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留琴:论利用少先队活动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论文

范留琴:论利用少先队活动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论文

摘 要:学校在少先队活动中进行少先队组织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利用各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能够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工作的开展。要重视入队活动,将组织教育春风化雨般植入队员心中;注重创新活动,将组织教育生动活泼地印入队员脑海;重视仪式活动,将组织教育入木三分地刻入队员思想。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组织教育;自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中说:“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更好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生命线,没有活动,少先队组织就失去生命力。在长期的少先队工作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利用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能够有力地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

一、重视入队活动,将组织教育春风化雨般植入队员心中

少先队是一个光荣的组织,学校要加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归属感教育。儿童性是少先队最基础的组织属性,政治性是少先队最本质的组织属性。怎样让队员们明白自己所在组织的特性呢?怎样让队员们为自己是少先队员而骄傲呢?习总书记说得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行少先队组织教育,学校也要让队员跨好入队第一个门槛。

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入队之前,学校一如既往地在队课上进行少先队基础知识的讲解,然后让高年级队员带领他们参观全新的队室。接着,开展“一年级入队强化训练营”活动。训练营里开辟了“我会唱队歌”“我会系红领巾”“我会呼号”“我会宣誓”“我要申请”“我会敬队礼”“我会踏步”“我真的很不错”八个闯关项目。队员们在队课上、下课后跟伙伴进行强化训练,有的甚至回家拉着父母一起训练。训练营开展当天,孩子们一项项体验,一项项闯关,一个个盖章,最后拿着盖满红章的通关证书喜笑颜开。入队仪式上,党员家长、团员教师和少先队员组成的护旗队,在铿锵的鼓号声中英姿飒爽地走向主席台,他们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层层衔接,代代相传。他们向全体参加仪式的队员和家长介绍了党旗、团旗、队旗的意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和中国少先队之间的组织关系。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团旗、队旗增光添彩。党旗、团旗、队旗的介绍,让队员们再一次明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响彻天空的入队誓词、掷地有声的入队呼号、高举头顶的庄严队礼,这些少先队特有的声音和礼仪,让一年级新队员和高年级老队员甚至是场上参加活动的“曾经的少先队员”——家长和教师们无比动容。

在庄严的入队仪式氛围中,在党员家长、团员教师和高年级老队员铿锵有力的介绍中,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光荣感似春风化雨般植入一年级新队员心中。由此可见,少先队组织教育不一定需要很高调,通过活动自然地植入队员心中效果更为长久。

二、注重创新活动,将组织教育生动活泼地印入队员脑海

根据《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书》,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课,时时向少年儿童渗透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之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的思想。另外,还按照江苏省少工委下发的《少先队活动课辅导用书》要求有序安排活动。在做足“规定动作”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做好“创新动作”,将组织教育与节日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用有意思的形式做有意义的事情。

每到清明,六年级的队员一向都是乘车前往烈士陵园,参观一番就打道回府。今年清明节不一样,大队部组织六年级队员参加了“十里毅行”活动。队员代表表了决心:“一定全身心投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的不适,挑战自我,锤炼坚强的意志,用坚毅的态度保证完成‘十里毅行’任务。”随后各班喊出了热血沸腾的毅行口号:“路在脚下,志在千里;脚踏实地,一往无前;六(1)六(1),坚持到底!”“漫漫征途,求索无阻;爱拼才会赢,六(2)一定行!”“六(3)不怕远征难,十里毅行只等闲!”长达半里路的队伍,放眼望去如一条矫健的苍龙,井然有序。同学们肩背行囊,足蹬球鞋,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眼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不管是高大肥胖者还是娇小瘦弱者,或是平日里娇气十足的,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以任何理由上到随行车上。大家以英雄的姿态,卓然的表现,完成了挑战与考验。到达烈士陵园,献上洁白的花圈之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致哀。少先队员代表说道:“伫立纪念碑前,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石碑,而是烈士那高大伟岸的身影和永垂不朽的精神。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继承他们的遗志,为了更美好的中国梦,持续前进!”

