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倩:加强和创新大连市人才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

周倩倩:加强和创新大连市人才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

摘 要:通过对比和总结国内同类城市人才服务工作创新经验,结合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才服务工作实际,从体制机制、政策举措、服务方式等方面对加强和创新我市人才服务工作提出建议。上述调研结果,对加强和改进大连市人才服务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新;大连市;人才服务

“人力资本流动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指人力资本经过市场中介,进行形态变化和时空转移,以达到最优配置,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1]。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是人才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当前,各大中城市“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截止到2006年,“全国共有人才服务机构6629家,从业人员51095人,全国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共设立固定人才交流场所2776个”[2]。近十年来,随着人才政策逐渐放开,各种人才引进形式也层出不穷,凭身份证学生证半小时落户、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面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等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很多城市只顾真金白银抢人,而并不注重加强人才服务工作,结果是非但有抢到人才,反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加强和创新城市人才服务工作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考验。

一、大连市人才服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加强和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战略选择

大连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是中央确定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城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东北亚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和旅游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习总书记在大连考察时明确指出大连要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区位和先发优势,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城市要想谋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所以人才服务工作必须切合实际找准定位,在引进、留住、用好人才等方面做好做细文章。

(二)加强和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现实需求

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经济活跃度、产业发展前景、薪酬及消费水平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二是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单一,人才服务工作体系有待完善,分散在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企业的人才服务工作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模式还有待探索,“一站式、全程式、保姆式”等服务方式还没有完全实现。三是人才服务理念、政策及举措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有待加强创新,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

推荐理由:本书是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青铜奖的获奖作品。故事用诗意流畅、感情真挚的文字把读者带入水波摇曳的广东漠阳江上,跟随十岁的疍家男孩水活,走进充满苦难而又让人向往的疍家人的生活,去感悟疍家男孩的成长历程。

(三)加强和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是满足人才个体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市人才服务工作对象大致分为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以及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工作内容包括政策研究与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近年来我市人才流失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与一线城市和其他同类城市相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人才发展机制和平台较为匮乏;人才生存成本较高,租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性服务十分有限。

广东省出台《人才发展条例》,建立高层次人才失信惩戒机制和容错机制。深圳以大湾区建设为依托,建立与港澳部分职业资格国际互认机制,降低人才准入门槛。南京针对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高校院所人才、企业人才、重大项目人才5类群体,建立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赁补贴、公积金五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

二、国内同类城市人才服务工作创新经验

2007年,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要求,“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要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指导与监督纳入到各级政府统一管理的框架中,建立和完善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管理监督机制”[3]。在《就业促进法》的指导下,多年来各地政府在人才服务方面有很多新举措,制定了许多新政策,提出了人才服务市场化的新模式。

(一)在人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要发挥党管人才工作优势,尽快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人才服务工作主管部门联动机制。横向上推动人社、教育、卫生、金融、科技、体育、文化等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协作。纵向上应尽快整合各区市县人才服务机构工作力量。建议各区市县可以参照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的做法,整合高层次人才服务和人才公共服务职能于一体,在本辖区内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合力。对于产业和人才集聚度高的地区可以借鉴广州开发区人才集团的做法,促进人才服务产业化发展。

(二)在人才服务政策创新方面

石黑一雄在这部小说里所采用的整体式悬念、顶针式悬念和切入式悬念从三个角度展现了事件悬念与小说情节的内在关联,使读者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感受。其笔下扣人心弦的事件悬念设计使读者的心与小说人物的心一起跳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事件悬念设计的独特艺术效果。

(三)在人才公共服务举措创新方面

习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为人才服务工作提供了遵循。通过以上同类城市创新人才服务工作的经验总结,我们不难看出人才服务工作应因地制宜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之城市的发展也必将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因此加强和创新人才服务工作要找准定位,应建立起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互促互利,良性互动的人才服务工作体系,充分搭建起联结党委政府、企业、人才三者间的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培养、使用工作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全面提升我市人才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在人才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创新方面

传统多媒体教室一般适合“讲授法”为主的教学,信息是单向传递,即教师—学生。智慧教室则要打破这种局限,信息是双向甚至多向传递,信息的传递包括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等方面。多方面的互动适合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协作学习等。

