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密实辊,所述车架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驾驶仓,且驾驶仓和车架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驱动仓,驾驶仓和车架的连接处另一端设置有前支撑辊,所述车架靠近驾驶仓和前支撑辊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夯实锤,且夯实锤包括提升锤和冲击锤,冲击锤滑动连接在提升锤的内壁上,所述车架靠近提升锤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结构。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的拖车拉动压实装置,通过将夯实机集成在拖车中,通过后密实辊预处理路面,再通过提升密实结构进行高频率的进行路面冲击压平密实,液压结构配合上摆臂液压杆进行提升冲击,冲击锤内的二次冲击锤在高粘稠油中二次冲击。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密实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驾驶仓(7),且驾驶仓(7)和车架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驱动仓(8),驾驶仓(7)和车架的连接处另一端设置有前支撑辊(4),所述车架靠近驾驶仓(7)和前支撑辊(4)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夯实锤,且夯实锤包括提升锤(6)和冲击锤(2),冲击锤(2)滑动连接在提升锤(6)的内壁上,所述车架靠近提升锤(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结构(5),且车架靠近冲击锤(2)的一侧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回弹结构(3),所述后密实辊(1)、冲击锤(2)和前支撑辊(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冲击锤(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实板(17),且防回弹结构(3)固定在密实板(17)的顶部外壁上,所述车架靠近冲击锤(2)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连接有摆臂液压杆(14),且冲击锤(2)的两侧外壁均有凹槽,摆臂液压杆(14)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轴连接有顶辊(15),顶辊(15)的外壁卡接在凹槽内壁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密实辊(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驾驶仓(7),且驾驶仓(7)和车架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驱动仓(8),驾驶仓(7)和车架的连接处另一端设置有前支撑辊(4),所述车架靠近驾驶仓(7)和前支撑辊(4)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夯实锤,且夯实锤包括提升锤(6)和冲击锤(2),冲击锤(2)滑动连接在提升锤(6)的内壁上,所述车架靠近提升锤(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结构(5),且车架靠近冲击锤(2)的一侧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回弹结构(3),所述后密实辊(1)、冲击锤(2)和前支撑辊(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冲击锤(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实板(17),且防回弹结构(3)固定在密实板(17)的顶部外壁上,所述车架靠近冲击锤(2)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连接有摆臂液压杆(14),且冲击锤(2)的两侧外壁均有凹槽,摆臂液压杆(14)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轴连接有顶辊(15),顶辊(15)的外壁卡接在凹槽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锤(6)包括提升滑道和提升杆,且提升杆滑动连接在提升滑道内壁上,提升滑道通过油管和液压结构(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结构(5)包括油箱(12)、油泵(10)、回油管路(11)和油路控制结构(9),且油路控制结构(9)包括油路通板、电磁阀和增压泵,回油管路(11)的一端设置在油箱(12)的内部上,回油管路(11)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和油泵(10)相连接,油泵(10)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12)的顶部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通板的外壁和电磁阀的内壁对夹相连接,且油泵(10)的输出端通过油管和增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电磁阀的内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锤(2)包括外筒和二次冲击锤(13),且二次冲击锤(13)滑动连接在外筒的内壁上,外筒和二次冲击锤(13)的连接处留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高粘稠油(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弹结构(3)包括伸缩杆和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壁上,伸缩杆为内外径大小适配的中空支撑杆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实板(17)的底部外壁开有波浪形花纹,且密实板(17)的底部外壁边缘处焊接有凸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液压杆(14)、油泵(10)、电磁阀和增压泵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密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填石路基多修筑在山区,其填筑高度较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容易导致填石路基整体沉降过大,或出现变形模量差异而产生非均匀沉降,因而要针对填石路基地基的承载力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尽量减少地基的压缩变形,以保证填石路基的稳定性。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06605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宕渣土振动密实装置,包括框体和铁板,所述铁板设置在框体顶部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下部依次均布设置有横管一,横管二,横管三,所述横管一,横管二,横管三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对应的侧管一,侧管二,侧管三,所述铁板表面两侧还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框体底部设置有锥头。
