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记论文_王碧伦,杨洪升

导读:本文包含了校勘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注疏,周易,石经,左传,春秋,孟子,史记。

校勘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碧伦,杨洪升[1](2019)在《钱泰吉《史记》学研究——以校勘记稿抄本叁种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钱泰吉,字辅宜,号警石,嘉兴人,清代着名文学家、校勘学家。其校《史记》长达叁十年,校勘成果保留在专门校勘记之中。近于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见所藏校勘记稿抄本叁种,皆为孤本,未为人悉。现略加考述,以便学界对其特殊的文献价值有所认识。(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井超[2](2019)在《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平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四卷,专为校刻《清石经》而作。校勘记共计二百八十六条,罗列各本异同,博求诸家之长,审慎按断是非,体现了阮元的校勘水平和理念。彭元瑞撰《石经考文提要》,《仪礼》部分以《仪礼石经校勘记》为蓝本,择善而从。由于体例不一,《仪礼石经校勘记》中彭氏未加吸收者达一百馀条。另外,彭书仅録监本错讹,对阮元所记别本讹误未能反映。嘉庆间阮元组织学者撰《十叁经注疏校勘记》,该书体例、校勘理念受《仪礼石经校勘记》的影响很深。徐养原负责的《仪礼注疏校勘记》大量吸收《石经考文提要》的成果,却未引用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仪礼注疏校勘记》刻成后,阮元又进行修订,刻意彰显《仪礼石经校勘记》的优异条目。(本文来源于《文史》期刊2019年03期)

吴海勇[3](2019)在《《中国共产党宣言》校勘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实际上是首部公开面世的党的宣言。鉴于该文件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今据1926年版的《中国共产党五年来之政治主张》收录的中共二大宣言,对目前通行本进行校勘,发现在序数号、文字与标点方面存有大量差异,若干文字的改动显见扭曲了历史信息。特别是旧本宣言结末的文件标明拟写时间是"一九二二年五月",可能就是当年拟稿的时间,而非刻写之误。(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樊宁[4](2019)在《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引据卢文弨校勘成果来源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省图书馆藏有清人张尔耆过录的卢文弨《周易注疏》校本,颇为珍贵。据此可知,《群书拾补·周易注疏校正》并非一字不变地承袭卢文弨《周易注疏》校本,而是经过一定程度的再整理,或增补新的条目,或完善旧有条目,从而使其内容详实有据、言有所本。通过与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详细比勘,亦可得知《周易注疏校勘记》所引据的卢文弨校勘成果主要来自卢氏《周易注疏》校本,亦偶及《周易注疏校正》。(本文来源于《周易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沈相辉[5](2019)在《《十叁经注疏校勘记》对《考文》古本的利用及其不足》一文中研究指出阮元在《七经孟子考文竝补遗序》及《宋本十叁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凡例》中对《考文》古本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序》认为古本可信,为先唐写本;《凡例》却认为古本可疑,当是采自《正义》《释文》,且经山井鼎等篡改。通过对日本所存域外汉籍及敦煌《诗经》残卷的考察,知古本当是出于六朝隋唐写本之抄本,同时又经后人以刻本校勘,故时有出自《正义》及《释文》之文字。因此,《序》与《凡例》之认识各得一端。但《凡例》以古本之局部缺陷而否定其整体,遂使其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利用,颇为可惜。又《校勘记》编纂时以《凡例》之説为主,又时有从《序》者,致使体例不严,且因误遵《凡例》説而使有关古本的校语多存瑕疵,实属遗憾。(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任智勇[6](2018)在《《中国近代关税收入与分配统计》校勘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海关的奏销统计数据20年前已由汤象龙先生完成,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数据被利用时错误迭出。笔者利用有关档案从财政年度和统计口径方面考察了汤先生数据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以浙海关为例,依据现存资料校勘了有关数据。浙海关统计数据存在的这些问题,目下经济史、社会史流行的大数据研究也当引起注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樊宁,谷玲玲[7](2018)在《刘承干刻单疏本《春秋正义》所附《校勘记》得失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疏本《春秋正义》具有极高的文献校勘价值,清末刘承干嘉业堂曾据日本抄本刻十二卷,并附有《校勘记》上下卷。文章从创新、继承与不足叁个方面的分析考述,认为刘氏校勘之得有六:首次以单疏本《春秋正义》校阮刻十行本;记录单疏本《春秋正义》另一传本异文;暗示单疏本《春秋正义》与阮校所据八行本之关系;未全采阮校之考订结论;赞同单疏本《春秋正义》与阮校文字相同者;即使二者不同,亦择善而从。其失亦有叁:所参阮校本是后刊合刻本,而非初刻单行本;摘录阮本校记时多有错误;单疏本与阮本异文出校多有遗漏,尚不足体现单疏本蕴藏之价值。(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研究与工作》期刊2018年09期)

