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研究论文

李丹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研究论文

[摘 要]文章通过搜集网络文本、政策文件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编码,以完成山东省胶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纵横式组织结构和多层次人员管理组成的组织建设框架;二是由联动式运行机制、转介式工作流程和多方面资源支持构成的协调运行框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两个部分相互配合、相互调整,从而有效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调控大众宏观心理、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疏导;危机心理干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以此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实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目的。本文以山东省胶州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为例,探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思路。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理论意蕴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来,学者们对其内涵与外延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先是关于概念方面。陈雪峰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来达到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以此促进社会稳定性的全覆盖服务体系的构建;这个体系在未来是更全面的总体布局的体系[1];辛自强提出“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的观点,其核心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不等同于有针对性的“治病救人”[2]。其次是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容方面。俞国良认为,它的内容包括民意监测与社会情绪预警监测机制,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测量系统形成的社会心理疏导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社会与绩效评价系统形成的国家层面的力量参与干预机制[3];辛自强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包含社会宏观心态培育、心理疏导、预期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的运用等内容[4]。

探讨最多的方面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问题。傅小兰提出要搭建一个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包括各行政部门、各行业、基层城乡社区、社会心理机构,以及医疗网络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5]。陈雪峰论述了将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包括评估目标、基本原则、评估机构、制度保障、结果运用等[6]。朱桂峰认为,入手的重点是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的宣传力度、搭建立体化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7]。周烈荣与唐玏提出,要科学运用新媒体优势,形成远程服务,在智能手机、手提电脑中安装心理服务平台,分享一些心理常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8]。总结学者们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论述发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用来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方面的公共服务,它以立体化心理服务平台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并善用新媒体中介作为建设路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社会心态、增强社会凝聚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研究过程与编码方式

目前国内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还较少,缺乏对某一特定地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质性研究成果。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质化研究,是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可以挖掘到现有资料的深层次内涵并建构起理论框架。本文利用质性研究软件Nvivo11.0,分析山东省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经验。

第三是长效机制。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固然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是一个地区尤其是基层的宏观层面的心理问题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才能得到缓解。胶州市整合现有社会资源,通过开发远程社会心理教育、危机干预及疏导系统,形成了一个常态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分为三类:一是将对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以及市民的面对面访谈整理成为访谈记录。面向工作人员的访谈问题主要有资金来源、工作流程、工作伙伴、工作单位等;面向市民的访谈问题则主要包括是否接受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帮助、次数多少、效果如何等。二是借助搜索引擎,以“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主流媒体的15篇网络报道与本地论坛上有关胶州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相关评论;三是通过胶州市的政务公开网站,选取与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的政策指导文件。

镇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首先为每一个来访者做出问题的评估分级,然后为这些转介而来的问题复杂的来访者建立心理档案并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待问题得到解决后再转介回到村一级观察。如若在镇级无法解决,将会转介到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接受更为先进的治疗,这也是事中治疗的主要流程。

表1 开放式编码过程示例片段

原始资料示例开放式编码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预警监测功能,有效规避社会潜在危机测评预警把乡村医生培育成为合格的测评预警员,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测评预警根据不同阶段人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按照“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的要求分类处置心理服务工作要根据市民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分类处置

将234项开放式编码进一步归纳细化后形成7项主轴编码,这一过程也就是范畴化。各个范畴分别是:服务对象全覆盖、转介式工作流程、多层次人员管理、社会功能充分发挥、联动式运行机制、多方面资源支持、纵横式组织架构。对开放式编码范畴化的进一步描述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式编码范畴化

初始概念组(部分)范畴三级结构、三级体系、点状服务、镇级设点、市级设点、村级设点纵横式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心理测评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教师、志愿者、老党员、退休教师多层次人员管理部门联动、部门合作、点面兼顾、以点带面、政府主导、依法治理联动式运行机制青少年、留守儿童、公务员、教师、军人、孤寡老人服务对象全覆盖缓和亲子关系、缓和青春期叛逆、校园心理课程、班主任心理培训社会功能充分发挥

