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耳机论文和设计-崔文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头戴条和连接在所述头戴条两端的耳机头,所述耳机头包括第一前壳、后壳和收容在所述第一前壳内的喇叭,所述第一前壳内还收容有第二前壳,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第二前壳内,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前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第一前壳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相对转动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或所述遮挡部遮挡所述出声孔,用户不佩戴时,可将出声孔遮挡密封,可以阻绝空气,防止气压冲击,还可以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从而有效保护喇叭。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条和连接在所述头戴条两端的耳机头,所述耳机头包括第一前壳、后壳和收容在所述第一前壳内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壳内还收容有第二前壳,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第二前壳内,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前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第一前壳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相对转动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或所述遮挡部遮挡所述出声孔。

设计方案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条和连接在所述头戴条两端的耳机头,所述耳机头包括第一前壳、后壳和收容在所述第一前壳内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壳内还收容有第二前壳,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第二前壳内,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前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第一前壳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相对转动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或所述遮挡部遮挡所述出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后壳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与所述第一前壳或所述第二前壳连接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通过转轴与所述头戴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头与所述头戴条相对转动90度后,所述出声孔被所述遮挡部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壳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直齿锥齿轮,所述支撑件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直齿锥齿轮相噬合的轮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出声孔均匀设置在第二前壳的同一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避让孔与多个所述出声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前壳上位于两所述避让孔之间的部分为所述遮挡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壳的外侧套设有耳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内收容有主板和电池,所述主板和电池分别与所述喇叭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一般头戴式耳机的出声孔外仅有网布保护,网布可以防止异物或者灰尘进入耳机头内,但是不能防止气压冲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不佩戴耳机头时,耳机头跌落、包装运输或按压耳套等情况下,瞬间的强气压作用在喇叭振膜上,很容易导致喇叭振膜褶皱变形,成品耳机头的喇叭单体难以维修或更换,致使整机不良,造成极大成本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用户不佩戴时,可将出声孔遮挡密封,可以阻绝空气,防止气压冲击,还可以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从而有效保护喇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条和连接在所述头戴条两端的耳机头,所述耳机头包括第一前壳、后壳和收容在所述第一前壳内的喇叭,所述第一前壳内还收容有第二前壳,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第二前壳内,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前壳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第一前壳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相对转动时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或所述遮挡部遮挡所述出声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壳和所述后壳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与所述第一前壳或所述第二前壳连接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通过转轴与所述头戴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头与所述头戴条相对转动90度后,所述出声孔被所述遮挡部遮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前壳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直齿锥齿轮,所述支撑件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直齿锥齿轮相噬合的轮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前壳与所述第二前壳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声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出声孔均匀设置在第二前壳的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避让孔与多个所述出声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前壳上位于两所述避让孔之间的部分为所述遮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壳的外侧套设有耳套。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内收容有主板和电池,所述主板和电池分别与所述喇叭电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条和连接在头戴条两端的耳机头,耳机头包括第一前壳、后壳和收容在第一前壳内的喇叭,第一前壳内还收容有第二前壳,喇叭安装在第二前壳内,第一前壳与第二前壳可相对转动;第二前壳上开设有出声孔,第一前壳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和遮挡部,第一前壳与第二前壳相对转动时避让孔与出声孔连通或遮挡部遮挡出声孔,用户不佩戴时,可通过第一前壳与第二前壳相对转动使遮挡部将出声孔遮挡密封,不仅可以阻绝空气,防止气压冲击,避免喇叭振膜变形或膜折,还可以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从而有效保护喇叭。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前壳和后壳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与第一前壳或第二前壳连接的转动结构,转动结构通过转轴与头戴条固定连接,耳机头与头戴条相对转动90度后,出声孔被遮挡部遮挡,通过转动耳机头即可使出声孔被遮挡部遮挡密封,使用方便,且当耳机头转过90度即耳机头与头戴条位于同一平面时,出声孔可被遮挡部遮挡,收纳时耳机头不易发生转动,可保证出声孔一直被遮挡,有效保护喇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头戴式耳机不能防止气压冲击及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在用户不佩戴时,可通过第一前壳与第二前壳相对转动使遮挡部将出声孔遮挡密封,可以阻绝空气,防止气压冲击,避免喇叭振膜变形或膜折,还可以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从而有效保护喇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中耳机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耳机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头戴条,2-耳机头,3-耳套,4-连接轴,5-第一前壳,6-避让孔,7-第二前壳,8-出声孔,9-喇叭,10-支撑件,11-直齿锥齿轮,12-转轴,13-主板,14-电池,15-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为准,仅代表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位置关系。

