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其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和与照明模块电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位于照明模块的上部,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具有电磁接收器的电子设备充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通过将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模块与用于照明的照明模块集成在一体,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放置在桌子上、床头柜上等,照明装置在照明的同时,可对电子设备充电,且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模块和与所述照明模块电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所述照明模块的上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具有电磁接收器的电子设备充电。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模块和与所述照明模块电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所述照明模块的上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具有电磁接收器的电子设备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驱动电路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隔磁板,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顶盖、外壳、底壳和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壳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顶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器件和安装座,所述发光器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柱状,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安装座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灯带。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具有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的供电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为外接电源插口或内置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在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会用到。照明装置分为台灯、吊顶灯或者手提灯等多种类型,以满足人们日常各种生活场景的需求。智能手机功能繁多,与日常出行、消费、娱乐等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增加,手机的日常使用时间大大增加,大多数人会遭遇手机电量消耗用尽,且不便充电的尴尬境况。

为此,有的手机具备无线充电功能,通过近场感应,由无线充电器将能量传导到充电终端设备(即手机),终端设备再将接收到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设备的电池中。

但是,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功能单一,且桌子、床头柜等放置照明装置的地方,不方便放置无线充电器,导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器器功能单一,且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和与所述照明模块电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所述照明模块的上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具有电磁接收器的电子设备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驱动电路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且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隔磁板,所述隔磁板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模块包括顶盖、外壳、底壳和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底壳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顶盖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器件和安装座,所述发光器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安装座为柱状,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底壳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发光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安装座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灯带。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底壳内具有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的供电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为外接电源插口或内置电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通过将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模块与用于照明的照明模块集成在一体,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放置在桌子上、床头柜上等,照明装置在照明的同时,可对电子设备充电,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中无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中无线充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照明模块;

101—顶盖;

1011—抵接部;

102—外壳;

1021—第一开口;

1022—第二开口;

1023—凹槽;

103—底壳;

104—发光模块;

1041—发光器件;

1042—安装座;

105—供电模块;

20—无线充电模块;

201—无线充电线圈;

202—驱动电路板;

203—隔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先对本实施例中的术语进行简要说明。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灯带是指把LED组装在带状的FPC(柔性线路板)或PCB硬板上,因其产品形状像一条带子而得名。LED灯带可分为LED硬灯条和柔性LED灯带。

无线充电原理:是通过近场感应,由无线充电设备将能量传导到充电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再将接收到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设备的电池中。能量的传导采用的原理是电感耦合,可以保证无外露的导电接口,不仅可以省去设备间杂乱的传输线,对于诸如电动牙刷等经常与液体等导电介质接触的电子设备都更加安全。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中无线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中无线充电模块的俯视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模块10和与照明模块10电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20,无线充电模块20位于照明模块10的上部,无线充电模块20用于为具有电磁接收器的电子设备充电。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常用的电子产品。为了描述方便,下面将电子设备以手机进行说明。

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通过手机付费、通信等,使手机的使用频率较高。而手机内的电池的电能有限,因此,手机的充电较为频繁,几乎一天一次充电,为了不影响使用,多数都在夜晚并在床头柜或者离床头较近的桌子上对手机进行充电。床头柜空间大小比较有限,无法放置太多东西。通过将为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模块20与用于照明的照明模块10集成在一体,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放置在桌子上、床头柜上等,照明装置在照明的同时,可对手机充电,且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照明模块10发出的光一般是向四周发散的,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将无线充电模块20设置在照明模块10的上部,这样,无线充电模块20不会影响照明模块10发出的光,即无线充电模块20不会遮挡照明模块10,使用户用更好的体验效果。在使用时,手机可放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顶部,这样,手机能更靠近无线充电模块20,在手机充电的同时也不会遮挡照明模块10。

在具体实现时,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无线充电模块20包括无线充电线圈201和驱动电路板202,无线充电线圈201位于驱动电路板202上且与驱动电路板202电连接。

在使用时,将手机放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顶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原理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就是通过无线充电线圈201中的电流变化,使磁场发生变化,对应的手机内部电磁接收器(即电磁接收线圈)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完成为手机的电池充电过程。当具有电磁接收器的手机放在照明装置上面时,无线充电模块20中的无线充电线圈201作为电磁发射端产生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磁场使电磁接收器产生电流,给手机充电。其中驱动电路板202控制无线充电线圈201发射变化的磁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无线充电模块20还包括隔磁板203,隔磁板203位于无线充电线圈201与驱动电路板202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在无线充电线圈201与驱动电路板202之间通过设置隔磁板203,避免无线充电线圈201发射的磁场对驱动电路板202造成影响。

在具体实现时,无线充电线圈201可以盘形环绕在隔磁板203上,无线充电线圈201盘绕围成的面积小于隔磁板203的面积,隔磁板203的面积小于驱动电路板202的面积,这样,使隔磁板203能完全隔开无线充电线圈201与驱动电路板202。

可选的,隔磁板203和驱动电路板202可以为圆形,隔磁板203和驱动电路板202也可以为矩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照明模块10包括顶盖101、外壳102、底壳103和发光模块104,发光模块104位于外壳102内,外壳102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021和第二开口1022,顶盖101与第一开口1021连接并覆盖第一开口1021,底壳103与第二开口1022连接并覆盖第二开口1022;