上述专利中的密实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路基要么通过拖车拖动梅花辊、三角辊等进行密实,但是有些边缘会被压溃,还有一些需要人工采用夯实机进行一点点压实,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密实辊,所述车架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驾驶仓,且驾驶仓和车架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驱动仓,驾驶仓和车架的连接处另一端设置有前支撑辊,所述车架靠近驾驶仓和前支撑辊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夯实锤,且夯实锤包括提升锤和冲击锤,冲击锤滑动连接在提升锤的内壁上,所述车架靠近提升锤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结构,且车架靠近冲击锤的一侧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回弹结构,所述后密实辊、冲击锤和前支撑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冲击锤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实板,且防回弹结构固定在密实板的顶部外壁上,所述车架靠近冲击锤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连接有摆臂液压杆,且冲击锤的两侧外壁均有凹槽,摆臂液压杆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轴连接有顶辊,顶辊的外壁卡接在凹槽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提升锤包括提升滑道和提升杆,且提升杆滑动连接在提升滑道内壁上,提升滑道通过油管和液压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结构包括油箱、油泵、回油管路和油路控制结构,且油路控制结构包括油路通板、电磁阀和增压泵,回油管路的一端设置在油箱的内部上,回油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和油泵相连接,油泵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的顶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油路通板的外壁和电磁阀的内壁对夹相连接,且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和增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电磁阀的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击锤包括外筒和二次冲击锤,且二次冲击锤滑动连接在外筒的内壁上,外筒和二次冲击锤的连接处留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高粘稠油。
优选的,所述防回弹结构包括伸缩杆和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壁上,伸缩杆为内外径大小适配的中空支撑杆制成。
优选的,所述密实板的底部外壁开有波浪形花纹,且密实板的底部外壁边缘处焊接有凸缘。
优选的,所述摆臂液压杆、油泵、电磁阀和增压泵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密实装置是基于传统的拖车拉动压实装置,通过将夯实机集成在拖车中,通过后密实辊预处理路面,再通过提升密实结构进行高频率的进行路面冲击压平密实,解决了压实过程中边缘会被压溃的问题,再通过机械代替人工提升工作效率;
2.本密实装置通过液压结构配合上摆臂液压杆进行提升冲击,提升锤和冲击锤通过滑动冲击为第一次冲击,冲击锤内的二次冲击锤在高粘稠油中二次冲击保证密实效果更佳,在反复的冲击中,两次冲击时差也会减少边缘处的崩溃现象。
综上所述,本密实装置是基于传统的拖车拉动压实装置,通过将夯实机集成在拖车中,通过后密实辊预处理路面,再通过提升密实结构进行高频率的进行路面冲击压平密实,液压结构配合上摆臂液压杆进行提升冲击,提升锤和冲击锤通过滑动冲击为第一次冲击,冲击锤内的二次冲击锤在高粘稠油中二次冲击保证密实效果更佳,在反复的冲击中,两次冲击时差也会减少边缘处的崩溃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的液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的摆臂液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密实辊、2冲击锤、3防回弹结构、4前支撑辊、5液压结构、6提升锤、7驾驶仓、8驱动仓、9油路控制结构、10油泵、11回油管路、12油箱、13二次冲击锤、14摆臂液压杆、15顶辊、16高粘稠油、17密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填石路基密实装置,包括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密实辊1,车架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驾驶仓7,且驾驶仓7和车架的连接处一端设置有驱动仓8,驾驶仓7和车架的连接处另一端设置有前支撑辊4,车架靠近驾驶仓7和前支撑辊4之间通过轴连接有夯实锤,且夯实锤包括提升锤6和冲击锤2,冲击锤2滑动连接在提升锤6的内壁上,车架靠近提升锤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结构5,且车架靠近冲击锤2的一侧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回弹结构3,后密实辊1、冲击锤2和前支撑辊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冲击锤2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密实板17,且防回弹结构3固定在密实板17的顶部外壁上,车架靠近冲击锤2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轴连接有摆臂液压杆14,且冲击锤2的两侧外壁均有凹槽,摆臂液压杆14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轴连接有顶辊15,顶辊15的外壁卡接在凹槽内壁上,提升锤6包括提升滑道和提升杆,且提升杆滑动连接在提升滑道内壁上,提升滑道通过油管和液压结构5相连接,液压结构5包括油箱12、油泵10、回油管路11和油路控制结构9,且油路控制结构9包括油路通板、电磁阀和增压泵,回油管路11的一端设置在油箱12的内部上,回油管路11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和油泵10相连接,油泵10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箱12的顶部外壁上,油路通板的外壁和电磁阀的内壁对夹相连接,且油泵10的输出端通过油管和增压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和电磁阀的内壁相连接,冲击锤2包括外筒和二次冲击锤13,且二次冲击锤13滑动连接在外筒的内壁上,外筒和二次冲击锤13的连接处留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高粘稠油16,防回弹结构3包括伸缩杆和支撑弹簧,且支撑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壁上,伸缩杆为内外径大小适配的中空支撑杆制成,密实板17的底部外壁开有波浪形花纹,且密实板17的底部外壁边缘处焊接有凸缘,摆臂液压杆14、油泵10、电磁阀和增压泵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PLC控制器的型号为s7-200。
工作原理:本密实装置在使用中,通过驱动仓8带动后密实辊1滚动,后密实辊预处理路面后,再通过液压结构5配合上摆臂液压杆14提升提升锤6和冲击锤2,提升锤2在冲击锤2内壁快速进行滑动冲压,其中冲击锤2通过滑动冲击为第一次冲击,冲击锤2内的二次冲击锤13在高粘稠油16中二次冲击进行密实,在反复的冲击中,两次冲击时差也会减少边缘处的崩溃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5487.0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779373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E01C3/04
专利分类号:E01C3/04;E01C19/28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2栋504室
发明人:吴邦华;刘广跃;李雪峰
第一发明人:吴邦华
当前权利人:中交三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邓佳
代理机构:114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增压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