀和胃毒作用试验中,所有药剂均设置4个试验浓度,100、500、1 000和2 000 mg/L。结果除虫菊素500 mg/L及以上浓度的触杀处理组,试验第1天白蚁全部死亡;胃毒处理组1 000、2 000 mg/L,试验第4天白蚁全部死亡,500 mg/L试验第7天白蚁全部死亡。鱼藤酮2 000 mg/L触杀处理组,试验第3天白蚁全部死亡,500、1 000 mg/L处理组的最大白蚁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0.00±5.29)%和(98.00±2.00)%;胃毒处理组最大平均致死率为(8.67±0.67)%。苦参碱、蛇床子素对台湾乳白蚁触杀和胃毒的最大平均致死率分别为(2.00±1.15)%、(2.67±1.76)%和(3.33±2.40)%、(10.00±1.15)%。结论 4种植物源农药对台湾乳白蚁胃毒性由大到小排序为:除虫菊素>蛇床子素≥鱼藤酮>苦参碱;对台湾乳白蚁触杀性由大到小排序为:除虫菊素>鱼藤酮>蛇床子素≥苦参碱。除虫菊素对台湾乳白蚁有较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具备开发为台湾乳白蚁触杀剂和胃毒剂的潜力,鱼藤酮对台湾乳白蚁有较好的触杀作用,具备开发为台湾乳白蚁触杀剂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4期)

刘南南,王桂清[10](2019)在《新型植物源农药细辛精油乳油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细辛精油乳油制剂中有机溶剂、乳化剂的理想种类和乳油的最佳配方及配制技术,以细辛精油为原料,通过溶解度试验、亲水亲油值(HLB)测定、稳定性试验和生物活性测定法,证明N-甲基吡咯烷酮和植物油乳化剂是细辛精油的理想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细辛精油乳油的配方为以1 000 mL计,其中,细辛精油250 mL,N-甲基吡咯烷酮675 mL,植物油乳化剂75 mL,制备特征是先将植物油乳化剂与N-甲基吡咯烷酮按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细辛精油。该细辛精油乳油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尚无植物精油乳油制剂的空白,将满足人们对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植物源农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有效控制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幼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源农药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效果分析。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参试的植物源农药以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的毒力较强,0.4%蛇床子素乳油的毒力较弱;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0.4%蛇床子素乳油、1%苦皮藤素可溶液、碧绿1%苦参碱和1.5%苦参碱可溶液对竹斑蛾幼虫的LC_(50)分别为0.826 mg/L、0.596 mg/L、1.016 mg/L、0.962 mg/L、0.811 mg/L和0.612 mg/L;林间施药4 d后,6种植物源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最佳田间施药浓度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 500倍液,碧绿1%苦参碱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 200倍液,0.4%蛇床子素乳油和1%苦皮藤素可溶液均为1 000倍液。参试的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良好,可用于生产上防治竹斑蛾幼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源农药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瑞.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防治林业有害生物试验[J].绿色科技.2019

[2].黄健韬.6种植物源农药对竹斑蛾幼虫的毒力及应用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2019

[3].于海潇,李青,刘智.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

[4].郑庆伟.陕西上格之路受让一项“植物源农药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2019

[5].陈耀明.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应用与研究[J].种子科技.2019

[6].周佳,陈小泉,罗婷婷,杜钢,黄瑛.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83种农药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7].陈婷,续艳丽,张文,闫君,彭涛.全自动QuEChERS样品制备系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34种农药残留[J].色谱.2019

[8].田向荣,李彦涛,王智辉,林军,高小宝.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J].热带生物学报.2019

[9].曾小虎,陈尚海,王思忠,张亮,徐鹏.4种植物源农药对台湾乳白蚁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10].刘南南,王桂清.新型植物源农药细辛精油乳油的研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 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的程序1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微胶囊剂立体...各处理药后不同时期对甘全球各大类杀虫剂的变迁新烟碱类杀虫...各处理药后不同时期对天敌(多异瓢虫)...

标签:;  ;  ;  ;  ;  ;  ;  

植物源农药论文_刘海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