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娜: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佟丽娜: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摘 要: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功能等方面作了新的具体的阐释,这些构成了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新时代条件下学习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并把握其理论的重要价值,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自觉继承和发展列宁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的研究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列宁 马克思 意识形态 当代价值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并且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俄国的国内现状,进一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形成了体系化、独立化的意识形态思想。

一、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之于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深刻的论述了意识形态中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系统地解释了意识形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一)“科学的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提出

列宁在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俄国的具体实践出发,继承马克思相关理论的同时,明确了意识形态是基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可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也可以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但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不再专属于资产阶级,也不再是无产阶级批判和消灭的对象,也成为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有利武器。列宁将马克思创新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部分创新,并且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进一步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列宁“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继承发展,也是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坚持意识形态党性原则和阶级性特征

列宁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说过“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指明了意识形态具有党性原则。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列宁并未一味的遵循马克思所提出了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而是将意识形态的社会性质区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且并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为其所代表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坚持意识形态党性原则是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性研究之一。

马克思主义指出过: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列宁在认可和继承阶级性的同时还认为,在当时的社会,最大的现实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意识形态的斗争也就是阶级斗争的真实写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为大多数人谋取利益的,所以它敢公然承认自己的阶级属性,这也就看到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我们在审视一种意识形态时,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和阶级性的特征,这也是列宁对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

(三)“灌输”理论的深刻阐释

理论指导实践,从我国发展历程来看,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发挥着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在当今社会仍然没有过时,对我们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灌输”理论是“对社会总体内的实际运动进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所获得的东西”,是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又一创新性研究。列宁在强调工人阶级主体地位的同时更注重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灌输,使工人阶级自觉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圈子里来。在灌输的方式和手段上,列宁认为要通过实践教育和宣传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革命和建设,不能脱离实践泛泛而谈。无产阶级政党通过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的行动指南,指导工人运动。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二、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当代价值

列宁基于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开创性地阐述了意识形态的“灌输”理论,他提出了想要增强人民的意识形态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不能单纯依靠工人自发形成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要将理论生活化和通俗化,找到适合工人阶级的学习方式方法,只有牢牢加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才能真正将无产阶级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战胜资产阶级。

今年举办的2018中国西南(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共开设8个展馆,现场汇聚国内外102个知名汽车品牌,参展车辆1023多台,新车发布会33场;同时举办的“魅力丝路·时尚昆明”汽车模特选拔大赛吸引了400位名佳丽参赛,开展演艺活动100多场,车展规模再创新高、展会品质全面升级。

在创新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列宁首次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没有明确指出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章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尤其在意识形态方面更要占据领导核心地位,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的指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条件下,西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敌对的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的意识形态的发展现状,尤其近几年西方媒体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加速了西方价值观念传入我国,扰乱了社会秩序。所以我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地位,将主流意识的领导权牢牢把握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活化,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在过主流意识领域的影响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心骨”作用

(2)负反转构造对桩西潜山及上覆第三系的油气运聚和保存起到关键作用,控制并形成了研究区多层系、多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K、ET-1、TXB2水平,其中ET-1、TXB2采用放免法检测(西安凯普公司FM2000γ免疫计数器)。

(二)加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夯实群众基础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的历史的决定,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党成立的那天起,毛泽东同志就强调的我党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列宁的“灌输理论”就是要求要在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其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的生活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聆听人民群众的声音,真正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从而凝聚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列宁在汲取马克思理论的同时,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尤其在十九大后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凝结全民族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定的指导方向和先进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7]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3.

[8]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4.

[9]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11.

[10]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203~204.

★通讯作者:闫 红

标签:;  ;  ;  ;  ;  ;  ;  ;  ;  ;  ;  ;  

佟丽娜:列宁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