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并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报文并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报文并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报文,气象卫星,负载均衡,分布式,流水线,架构,协议。

报文并行处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丁利娜,王兴伟,李福亮,黄敏[1](2016)在《BGP协议中UPDATE报文的并行化处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规模日益扩大,作为域间路由协议标准的BGP协议,其性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路由更新(UPDATE)报文仍采用串行化的方式来处理,处理速度慢,极大地影响了BGP协议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UPDATE报文的并行化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采用流水线技术和多线程技术,能够提高UPDATE报文的处理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效率,我们在UPDATE报文的并行化处理过程中引入了垃圾回收机制和多线程动态调节策略.最后,我们在Quagga原型系统上对该并行化处理方法进行了仿真实现,并与Quagga中原始的BGPD模块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UPDATE报文的并行化处理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6年11期)

李想[2](2016)在《气象卫星监测数据报文并行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气象卫星监测数据报文(简称气象报文)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并且气象报文的传输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对数据处理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高性能集群处理气象卫星监测数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现有的任务调度算法存在不同程度的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经典的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硬件性能和负载的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然后以该调度算法为核心设计针对气象报文的分布式并行处理模型。实验证明,该并行处理模型具有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1)研究已有的调度算法,针对这些调度算法存在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对加权最小连接算法适当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载均衡算法。当任务数达到一定量时,改进的负载均衡算法具有更少的任务平均等待响应时间,并且随着任务数的增加,效果越来越明显。(2)以改进的任务调度算法为核心,针对气象报文具有同类报文格式固定,处理时间大致相当等特点,设计一个气象报文分布式并行处理模型,大量测试表明,该模型显着提高了处理数据的吞吐量,充分利用了各节点的资源,减少了任务的平均等待响应时间。(3)该模型已成功应用到新一代民用航空气象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上,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并获得了一致好评。(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6-01)

刘仲举[3](2015)在《基于通用多核处理器的报文处理引擎并行体系架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众多新技术和应用的空前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爆炸式增长,要求网络必须能够像用户应用程序一样可以被定制和编程,基于专用硬件的网络设备已经很难适应企业和用户对业务和网络的快速部署、灵活管理和控制,以及开放协作的需求。软件路由设备正是在保证转发性能的前提下兼顾可编程性和可扩展性,更强调面向应用,强调多样化与高性能的任务处理能力,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同。但相比于专用硬件网络设备,软件路由设备在报文处理速度上完全处于劣势,受限于操作系统协议栈软件架构和CPU的处理性能。随着以Intel为代表的通用多核处理器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报文的软件并行处理性能已经达到10G-40G,未来几年预计能够突破100G处理能力,结合未来路由设备在多业务和高性能融合方面的需求,基于通用多核处理器的软件路由设备成为了当前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基于通用多核处理器报文处理引擎的体系架构和性能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多任务流水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多核处理器的DMP(Dynamic Multitask Parallel)体系架构,采用串并混合(任务簇间串行、任务簇内并行)的并行流水技术,将报文的整个处理序列分解为多个任务分派到多个处理器上去运行,以充分利用处理器的并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任务复制策略的动态自适应负载均衡调度方法,避免任务簇长短不均引起的流水瓶颈,并且通过动态自适应调度机制来保证多个核间的负载均衡,避免单核拥塞造成系统吞吐率下降,提高了处理器资源的利用率;最后,利用无锁的通信矩阵实现了流水线中上下游任务簇间的串接,有效保证任务簇间报文传递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互斥开销问题,相比传统基于共享内存队列的通信方式,通信时延降低了4倍,大大缩短了报文处理时延。(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0-01)

报文并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气象卫星监测数据报文(简称气象报文)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并且气象报文的传输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对数据处理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高性能集群处理气象卫星监测数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现有的任务调度算法存在不同程度的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经典的加权最小连接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硬件性能和负载的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然后以该调度算法为核心设计针对气象报文的分布式并行处理模型。实验证明,该并行处理模型具有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1)研究已有的调度算法,针对这些调度算法存在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对加权最小连接算法适当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载均衡算法。当任务数达到一定量时,改进的负载均衡算法具有更少的任务平均等待响应时间,并且随着任务数的增加,效果越来越明显。(2)以改进的任务调度算法为核心,针对气象报文具有同类报文格式固定,处理时间大致相当等特点,设计一个气象报文分布式并行处理模型,大量测试表明,该模型显着提高了处理数据的吞吐量,充分利用了各节点的资源,减少了任务的平均等待响应时间。(3)该模型已成功应用到新一代民用航空气象信息处理与传输系统上,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报文并行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丁利娜,王兴伟,李福亮,黄敏.BGP协议中UPDATE报文的并行化处理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6

[2].李想.气象卫星监测数据报文并行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6

[3].刘仲举.基于通用多核处理器的报文处理引擎并行体系架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标签:;  ;  ;  ;  ;  ;  ;  

报文并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