如图1、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戴条1和连接在头戴条1两端的耳机头2,耳机头2包括第一前壳5、后壳15和收容在第一前壳5内的喇叭9,第一前壳5内还收容有第二前壳7,喇叭9安装在第二前壳7上的安装槽内,第一前壳5与第二前壳7可相对转动。第二前壳7上开设有出声孔8,第一前壳5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6和遮挡部,第一前壳5与第二前壳7相对转动时避让孔6与出声孔8连通或遮挡部遮挡出声孔8。不佩戴耳机头2时,将第一前壳5与第二前壳7相对转动可使遮挡部遮挡住出声孔8,可以阻绝空气,防止气压冲击,避免喇叭9振膜变形或膜折,还可以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2,从而有效保护喇叭9。

如图1、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第一前壳5和后壳15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与第一前壳5或第二前壳7连接的转动结构,转动结构通过转轴12与头戴条1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耳机头2即可使出声孔8被遮挡部遮挡密封,使用方便,且当耳机头2转过90度即耳机头2与头戴条1位于同一平面时,出声孔8可被遮挡部遮挡,收纳时耳机头2不易发生转动,可保证出声孔8一直被遮挡,有效保护喇叭9。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第二前壳7固定在支撑件10上,转动结构包括与转轴12连接的直齿锥齿轮11,支撑件10的周侧设置有与直齿锥齿轮11相噬合的轮齿,第一前壳5与第二前壳7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连接轴4连接在第一前壳5与第二前壳7的中心位置。转动耳机头2时,头戴条1、转轴12和直齿锥齿轮11固定不动,第一前壳5带动第二前壳7和支撑件10绕直齿锥齿轮11转动,由于支撑件10周侧的轮齿与直齿锥齿轮11噬合,支撑件10也绕其轴线转动,带动第二前壳7转动,使得出声孔8与避让孔6或遮挡部重合。其中,支撑件10为圆盘状结构,第一前壳5与后壳15固定组装,后壳15上开设有供转轴12穿过的通孔。

如图1和图4共同所示,出声孔8设置有多个,多个出声孔8均匀设置在第二前壳7的同一圆周上。避让孔6设置有多个,多个避让孔6与多个出声孔8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前壳7上位于两避让孔6之间的部分为遮挡部。当用户摘下耳机将耳机头2转平收纳时,耳机头2转过90度,第二前壳7转过一个角度α,角度α根据第二前壳7出声孔8的分布角度定义,例如图中八个出声孔8均匀分布一周,角度间隔为45度,则角度α为45度的倍数。

如图1所示,第一前壳5的外侧套设有耳套3,耳套3可以由硅胶、橡胶、海绵或其他软质材料制成,后壳15内收容有主板13和电池14,主板13和电池14分别与喇叭9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通过在耳机头内设置可与第一前壳相对转动的第二前壳,喇叭安装在第二前壳内,不佩戴耳机时,第一前壳上的遮挡部可将第二前壳上的出声孔遮挡密封,可以阻绝空气,防止气压冲击,避免喇叭振膜变形或膜折,还可以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耳机头,从而有效保护喇叭。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述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头戴式耳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23841.6

申请日:2019-07-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845259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H04R1/10

专利分类号:H04R1/10

范畴分类:申请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4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投资服务中心308室

发明人:崔文杰

第一发明人:崔文杰

当前权利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石誉虎

代理机构:37255

代理机构编号: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头戴式耳机论文和设计-崔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