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纹板论文_马丽,杨平,李闯,夏添,胡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纹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纹,疲劳,载荷,塑性,应力,承载力,寿命。

裂纹板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杨平,李闯,夏添,胡康[1](2019)在《循环载荷下裂纹板的极限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循环拉压载荷下裂纹板的极限承载性能作了研究.考虑裂纹扩展,计算了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板的极限承载力,参数化研究了循环载荷水平、裂纹的分布形式等因素对于裂纹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裂纹可能发生扩展,进而减弱了裂纹板的极限承载力.此外,循环载荷水平越高,裂纹扩展得越快,与较低载荷水平的情况相比裂纹板极限承载力降低更明显;循环次数相同时,对比双边裂纹板,单边裂纹板更危险.(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9年05期)

邓军林,韩俊峰,杨平,彭英[2](2019)在《变幅低周疲劳载荷下船体裂纹板裂纹尖端力学行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周疲劳裂纹主要在塑性区扩展,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尖端力学行为复杂,传统的基于线弹性力学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很难适用。因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有必要厘清低周疲劳裂纹尖端力学演化机理。该文在常幅载荷中引入单个拉伸过载/压缩过载的低周疲劳载荷后,基于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尖端循环应力—应变场,对低周疲劳裂纹塑形诱导闭合效应,裂纹尖端塑形区等影响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系列有限元计算对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的拉伸过载迟滞/压缩过载加速效应的力学机理做铺垫。(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亚春,陈春城,孟辉,华文根,钟镇星[3](2018)在《基于单元应力外推法的中心裂纹板应力强度因子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宽中心裂纹板的裂纹扩展有限元模型,选取裂纹前端不同数目单元,采用叁种基于单元应力外推法的最小二乘法拟合应力场和位移场数据对(ri,KIi),得到中心裂纹板裂纹尖端处I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通过与理论解对比,结果表明:每种方法都对应一个最佳单元选取数目,方法二对应的最佳单元选取数目最小,方法叁对应的最佳单元选取数目居中,方法一对应的最佳单元选取数目最大;裂纹前端单元选取数目小于最佳数目时数值解小于理论解,裂纹前端单元选取数目大于最佳数目时数值解大于理论解;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精度与单元选取数目和拟合方法有关。叁种方法的比较分析,对采用基于单元应力外推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时单元数目和拟合方法的选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梁越冰,杨平,余志锋[4](2018)在《AH36钢含裂纹板与加筋板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AH36钢含裂纹板与加筋板试样,在恒幅和变幅拉伸循环载荷下进行裂纹扩展试验,探讨有无加强筋以及在基本循环中插入单个拉伸过载情况下的低周疲劳寿命及裂纹扩展速率的规律,结果表明,AH36钢对应力比效应较敏感;恒幅循环载荷下,加强筋能有效增大疲劳寿命;在一定范围内过载比越大,过载迟滞效应也越明显,过载的迟滞效应可有效减小裂纹扩展速率。(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杨平,彭子牙,姜伟,余志锋,胡康[5](2018)在《低周疲劳下考虑累积塑性应变的裂纹板裂纹闭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纹闭合效应发生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影响着裂纹扩展速率,同时在裂纹尖端附近区域塑性应变的累积对诱发裂纹闭合效应以及结构破坏起着重大作用.为了研究裂纹扩展中复杂的闭合机理,以试验与数值模拟为基础,考察了裂纹闭合效应及其与累积塑性应变的关系,着重探究了应力比、循环次数、裂纹长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纹闭合水平与累积塑性应变及形成的塑性尾迹区之间存在着交互式的影响,且裂尖塑性应变的演化与尾迹区残余压应力场的关系能很好地反映裂纹闭合水平的变化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低周疲劳裂纹闭合效应的复杂机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胡康,杨平,夏添,彭子牙[6](2018)在《组合初始缺陷对裂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裂纹损伤船体板上的初始缺陷(初始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仿真模拟以及相关计算,系统地分析了初始变形、焊接残余应力及其组合对不同裂纹情况的船体板在纵向压力下的极限强度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得到当裂纹长度较小时,组合初始缺陷对裂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且初始变形更大;当裂纹长度较大时,裂纹损伤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石春香,王远洋[7](2018)在《基于键型近场动力学的含裂纹板损伤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圆切口板和含穿透裂纹板结构,采用传统有限元法分析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分布,采用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分析在承受拉伸、剪切速度边界条件下板内张开型裂纹和滑开型裂纹的形成与扩展。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裂纹在有限元分析所得的应力集中区域生成,并且在两种结构状态不同边界条件下都能捕捉到板内裂纹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在模拟过程中裂纹自然扩展,能准确反映宏观材料渐进破坏过程中的细微观结构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应用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邓军林,杨平,马丽,钱祎[8](2018)在《考虑累积塑性的船体裂纹板变幅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结构的扩展断裂失效往往是低周疲劳破坏和累积递增塑性耦合作用的结果,疲劳裂纹的扩展就是裂纹尖端前缘材料刚度不断降低、延展性不断耗失而逐渐分离的过程。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文章在作者对常幅载荷下提出的考虑累积塑性损伤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具有单个过载峰的拉伸/压缩过载下的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预测模型能合理评估具有单个过载峰的拉伸/压缩过载下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8年03期)

