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控制论文_张驰,陆永华,梁立鹏,赵采仪

导读:本文包含了悬浮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霍尔,静电,线性化,同步电动机,不等式,谐波,系统。

悬浮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驰,陆永华,梁立鹏,赵采仪[1](2019)在《基于双霍尔传感器的磁性小球悬浮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双线性霍尔传感器结构的磁性小球悬浮控制系统,在电磁驱动器底端及顶端中心位置各同向布置一个线性霍尔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将两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减法处理,消除了电磁驱动器磁场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试验表明,磁性小球到电磁驱动器底端距离为16.46~42.46mm时,调理电路输出电压值与磁性小球到电磁驱动器底端距离的负叁次方成正比;基于PID控制策略,设计了一个磁性小球悬浮控制系统,选取合适的PID控制器参数,试验表明,系统的超调量和响应速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磁性小球实现了在25mm位置处的稳定磁悬浮,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达到±0.125mm。(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1期)

陈东阳,郭清远,董文博,贺欢,余建定[2](2019)在《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悬浮是一种无接触式研究材料深过冷等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设计了一套地面静电悬浮控制系统。基于双GPU建立图像采集和位置解算系统,使用实时检测算法完成对目标的实时检测。对样品带电以及动力学建模,通过开环-赋初值PID的控制策略,实现材料的融化悬浮等实验,省去了深紫外灯进行电荷补充的装置。实验证明,图像处理速度在304×304像素达到了700frame/s,同时规则球体控制精度约在±0.02mm以内。模型仿真控制结果和实际实验控制结果的相关参数基本一致。加入900V(该电压引起材料的加速度约为1.274m/s2)的人工扰动下,静电悬浮约340ms即可稳定,证明了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和静电悬浮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郑文伟,刘春芳[3](2019)在《机床用磁悬浮平台电磁悬浮系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控加工机床快速刀具伺服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运动部件与导轨之间存在摩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磁悬浮技术实现运动过程无摩擦的控制方案。根据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可获得一个与原系统等价的线性系统。之后,在此线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内模控制的方法使磁悬浮系统稳定。理论分析和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保证磁悬浮系统全局稳定,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此外,在参考跟踪和干扰抑制方面有较好的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李增乐,蓝益鹏[4](2019)在《可控励磁直线磁悬浮同步电动机悬浮系统H_∞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数控机床从旋转扭矩到线性力的转换,为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采用直线电机作为直接驱动系统,直线电机产生的推力是直接的,但直线电机在竖直方向存在法向力使得摩擦影响进给精度,为消除的摩擦,释放法向力,采用直线磁悬浮电动机作为驱动装置。为使进给平台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始终稳定维持在一定高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设计H_∞鲁棒控制器,保证了悬浮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首先建立可控励磁磁悬浮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选定四个状态空间变量,建立直线电机悬浮系统的空间状态方程。根据状态空间方程,通过Riccati不等式,推算出H_∞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搭建悬浮系统的simulink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李洁,蓝益鹏[5](2019)在《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系统的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Controllable Excitation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CELSM)磁悬浮系统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本文提出一种滑模控制方法。根据CELSM的运行原理,建立CELSM电压方程、磁悬浮力方程和状态方程;设计合理的切换函数和趋近律,使系统的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到零,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推导滑模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验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环境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滑模控制的CELSM磁悬浮系统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证明算法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李亚琦,秦斌,王欣[6](2019)在《基于鲁棒H_∞控制器的磁悬浮系统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磁悬浮小球系统的控制问题,为了解决传统PID控制方法在磁悬浮小球控制过程中调节效果不理想,鲁棒性较差,易受外界扰动而失去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鲁棒控制的方法来进行系统的控制,鲁棒控制算法能解决磁悬浮系统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使系统保持预期的性能要求。将传统PID控制与现代H_∞鲁棒控制进行仿真比较,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鲁棒H_∞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磁悬浮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系统超调量,较少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更好地改善了磁悬浮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王成杰,伍星,张静,陈涛[7](2019)在《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策略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控制技术是磁浮列车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是保证磁浮列车正常起浮和运行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对交通运行速度和乘坐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控制系统更加复杂,传统悬浮控制器的反馈控制已不能适应磁浮列车技术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对列车各种性能提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磁悬浮系统控制一般建立单电磁铁悬浮的非线性化模型,并在其平衡点位置进行线性化处理,应用经典控制理论进行综合设计。因此研究更加高级有效的控制方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崔培玲,张国玺,刘志远,许涵,韩邦成[8](2019)在《基于通用选择性分数重复控制的磁悬浮转子谐波电流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磁悬浮转子系统中,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和传感器误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谐波电流,由此产生谐波振动。重复控制是一种消除控制系统周期性扰动的方法,传统的重复控制器等效地补偿所有谐波频率分量。然而,在磁悬浮转子系统中,谐波电流中低次谐波成分通常表现为主导谐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的选择性分数阶重复控制的磁悬浮转子系统的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建立了kn+i阶离散周期序列的内模。通过引入具有独立控制增益的并联重复控制结构,并根据具体谐波幅值大小调整每个支路控制器增益,加快了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采用分数延迟滤波器实现了抑制低次主导谐波时的频率的自适应,给出了系统稳定性判据。在磁悬浮转子系统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8期)