三级编码需要用高度概括的概念议题构建出故事情境来解释说明所做的编码处理并构建出模型框架。在主轴编码阶段,各个范畴的关系已经逐渐显现,主范畴也随之形成。组织建设框架由组织结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构成,并与协调运行框架共同构成了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的是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心理服务,减少社会矛盾,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此体系主范畴的关系结构共有三项选择性编码:组织建设框架、协调运行框架、体系运行效果,如图1所示。

根据抽样调研方法,抽选样本数量的单位组成调研样本组。结合评估打分表对每个调研样本单位进行实地评估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判。对每个调研样本单位的最小一级评估指标评分后,对各单位的最小一级评估指标取算数平均值,作为评估目标的最小一级评估指标的最终评估得分。将最小一级评估指标的最终评估得分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得出上一级评估指标得分,最终累加求和得到评估目标的整体得分。得到评估目标的整体得分后,设定消防安全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如表3:

图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主范畴的关系结构

为保证编码的信度,要进行编码的一致性检验工作。可以用编码的一致性来检验编码的可信度。一致性百分比测算方法为:一致性百分比=相互一致的编码数量/(相互一致的编码数量+相互不一致的编码数量)。一致性百分比的结果超过70%才认为是有可信度。本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经过事先无交流、独立编码成完全相同的资料,结果显示:一致性百分比在73.42%~93.67%之间。由此说明此编码具备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Nvivo11.0的作用在于其强大的资料查询与编码能力,但是它并不能代替研究者的思考过程,最终还是要以研究者本人的思考作为支撑。通过对散乱无序的编码细化并归类,得到高度概括性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构建出情景,串联起来就是所需的结论。

(三)为了让学生在将来能更适应社会对综合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新课程更注重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上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以后学生作为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能力,也是21世纪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三、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效用

3.多方面资源支持

跑步运动不仅是自我与外部社会生活世界的互动,也是自我与心灵内部精神世界的对话。当与心灵对话时,在自由漫跑情境中,通过身体的律动、空间的开放、环境的自然、心境的自为,跑步运动扮演了抵制工具理性束缚的角色,使感性生命力得到释放。

(一)组织建设框架

胶州市综治办负责架构起面向全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按照纵横全覆盖的理念建立市中心一级、镇一级(街道)与村一级的三级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具体有纵横式组织架构与多层次人员管理,如图1所示。

1.纵横式组织架构

“三级树形体系”与“点状服务平台”组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面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三级树形体系”指的是依托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的专业力量,建设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统筹全局,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教学服务等;镇级与街道多是依托镇与街道卫生院建有心理服务工作站;村级依托村综治中心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由于村级缺少专业人员以及场地等问题,所以村级的社会心理服务通常是乡村医生经过专业心理研究人员的培训后完成,主要是起到测评预警的作用,力求将村民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表面上看,宴会设计课程采用项目化小班化教学,教师的讲授任务貌似减轻了不少。但是实际上要保证课程的有序开展,相关教师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设计和班级设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关注并解决学生能完成项目随时发生的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任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胜任本课程项目化小班化教学的任务。

第一是多部门合作,实现部门间的协同联动。由胶州市委牵头组建的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集合了综合民政部门、教育部门、纪检部门、公安部门、妇联单位的力量,在各单位的职责范围内给予社会心理服务一定的帮助支持,如:教育部门提供的心理老师就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联动效应的发挥主要依赖的是在职责分工明确的前提下信息的互通与主动配合。

“点状服务平台”则是在重点单位开展重点心理服务,即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综治委成员单位以及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等呈点状的重点心理服务平台,通过“三级树形体系”在为更多市民提供心理服务的同时,重点为公务员和青少年等群体提供心理服务。

2.多层次人员管理

从图3中可以看出,理想的12位ADC转化是没有增益误差和偏移误差的,因此模拟输入量X和数字输出量Y之间的关系为:Y=mi·X,mi=4 095/3.0=1 365。但是实际上F2812内部存在增益误差和偏移误差,假设增益系数为ma,实际偏移量b,则模拟输入量X和数字输出量Y之间的关系为:Y=ma·X+b,关键就是确定ma和b的值。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2路精确的输入X1和X2提供给ADC的ADCINA0和ADCINB0通道的转化结果Y1和Y2来获得,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出上述两个参数。方程为

