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杨龙,杨帆,杨欣莹,张蕾,于卉娟

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杨龙,杨帆,杨欣莹,张蕾,于卉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数字化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杨龙,杨帆,杨欣莹,张蕾,于卉娟[1](2016)在《血府逐瘀汤不同剂型数字化指纹图谱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评价血府逐瘀汤不同剂型的质量,为血府逐瘀汤制剂(胶囊、口服液、片剂、软胶囊、汤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柱温50℃,体积流量0.3 m L/min,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为280 nm,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8 min,3%~8%B;8~24 min,8%~19%B;24~35 min,19%~45%B)。[结果]构建了血府逐瘀汤多种剂型的指纹图谱。以野漆树苷为参照峰,共标定了30个共有峰,通过标准品比对确定了血府逐瘀汤不同制剂指纹图谱中的16个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评价了血府逐瘀汤不同制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1。以血府逐瘀汤不同剂型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为特征值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不同剂型样品聚类在3个不同的区域,说明血府逐瘀汤不同剂型的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构建的指纹图谱简便易行,为血府逐瘀汤不同剂型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6年09期)

孙国祥,杨兰萍,张晶,陈娇[2](2015)在《特征指纹图谱统一化变换的规范数字化评价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特征指纹图谱统一化变换的规范数字化评价系统进行研究,对30个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评估和解析。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23批苦碟子注射液(KDZI)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4.0"软件计算其特征指纹图谱统一化变换的30个参数,将这些参数与统一化指纹图谱的统一化参数进行比较。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23批苦碟子注射液质量。结果用特征指纹图谱评价出S21最佳,选择15号峰作参照物峰好于21号峰。结论特征指纹图谱的统一化变换参数有11个与统一化参数相同,依据统一指纹参数能评价参照物峰选择是否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5年04期)

孙国祥,邹跃,侯志飞,杨方良,陈娇[3](2015)在《统一化指纹图谱的规范数字化和定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中药统一化色谱指纹图谱的规范数字化和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增补5个新统一化消除参数。建立石斛夜光丸(SHYGP)的统一化指纹图谱(UFP),用30个相对统一化特征参数进行评价。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12批SHYGP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4.0"软件计算其统一化指纹图谱和30个相对统一化特征参数。用系统指纹定量法分析UFP结果并与正常HPLC谱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用校正UFP评价了12批SHYGP质量。结果统一化参数评价以RFP和S11最佳,S5可以作标准制剂。结论 UFP能数字化评价图谱的优劣,同时能定性定量评价中药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5年03期)

