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

徐立新(河北省威县枣元中学河北邢台054703)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5-074-01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形成崇尚真、善、美的理想,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感情,也能使教师教学乐在其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肯定了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特点。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实施语文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1、在朗读训练中渗透情感教育。加强朗读活动。人类语言学研究表明朗读并非机械地把原文读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语言,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朗读中巧妙地渗透情感育。

2、在作文实践中渗透情感育。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是课内外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语文的教学更加离不开课外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来源于实践,也反映在行动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教学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巩固、加深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情感教育落到日常社会生活中。

二、借助教材内容渗透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有古诗、散文、诗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爱祖国、爱人民、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关心他人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渗透情感教育。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讲述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在教学中,我借助这一事例,教育学生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硬着头皮往前闯。《童年》一文作者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童年的美好,歌颂了童年生活的瑰丽。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我还能借助语文教材中蕴藏着的各式各样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通过学习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说,借助教材内容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一个基本方式。

三、挖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情文并茂的精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课堂"情绪激昂""寂静无声""兴高采烈""悲凉凄苦",以此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进而陶冶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血和泪凝集而来的,是感情的海洋。冰心说过:"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关于散文》)在水一般清澈的冰心的散文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火一样炽热的感情波涛吗?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极富感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历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叩开他们的情感之门。在教《背影》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篇课文通过松骨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作者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感情层层深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及作者期盼祖国早日统一。教学杨朔的《荔枝蜜》,我按"事─景─人─情"逐层剖析,使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主题: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

四、渗透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机会

语文学科中德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不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采用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而且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育的时间也是随机的,只要找准时机,随时都可以进行教育。一篇文章、一段名言、一首小诗都能给学生以启迪、以教育。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何时何地何机会,只要允许就可以适时点拨,不可错过机会。

总之,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进化的工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搞好情感教育工作,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编排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琢磨透学生,着眼于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品的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我们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标签:;  ;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