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沿同L方向依次堆叠,两个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排列方向L的两端;以及两个侧板,分别与两个端板固定形成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侧板包括本体部,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一侧;向W方向延伸出来的低于所述本体部的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延伸到与所述端板叠合,还包括折边,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并折到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下方,用于支撑多个电池单体,以及曲线角,设置在所述主体部高出所述延伸部的部分。上述结构的电池模组能够加强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还能分散电池模组在振动过程中对所述侧板产生的应力,避免所述侧板由于应力集中而撕裂,从而有效避免电池模组的失效。
设计方案
1.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沿同L方向依次堆叠,两个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排列方向L的两端;以及两个侧板,分别与两个端板固定形成围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包括本体部,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一侧;向W方向延伸出来的低于所述本体部的延伸部,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并延伸到与所述端板叠合,还包括折边,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并折到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下方,用于支撑多个电池单体,以及曲线角,设置在所述本体部高出所述延伸部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紧贴所述端板的侧面延伸到所述端板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端板的正面为非完全叠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端板通过焊接固定,或是通过螺栓锁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角为朝向所述侧板内弯的曲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的宽度小于15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诞生源于人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其动力之源,而电池模组又是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电池模组成组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螺栓连接固定,通过螺栓锁紧工艺,将端板与侧板进行锁附固定;第二,扎带固定,用扎带缠绕电池模组一周进行结构固定;第三种是焊接固定,即在端板与侧板的连接部分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固定。但是用螺栓固定的电池模组在持续震动中容易造成螺栓松动,从而造成电池模组损坏甚至失效;由扎带固定的电池模组在抗冲击时的强度偏低,而且扎带的防腐蚀性抗老化能力低,可靠性也会差;端板、侧板焊接固定的电池模组成本高、不方便拆装造成报废率高、装配率低下,且在内部了容易产生裂纹,随着电池模组的不断震动,裂纹也随之扩张,最终会导致连接失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 108878699 A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集合体、两个端板以及两个侧板。各端板处于X方向的两端的沟槽部,侧板上位于电池集合体的处于X方向上的一端具有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的处于Y方向上的两端向X方向延伸而成的插入部。各侧板的插入部插入到端板对应的沟槽中,限定各侧板与端板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各侧板和端板固定连接。尽管上述方案能够增强电池模组侧板与端板的连接可靠性,但是端板成形工艺复杂,难以把控,而且电池模组在持续震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在端侧板转角交界处,当应力过大时会导致电池侧板或端板撕裂,从而造成电池模组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沿同L方向依次堆叠,两个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排列方向L的两端;以及两个侧板,分别与两个端板固定形成围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侧板包括本体部,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一侧;向W方向延伸出来的低于所述本体部的延伸部,与主体部相连并延伸到与所述端板叠合,包括折边,与所述本体部相连,并折到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下方,用于支撑多个电池单体,以及曲线角,设置在所述主体部高出所述延伸部的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紧贴所述端板的侧面延伸到所述端板的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端板正面为非完全叠合;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端板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锁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角朝向所述侧板内弯的曲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折边的宽度小于15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模组,所述侧板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折边折到多个电池单体的下方,支撑起多个电池单体,进一步加强了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所述曲线角能够分散电池模组在振动过程中对所述侧板产生的应力,避免所述侧板由于应力集中而撕裂,从而有效避免电池模组的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池单体
2侧板
21本体部
22延伸部
23折边
24曲线角
3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式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本领域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进行详细描述。
结合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沿同L方向依次堆叠,两个端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1排列方向L的两端;以及两个侧板2,分别与所述两个端板3固定形成围框。
进一步的,侧板2包括本体部21,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1的一侧;向W方向延伸出来的低于本体部的延伸部22,与主体部21相连并延伸到与所述端板3叠合,还包括折边23,与所述本体部21相连,并折到所述多个电池单体1的下方,用于支撑多个电池单体1,以及曲线角24,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高出所述延伸部22的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折边23的宽度小于15mm。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角24为朝向侧板2内弯的具有一定弧度的曲线,而非直角,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很好的分散电池模组在振动过程中对所述侧板产生的应力,避免所述侧板由于应力集中而撕裂,从而有效避免电池模组的失效。
如图1和图3所示,延伸部22紧贴端板3的侧面延伸到端板3的正面,通过焊接工艺或者螺丝锁附固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9099.8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96118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H01M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10/04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塘家南十八号路欣旺达工业园
发明人:温世标;程志刚;王华文
第一发明人:温世标
当前权利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