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采用“政府+资产管理+专业运营”的模式,委托专业运营机构负责园区的市场化运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批准组建区属人才工作集团,实现人才服务全链条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南京通过“政府政策补贴+企业自费增值”,鼓励企业间通过资源引荐、合作开发、股权置换、人员互派等模式加强合作,打造人才、产业、资本良性互动的社群。

三、加强和创新大连市人才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天津市建立的人才“绿卡”服务范围多达23项。成都开通“蓉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办落户、找工作、住驿站等服务均可在微信号申请办理。沈阳市在沈阳北站附近三星级宾馆开设人才驿站,每名毕业生一年可申请三次为期10天的免费入住。浙江嘉兴市嘉善县在上海虹桥世界中心创建“人才飞地”,探索打造“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嘉善,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嘉善,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嘉善”的沪善协同创新模式。

(一)加快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为赢得人才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按照大连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应坚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业做大做强做优,切实稳住有效投资,加快外贸优化升级。坚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自创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开放龙头作用,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升级版,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二)加强人才服务工作体系建设,为开展各项人才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北京、武汉等地区将高层次人才服务、人才公共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研究等人才服务相关职能整合,成立人才工作局、招才局等机构开展工作。成都等地区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和专家资源,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会承接党委、政府部分人才工作职能,以市场机制来实现高层次人才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

(三)探索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模式,为优化人才服务工作拓展空间

一是加快制定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规划和实施办法,使我市人才服务工作由以往单纯依靠党委政府,向以“党委政府领导、社会组织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新机制转变。二是对我市人才服务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对于人才公寓管理与建设、人才信息统计与分析、人才招聘会、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模式。三是加强对市场化、社会化人才服务的管理。积极学习总结国内外人才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先进经验,优化评估标准、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服务秩序。

(四)健全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搭建广阔平台

一是深入推进人才分类评价与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完善分类评价、识别人才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突出评价人才工作绩效、创新成果,畅通优秀人才职称评审和晋升绿色通道。二是党委政府应充分发挥牵线搭桥,协调指导的作用,在政策、资金、项目、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为人才搭建起创新创业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投融资金融平台,使人才能够安心在连发展。三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项目实施,针对各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探索建立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精准培训模式和人才培训体系。

(五)创新人才服务方式,为实现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一是加强人才服务大数据建设,建立起城市人才数据库平台,加强对人才信息的分类分析和动态跟踪管理,精准对接服务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联结党委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息交流、宣传活动、业务办理、生活服务平台。二是建立人才分层次精准服务联系机制,分类建立院士级、领军级、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以及其他人才联系服务档案和人才服务专员的配备。三是强化人才服务队伍建设,确保市级、各区市县、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单位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人员充足,全市应统一加强人员业务培训,保证专员人人都能熟练掌握人才政策和业务办理,以实现人才服务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层。四是深入推进“人才大篷车”、“人才服务进百企”、“人才咖啡”、“校园招聘会”等我市人才服务品牌项目,以企业为主,政企联合加强与重点院校联系,建立人才服务合作机制,在人才信息收集、人才政策和需求发布、人才引进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深化合作。五是应建设全市各类人才服务窗口集中办公平台,实现一站式受理,规范服务流程,建立服务清单,明确各类事项办理细节,方便人才查询和办理。六是精准对接人才各类生活需求,推出“大连人才卡”服务。广聚市场资源,为各类人才提供学习、交流、出行、餐饮、租住房、演出赛事等优惠服务,让人才能够体验各类超值服务,提升人才在大连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进一步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发布,“食品安全”概念首次在国家级规范性文件里出现,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侧重点由“食品卫生”转变为“食品安全”,并且实行“多部门分环节监管”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1.

[2] 韩树杰.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1):92-95.

[3] 陈力.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8(7).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Talent Service in Dalian

ZHOU Qian-qian
(Dalian Talent Service Center, Dalian 116021,China)

Abstract: By comparing and summarizing the innovative experience of talent service in similar cities in China,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ity of talent service in Dalia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the service of talents in our city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mechanism, policy measures, service mode and so on.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have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talent service in Dalian.

Key words: innovative; Dalian; talent service

中图分类号:F7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19)04-0113-03

收稿日期:2019-03-15

作者简介:周倩倩(1983-),女,大连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科员,主要从事人才服务工作、人才评价研究。

标签:;  ;  ;  ;  ;  ;  ;  ;  ;  ;  

周倩倩:加强和创新大连市人才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