赵峰,段起,林河通,叶乃兴,王丹红[4](2014)在《武夷水仙茶产地判别多元数字化指纹图谱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夷水仙是武夷岩茶最重要的生产茶树品种之一,传统上根据武夷山地区微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将其产区分为"名岩"和"丹岩"。通过对2个产区武夷水仙茶品质组分和矿物质元素分析测定及差异显着性检验,运用多元数字化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产地判别模型。结果显示:"名岩"和"丹岩"产区的武夷水仙茶叶中Ni、Ba和Mn存在极显着(p<0.01)差异;Cr、K和Cd存在显着(p<0.05)差异;茶多酚、咖啡因、粗纤维、氨基酸总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18种氨基酸组分、11种茶多酚组分、F、Fe、Ca、Mg、Al、P、Cu、Zn、Sn、Pb、Na、Mo、Co和As的差异不显着(p<0.05)。以Pearson卡方系数大于0.95为筛选依据,从57个试验变量中选择Mn、Ni、Cd、Ba和Cr这5个变量作为产地判别模型构建的特征变量,有效避免了模型的"过度拟合问题",该判别模型的识别正确率达88.24%。该结果也说明矿物质元素指纹图谱适合于武夷水仙茶叶产地的判别研究。(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辰辰[5](2014)在《香桂化浊胶囊的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及其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桂化浊胶囊是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制剂,由肉桂、土大黄、广藿香组成。具有清化湿浊、芳香醒脾之功效。主治因各种疾病后脾胃内伤、邪留未尽所致长期纳呆、腹胀肠鸣、大便溏泄、或带有粘液、或有低热。主要用于证属脾虚湿困的慢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的治疗。国内已有学者对其制剂工艺、质量控制及毒理学进行了研究报道。本课题在总结其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香桂化浊胶囊的化学组成、质量控制标准及其含量测定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期望实现对其有效、科学的质量控制。本课题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薄层鉴别(TLC)、薄层扫描等方法对香桂化浊胶囊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香桂化浊胶囊的指纹图谱,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指纹图谱,香桂化浊胶囊3种主要成分的薄层鉴别及薄层扫描定量。本实验结合了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剂学等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了香桂化浊胶囊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及控制标准,为中药胶囊做有意义的探索。第一部分:香桂化浊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目的:建立香桂化浊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对照指纹图谱,并与不同批次香桂化浊胶囊的指纹特征进行比较,计算其相似度。方法:1提取条件的优化: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时间所提取的效果,选择提取成分多、提取率高的提取条件。2色谱条件的优化:考察了不同的流动相、波长、柱温等影响因素,从而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考察指纹图谱中肉桂醛色谱峰的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4方法学考察:分别对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5指纹图谱的建立:共取了8批香桂化浊胶囊制备样品溶液,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评价其相似度。结果:1样品的处理方法: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0min,提取效率高,重复性好。2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3系统适用性试验:肉桂醛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约为8000,与其他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4方法学考察:精密度试验: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48%和1.01%,说明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89%和2.58%,说明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76%和2.33%,说明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5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数据分析:首先得到8批香桂化浊胶囊的指纹图谱及其18个共有峰,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8批香桂化浊胶囊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批间差异较小。结论:建立了香桂化浊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利用相对保留值和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不同批次的香桂化浊胶囊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本方法方便、准确,可为香桂化浊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依据。第二部分:香桂化浊胶囊3种主要成分的HPLC同时测定目的:对香桂化浊胶囊中3种主要成分(肉桂醛、广藿香酮和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为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控制香桂化浊胶囊的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1提取条件的优化: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及提取时间对香桂化浊胶囊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选择重复性好,提取效率较高的提取方法。2色谱条件的优化:考察了不同的流动相、波长、柱温等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3系统适用性试验: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考察肉桂醛色谱峰的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4方法学考察:分别对肉桂醛、广藿香酮、大黄素进行了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的考察。5样品测定: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10批香桂化浊胶囊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1样品处理方法: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0min,可使有效成分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达到最大的提取效率,且重复性好,提取方法稳定。2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3系统适用性试验:肉桂醛的理论塔板数约为8000,与其他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4方法学考察:3种主要成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线性范围分别为:2.0~32.0,1.68~26.88,0.98~15.68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在0.61%~1.17%和0.63%~1.35%之间,回收率范围在98.80%~99.57%之间,样品在24h内稳定。5样品测定:10批香桂化浊胶囊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约为24mg/g、11mg/g和0.4mg/g。结论:采用HPLC法建立了香桂化浊胶囊3中主要成分(肉桂醛、广藿香酮和大黄素)同时测定的方法,其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良好,结果准确可靠,为保证香桂化浊胶囊的质量提供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第叁部分: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目的:建立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并利用MS分析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香桂化浊胶囊的质量提供新的方法。方法:1气相色谱条件为: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氦气,体积流量:1.0mL·min-1,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3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00℃,保持2min,以3℃·min-1升至130℃,保持5min,再以10℃·min-1升至210℃,保持5min。进样量:1.0μL,溶剂延迟2min,气化室温度为280℃。四级杆质量分析器。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力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230℃;柱前压65.072kpa;扫描范围20~500amu。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7个峰,并从中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0.07%。相对含量超过5%成分有反式肉桂醛(相对含量20.77%)、环己烯(相对含量5.49%)、萘(相对含量5.34%)、甘菊蓝(相对含量6.26%)、邻甲氧基肉桂醛(相对含量8.26%)、百秋李醇(相对含量10.43%)和长叶醛(相对含量10.33%)。结论:1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百秋李醇、长叶醛、甘菊蓝、邻甲氧基肉桂醛等成分。参考有关文献对比,顺式肉桂醛,反式肉桂醛,邻甲氧基肉桂醛,罗汉柏烯,δ-毕澄茄烯,α-蒎烯等成分主要来自肉桂,百秋李醇,α-广藿香烯,β-广藿香烯,丁香烯等成分主要来自广藿香。2本实验采用GC-MS对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化学组成,从单一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转向有效成分群体分析,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了香桂化浊胶囊的内在品质。本研究建立了GC-MS测定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方法,为质量控制和对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第四部分:香桂化浊胶囊快速TLC鉴别与主成分薄层扫描定量目的:建立应用TLC技术快速鉴别香桂化浊胶囊的方法,并运用薄层扫描定量法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1取肉桂醛、广藿香酮、大黄素对照品与样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显色,观察结果。2取大黄素对照品与样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展开,取出,晾干,应用薄层色谱扫描仪扫描,计算样品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1在与对照品斑点对应的位置上均可找到相应的样品斑点。2通过大黄素对照品制定的标准曲线可知,香桂化浊胶囊样品中大黄素的含量均为0.4mg/g。结论:快速TLC鉴别法可应用于香桂化浊胶囊的快速检测,含量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近,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适合于医院制剂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孙国祥,李利锋,孟令新,李闫飞,宋爱华[6](2014)在《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定量评价银杏叶片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银杏叶片(GT)红外指纹图谱和一阶导数光谱指纹图谱。以红外指纹图谱指数、信息量指数、波动量指数和信息波动量指数以及中红外指纹定量法理论,构建中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并评价GT质量。方法采用直接压片法,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测定14批GT样品。结果依据GT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红外指纹定量法和一阶导数光谱指纹图谱定性、定量评价鉴定S4和S7为异常样品,S1、S2、S6和S12质量稍低,其余8批质量相对较好。结论本文利用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实现了中药红外图谱迭加信息的有效处理,并立足于整体定量角度建立红外系统指纹定量法,实现利用IRFP快速、简捷、准确地检验中药复杂系统总化学物含量,建立了中红外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评价中药质量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4年02期)

