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论文和设计-周文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反应池、高效沉淀池和多介质过滤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中安装有污水的进水管,所述多介质过滤池中安装有供水排出的出水管,出水管的底部伸入于多介质过滤池的底部并安装有一过滤网;絮凝反应池与高效沉淀池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泵,且第一输送泵的进水口悬伸于絮凝反应池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滤网盘;所述高效沉淀池与多介质过滤池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泵,且第二输送泵的进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滤网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离子以及悬浮物的含量,对化工污水具有优良的除污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反应池(1)、高效沉淀池(2)和多介质过滤池(3);所述絮凝反应池(1)中安装有污水的进水管(4),所述多介质过滤池(3)中安装有供水排出的出水管(6),出水管(6)的底部伸入于多介质过滤池(3)的底部并安装有一过滤网(61);絮凝反应池(1)与高效沉淀池(2)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泵(7),且第一输送泵(7)的进水口悬伸于絮凝反应池(1)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滤网盘(71),第一输送泵(7)的出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2)的液面下方;所述高效沉淀池(2)与多介质过滤池(3)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泵(8),且第二输送泵(8)的进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2)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滤网盘(81),第二输送泵(8)的出水口悬伸于多介质过滤池(3)的液面下方。

设计方案

1.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反应池(1)、高效沉淀池(2)和多介质过滤池(3);所述絮凝反应池(1)中安装有污水的进水管(4),所述多介质过滤池(3)中安装有供水排出的出水管(6),出水管(6)的底部伸入于多介质过滤池(3)的底部并安装有一过滤网(61);絮凝反应池(1)与高效沉淀池(2)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泵(7),且第一输送泵(7)的进水口悬伸于絮凝反应池(1)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滤网盘(71),第一输送泵(7)的出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2)的液面下方;所述高效沉淀池(2)与多介质过滤池(3)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泵(8),且第二输送泵(8)的进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2)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滤网盘(81),第二输送泵(8)的出水口悬伸于多介质过滤池(3)的液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絮凝反应池(1)的液面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横向连接有一分流管(5),分流管(5)上纵向间隔连接有多个支管(51),且每个支管(51)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511)开设于支管(51)在朝下一侧的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盘(71)包括与第一支撑盘(711)和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盘(711)开口一侧的第一滤罩(712),所述第一支撑盘(711)与所述第一输送泵(7)的进水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盘(711)的开口朝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盘(81)包括与第二支撑盘(811)和螺纹连接于第二支撑盘(811)开口一侧的第二滤罩(812),所述第二支撑盘(811)与所述第二输送泵(8)的进水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盘(811)的开口朝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盘(71)和第二滤网盘(81)上均设置有一振动器(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化工污水,这些化工污水中国不仅含有较多钙离子、镁离子等的金属离子,还会附带各种难闻的异味,如果这些化工污水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必然会对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生产。

现有技术中,虽然出现了不少污水处理设备,但是这些设备难以有效的将污染物加以去除,导致其除污不彻底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除污效果优良的化工污水处理系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对化工污水具有优良的除污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反应池、高效沉淀池和多介质过滤池;所述絮凝反应池中安装有污水的进水管,所述多介质过滤池中安装有供水排出的出水管,出水管的底部伸入于多介质过滤池的底部并安装有一过滤网;絮凝反应池与高效沉淀池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泵,且第一输送泵的进水口悬伸于絮凝反应池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滤网盘,第一输送泵的出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的液面下方;所述高效沉淀池与多介质过滤池之间安装有第二输送泵,且第二输送泵的进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滤网盘,第二输送泵的出水口悬伸于多介质过滤池的液面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进水管流入絮凝反应池中,絮凝反应池采用絮凝剂将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加以絮凝沉淀,以此将水体中大部分的金属离子加以去除;随后通过第一输送泵将经过絮凝的水体运输至高效沉淀池中,高效沉淀池中的沉淀剂对水体中残留的金属离子加以沉淀,进而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含量;最后第二输送泵将经过高效沉淀的水体运输至多介质过滤池中,采用多介质过滤池中的滤料对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加以去除,降低水体的浊度;

在此污水处理过程中,第一滤网盘、第二滤网盘、过滤网分别对絮凝反应池、高效沉淀池以及多介质过滤池中需要排出的水体加以过滤,以免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中的水体中带有大量上一道工序中存在的异物,以此保证化工污水优良的除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液面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絮凝反应池的液面下方,以免化工污水与空气的直接接触,以此使得絮凝反应池中的絮凝剂能够对化工污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化工污水中的难闻气体的溢出,便于更好的实现化工污水的除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横向连接有一分流管,分流管上纵向间隔连接有多个支管,且每个支管上间隔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管和支管能将进水管中的化工污水均匀的分散絮凝反应池中,以此便于絮凝剂与化工污水充分反应,提高化工污水的絮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开设于支管在朝下一侧的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孔开设于支管在朝下一侧的周面上,在化工污水通过出水孔排出时,该化工污水能产生一个向下的冲击力,以此能够对絮凝剂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絮凝剂与化工污水得到充分的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盘包括与第一支撑盘和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盘开口一侧的第一滤罩,所述第一支撑盘与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进水口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盘为第一滤罩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以此保证第一滤罩良好的过滤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盘的开口朝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盘的开口朝下设置,使得第一滤罩安装于第一支撑盘的底部一侧,以此降低絮凝产生的沉淀堆积于第一滤罩上的可能性,保证第一滤罩良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滤网盘包括与第二支撑盘和螺纹连接于第二支撑盘开口一侧的第二滤罩,所述第二支撑盘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水口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盘为第二滤罩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以此保证第二滤罩良好的过滤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盘的开口朝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盘的开口朝下设置,使得第二滤罩安装于第二支撑盘的底部一侧,以此降低絮凝产生的沉淀堆积于第二滤罩上的可能性,保证第二滤罩良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滤网盘和第二滤网盘上均设置有一振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器能够带动第一滤网盘和第二滤网盘的振动,以此降低沉淀附着于第一滤网盘或第二滤网盘上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第一滤网盘以及第二滤网盘的良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絮凝反应池、高效沉淀池和多介质过滤池一体设置并由钢或钢砼加工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絮凝反应池、高效沉淀池和多介质过滤池一体设置,有助于提高化工污水处理系统的生产效率,钢以及钢砼均为市面上常见的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结构强度大等特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水管、絮凝反应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池、出水管、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过滤网、第一滤网盘以及第二滤网盘,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离子以及悬浮物的含量,对化工污水具有优良的除污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管、支管、开设于支管朝下一侧周面上的出水孔的设置,能够对絮凝剂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絮凝剂与化工污水得到充分的反应;

