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赵鹏程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赵鹏程

身份证号码:44020319910321xxxx

摘要:工程地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整体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房屋建筑质量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之下,扎实做好建筑地基施工的各项工作,科学的选择较为适用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全面实施,经济步伐的推进,建筑行业在这过程中的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地基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能有效的帮助工程人员缩短工程周期,减少工程成本,在整个建设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定义及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是针对软弱地基、特殊土地基进行的特别处理,以确保改善地基剪切、压缩、透水、动力的特性以及不良地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且事后补救大多比较困难。因此,对地基处理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此外,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特点包括:复杂性、潜在性和严重性等。第一,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由于地区土壤等条件差异很大,所以地基处理所面临的情况可能完全不同,例如:根据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土地可以分为冻土地、盐碱地等;另外,在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由于地质结构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房屋建筑地基处理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

第二,潜在性,由于房屋建筑结构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与之相对应的各个施工环节之间也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在房屋地基施工过程中,无法做到对于相关问题的清楚判断,就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房屋建筑地基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从而导致房屋地基处理出现遗漏,成为潜在性的质量隐患,影响到地基乃至房屋整体质量。

第三,严重性,房屋地基属于基础工程,处于房屋的地下部分,房屋建筑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必须在地基完成以后才能开始建设。不管房屋建筑的地基部分是应用技术不当或是其他原因未能达到相关质量要求,如果一旦对地基部分进行重置或者整改,都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还会威胁到建筑物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后果极为严重。

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控制事项

众所周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从管理及经济角度,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应遵循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由于地质土壤的复杂性及未知性,在施工之前需进行地质勘探,结合地质勘探报告、施工图纸、周边建筑物分布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技术尤为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预防性控制及修复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指在保护软土地基并减小软土地基的下降速度;修复性控制,是指修复特定的软土地基破坏区域。及时预防控制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损坏时间。一旦该处施工未控制好,则会增加缺陷范围及加大严重程度,因而显著增加软土地基寿命周期费用。为了降低地基处理的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注重预防性控制措施。当地基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以后再来进行修复性处理,对建设周期及成本都是不利的,且容易埋下质量隐患。故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才是科学控制的根本所在。

三、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类型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主要取决于所在的地下环境,不同的地下环境结构,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也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部分地区的地基处理可以采取填充处理,而另一部分地区的地基处理则要采用固结等方法来处理。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类型有如下几种:

(一)强夯法

强夯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软弱地基,先架设好起重设备,然后将一定重量的重锤抬升至适当高度再使其下落,利用重锤强大的冲击力来夯实地基。强夯法适用于砂土、杂填土等类型的地基,对于饱和粘性土地基则不适用。强夯法的特点是设备要求较单一,主要起重设备和重锤等机械设备,加固效果非常明显,加固以后的地基可以极大的提高载荷能力;施工的时间较快,效率较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强夯法施工时,应注意施工顺序,先深后浅,就是先进行深层土施工,再进行中层土施工,最后进行浅层土施工。在完成最后的夯击以后,要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由于夯坑周围的表层土可能会有松动,所以最后还要进行一遍低能量满夯。

(二)碎石桩与强夯法结合技术

目前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对于强夯法的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对于范围较大的地基处理。将碎石桩和强夯法结合起来开展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按照相关规程完成。在确定目标区域以后,先设碎石桩体,再利用深层密实地基技术,启动水泵喷水,达到预定要求,通过强夯施加冲击力,将碎石桩体粉碎后散落于地基土壤,完成土壤和碎石的混合。这种技术方法要求必须周密考虑土壤情况和其他各种因素,制定出周全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掌握好夯击力度,保证各个阶段的工程目标能够实现,最后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三)粉煤灰吹填

使用这种方法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能够大幅缩短材料固结时间,从而节约整个工期时间。粉煤灰吹填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由于粉煤灰的优良透水性,而且价格十分低廉,能够节约大量资金。粉煤灰吹填所具备的这两大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工期要求严格、工程造价低的地基施工工程,因此应用非常广泛,不少房屋建筑工程在地基施工时都优先采取了这种施工方法。粉煤灰施工只要严格掌握粉煤灰与其他原料的混合比例,达到原料混合的相关标准,就能够起到快速固结的作用。

(四)旋转钻孔灌桩和振动沉管灌注桩

对于粘性或砂石性土壤,则适宜采用旋转钻孔灌桩技术来进行地基施工。这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在于需要的空间要求不高,并且能够达到较高精度,但是在施工质量方面要求严格,施工前应该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施工厚度必须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而振动沉管灌注桩,此技术适用于建造多层房屋建筑的软土地基。主要做法是施工人员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桩打入土中形成桩孔,然后用混凝土浇注里面的钢筋骨架,最后取出套管。

(五)DDC灰土挤密法和IFCO强制固结法

DDC灰土挤密法适用于黄土地区,就是利用孔内深层强夯,用螺旋钻机把灰土分层注入孔中,在成桩的同时,通过反复锤击桩使其径扩大后与部分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此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较好的掌握多种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涉及工程周期及工程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地质勘探报告及土壤情况分析,结合施工图纸,编制地基处理技术专项方案,确保工程地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龙维良,游涛.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1):192.

[2]周日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75-76.

[3]李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193.

[4]陈博文.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57.

[5]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6):25-26.

标签:;  ;  ;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赵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