创新性的少先队活动,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既满足了队员的成长需求,也达到了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学习做青团、折柳枝、念亲恩、祭英烈。但这远远不够,大队部创新性地开展了“清明主题运动会”“十里毅行”等活动。三年级的队员们在草地上搭起“雪山”,铺上“电网”,设置“沼泽”。一声令下,队员们一个个像勇士一样冲上“雪山”,钻过“电网”,越过“沼泽”,跳过“障碍”,齐心协力地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到达目标。参加了“清明主题运动会”之后,三年级的一位队员说道:“我一直以为清明节就是扫墓、给祖宗磕头,这次学校开展的清明运动会让我们爬雪山、过草地、钻电网、跨障碍,我知道了清明节还是祭奠革命先烈的节日,我也体会到革命先烈是了不起的人,我们要记住他们。”

通过对地基土壤进行改良的方式,使其能够达到建筑物地基加固的效果。通常采用钻机进行灌浆加固,将钻孔钻入到事先设置好的软土基础层中,然后利用高压灌浆设备将配置好的水泥浆液通过钻孔灌入到软土地层中,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土层与浆液产生胶结现象,在挤压、劈裂、凝结等共同作用下,使土体结构与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建筑物地基土体的强度。

三、重视仪式活动,将组织教育入木三分地刻入队员思想

当然,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学校不能忘记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吸引孩子们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少先队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工作自己议、干部自己选、目标自己定、公约自己立、同伴自己帮、活动自己搞、奖章自己争、成果自己评”,不断促进少先队员自主能力的提升。

如每周周一升旗仪式上,鼓号声声,国旗队旗徐徐前进,催人奋进。队员们举手敬礼,高唱国歌,“前进!前进!前进!进”的呼声敲击着他们的心扉,感染着他们的情感,体现着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决心。升旗仪式用少先队文化陶冶少年儿童,通过特有的标志、礼仪、阵地、群体互动、先进典型、组织制度和价值理念,着力营造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氛围。

体现少先队理想和情感的少先队礼仪文化,能通过少先队组织所拥有的特别的礼节与仪式的渗透,达到教育少先队员的目的。少先队小干部就职仪式上,队员们大声宣誓:“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小干部,我懂得一道杠杠一份责任。我要志当‘火车头’,样样事情能带头;乐当‘儒实娃’,热心服务勤奔走;愿当‘水中鱼’,团结队员做朋友;勇当‘智多星’,善出点子会创新;争当‘小火箭’,自动向上齐奋进。”通过仪式,队员形象地认识到少先队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有责任的集体队伍,做一名少先队员是多么自豪和光荣。

少先队的组织仪式和主题集会活动包含着生动形象而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向队员进行组织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为队员营造了一种庄严而神圣的集体氛围。学校要把握这一重要教育契机,有计划、有系列地开展每周周一升旗仪式、一年级入队仪式、三年级十岁集体生日仪式、六年级毕业典礼等仪式教育活动。

2.1.1 镁基复盐的选择与比例的确定 用EDTA滴定Mg-EBT时,Ba-EBT络合物在Mg-EDTA存在时可发生置换反应转化为Ba-EDTA和Mg-EBT。镁基复盐Mg-EDTA络合物的存在有利于实现EDTA滴定SO24-,使滴定终点更加清晰。这或可由于Mg-EDTA本身做为一种络合复盐,其较高的稳定常数(K=108.69)更易发生络合反应而使不稳定的Ba-EBT(K=102.0) 转 化 为 Ba-EDTA(K=107.76) 和 Mg-EBT(K=107.0)等更为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实现快速定量滴定。这一结论也从侧面验证了Mg-EDTA络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不仅在整体上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制约、支配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比较研究、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两者其中所体现的方法论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途径、研究步骤、研究态度、研究目的与意义等因素。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不同,那么研究态度、步骤等很有可能大相径庭。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领导的少年儿童自我教育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素质培养的大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预备队。学校通过入队活动、创新活动、仪式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少先队员的课余生活,给少先队员的学习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让少先队员通过活动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图2所示为小曲拐四杆机构模型,其中1为连接电动机的偏心主轴,3、4、5为3个小曲拐,6为机架,2为连接偏心主轴与小曲拐的动盘。机构有5个活动构件,8个旋转副,其中有2个虚约束,则需要去掉虚约束,由此得到的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参考文献:

[1]黄淑琴.小学少先队活动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03).

[2]董晨.例谈少先队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研究,2019(04).

[3]鸿铭.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少先队组织教育中[J].少年儿童研究,2014(09).

[4]晏祥辉.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现状及其教育策略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06).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1-0018-02

作者简介:范留琴(1972-),女,江苏常州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吴霞红(1977-),女,江苏常州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  ;  ;  

范留琴:论利用少先队活动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