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失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隐性失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性失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性,资源,住房,需求,农村,失业者,国企改革。

隐性失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赵娜,丁唯一[1](2019)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隐性失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制度全面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黄金期。在此期间,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截止至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6.5%)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大批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当面对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转型期等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革,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受到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众多矛盾与冲突,尤其突出的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根据党十八大报告中最新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理念,这将更加明确地指导高等教育就业工作由传统的就业数量到就业质量的重大转变。(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6期)

王珍[2](2018)在《阳泉市煤炭国企隐性失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阳煤集团是国家首批确认的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同时也是阳泉市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经推行,阳煤集团随之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主战场。伴随着去产能的重拳推进,阳煤集团亟待解决暴露于改革之下的隐性失业工人就业不充分的矛盾。本论文以阳煤集团作为调研地、其隐性失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遍览相关文献与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制约隐性失业劳动者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自身条件原因与外部环境因素。隐性失业劳动者普遍呈现出年龄结构偏大、劳动素质偏低、自主就业能动性较弱的特点;外部环境原因主要包括国企的体制缺陷、城市产业结构发展失衡,以及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依据上述原因,本论文就阳泉市煤炭国企隐性失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首先,国企内部“增岗”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主要以阳煤集团持续转型升级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促进增岗就业;其次,国企“减人”实现劳动者向外引流再就业。阳泉市政府着重以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建设作为良性引流机制;最后,大力发展促进就业的两大联动,即阳泉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两方联动有利于阳泉市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实现协调性发展,从而使阳泉市煤炭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达到预防与治理的双重效果。(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曾月超,王宏民[3](2018)在《农村地区隐性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阶段,我国叁农问题的发展需要更高的关注,而在发展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更加充分的就业,就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更是发展农村地区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农村地区一直存在着的隐性失业问题,没有得到关注。近年来,农村隐性失业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城乡收取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因此本文对农村隐性失业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8年03期)

温兴祥[4](2017)在《隐性失业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是我国城镇化尚未完成之前广泛存在的现象,隐性失业是否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从而阻碍农村市场在提升内需上的作用?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考察隐性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户主隐性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户主隐性失业使得家庭总消费显着降低3%、非食物消费显着下降8.5%,但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不显着。进一步,本文发现户主隐性失业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而实现的。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分析表明,户主隐性失业对低收入家庭非食物消费的负向影响最严重。工具变量估计和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上述结论。通过继续推进城镇化、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有利于消除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隐性失业,而且能够促进内需驱动的经济结构转型。本文从隐性失业的角度,为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文汇》期刊2017年03期)

代铭[5](2016)在《对硕士研究生隐性失业现象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隐性失业问题常常被忽视,硕士研究生的隐性失业问题不仅影响研究生个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从长远看对国家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宏观、微观的视角对硕士研究生隐性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缓解我国硕士研究生隐性失业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6年18期)

于建嵘[6](2016)在《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失业这一概念,是英国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首先提出来的,其内容是针对发达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非熟练工作,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因而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的现象。后来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他认为,隐蔽性失业的产生,"是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在一个相当大范围内为零"。概括来说就是人浮于事,冗员严重。其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要么待岗,要么无充足的工作可做,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本文来源于《工会信息》期刊2016年11期)

陈超[7](2016)在《失地农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失地农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而现有的以货币安置为主要手段的征地安置方式却忽视了农民的就业问题。而显性失业因为容易被察觉到而得到关注,失地农民的隐性失业以"伪装"的形式事实存在着而不被察觉到。本文简要综述了西方隐性失业理论,结合描述了失地农民群体存在的隐性失业现象,分析了它的特点和消极影响以及造成失地农民隐性失业的原因,从政府责任、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隐性失业的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11期)

于建嵘[8](2016)在《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隐性失业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要么待岗,要么无充足的工作可做,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国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导致相当部分的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6年03期)

董伟[9](2015)在《明年楼市不好说 隐性失业需重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董伟)今日,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2016年经济蓝皮书”在京发布。关于我国楼市未来走向,蓝皮书着者意见很不一致,看多、唱空各有理由。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认为,曾(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12-17)

公欣[10](2015)在《“第二轮下岗潮”不会出现 解决隐性失业成国企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仿佛一夜之间,“第二轮下岗潮来袭”的消息铺天盖地般传播开来。事件的缘由却很简单:11月8日,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一论坛上称,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我国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 不曾想到的是,此言一出,舆论反响却出乎意料的强烈,不(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5-11-28)

隐性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阳煤集团是国家首批确认的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同时也是阳泉市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经推行,阳煤集团随之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主战场。伴随着去产能的重拳推进,阳煤集团亟待解决暴露于改革之下的隐性失业工人就业不充分的矛盾。本论文以阳煤集团作为调研地、其隐性失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遍览相关文献与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制约隐性失业劳动者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自身条件原因与外部环境因素。隐性失业劳动者普遍呈现出年龄结构偏大、劳动素质偏低、自主就业能动性较弱的特点;外部环境原因主要包括国企的体制缺陷、城市产业结构发展失衡,以及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依据上述原因,本论文就阳泉市煤炭国企隐性失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思路:首先,国企内部“增岗”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主要以阳煤集团持续转型升级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促进增岗就业;其次,国企“减人”实现劳动者向外引流再就业。阳泉市政府着重以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建设作为良性引流机制;最后,大力发展促进就业的两大联动,即阳泉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两方联动有利于阳泉市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实现协调性发展,从而使阳泉市煤炭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达到预防与治理的双重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性失业论文参考文献

[1].赵娜,丁唯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隐性失业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9

[2].王珍.阳泉市煤炭国企隐性失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3].曾月超,王宏民.农村地区隐性失业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8

[4].温兴祥.隐性失业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J].世界经济文汇.2017

[5].代铭.对硕士研究生隐性失业现象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

[6].于建嵘.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J].工会信息.2016

[7].陈超.失地农民隐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2016

[8].于建嵘.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J].人民论坛.2016

[9].董伟.明年楼市不好说隐性失业需重视[N].中国青年报.2015

[10].公欣.“第二轮下岗潮”不会出现解决隐性失业成国企难题[N].中国经济导报.2015

标签:;  ;  ;  ;  ;  ;  ;  

隐性失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