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论文和设计-朱方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包括有石墨电解负极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反应槽和不锈钢杯夹具,反应槽内设有电解液,反应槽连接电源正极,不锈钢杯由不锈钢杯夹具夹持固定置于反应槽内,并完全浸没在电解液内,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插入不锈钢杯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抛光均匀。

主设计要求

1.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包括有石墨电解负极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反应槽和不锈钢杯夹具,反应槽内设有电解液,反应槽连接电源正极,不锈钢杯由不锈钢杯夹具夹持固定置于反应槽内,并完全浸没在电解液内,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插入不锈钢杯内部。

设计方案

1.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包括有石墨电解负极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反应槽和不锈钢杯夹具,反应槽内设有电解液,反应槽连接电源正极,不锈钢杯由不锈钢杯夹具夹持固定置于反应槽内,并完全浸没在电解液内,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插入不锈钢杯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竖直固定在反应槽底部,不锈钢杯倒置盖设在石墨电解负极棒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抛光领域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等离子抛光是工件与抛光液中通电脱离的金属离子吸附在工件表面,工件凸起处电流冲击高而去除快,电流流动,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整平。现有的不锈钢杯采用等离子抛光进行抛光时,杯体外壁连接电源正极,杯内插入空心的负极电解棒,经电解棒往杯内灌入电解液,以此实现对杯内进行抛光,然而抛光过程中,电解液会从杯体内沸腾出来,灌电解液的速度难以匹配抛光速度,导致抛光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抛光均匀的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包括有石墨电解负极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反应槽和不锈钢杯夹具,反应槽内设有电解液,反应槽连接电源正极,不锈钢杯由不锈钢杯夹具夹持固定置于反应槽内,并完全浸没在电解液内,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插入不锈钢杯内部。

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竖直固定在反应槽底部,不锈钢杯倒置盖设在石墨电解负极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将不锈钢杯完全浸没在电解液内,等离子抛光过程中,不锈钢杯内沸腾出来的电解液可以及时由反应槽内的电解液进行补充,以此提高杯内抛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杯倒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参见附图1,该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包括有空心或实心的石墨电解负极棒1,还包括有反应槽2和不锈钢杯夹具3,反应槽2内设有电解液4,反应槽2连接电源正极5,优选反应槽2为不锈钢材质,外壁与电源正极5连接,不锈钢杯6由不锈钢杯夹具3夹持固定置于反应槽2内,并完全浸没在电解液4内,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1插入不锈钢杯6内部,以此对不锈钢杯6内壁进行等离子抛光。

参见附图2,所述石墨电解负极棒1竖直固定在反应槽2底部,不锈钢杯6倒置盖设在石墨电解负极棒1上,不锈钢杯6倒置可以将杯内抛光下来的物质及时排出,提高抛光质量。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220.1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77860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24B 1/00

专利分类号:B24B1/00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浙江超捷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超捷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北工业园区罗山大道

发明人:朱方舟

第一发明人:朱方舟

当前权利人:浙江超捷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林成隆

代理机构:33222

代理机构编号: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不锈钢杯内壁等离子抛光装置论文和设计-朱方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