二级编码“工作人员”下“专业人员”是一级编码过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概念,这也说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支持。工作人员的构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工作人员,即由胶州市综治办成立领导工作小组,抽调工作人员负责组建镇级(街道)、村级心理服务站点,听从市领导小组的指挥;二是专业心理研究人员,包括心理专家队伍、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等;三是非专业、非行政人员,这部分人是自愿参与到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心理服务志愿者。

如果说,不断完善的组织架构是这个体系的骨架,那么工作人员就是这个体系的血肉。第一层次是由市委常委、综治委的行政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他们是这个体系的主心骨,负责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与传达命令,并及时做出调整。第二层次设在市心理康复医院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由专业心理研究人员组成,包括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是体系的中坚力量。第三层次是基层工作人员,也是直接与市民接触的工作人员,由老党员、志愿者组成。

磁浮列车转向架分为左右两大模块,由主梁、防滚梁和电磁铁梁组成,各部分采用螺柱或焊接连接,有较多的孔和凸台,结构较为复杂。建立转向架模型时,可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如对小孔结构填充、将螺柱连接近似为刚体连接、小凸台切除。转向架模型如图3所示。转向架结构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辅助以相应的工作手段来提高整个体系的效率。胶州市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探索过程中,采取了若干专业的工作手段。首先是引入EAP(即员工帮助计划),帮助一批公共部门人员与企业员工缓解焦虑,解决部分心理问题。其次是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心理测评软件与微信公众号,开通心理热线。利用心理测评软件经常性开展大众心理问题测评筛选工作;利用“心语热线”提供全天候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将来电信息收集起来提供给市心理服务中心作为其决策依据;开通“心胶州”微信公众号,及时关注了解群众情绪和关注热点。

首先是人员的补充。这个体系仅凭行政人员与专业心理研究人员还不足以支持社会心理服务的有效运行,所以就需要及时进行人员的补充。通过大数据形成一个可以覆盖胶州市的专业心理服务人才与志愿者的信息库。其次是人员的培训。培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一是邀请知名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讲座;二是由政府资助部分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心理治疗的课程培训;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学习其他试点单位的建设经验。最后是人员的激励。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行,物质上的激励表现为在完成1例心理上的疑难杂症的治疗后,奖励个人或团队500~5 000元;精神上的奖励则是通过授予其荣誉称号或是以受益群众赠送锦旗来达到目的。

(二)协调运行框架

对于一个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而言,科学的组织建设架构是其骨架,充足专业的工作人员是其血肉,一套流畅的运行机制就是其灵魂。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行框架包括:联动式运行机制、转介式工作流程与多方面资源支持,如图1所示。

1.联动式运行机制

某1.65 MW膜片式联轴器,主要包括:胀紧套、刹车盘、膜片组、玻璃钢中间管、扭矩限制器等主要部件,见图2。胀紧套用于连接齿轮箱输出轴和发电机输入轴;刹车盘用于和制动器配合实现机组的制动功能;膜片组用于实现联轴器的补偿功能;玻璃钢中间管用于传递扭矩,并实现发电机和齿轮箱的电绝缘功能;扭矩限制器通过过载打滑,实现联轴器过载保护的功能。

第二是点面兼顾,以点带面。“点”指的是重点人群与重点部门。比如:干部的心理健康、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人员的心理健康、刑满释放人员的实时心理状况、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患有精神问题的病人恢复与治疗情况、乡村基层村民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点”。“面”指的是这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覆盖面。按照已经建构起来的组织架构的要求,坚持纵横到底,在纵向三级体系建设的同时,兼顾到一些重点部门的心理服务工作,通过这些重点部门的工作经验促进建设覆盖面更广的体系。

歌剧《伤逝》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倾注了八年心血创作的第一部歌剧,被誉为中国歌剧历史上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伤逝》在创作时,忠于鲁迅先生的原著的抒情又深沉凝重的精神和风格特点,把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思考带入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心中。

2.转介式工作流程

转介式工作流程可以保证体系的运转流畅,在某项制度缺失或环境变化时依旧能使体系正常运转。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是指挥所。其工作流程是根据下两级分支体系汇报上来的情况制定决策、发布预案,从而起到良好的龙头引领作用。

