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桂林利源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传统的河道防护施工的建设方式,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增强了河道堤岸的防护能力。要不断研究施工的具体技术,完善各项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适应市场化浪潮下的工程建设,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前进。本文对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堤防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洪水频繁发生。防洪形势日益严峻,对堤防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保证路堤防护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加强路堤施工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路堤防护工程的作用,更好地保护一方的安全。

1水利工程堤防护岸的重要作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利工作中的堤防和护岸属于两种不同的结构工程。堤防作为一种常用的挡水建筑物,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约束、限制洪水,尤其是在雨季河流径流量突然增加或是湖泊水位暴涨等情况下,堤防可以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减少了洪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冲击影响。二是在临海水利工程中,堤防还能够有效抵挡风浪或海潮的冲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海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侵蚀。

工程型护岸指确定加固处理岸坡方案仅出于防洪、输水和航运等工程需要,将原有天然岸坡改造为混凝土、砌石等为代表的刚性工程护坡。混凝土、浆砌块石等建筑材料的广泛采用原因是这些材料的抗冲、抗侵蚀性及耐久性好,同时对于输水的人工运河,还可减低糙率,提高输水效率,减少渗透损失。

2水利工程河道堤防建设中堤身填筑技术

2.1土料的选择和开采

在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时,土料的选取将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选取土料之时,应当遵循就近原则来进行选取。依据设计要求规定,将土料水分、土质、开采条件、运输距离等相关要素予以充分考量,而后明确出在何地进行土料开采。通常而言粘性相对较大的土料适宜于应用在心墙及铺盖部分,而堤后重盖则可选用砂性土质。将淤土及时清除,做好排水处理措施之后再实施土料开采作业,通常选用以截为主的排水形式,应用立面亦或是平面进行土料开采,进行开采之时必须要能够将土料质量加以严格把控以保证所开采的土料能够完全达到施工标准的要求。

2.2路堤填筑施工技术

2.2.1堤基清理

堤防建设之前,需要对表面做好清洁工作,要从堤身、铺盖及基面三部分入手。基床表层和堤防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对一些老堤,要加高加厚处理,当清洁工作完成后,需要做好压实工作,并对土壤实干密度也要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2.2进行填充操作

在这项工作中,需要注意几点:如果地面不平,应水平分层进行,总是从低到高层填充,但不能够在斜坡之处实施铺填;如果截面比1:5的斜坡陡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证边坡比为1:5可以稍缓该步操作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缩短人工施工段的长度,而进行机械施工之时其工段的长度最好长于100m为宜,;辊的工作表面,结合土壤,为了避免边沟,可以重叠对接口的实现;如果在软土地基上开展相关工作的路堤,对含有一套两侧压切平面,然后根据截面设计实施分层填筑,并尽量选择对堤填土高水分含量的土壤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时必要的速度控制好,也要注意相关的基础和位移观测点,结合观测数据的正确分析,对相关的安全建设工作实施指导和科学。

2.3铺料作业的技术及要求

铺料前应将已压实层的压光面层刨毛,含水量应适宜,过于时要洒水湿润。铺料要求均匀、平整。每层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应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另外还严禁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当清除。砂砾料分层铺填的厚度不宜超过30~35cm,用重型振动碾时,可适当加厚,但不超过60~80cm。铺料至堤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机械铺料一般是30cm,而人工铺料一般是10cm,土料铺填与压实工序要连续进行,避免土料含水量变化过大影响填筑的整体质量水平。

2.4压实作业相关要求

施工前应先做碾压试验,确定碾压参数,以保证碾压质量能达到设计干密度值。碾压时要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土料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为1%-3%范围内,分段填筑,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同时,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砂砾料压实时,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20%~40%,中细砂压实时的洒水量,应按最优含水率控制。

3护岸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

3.1坝式护岸

当采用大坝保护方法保护堤防时,可将水流沿堤坝和支坝引水,使水流与堤岸分离一定距离,从而减少水流。潮汐和波浪对边坡的侵蚀效应。虽然目前护岸形式比较多样,不仅有顺坝、丁顺坝,还有潜水坝,无论是哪种坝体,其结构都是相同的。目前,在比较常见的护堤中,堤防是最常用的护堤,丁坝护岸在调节河床缓流和宽河段水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2坡式护岸

护坡主要是指在一定程度上覆盖岸坡及其脚下的抗冲刷材料。这种护岸方式更常用。它不会对水流和河床边界产生太大的影响。护脚工作是护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岸工程的稳定与否对护岸工程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保证护脚工程的整体质量,因为它能有效地抵抗相关收入的侵蚀和床载的磨损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护坡技术,在旱季施工,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程序施工。设计相应抛石船的具体位置。此外,抛石工作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从远到近,从上到下。

3.3墙式护岸

此种护岸方法即为由岸堤处修筑出竖直性的陡坡挡墙,此类护岸技术会被普遍应用到海岸防护亦或是城区河流当中,特别是在堤外无滩、河道狭窄位置的堤段有着广泛性的应用,亦或是受制于地形因素的限制在较易遭受水流冲击的位置也大量应用此种技术。在这里所提到的挡墙一颗被分成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和悬臂式挡墙等形式。通常而言,在临近水面的一侧大都选用直立式挡墙,为了降低工程量,需尽可能的将护岸断面缩小,然而其前提条件是要确保其稳定度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大多数情况下,所建构墙体的材料必须要能够符合于堤岸稳定性和耐冲刷的特性要求,采用浆砌石、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要求墙基还应嵌入到堤岸护脚内一定深度。

综上所述,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在水利工程中有着的作用,堤防护岸工程可有效的预防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对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够确保堤防护岸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周斌.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

[2]罗焕玲.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

[3]戴双锐,徐明.浅谈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09)

[4]朱子文.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

标签:;  ;  ;  

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