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霞:刘少奇在『五四』运动前后论文

武春霞:刘少奇在『五四』运动前后论文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青年刘少奇和无数进步学子一样,满怀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刘少奇开始由一个追求进步的普通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投身于人民革命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弃文从武 矢志报国

1916年夏,刘少奇从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直接插班到省宁乡中学二年级二期五班进行学习。刘少奇入校后,就积极投入到驱逐主政湖南的反动军阀汤芗铭的斗争中,并成为该校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

1916年10月和11月,辛亥革命的主要军事领导人黄兴和讨伐袁世凯的爱国将领蔡锷相继病逝,湖南省各界人士为二人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追悼会和葬礼(两人同葬于长沙市西郊的岳麓山上)。刘少奇参加了追悼会并多次到灵堂吊唁,他记诵了三百多首挽联,表达了对这两位爱国将领由衷的崇敬。

面对国家和民族积弱不振、军阀四处横行、民众生计窘迫的社会现实,刘少奇决心效法黄兴、蔡锷,毅然弃文从武。于是,刘少奇在1916年秋报考了谭延闿在长沙开办的陆军讲武堂(1917年3月开学)。但入学不久,讲武堂在战火中被毁,新上任的湖南督军张敬尧下令解散了这所军事学校。这使刘少奇的矢志救国的计划受挫,他不得不重新寻找出路。

从1916年夏到1917年10月,先后在玉潭中学、讲武堂读书的刘少奇,如饥似渴地阅读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主办的《新青年》及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新学刊,接受了科学、民主等新思想和新观念。讲武堂求学失败后,刘少奇回到老家坚持自修学习,准备报考大学。他复习和自学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和一部分大学课程。其间,他还经常用家里的米、酒和山上的柴火无偿地救济贫苦的乡邻,他这种体恤百姓的行为以及抗拒家庭包办婚姻的做法,激化了与家人的矛盾,也表明他开始与中国传统观念决裂,一步一步走向革命。

运动洗礼 坚定信仰

1919年初,刘少奇为取得报考大学的中学毕业文凭,插入长沙私立育才中学毕业班学习。在此读书期间,恰逢北京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传开,举国响应。长沙是当时声援北京学生最积极、最有力的省城之一。5月23日,刚刚从北京经上海回到长沙不久的毛泽东,立即组织领导新民学会会员深入长沙各学校散发传单,鼓动学生们起来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刘少奇和长沙各校的学生一起,积极参加罢课和游行示威,进行抵制日货的爱国活动斗争。

1921年夏初,刘少奇一行前往莫斯科。7月9日,抵达莫斯科。三个月的长途跋涉,艰难险阻,不但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增强了勇气和力量。他下定决心要加入像列宁领导下的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布尔什维克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们赶到莫斯科的时候,适逢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他们有幸作为东方民族的代表轮流参加会议旁听。更使刘少奇兴奋不已的是,在会上见到了伟大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并聆听了他震撼人心的报告。大会一结束,刘少奇等即被分配进入在5月间刚成立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他意志坚定,发奋学习,认真研读了马列主义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

1920年8月,刘少奇听到一些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工作学习上碰到了困难,有的被遣送回国,由于形势所迫他打消了去法国的念头。这时,他又听说可以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去苏联学习,于是又萌发了留苏的想法。10月,经贺民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然后进入外国语学社留苏预备班学习。在这里,刘少奇学习俄文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并阅读进步报刊,同时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些社会活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开始与各个领域相融合。尤其是在会计这一行业,互联网是其兴起的一个机遇,会计的发展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但由于“互联网+”会计模式也是近些年刚刚兴起的,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并结合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提出可供参考的策略,促进财务会计行业在未来的改革和发展。

赴苏留学 锻炼成长

到北京以后,他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报考北京大学,二是进军事学校,三是到法国勤工俭学。北京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千百万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刘少奇虽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大,但由于学制太长(六年),学费昂贵(每年几百元大洋),家里又不支持,被迫放弃,这对他的精神是一次很大的打击。而军事学校的专业,他又不感兴趣。这时正在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成为了当时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认定的救国道路之一,湖南大批学子纷纷赴法勤工俭学,寻求真理。受此影响,1919年9月,刘少奇进入了河北省保定市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第三期学习。这在刘少奇早期乃至一生的思想发展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在此期间,他上午听课,下午到工厂实习。通过在工厂的劳动,他开始了解中国工人的实际状况,这对他日后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他在这里进一步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还有经常介绍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苏联情况的校刊,这为刘少奇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客观环境。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从这时开始树立起来的。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可以考虑与论证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先行地。在试验区内,遵循全球经贸规则发展的趋势,基于中国与东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试验性推进“负面清单管理”,人口、资金自由流动等谈判议题,一方面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注入新的规则内容,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另一方面为全球经贸规则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试验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可供推广与借鉴的一般性经贸规则体系。

6月底7月初,刘少奇没有等到领取毕业证书,就直奔全国学生运动的中心——北京,并通过同乡关系与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取得联系,参加了那里仍在继续的学生爱国运动。从长沙到北京,刘少奇参与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实践中,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洗礼。他看到了广大学生和工人群众的力量,也进一步认清了军阀政治的黑暗和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他又踏上了寻求报国之路的新征程。

1921年冬,刘少奇与罗亦农、彭述之、卜士奇等一起,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少奇任中共旅俄支部委员,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于是他肩负起了学员中党的工作,不仅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而且在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严格按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标准进行训练。

1922年春,刘少奇被中共中央抽调回国。近一年的留学经历,对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刘少奇不仅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参加了国际性会议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医生落实知情同意制度不到位, 自费项目无“知情同意”。有些医生没有按照医保政策执行自费项目知情确认制度,全自费的药品、医疗材料、检查、治疗项目,没有跟患者或家属沟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没能确保患者“知情同意”。究其原因,医生专注于疾病本身的诊治,对医保政策不重视,忽视了费用方面的“知情同意”及“自费告知”,或不了解自费项目内容而忽略。导致患者医保结算时对费用不满,是患者投诉的主要因素。

推荐系统中存储的用户评分数据包括用户id、项目id 和用户对项目的评分。设有m 个用户和n 个项目,U={U1,U2,…Um}表示用户集,I={I1,I2,…In}表示项目集,则用户评分数据可采用一个m×n 阶的用户-项目评分矩阵R={rm,n}表示。其中,rm,n 表示用户Um 对项目In 的评分值,rm,n 值越大,说明用户对其越感兴趣。

标签:;  ;  ;  ;  ;  ;  ;  ;  ;  ;  ;  

武春霞:刘少奇在『五四』运动前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