村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起到初级测评预警的作用,将可以在基层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如果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才会转介到镇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进行干预治疗。

将搜集到的网页资料转换为Word格式,连同访谈记录导入质性研究软件Nvivo11.0,新建一个项目。在Nvivo11.0中,编码方式被分成了两种:随意创制的节点;树状节点,也就是具有上下级关系的节点。在开始编码之前,需要对研究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大致了解其中的信息重点。第一步是完全开放式编码,这个过程中尽量使用研究资料的原话,由此形成了273项开放式编码,其中有39项是废弃编码,余下234项为有效编码。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过程片段如表1所示。

对此,多部委负责人密集发声驰援民企,积极出台政策支持民企发展。11月9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国PPP基金积极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作的模式、路径,对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要给予倾斜;11月10日,司法部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11月15日,最高检明确规范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执法司法标准;11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6条措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未来将有更多针对性举措陆续出台。

最后的流程是由三级体系共同完成的。对由本级接受的来访者进行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上门了解情况,确定后续的治疗计划,如图2所示。

图2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流程

胶州市于2016年12月被确认为全国12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试点单位之一,随后构建起组织建设框架与协调运行框架,支持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面向全市开展心理服务工作。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服务于大众的组织体系。其在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两项支持体现在财政资源与人才资源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硬件设施与软件完善都需要财政的支持。其次是人才资源,教育部门与综治办吸纳大量心理专家加入,能够较大地增加这个体系的专业性;积极吸引社会各界的专家和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加入,实现人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经过两年的实践,胶州市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人员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人员的补充、培训与激励。

(三)实践运行效用

通过对辖区内广大服务对象的分层分级处理,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在培育民众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功能。

1.服务对象全覆盖

[1] 陈毓川,李廷栋,彭齐鸣,等.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6.(专著)

(3)成槽施工中遇孤石或基岩陡坡,可使用冲孔钻机配合修平槽孔后在使用铣槽机施工,也可采用钻孔爆破或孔内定向聚能爆破等技术对孤石进行处理,以满足铣槽机成槽铣进的要求。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体系,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之中。从纵向看,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将心理服务工作深入到农村基层,真正解决辖区内广大农民的心理问题。从横向看,对重点人群的心理问题也进行了重点关注: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发展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职业倦怠感的问题;空巢老人的晚年孤独感问题;普通民众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现役与退役军人的心理状况问题等。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还开展了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六进活动”,以辖区内居民为服务对象,重点人群重点关注。

2.社会功能充分发挥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六进活动”中的进学校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了对未成年人良好的教育功能。学校除了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专题活动外,还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等相对特殊学生的心理情况,在全市设立3个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分别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学站与小学站、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专门配有心理宣泄室与沙盘室等功能室,全方位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守护神。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终极目标。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中介,发挥其源头预防作用,精准帮扶到需要心理服务的人群,弥补了农村心理服务的空白,将社会宏观心理问题解决在源头,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胶州市信访量因此下降了8%、刑事警情率下降了34%,稳定和疏导了群众的情绪,同时社会治安满意度与公共安全感测评名列青岛市第一位;疏导了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亲子矛盾等,市民的心理健康指数上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如在胶州机场拆迁过程中,由于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及时提供心理服务,因而未产生衍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隐性成本,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心态,最终达到了创新社会治理的目的,如图3所示。

图3 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框架

四、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思路

为更大范围地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吸纳目前试点单位的建设与运行经验是必经之路。因此以解读胶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前提,提出完善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思路。

(一)加强部门联动,加大财政支持

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不是单独运行的组织,它是与行政部门密切联系的心理服务组织,需要防止其自成一体的倾向。行政部门与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关系首先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通常是在当地的卫生部门或是综治委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工作。但是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又不仅仅是简单依附于行政部门,它与行政部门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为避免将合作关系变为隶属关系,理清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还需要用具体的政策文件来进行规定。比如:由综治委牵头,教育部门积极配合,提供心理教师等人力资源并开展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卫生部门负责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培训工作;心理协会等专业组织则提供更为专业的人员与理论支持;各街道办事处与乡镇卫生所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的开展单位,积极落实上级的要求。