肖奇军,罗忠辉[9](2019)在《电磁悬浮静电驱动旋转微镜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电磁悬浮微镜绕轴向-180°到+180°角度的旋转控制.对该系统所采用的电磁悬浮、静电驱动、转角闭环控制等进行研究。首先,设计和制造了电磁悬浮微镜的定子和转子结构。接着,对通过线圈的电流频率、电流大小与悬浮高度的关系进行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在分析变电容驱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旋转控制实验,说明在按相序通电情况下,转子能实现旋转。最后,介绍了采用高精度的电容检测的转角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励电流峰-峰值是0.5A,激励频率为20MHz时,转子悬浮到100μm高度,能够实现指定角度的控制,基本满足电磁悬浮微镜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郑齐,冯久奎[10](2019)在《消化道磁悬浮胶囊机器人模型及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现有胶囊内窥镜的功能及工作方式,发现传统胶囊内窥镜存在可控性差、图像分析工作量大、运动模式及功能单一等缺点。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磁悬浮控制技术的胶囊机器人,并介绍配套的检测平台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胶囊机器人悬浮于设定高度并可调整角度。该胶囊机器人有望应用于人体消化道图像筛查、病变部位活检取样、小剂量针对性定点释药等。(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7期)

悬浮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静电悬浮是一种无接触式研究材料深过冷等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设计了一套地面静电悬浮控制系统。基于双GPU建立图像采集和位置解算系统,使用实时检测算法完成对目标的实时检测。对样品带电以及动力学建模,通过开环-赋初值PID的控制策略,实现材料的融化悬浮等实验,省去了深紫外灯进行电荷补充的装置。实验证明,图像处理速度在304×304像素达到了700frame/s,同时规则球体控制精度约在±0.02mm以内。模型仿真控制结果和实际实验控制结果的相关参数基本一致。加入900V(该电压引起材料的加速度约为1.274m/s2)的人工扰动下,静电悬浮约340ms即可稳定,证明了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和静电悬浮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悬浮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驰,陆永华,梁立鹏,赵采仪.基于双霍尔传感器的磁性小球悬浮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2].陈东阳,郭清远,董文博,贺欢,余建定.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9

[3].郑文伟,刘春芳.机床用磁悬浮平台电磁悬浮系统控制研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4].李增乐,蓝益鹏.可控励磁直线磁悬浮同步电动机悬浮系统H_∞控制的研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5].李洁,蓝益鹏.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系统的滑模控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6].李亚琦,秦斌,王欣.基于鲁棒H_∞控制器的磁悬浮系统控制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19

[7].王成杰,伍星,张静,陈涛.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策略研究综述[J].电气自动化.2019

[8].崔培玲,张国玺,刘志远,许涵,韩邦成.基于通用选择性分数重复控制的磁悬浮转子谐波电流抑制[J].振动与冲击.2019

[9].肖奇军,罗忠辉.电磁悬浮静电驱动旋转微镜控制系统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9

[10].郑齐,冯久奎.消化道磁悬浮胶囊机器人模型及控制系统[J].医疗装备.2019

论文知识图

圆锥电磁轴承结构示意图圆锥永磁轴承结构示意图年10月5日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模式模拟的风浪导致底剪切应力高于潮...基于FPGA不平衡补偿效果图和V曲线

标签:;  ;  ;  ;  ;  ;  ;  

悬浮控制论文_张驰,陆永华,梁立鹏,赵采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