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论文_马俊良,马艳梅,李祥熙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文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文,语文教学,中学,黄羊,工具,职业性,客观性。

人文性论文文献综述

马俊良,马艳梅,李祥熙[1](2019)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内涵,然后从把握住中学语文学科属性,了解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以生为本,把学生的思想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关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合理运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视以情动人四方面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23期)

李柯儒[2](2019)在《再论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的本体论启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脱离实际且效益低下的争论再次将外语教育究竟该延承"人文性"还是向"工具性"倾斜的既有议题推向焦点。尽管人文派在目前学界占据主流,但其各类主张仍处于理念重申的循环中,因此为其建立适用且包容的理论体系是当下的迫切需要。本文首先明确了人文与工具并举的大趋势,并且强调从本体论思路出发,对"语言"和"文化"的概念关系进行再评判是确立新时期人文外语教育理论依据的关键起点。受Risager提出的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理论的启发,本文基于"语言是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认知建构"的研究视角,主张我国人文性外语教育应重点从社会语境、学习者认知建构和话语建构叁个层面出发,灵活动态地处理人文元素和工具元素在外语教育实践中的定位。(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磊[3](2019)在《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基于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普遍存在功利性强,过于强调学生应用方面的技能,而忽视人文素养熏陶和语言沟通的技巧训练等问题。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视角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高职语文教学实际,树立"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工作情景中的语文实践"的理念,引入模块化教学理论,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了既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又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新模式。(本文来源于《辽宁高职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红玲[4](2019)在《公安应用文写作的人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安应用文写作是政治性、法律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项公务活动,其人文性特征不仅是作为文书的内在本质而存在,而且也渗透于其写作目的、写作内容与方法、表达方式及语言表述中。(本文来源于《辽宁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万旻[5](2019)在《浅谈纪实摄影中客观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Document Photography最早于20世纪初出现在法国,后来很快传入中国,并被汉译成"纪实摄影"。文献资料研究表明,纪实摄影的分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的进一步研究,遏制了纪实摄影的发展。就纪实摄影的显性特质和隐性内涵而言,汉译成"文献摄影"更能体现Document Photography中客观性与人文性相交融的实质,这不仅有助于揭示摄影作品的深层蕴意,更能推进摄影艺术与摄影作品的研究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1期)

徐靖博[6](2019)在《电视新闻传播类节目中的人文性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沉淀积累的文化,电视新闻作为被人信任和尊重的传播媒体,应该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情况,以平民的视角带给受众人文关怀。将新闻与故事结合,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新闻的人文性。此外,新闻传播类节目不仅要有新闻,而且要有结合实事的犀利评论。电视新闻评论需要立足在人们关注、关心的事情上,挖掘老百姓生活中的事,报道国家大事的同时不忘贴近生活,小小的节目也能有巨大的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21期)

王燕[7](2019)在《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在小学课堂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既是培养性格的重要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沉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地学习,也是小学生刚刚接触教育,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儿童文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入叁观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一般由长辈讲解给小学生听,对小学生的语言方面拥有巨大的感染力。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学习,能够让小学生的口语进步显着,引导学生的联想力发展。儿童文学中(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2期)

王艳宇[8](2019)在《人文性、开放性、生活性及审美性——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开发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加高效,教育工作者也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得以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宗玉玉[9](2019)在《并蒂芙蓉本自双——中学语文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给人们所提供的应是有效、具体、机智灵活的方法和看待世界的态度。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教育要么以大面积提高成绩为最高目标,学生成为被役使的对象,完全讲求效率和机械化,罔顾实际,生搬硬套;要么就是认为语文浸润在灵魂深处,应各自感悟体会,故弄玄虚,让老师和学生都无从下手。语文教育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不随着社会认知而摇摆不定,既追求老师言传身教的"教",又关注学生灵(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2期)

朱慧萍[10](2019)在《融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大学语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教育不仅具有专业性的属性,还要承担起育人工作,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除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引导,在语文素养培育中突出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特点,并从语言工具性、教材的人文性及文学的审美性入手,全面优化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有关的影响因素后,给出了融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可行建议。(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20期)

人文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有关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脱离实际且效益低下的争论再次将外语教育究竟该延承"人文性"还是向"工具性"倾斜的既有议题推向焦点。尽管人文派在目前学界占据主流,但其各类主张仍处于理念重申的循环中,因此为其建立适用且包容的理论体系是当下的迫切需要。本文首先明确了人文与工具并举的大趋势,并且强调从本体论思路出发,对"语言"和"文化"的概念关系进行再评判是确立新时期人文外语教育理论依据的关键起点。受Risager提出的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理论的启发,本文基于"语言是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认知建构"的研究视角,主张我国人文性外语教育应重点从社会语境、学习者认知建构和话语建构叁个层面出发,灵活动态地处理人文元素和工具元素在外语教育实践中的定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文性论文参考文献

[1].马俊良,马艳梅,李祥熙.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J].西部素质教育.2019

[2].李柯儒.再论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言与文化结构性复杂关系的本体论启发[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3].张磊.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基于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视角[J].辽宁高职学报.2019

[4].张红玲.公安应用文写作的人文性[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9

[5].万旻.浅谈纪实摄影中客观性与人文性的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2019

[6].徐靖博.电视新闻传播类节目中的人文性略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9

[7].王燕.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的人文性[J].科普童话.2019

[8].王艳宇.人文性、开放性、生活性及审美性——小学语文生成性资源开发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

[9].宗玉玉.并蒂芙蓉本自双——中学语文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课程教育研究.2019

[10].朱慧萍.融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大学语文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论文知识图

5-7 叁湖出版社联系城市的过渡院人文性维度各要素主成分分析公...人文性满意情况分布图-6龙山村民居,人文性信息(八)受访者对银行人文性表现的...英语课程目标结构

标签:;  ;  ;  ;  ;  ;  ;  

人文性论文_马俊良,马艳梅,李祥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