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机电中心管理站安徽亳州236700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想要农田水利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需政府、企业以及工程建设中每一个人的团结协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提高管理部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前缺少系统的规划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完整的规划系统。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度可以使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对工程建设的按时竣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各部门之间需要协调配合,但是,在现存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的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建设前期的项目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系统,缺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导致一些工程在没有任何目标的情况下就进行建设工作,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1.2缺乏一定的管理制度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工程建设起决定性的作用。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把握工程建设的大方向,同时也须对建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管理不到位,使建设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原材料浪费严重,工程建设的质量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1.3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度不足,资金注入有限

一些政府部门对农业水利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投入的资金很少,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紧缺,导致工程建设的难度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乡镇政府资金有限,更高级的政府管理部门对农田水利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加大,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

1.4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我国现有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时间较早,基础设施等已经处于老化的状态,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传统,使得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老化程度愈加严重。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和必要的管理手段,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农田水利依旧使用掏沟、除草、蓄水等管理方式,导致农田水利出现渗漏,农田的使用率不断下降,且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远远达不到现代精细化、高效化农业的发展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但农田水利系统依然比较分散,无法实现水利工程的系统性、整体化的运行,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每个家庭的产业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农田水利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传统的农田水利系统无法发挥多样化的作用,这就削弱了农田水利的真正作用,无法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长此以往,水利工程设施会逐渐失去其功能。

2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求可知,在后续管理阶段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具体管理要求实施,提升管理重要性。以下将对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2.1做好总体规划工作

根据当前规划要求可知,在后续规划过程中按照建设和管理要求可知,只有按照规划设计模式实施,才能满足要求。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能满足现有体系可知,要确定建设方向,对重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后,考虑到区域环境以及项目工程准则要求,需要按照规划要求和流程进行,避免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规划重点工程的过程中,要兼顾到区域环境,明确当前需要改进的项目,通过启动和实施后,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只有做好经济社会的管理工作,才能使其适应社会主义要求。如何做好改善工作成为重点,要提升区域建设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整体规划阶段,了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做好调查工作。此外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建立示范基地,保证项目成功进行。当前很多省份建立基地,在水利工程建设和实施过程阶段,适当进行考察,保证建设和推广的可行性。

2.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形式的具体要求可知,在水利工程落实阶段要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针对岗前培训以及其他项目内容可知,只有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满足管理要求。根据具体培训以及水利项目建设可知,其目的是做好工程建设和指导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必要时开展技术培训的模式,提升综合能力。在培训指导阶段通过举办水利工程建设班进行落实,尤其是需要保证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通过适当的培训和指导后,能适当扩展视野,保证建设工作具备预见性和前瞻性,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要突出管理重点,按照具体流程和要求实施,将措施落实,提升可行性。

2.3发挥政府领导作用

根据现有规划模式和布局要求可知,如何确定合适的规划形式是重点,政府相关部门在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要致力于解决区域建设问题,政府本身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在调查和建设阶段,要尽量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满足建设和管理要求。为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要从区域内平衡的角度入手,按照和谐建设要求落实,根据扩建和改造要求可知,为了适应农田水利设施,在实施阶段要进行行政领导,积极调动群众的参与性。

2.4建设完善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也需不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更好的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发展的管理观念。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管理制度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环境及自然环境因素。农业管理人员需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体系,将现代的管理技术充分运用到农田水利建设中,以发挥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作用。

2.5加强工程后期管理维护

工程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是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部门需对政府及社会各界投入的资金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制定责任制工作体系,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加强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建立奖罚机制,对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2.6推广新的技术形势

(1)高效节水

该技术形式的优势突出,在应用过程中合理选择水量,保证持续高产。此外以节水在资源应用为基础,在整个落实阶段要建立合适的经济体系,凸显出其具体作用,达到理想的作用。

(2)保护地下水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如何保护地下水成为重点和关键,该管理系统通过灌溉区域的合理化应用后,能全面对农业水源进行改善,保持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

(3)改善水质

农村饮水问题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节水管理体系的应用优势突出,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提供安全和标准的生活用水。原有湿润的农田灌溉区域以平原和丘陵区域为主,在建设阶段,要以改善水质为前提,满足要求。

结束语

我国农业农田的地域广泛,分布位置各异,在地质地貌不佳的位置会出现严重的缺水现象,人们的生活用水及田间灌溉问题突出,有待进一步解决。地方政府应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以促进农业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安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J].江西建材,2017(04):126+131.

[2]闫雪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7,37(01):40-41.

[3]崔凯强.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2):180-182.

[4]张玉龙.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0):113-114.

标签:;  ;  ;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