邓军林,杨平,陈远[9](2017)在《考虑塑性损伤的船体裂纹板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结构的扩展断裂失效往往是低周疲劳破坏和累积递增塑性破坏耦合作用的结果,疲劳裂纹的扩展就是裂纹尖端前缘材料刚度不断降低延展性不断耗失而逐渐分离的结果。基于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文章提出了考虑累积塑性损伤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模型。通过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拟合出模型相关材料参数并验证预测模型的合理性。通过系列有限元计算对平均应力及应力幅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对合理预估船体裂纹板的常幅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7年12期)

李闯,杨平,夏添,崔冲[10](2017)在《循环压缩载荷下裂纹板的承载力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循环压缩载荷下裂纹板的承载力性能进行了探讨,参数化研究了裂纹长度、裂纹分布和板厚对于裂纹板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已有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有效性.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裂纹的存在显着降低了板的循环承载力性能,随着循环次数和裂纹长度的增加,双边裂纹板表现为最危险的情况.厚板的循环承载力性能优于薄板,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厚板的承载力下降得更快.(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7年05期)

裂纹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周疲劳裂纹主要在塑性区扩展,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尖端力学行为复杂,传统的基于线弹性力学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很难适用。因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有必要厘清低周疲劳裂纹尖端力学演化机理。该文在常幅载荷中引入单个拉伸过载/压缩过载的低周疲劳载荷后,基于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尖端循环应力—应变场,对低周疲劳裂纹塑形诱导闭合效应,裂纹尖端塑形区等影响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系列有限元计算对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变幅载荷下低周疲劳裂纹扩展的拉伸过载迟滞/压缩过载加速效应的力学机理做铺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纹板论文参考文献

[1].马丽,杨平,李闯,夏添,胡康.循环载荷下裂纹板的极限承载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9

[2].邓军林,韩俊峰,杨平,彭英.变幅低周疲劳载荷下船体裂纹板裂纹尖端力学行为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19

[3].李亚春,陈春城,孟辉,华文根,钟镇星.基于单元应力外推法的中心裂纹板应力强度因子精度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8

[4].梁越冰,杨平,余志锋.AH36钢含裂纹板与加筋板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J].船海工程.2018

[5].杨平,彭子牙,姜伟,余志锋,胡康.低周疲劳下考虑累积塑性应变的裂纹板裂纹闭合效应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8

[6].胡康,杨平,夏添,彭子牙.组合初始缺陷对裂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石春香,王远洋.基于键型近场动力学的含裂纹板损伤模拟[J].应用技术学报.2018

[8].邓军林,杨平,马丽,钱祎.考虑累积塑性的船体裂纹板变幅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18

[9].邓军林,杨平,陈远.考虑塑性损伤的船体裂纹板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17

[10].李闯,杨平,夏添,崔冲.循环压缩载荷下裂纹板的承载力性能[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

论文知识图

镁合金铸轧凝固层焊合点位置控制区域...迭加原理考虑随机性,裂纹长度、剩余强度与飞...轧卡件从表面向内各层组织薄板表面裂纹形貌射流冲击双层板架外板中心的过程

标签:;  ;  ;  ;  ;  ;  ;  

裂纹板论文_马丽,杨平,李闯,夏添,胡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