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易滑坡体土壤性质的影响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易滑坡体土壤性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森林转换是中亚热带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森林类型的改变会引起陆地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性质发生改变。天然林转换成人工林导致生态平衡打破,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森林转换对易滑坡体土壤性质的影响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地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滑坡高发区)武坊林场。在易滑坡体的基础上,以阔叶天然林(BL)和由其转换而来的杉木人工林(CF)为研究对象,对比森林转换前后的土壤根系特征、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土壤团聚体、土壤渗透性和土壤抗剪力特征各指标,分析森林转换后土壤性质发生的变化以及其相互作用对易滑坡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两种森林类型的根重密度(RWD)、根长密度(RLD)、根表面积密度(RSAD)均随着土层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在0-10cm土层与10-20cm土层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森林转换后RWD在0-60cm土层之间分别显著降低。RWD、RLD、RSAD随径级的增加有不同的表现,森林转换后,相同土层>5mm径级的RDW显著降低,相同土层的RLD、RSAD无显著变化。(2)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BD)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森林转换后土壤的容重增加。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孔隙度(TP)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森林转换后TP降低。两种类型的机械组成均以粉粒(Silt)为主,森林转换后机械组成未有明显变化。两种森林类型的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均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森林转换后0-10cm土壤团聚体MWD、GMW均显著降低。森林转换后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与团聚体指标变差。(3)两种森林类型的渗透性指标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森林转换后,土壤的渗透性能均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BL土壤的渗透性与土壤的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孔隙状况、砂砾呈显著正相关,森林转换后,CF的土壤基本物理性状与渗透性能的相关性变差。土壤的渗透性能与RWD、RLD、RSAD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森林转换后,根系参数与渗透性的相关性降低。BL各径级根系与土壤渗透性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森林转换后,相关性降低,且各径级RWD与土壤渗透性不具有相关性。(4)两种森林类型各土层土壤剪应力与不同的垂直载荷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线性关系。两种森林类型的剪切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森林转换后土壤剪切含水率均有所下降。森林转换后土壤粘聚力显著下降。BL的土壤粘聚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递减后递增。CF的土壤粘聚力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递减然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土层影响土壤抗剪力的因素不同,森林转换后,土壤的根系特征以及含水率和机械组成是影响土壤抗剪力的主要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森林山体滑坡研究现状
  •     1.2.2 森林根系特征的研究
  •     1.2.3 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     1.2.4 森林土壤抗剪力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侧重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样品采集
  •     2.3.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森林转换对根系特征的影响
  •   3.1 森林转换对不同土层根系特征的影响
  •   3.2 森林转换对不同径级根系特征的影响
  •     3.2.1 森林转换对不同径级根重密度的影响
  •     3.2.2 森林转换对不同径级根长密度的影响
  •     3.2.3 森林转换对不同径级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
  •   3.3 森林转换对不同土层、不同径级根系特征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转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   4.1 森林转换后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变化
  •   4.2 森林转换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     4.2.1 森林转换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组成特征变化
  •     4.2.2 森林转换后土壤团聚体(干筛)指标特征变化
  •     4.2.3 森林转换后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指标特征变化
  •     4.2.4 森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与团聚体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 森林转换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     4.3.1 森林转换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     4.3.2 森林根系与土壤渗透性的相关分析
  •     4.3.3 森林不同径级根系参数与土壤渗透性的相关分析
  •     4.3.4 森林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渗透性的相关分析
  •   4.4 讨论
  •     4.4.1 森林转换后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的变化
  •     4.4.2 森林转换后土壤的团聚体变化
  •     4.4.3 森林转换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森林转换对土壤抗剪力的影响
  •   5.1 森林转换对土壤剪应力与垂直载荷的关系的影响
  •   5.2 森林转换对土壤抗剪力指标的影响
  •   5.3 土壤抗剪力强度RDA分析
  •   5.4 森林转换对土壤抗剪力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若南

    导师: 李一清

    关键词: 森林转换,易滑坡体,根系特征,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土壤渗透性,土壤团聚体,抗剪强度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分类号: S714

    DOI: 10.27019/d.cnki.gfjsu.2019.000773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1525k

    下载量: 1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华桥水电站沧江桥滑坡体抗滑桩及压脚填筑治理效果监测评价[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8)
    • [2].某老滑坡体复活的原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勘察科学技术 2020(01)
    • [3].微芯桩监测在猴子岩水电站开顶滑坡体中的应用[J]. 四川水力发电 2020(02)
    • [4].复杂地质条件下滑坡体分区分段综合处治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20(14)
    • [5].卡卡2#滑坡体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17)
    • [6].水库工程地质勘察中潜在滑坡体稳定性分析[J]. 河南科技 2020(13)
    • [7].浅谈营运高速公路滑坡处治技术及管理经验[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04)
    • [8].高密度电法在滑坡体勘察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9)
    • [9].隧道平行穿越滑坡体的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J]. 铁道建筑 2020(08)
    • [10].沧江桥滑坡体阶段监测资料分析评价[J]. 云南水力发电 2019(05)
    • [11].基于现场渗透试验的黄土滑坡体入渗特性[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2].降雨入渗对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07)
    • [13].堰塞体形成全过程的连续离散耦合数值模拟[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9)
    • [14].某水库库区滑坡体稳定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08)
    • [15].基于受力状态的雾江滑坡体类型判定[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7(04)
    • [16].穿越滑坡体埋地输气管道应力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 2015(04)
    • [17].地震学方法在滑坡体结构及破裂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6)
    • [18].库水作用下滑坡体内侵蚀特性的数值模拟[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10)
    • [19].土石混合滑坡体微动探测:以衡阳拜殿乡滑坡体为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 [20].隧道下穿大型滑坡体处理技术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 2018(05)
    • [21].滑坡体实时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1)
    • [22].高速远程滑坡体的超稳性及滑坡土地的开发利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7(10)
    • [23].卡拉水电站上田镇滑坡体三维稳定性分析[J]. 山西建筑 2014(30)
    • [24].某滑坡体的形成机理分析与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1(10)
    • [25].浅析抗滑桩处理滑坡体施工技术[J]. 技术与市场 2015(06)
    • [26].店子组滑坡体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5)
    • [27].竹溪县集镇滑坡体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成因机制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3)
    • [28].山区滑坡体降雨入渗及稳定性分析[J]. 路基工程 2014(02)
    • [29].水滑坡体产生的涌浪特性[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30].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治理措施——以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库大坝右岸新滑坡体为例[J]. 地下水 2013(03)

    标签:;  ;  ;  ;  ;  ;  ;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易滑坡体土壤性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