张丽娟[8](2018)在《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与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是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重要校本,本文通过《校勘记》与国图藏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台北"国家图书馆"藏过録段玉裁校本《春秋左传注疏》的比较研究,考察《校勘记》对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的利用情形,探讨《校勘记》八行本与国图藏八行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未出校、误出校之成因。(本文来源于《经学文献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1期)

阮元,井超[9](2018)在《仪礼石经校勘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仪礼石经校勘记》四卷,阮元为校勘《清石经·仪礼》而作。卷一至卷叁为《仪礼》十七篇经文的校勘记,卷四《校勘字体》专记通用及俗讹字,共计二百八十六条。阮元校勘《仪礼》,多方请益,搜集多种版本,吸收各家成果。《仪礼石经校勘记》体例谨严,按断科学,是阮元撰作的首部校勘专着。彭元瑞撰《石经考文提要》,对其吸收利用。阮元撰《十叁经注疏校勘记》,体例亦受其影响。本文以《文选楼丛书》本为底本,以《粤雅堂丛书》本、《石经汇函》本为校本,点校整理,以广其传。(本文来源于《历史文献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孔祥军[10](2018)在《校阮元《宋本十叁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毛诗注疏校勘记》卷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文选楼本阮元《宋本十叁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毛诗注疏校勘记》卷六相关校勘文字进行再校订,校订的主要依据是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南宋刊刘叔刚一经堂十行本《毛诗注疏》、南宋刊经注本《毛诗》、南宋刊魏了翁摘录《毛诗要义》等阮元及主事者顾广圻诸人未见之文献,并加以考证说明。(本文来源于《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校勘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四卷,专为校刻《清石经》而作。校勘记共计二百八十六条,罗列各本异同,博求诸家之长,审慎按断是非,体现了阮元的校勘水平和理念。彭元瑞撰《石经考文提要》,《仪礼》部分以《仪礼石经校勘记》为蓝本,择善而从。由于体例不一,《仪礼石经校勘记》中彭氏未加吸收者达一百馀条。另外,彭书仅録监本错讹,对阮元所记别本讹误未能反映。嘉庆间阮元组织学者撰《十叁经注疏校勘记》,该书体例、校勘理念受《仪礼石经校勘记》的影响很深。徐养原负责的《仪礼注疏校勘记》大量吸收《石经考文提要》的成果,却未引用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仪礼注疏校勘记》刻成后,阮元又进行修订,刻意彰显《仪礼石经校勘记》的优异条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勘记论文参考文献

[1].王碧伦,杨洪升.钱泰吉《史记》学研究——以校勘记稿抄本叁种为中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井超.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平议[J].文史.2019

[3].吴海勇.《中国共产党宣言》校勘记[J].图书馆杂志.2019

[4].樊宁.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引据卢文弨校勘成果来源考述[J].周易研究.2019

[5].沈相辉.《十叁经注疏校勘记》对《考文》古本的利用及其不足[J].历史文献研究.2019

[6].任智勇.《中国近代关税收入与分配统计》校勘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

[7].樊宁,谷玲玲.刘承干刻单疏本《春秋正义》所附《校勘记》得失考述[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

[8].张丽娟.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与八行本《春秋左传正义》[J].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18

[9].阮元,井超.仪礼石经校勘记[J].历史文献研究.2018

[10].孔祥军.校阮元《宋本十叁经注疏并经典释文校勘记·毛诗注疏校勘记》卷六[J].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8

论文知识图

Db.t.0397《十万般若颂》审校勘记吴梅(六)卷篇末注-图42 卷篇末注——《注解伤寒...八行本《周易注疏》卷二第十八叶之比较八行本《周易注疏》卷二第十八叶之比较参加保路运动的史学家——张森楷-张森楷

标签:;  ;  ;  ;  ;  ;  ;  

校勘记论文_王碧伦,杨洪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