[7](2014)在《中药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评价系统系列软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孙国祥教授主持开发的【中药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评价系统】系列软件,历经十年研究,涉及20余个中药指纹图谱理论和200余项公式,有240篇学术论文做支撑,近80名硕士研究生参加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在50味中药和30个中药复方制剂的中药指纹图谱验证。孙国祥教授是我国中药指纹学提(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4年01期)

刘芳,张浩,青琳森[8](2013)在《黄连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及7种生物碱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建立了峨眉地区道地药材黄连的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并将其在全国不同主产区的黄连测定中进行了应用,同时测定黄连中7种季胺型生物碱的含量,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黄连质量提供依据。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25mol·L-1KH2PO4溶液(磷酸调pH 3.0)(40∶60),内含SDS 1.7 g·L-1,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345 nm,柱温40℃。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分析,10批次峨眉产黄连样品得到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标定共有峰10个,并对其中8个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全国5个黄连主产区样品与峨眉产黄连进行相似度分析比较,整体相似度高。同时对黄连药材中groenlandicine,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7种主要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HPLC指纹图谱结合生物碱含量测定能全面反应其内在质量,为黄连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3年21期)

孙国祥,李闫飞,邵艳玲,豆小文,刘中博[9](2013)在《中药紫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和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紫外指纹图谱(UVFP)指数、信息量指数、波动量指数和信息波动量指数以及紫外指纹定量法(UVfingerprint quantified method,UVFQM)理论,形成紫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和定量化评价方法,并应用于舒筋活血片(Shujin Huoxue tablet,SJHXT)190~400 nm紫外指纹图谱(UVFP)的具体评价。方法用流动注射分析(flowing injection analysis,FIA)法采集190~400 nm UVFP来重点反映中药化学组分中的π→π*,n→π*和n→σ*化学键定性定量信息。结果评价出S7和S9质量好(3级)、S10质量良好(4级)、S4和S8质量一般(6级)、S6质量差(7级),其余质量均劣(8级)。结论本文利用UVFP对SJHXT进行数字化和定量化整体质量评价,力求准确简捷地表征中药化学组分总含量特征。本文建立了多维数字化和定量化UVFP鉴别和精准评价中药质量的有效新方法,实现利用UVFP清晰、便捷和精确定量化地揭示中药复杂巨系统的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3年04期)

张宇,孙国祥,焦宝明,刘中博[10](2013)在《冠心苏合丸高效液相色谱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冠心苏合丸(Guanxin Suhe pill-GXSHP)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从数字化和整体角度对冠心苏合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RP-HPLC法,以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μm)和0.2%醋酸溶液-0.2%醋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25±0.15)℃,紫外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μL。应用46个数字化参数定量揭示GXSHP-HPLC指纹谱特征,从每个指纹的整体角度定量鉴定12批次GXSHP质量。结果以桂皮酸和苯甲酸为双参照物峰,确定36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GXSHP-HPLC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用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12批GXSHP中质量极好1批,质量很好2批,4批质量好,质量良好、中、一般、差、劣的各1批。结论所建立GXSHP-HPLC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可有效反映各批次GXSHP质量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3年01期)

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特征指纹图谱统一化变换的规范数字化评价系统进行研究,对30个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评估和解析。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23批苦碟子注射液(KDZI)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4.0"软件计算其特征指纹图谱统一化变换的30个参数,将这些参数与统一化指纹图谱的统一化参数进行比较。用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23批苦碟子注射液质量。结果用特征指纹图谱评价出S21最佳,选择15号峰作参照物峰好于21号峰。结论特征指纹图谱的统一化变换参数有11个与统一化参数相同,依据统一指纹参数能评价参照物峰选择是否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1].杨龙,杨帆,杨欣莹,张蕾,于卉娟.血府逐瘀汤不同剂型数字化指纹图谱的构建[J].天津中医药.2016

[2].孙国祥,杨兰萍,张晶,陈娇.特征指纹图谱统一化变换的规范数字化评价系统研究[J].中南药学.2015

[3].孙国祥,邹跃,侯志飞,杨方良,陈娇.统一化指纹图谱的规范数字化和定量评价研究[J].中南药学.2015

[4].赵峰,段起,林河通,叶乃兴,王丹红.武夷水仙茶产地判别多元数字化指纹图谱构建[J].热带作物学报.2014

[5].张辰辰.香桂化浊胶囊的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及其质量控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6].孙国祥,李利锋,孟令新,李闫飞,宋爱华.红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定量评价银杏叶片质量研究[J].中南药学.2014

[7]..中药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评价系统系列软件[J].中南药学.2014

[8].刘芳,张浩,青琳森.黄连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及7种生物碱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3

[9].孙国祥,李闫飞,邵艳玲,豆小文,刘中博.中药紫外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和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J].中南药学.2013

[10].张宇,孙国祥,焦宝明,刘中博.冠心苏合丸高效液相色谱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研究[J].中南药学.2013

标签:;  ;  ;  

数字化指纹图谱论文-杨龙,杨帆,杨欣莹,张蕾,于卉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