3.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以此降低絮凝产生的沉淀堆积于第一滤罩上的可能性,保证第一滤罩良好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流管与支管的竖向剖视图;

图3为第一过滤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第二过滤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絮凝反应池;2、高效沉淀池;3、多介质过滤池;4、进水管;5、分流管;51、支管;511、出水孔;6、出水管;61、过滤网;7、第一输送泵;71、第一滤网盘;711、第一支撑盘;712、第一滤罩;8、第二输送泵;81、第二滤网盘;811、第二支撑盘;812、第二滤罩;9、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反应池1、高效沉淀池2和多介质过滤池3,且絮凝反应池1、高效沉淀池2和多介质过滤池3一体设置并由钢加工成型,除此之外还可以由钢砼加工成型。

其中,絮凝反应池1通过电絮凝的方式,利用铁阳极溶出,生成高活性的多形态聚铁絮凝剂,进而将水体中污染物微粒聚集成团并沉降或气浮分离形成聚合氯化铁絮凝剂,以此有效对化工污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加以有效絮凝沉淀。该絮凝反应池1中安装有污水的进水管4,进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絮凝反应池1的液面下方,以此减少化工污水中的难闻气体的溢出,便于更好的实现化工污水的除污效果。

结合图2,进水管4的出水口横向连接有一分流管5,分流管5上纵向间隔连接有多个支管51,且每个支管51上等间距的开设有若干出水孔511,出水孔511开设于支管51在朝下一侧的周面上,以此能够对絮凝剂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絮凝剂与化工污水得到充分的反应。

高效沉淀池2中盛有聚丙烯酰胺沉淀剂,以此能够进一步的对经过絮凝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沉淀,进而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含量。

多介质过滤池3中由下往上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无烟煤层和活性炭层,且石英砂,无烟煤和活性炭的粒径依次增大。多介质过滤池3的一侧安装有一个供水排出的出水管6,且出水管6的底部伸入于多介质过滤池3底部的石英砂层中并安装有一过滤网61,以此对石英砂加以拦截。

参见图1和图3,絮凝反应池1与高效沉淀池2之间安装有第一输送泵7,且第一输送泵7的进水口悬伸于絮凝反应池1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一滤网盘71,第一输送泵7的出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2的液面下方。第一滤网盘71包括与第一支撑盘711和螺纹连接于第一支撑盘711开口一侧的第一滤罩712;第一支撑盘711与第一输送泵7的进水口相连,且其开口朝下设置,以此使得第一滤罩712位于第一支撑盘711的底部。

结合图4,高效沉淀池2与多介质过滤池3之间安装有一个第二输送泵8,且第二输送泵8的进水口悬伸于高效沉淀池2的底部并连接有第二滤网盘81,第二输送泵8的出水口悬伸于多介质过滤池3的液面下方。第二滤网盘81包括与第二支撑盘811和螺纹连接于第二支撑盘811开口一侧的第二滤罩812;第二支撑盘811与第二输送泵8的进水口相连,且其开口朝下设置,以此使得第二滤罩812位于第二支撑盘811的底部。

第一滤网盘71和第二滤网盘81分别在第一支撑盘711和第二支撑盘811的顶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振动器9,在处理化工污水时,振动器9同时运行,分别带动第一支撑盘711和第二支撑盘811振动,以此降低沉淀附着于第一滤网盘71以及第二滤网盘81上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污水通过进水管4流入絮凝反应池1中,絮凝反应池1采用絮凝剂将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加以絮凝沉淀,以此将水体中大部分的金属离子加以去除;随后通过第一输送泵7将经过絮凝的水体运输至高效沉淀池2中,高效沉淀池2中的沉淀剂对水体中残留的金属离子加以沉淀,进而有效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含量;最后第二输送泵8将经过高效沉淀的水体运输至多介质过滤池3中,采用多介质过滤池3中的滤料对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加以去除,降低水体的浊度;

在此污水处理过程中,第一滤网盘71、第二滤网盘81、过滤网61分别对絮凝反应池1、高效沉淀池2以及多介质过滤池3中需要排出的水体加以过滤,以免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中的水体中带有大量上一道工序中存在的异物,以此保证化工污水优良的除污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8204.5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721785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C02F9/04

专利分类号:C02F9/04

范畴分类:申请人: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化学工业区(蟹浦)

发明人:周文斌;余家峰;吴尔旭;俞先康

第一发明人:周文斌

当前权利人: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勇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论文和设计-周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