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组合桩结构论文和设计-林敏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包括基台,基台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若干矩形竖向设置的刚性的固定板,若干固定板绕基台的轴向间隔分布,每块固定板均包括边框、间隔固定连接在边框内的若干固定杆,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件。通过设置若干的固定杆和连接在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柔性件,通过将固定板插入土壤内,减少了土壤的开挖量,若干的固定杆增加了基台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基台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基台位移时,需要克服固定板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基台不易发生移动;柔性件的设置,使得固定板受到土壤和基台对其产生的挤压力时,柔性件在两根固定杆之间产生缓冲的作用,使得固定板不易发生形变,使其本身的抗拉力失效。

主设计要求

1.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包括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若干矩形竖向设置的刚性的固定板(2),若干固定板(2)绕基台(1)的轴向间隔分布,每块固定板(2)均包括边框、间隔固定连接在边框内的若干固定杆(22),相邻两根固定杆(22)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件(23)。

设计方案

1.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包括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若干矩形竖向设置的刚性的固定板(2),若干固定板(2)绕基台(1)的轴向间隔分布,每块固定板(2)均包括边框、间隔固定连接在边框内的若干固定杆(22),相邻两根固定杆(22)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23)靠近固定杆(22)的一端嵌进固定杆(22)内,所述柔性件(23)嵌入固定杆(22)的一端呈T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固定杆(22)的截面均呈三角形,所述固定杆(22)的朝向基台(1)的一端与地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2)靠近地面的一端的两个边角呈倒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2)的两侧上沿固定杆(22)的长度方向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钩(3),所述倒钩(3)的内勾弧形段朝向基台(1)的顶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23)为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置有六个,并绕基台(1)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远离基台(1)的一端呈锋利状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预应力组合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在地下埋一个地基来保持塔筒的稳定。

现有的地基在浇筑成形时,需要先在指定的地方开挖比地基面积大的土坑,然后在土坑内埋上大量的钢筋,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地基便可制作完毕。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塔筒本身的体积和重量很大,要想保持塔筒的稳定,相应的地基本身的体积和重量也很巨大,所需要的开挖量也很大,不利于施工速度和缩短工期,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具有减小开挖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包括基台,所述基台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若干矩形竖向设置的刚性的固定板,若干固定板绕基台的轴向间隔分布,每块固定板均包括边框、间隔固定连接在边框内的若干固定杆,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板插入设置好的位置,然后在固定板的顶端浇筑基台,便可将基台与与土壤固定,通过设置若干块刚性的固定板,固定板与土壤的接触面为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固定板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当地基的一侧受力时,其余方向上固定板对土壤压力,土壤对固定板产生支撑力,使得固定板不易发生倾倒,进一步提高了基台的抗倾倒和抗拔的能力,使得基台与土壤保持稳固连接。通过使用柔性的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两根固定杆,固定板受到挤压力时,柔性件在两根固定杆之间具有缓冲的作用,使得固定板在受到土壤或者基台对其的挤压力时,固定板不易产生形变,保持了本身的抗拉强度。地下只需要留有放置固定板的坑就可达到与采取巨大的基台同样的效果,也能同样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减少了开挖的坑的大小,加快了施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靠近固定杆的一端嵌进固定杆内,所述柔性件嵌入固定杆的一端呈T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柔性件嵌入固定杆内,增加了固定杆和柔性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使得柔性件和固定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使得柔性件产生较大的拉力时,柔性件与固定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柔性件不易与固定杆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固定杆的截面均呈三角形,所述固定杆的朝向基台的一端与地面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设置成三角形,使得固定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为三个侧面,固定杆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将固定杆的尖部朝向固定杆插入土壤的方向,固定杆的插入端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较小,方便将固定杆插入土壤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靠近地面的一端的两个边角呈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的链各个角设置成倒角,倒角的侧面为导向面,在将固定杆插入土壤内时,倒角对其产生导向的作用,方便将固定杆插入土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两侧上沿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的倒钩,所述倒钩的内勾弧形段朝向基台的顶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杆上设置若干倒钩,增加了固定杆和土壤的接触面积,将倒钩的内勾的弧形段朝向基台的顶面,倒钩勾住土壤,当基台向下或者其他方向的拉力时基台不易发生位移。倒钩的弧形面使得在插固定板时,倒钩的弧形段凸起的部分对土壤形成导向的作用,方便将固定板插入土壤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为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拉绳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柔性件被土壤挤压或者基台压缩时,柔性件产生形变,使得柔性件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六个,并绕基台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板设置六个,六个固定板在基台的六个侧面对基台起固定的作用,将固定板绕基台均匀间隔设置,基台的各个面受力均匀,使得基台不易出现单侧受力过小的情况,基台的顶面保持原本设置的平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框远离基台的一端呈锋利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边框的一端呈锋利状设置,使得在将固定板插入土壤内时,锋利的边沿对土壤具有切割的作用,更加方便将固定板插入土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若干的固定杆和连接在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柔性件,通过将固定板插入土壤内,减少了土壤的开挖量,若干的固定杆增加了基台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基台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基台位移时,需要克服固定板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基台不易发生移动;柔性件的设置,使得固定板受到土壤和基台对其产生的挤压力时,柔性件在两根固定杆之间产生缓冲的作用,使得固定板不易发生形变,使其本身的抗拉力失效;