马国平挺直腰身,走到队列面前:“我昨天到团部开会,团长说,根据情报,日军从大别山败退之后,重新组织兵力,随时准备反扑过来。我连首当其冲,必须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是在政府财政投入的支持下进行的。目前资金不足是试点单位运行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部门应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投入,根据其运作实际需要给予资金支持,如市级、镇级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建设一批心理服务的基础场所,配备基础设施,开设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保证资金充足;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利用心理服务的派生宣传作用吸引相关企业加入,在为大众提供心理服务的同时宣传这些企业,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体系。

(二)完善组织结构,建设网络协同化体系

纵横交错的网络协同模式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统筹完善的重要模式。纵横交错式结构,指的是纵向三级或四级结构,自上而下的下达指令、提供支持与自下而上的信息流动,横向上兼顾重点部门与重点人群的心理服务。以一个县级市为例,形成市级、街道(镇)级、村(居)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纵向上,处于第一级的村(居)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了解较小区域内居民的心理状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任务,发现问题及时转介其到水平较高的二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进行干预;处于第二级的街道(镇)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可以尝试对一般情况的居民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咨询与干预,对情况严重的居民帮助他到心理专科医院就诊;处于第三级的市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并对社会危机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横向上,则是要针对重点单位开展更为细致的心理咨询与干预,在医疗机构、政府机关尤其是公检法系统、企事业单位、军队、学校、监狱、戒毒所、乡村重点开展心理服务的工作;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人员的心理状况给予重点关注。采取纵横式结构搭建网络协同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1.1.3 仪器与设备 UNICO2012-PC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R201旋转蒸发仪(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SartariusCPA225D 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公司),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KQ-500DB型超声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三)变被动为主动,建立社会心理的预警监测系统

当前试点单位的心理服务工作大部分正处于被动地接受来访者求助的阶段。其实,来访者决定求助时他的心理问题已经发酵到较为严重的情况,再进行干预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能通过覆盖较广的预警监测系统,就会及时发现居民的心理波动,将心理问题解决在源头、萌芽阶段。

预警监测系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完善。第一是心理热线的普及。心理热线应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求助者的问题作出初步回答并记录建档,定期回访直至解决,如若问题加重,则需要面对面交流。第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接受求助者信息并给予线上处理;在公众号上发布心理健康普及知识,发挥新媒体的知识普及作用。第三是利用乡村或是社区的志愿者。通过这些志愿者主动去了解周围较为熟悉的人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后及时了解并提供初步的帮助,随后将信息上报给上一级心理服务机构予以解决。

(四)重视人才培养,形成人才资源储备库

目前社会心理服务还需要大量有社会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可在高校的心理学专业中尝试增加社会心理学方向,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到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中,缓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专业人才短缺;还可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培训社会工作者、心理教师、辅导员等有一定基础的人员投入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对现有的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吸纳他们进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参 考 文 献

[1] 陈雪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08-317.

[2] 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不等同“治病救人”[J].北京观察,2018(9):16-17.

[3] 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433-439.

[4] 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5):257-261.

[5] 傅小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7(S2):124.

[6] 陈雪峰.用第三方评估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10):583-586.

[7] 朱桂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新西部,2018(29):12-13.

[8] 周烈荣,唐玏.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5):161-162.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ofSocialPsychologicalServiceSystem

LIDanyang1TAOMingda2

(1.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Shandong 26600;2.Normal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 system in Jiaozhou,Shandong Province by collec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including online texts,policy documents and in-depth interview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 system includes two parts: one is the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composed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ulti-level personnel management;and the other is coordination operation framework composed of interactive operation mechanism,referral work process and multi-resource support.The two parts work closely together to make sur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 system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macro-psychology of the public,and cultivating a positive and upward social mentality.

[Keywords]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 system;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B849.1/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62(2019)06-0073-07

[收稿日期]2019-06-19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16CJYJ15;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民心理研究”,项目编号:QDSKL1801083。

[作者简介]李丹阳,硕士生;研究方向:公共心理学。

[通信作者]陶明达,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9.06.012

(责任编辑 陈咏梅)

标签:;  ;  ;  ;  ;  ;  ;  ;  ;  ;  ;  ;  ;  ;  ;  

李丹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