无线充电模块20位于第一开口1021与顶盖101之间。

在具体实现时,隔磁板203和驱动电路板202的形状可以与外壳102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相匹配,具体的,外壳102可以为圆柱状、多棱柱状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只要底壳103能平稳的放置在平面上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使发光模块104发出的光能透出外壳102,外壳102可以采用半透明的材质,还可以在外壳102上设置透光孔,以方便发光模块104发出的光能透出外壳102。

在使用时,将第一开口1021朝上放置,即顶盖101位于外壳102的顶部,底壳103位于外壳102的底部。由于无线充电模块20位于第一开口1021与顶盖101之间,这样方便将手机放置在顶盖101上。具体的,驱动电路板202与第一开口1021接触,并覆盖第一开口1021。

具体的,顶盖101与外壳102的顶部连接,底壳103与外壳102的底部连接。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盖101与外壳102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底壳103与外壳102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这样方便拆卸顶盖101和底壳103,并方便维修发光模块104和无线充电模块20。在外壳102的顶部和外壳102的底部分别连接顶盖101和底壳103后,外壳102的侧面和顶盖101的侧面,以及底壳103的侧面均平齐,或者光滑的过渡,以增加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美观性。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顶盖101与外壳102的顶部,底壳103与外壳102的底部,比如螺钉、卡扣、卡箍等,或者顶盖101与外壳102的顶部通过胶带或者胶水连接,底壳103与外壳102的底部通过胶带或者胶水连接,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外壳102的顶部具有凹槽1023,第一开口1021位于凹槽1023的底壁,凹槽1023的侧壁为锥面,这样方便放置无线充电模块20,无线充电模块20的驱动电路板202与凹槽1023的底壁接触以覆盖第一开口1021。顶盖101朝向无线充电模块20的一侧具有抵接部1011,当顶盖101与外壳102的顶部连接时,抵接部1011的端部与驱动电路板202相抵接,以固定无线充电模块20,防止照明装置在移动时,无线充电模块20在凹槽1023内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发光模块104可以包括发光器件1041和安装座1042,发光器件1041连接在安装座1042上,发光器件1041与驱动电路板202电连接。在具体实现时,为了使照明装置有更好的发光效果,将发光器件104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为了使照明装置能均匀发光,多个发光器件1041在安装座1042上均匀间隔分布。

可选的,安装座1042与底壳103连接。即将发光器件1041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底部,从照明装置的底部向四周发光。

在具体实现时,发光器件1041为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灯带。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灯带的使用寿命长。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灯带可以发同一种颜色的灯光,也可以发不同颜色的灯光,只要能通过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灯带进行照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底壳103内具有与驱动电路板202电连接的供电模块105;供电模块105为外接电源插口或内置电池。通过供电模块105为驱动电路板202供电,以使驱动电路板202同时为发光器件1041和无线充电线圈201供电。

在具体实现时,由于驱动电路板202位于顶盖101处,供电模块105和发光器件1041位于底壳103上,因此,供电模块105与驱动电路板202的连接线需要经底壳103,并穿过外壳102和第一开口1021与驱动电路板202连接,为了防止供电模块105与驱动电路板202的连接线弯曲,以影响照明装置的发光效果,可在照明模块10内设置支撑柱,支撑柱位于照明模块10的中部,支撑柱的一端与底壳103连接,支撑柱穿过外壳102和第一开口1021后其另一端与驱动电路板202连接,连接线缠绕在支撑柱上或者从支撑柱中穿过,以固定连接线,防止其弯曲。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开口1021的尺寸小于第二开口1022的尺寸,第一开口1021用于支撑无线充电模块20,因此,将其尺寸设置小于第二开口1022的尺寸,以增加第一开口1021的支撑强度,第二开口1022的尺寸大于第一开口1021的尺寸,可选的,第一开口1021的大小与外壳102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相同,这样,方便放置发光器件1041。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了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安装座1042为柱状,安装座1042的第一端与底壳103连接,安装座1042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口1021连接。

具体的,安装座1042可以为圆柱状,发光器件1041绕安装座1042的圆周方向和轴向间隔均匀排布,使照明装置由中部向四周发散照明。当然,安装座1042也可以三棱柱状、四棱柱状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当安装座1042为柱状时,供电模块105与驱动电路板202的连接线可以直接缠绕在安装座1042上或者从安装座1042中穿过,以固定连接线,防止其弯曲。

在具体实现时,安装座1042的第二端的尺寸大于第一开口1021的尺寸,安装座1042的第二端抵接在外壳102的第一开口1021处的内顶壁,或者;安装座1042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口1021相匹配,安装座1042的第二端插入第一开口1021内,安装座1042第二端的侧壁与第一开口1021的内侧壁相抵接或者连接,以固定安装座1042,安装座1042的第二端的端部与驱动电路板202相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的其余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例中描述的元素、结构或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例中示出的元素、结构或特征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相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0028.7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84328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21S 2/00

专利分类号:F21S2/00;F21V33/00;F21V19/00;F21V21/02;H02J7/00;H02J50/00;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203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守敬路498号1幢201/15室

发明人:刘其杰

第一发明人:刘其杰

当前权利人: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颖;刘芳

代理机构:1120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照明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其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