2.通过设置将柔性件嵌入固定杆内,使得增加了柔性件和固定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柔性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柔性件不易与固定杆脱离;

3.通过将固定杆的截面设置呈三角形,使得固定杆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固定杆与土壤之间的连接稳固;

4.在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倒钩,倒钩勾在土壤上,当固定杆受到其他方向的力时,倒钩对固定杆产生拉力,土壤对倒钩产生与倒钩的拉力方向相反的力,使得固定杆不易出现移位的现象,进一步加固了基台与土壤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板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基台;2、固定板;21、框架;22、固定杆;23、柔性件;3、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应力组合桩结构,包括基台1,基台1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矩形的并竖向设置的刚性的固定板2,若干固定板2绕基台1的轴向间隔分布。

每块固定板2均包括刚性的框架21、间隔固定在固定框架21内的若干刚性的固定杆22和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根固定杆22之间的柔性件23,在本实施例中,柔性件23为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柔性件2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杆22的长度方向一致,柔性件23靠近固定杆22的一端嵌入固定杆22内,柔性件23嵌入固定杆22的一端呈T形。

固定杆22的截面呈三角形,固定杆22正向地面的一面与地面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框架21上均固定连接有三根固定杆22。固定杆22平行地面的一面的两条边设置倒角。

固定杆22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钩3,倒钩3沿固定杆2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倒钩3竖直放置,倒钩3的内凹的弧形段朝向与基台1顶面的朝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每根固定杆22上的倒钩3均设置有六个。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设置有六个,并沿基台1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基台1上。框架21远离地面的一端呈锋利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六个固定板2插入预先设置好的位置,然后在固定板2的顶端上浇筑基台1便可完成基台施工。通过设置固定板2,增大了基台1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固定板2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当基台1的一侧受力时,其余方向上固定板2对土壤压力,土壤对固定板2产生支撑力,使得固定板2不易发生倾倒,进一步提高了基台1的抗倾倒和抗拔的能力,使得基台1与土壤保持稳固连接。通过使用柔性的柔性件23连接相邻的两根固定杆22,固定板2受到挤压力时,柔性件23在两根固定杆22之间具有缓冲的作用,使得固定板2在受到土壤或者基台1对其的挤压力时,固定板2不易产生形变,保持了本身的抗拉强度。开挖时,只需要开挖放置固定板2的坑就可达到与采取巨大的基台1同样的效果,也能同样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减少了开挖的坑的大小,加快了施工的效率。

将柔性件23的一端嵌入固定杆22内,增大了柔性件23与固定杆2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柔性件23与固定板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当柔性件23受力或者固定杆22受力时,柔性件23不易与固定杆22发生相互的脱离,柔性件23与固定杆22之间连接稳固。

通过将固定杆22的截面设置成三角形,使得固定杆22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固定杆22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固定杆22的抓地力增大,固定杆22与地面之间连接稳固。

倒钩3勾住土壤,倒钩3对土壤产生拉力,当固定杆22受到其他方向的拉力时,倒钩3拉住固定杆22,使得固定杆22不易发生移位,进一步增加了基台1与地面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预应力组合桩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41923.7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36794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E02D 5/58

专利分类号:E02D5/58;E02D5/54

范畴分类:36D;36C;

申请人: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东横三路8号B栋508房

发明人:林敏丽;林荣锋;张少兵;林春浩;何丽华;胡炳泉

第一发明人:林敏丽

当前权利人: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预应力组合桩结构论文和设计-林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