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创造”的时间——黑格尔哲学视野下的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探析论文

任平:“创造”的时间——黑格尔哲学视野下的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探析论文

摘 要:时间是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作为宗教的基督教必须要解决的,而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中集大成者,其中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极其重要,解决了基督教创世论当中的几点问题,对于当时的基督教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而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在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演绎中得到了确切的证明,而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将其诠释和发展。本文通过理清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利用黑格尔哲学的视野对其更确切的定义。奥古斯丁的时间本质上是内在目的论的,也就是黑格尔所“绝对精神”自我外化的过程,人作为主观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时间构成的重要维度。同时奥古斯丁通过对上帝与人的精神,实现时间的内在目的。

关键词:时间;奥古斯丁;黑格尔

一、作为研究视野的黑格尔哲学的时间

黑格尔认为“永恒性并不是存在于时间之前或者是时间之后,既不是存在于世界创造之前,也不是存在于世界毁灭之时;反之,永恒性是绝对的现在,是既无“在前”也无“在后”的“现时”。世界是被创造的,是现在被创造的,是永远被创造出来的,这表现在保存世界的形式中。创造是绝对理念的运动”①这个见解极其深刻,永恒性并非是有限的,存在于时间之前或者是时间之后,而真正的永恒是既超越的又是内在的,因此,绝对理念超越一切的有限的实在或者是对有限世界的绝对的否定,也是绝对的肯定的关系,绝对理念内在于一切时空之内,通过自身不断的创造:正在创造或者是一直在创造,永远在创造。但黑格尔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显然这是从黑格尔把宇宙理解为生命有机体来理解,而绝对理念通过绝对理念自身的不断运动,不断的证明绝对理念自身,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实现自己。因此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是这么对时间进行理解的,即“时间是外在的、被直观的、没有自我所把握的纯粹自我,是仅仅被直观的概念;在概念把握住自身时,它就扬弃它的时间形式,就对直观作概念的理解,并且就是被概念所理解了的和进行着的概念式的理解的直观”②显然时间是概念,是具有自我否定性的概念,但这种概念并不是达到真正的自我意识,达到自己与自身的理解的概念,而是一种必须被扬弃掉的概念,因此“时间是作为自身尚未完成的精神的命运和必然性而出现。”③显然时间只是精神的否定力量的显现,因此,时间是感性的量,因此也就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从这一点来看,时间并不是作为黑格尔哲学的最重要部分,而精神要求的是超越时间,因此精神就必须是在先的,是能够自我否定的,并通过时间外化出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是,黑格尔将时间理解为绝对精神其自我展现和自我展开的过程的表象。而黑格尔的历史概念正是对时间的解答,即同质的、连续的,而在自身中又是同时性的历史时间概念,这便是仍是一种对基督教传统以来的创世论所做的最好的解答即一种线性时间。即逻辑在先的解释世界,而时间只不过是逻辑展开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黑格尔的时间概念显然是一种知识论的解释,而且同基督教神话叙事一样,都是某种不自觉或者是自觉的历史哲学的逻辑图式。显然奥古斯丁是这个解释体系的绝佳的代表,“我们看到您创造的一切;而因为您能看到这一切,它们才存在。看向自己的身外我们觉察到它们的存在,而看向自己的心智我们才觉察到它们的美好,但对您来讲,当您看到事情当被创造时,你便看了它被创造。”④显然奥古斯丁对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解是一种上帝在先的和自觉的共时性创造,这是一种绝对的认知,奥古斯丁对基督教教义的解释,从一开始就是对终极的事物进行历史的解释,并恰恰因此以神学的方式支配着世界历史。显然在奥古斯丁那里,基督教的真理一劳永逸的建立在一个个的历史事实之上。从这两点来看,黑格尔充分的吸收了这一点,并融入进其哲学的核心即黑格尔的逻辑学中。

二、奥古斯丁的时间问题的关键

在奥古斯丁对时间的论述中也可以发现这样的范畴时间的特征。在《忏悔录》第十一卷的第十四章至十六章中,奥古斯丁对时间开始论述时,他首先需要解决时间是否存在的问题。奥古斯丁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问到,如果过去的事物都不可能再现,那么随着过去事物消失的过去的时间又如何存在;未来的事物还没有到来,那么未来事物的时间也是不存在的。奥古斯丁在这里实际上是通过将时间附属于事物来对时间的存在进行论述的。而在《论音乐》中,奥古斯丁认为时间伴随着诗句的律脚和节奏存在;在《论真宗教》中,奥古斯丁认为时间是伴随着种子和婴儿的成长一起被人感知的。因此,认为时间对于奥古斯丁来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实体的存在,时间是附属于事物的。没有事物,时间也不可能获得存在。显然奥古斯丁思维之中,时间是与世界一起创造的,因为设想在创造运动变化着的东西之前不可能有某种时间,因此,这也意味着这也只能通过另一种更高的维度或者方式而得以展现。而这种展现必然是以一种信仰体验的方式践行。而时间也被区分了两种层次,一种是物理时间,即“正是因为这种可变性存在,我们可以觉察时间,度量时间。因为时间的形式来自事物的变化,来自于他们形式的改变。”⑤而这种时间是物理世界的存在的时间,这种时间的来源是形式的变化。奥古斯丁认为凡是没有次序,没有形式,也就是没有任何变化来度量物理时间的持续性。但是这种时间仍是一种有限的,而对创造的世界的年龄的预算也是毫无意义的,但这种时间在上帝相比,都是极其短暂和无价值的,因为作为上帝而言,其永恒的创造是无时间性的,即是一种无历史性的,是一种超越了时间性的维度。因此,洛维特认为“奥古斯丁知道,人有一个不依靠他人的开端,因为他借助信仰的眼睛知道,人并不纯粹是生育的产物,而是一个一次性的,绝对的创造。人类存在的根本不是生育,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同一性,而是这样的一个事实,即每一个单个的人和每一世代都是弱小的和无知的,要衰老和死亡的,但却能够通过精神的再生而获得新生。”⑥显然人类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物,其最基本的是其时间性的维度,而这也意味着奥古斯丁认为在物理时间即一种确定的时间域中,基督教是展开不了一种新生的生活。基督教更强调这么一种人类的历史,这种人类历史显然将人类的历史性的活动认为是一种上帝存在和证明的行动,因此,基督教有这一个超历史性的行动,即拯救人类。这种理解正是,人类历史既是内在于一切的之中,又是超越一切时间之中的。显然这种理解在奥古斯丁看来只能是一种内在目的论。

三、作为内在目的论的运动和发展的奥古斯丁时间理论

既然时间是在人的思想中的,那么自然在上帝创造人之前没有时间,上帝不在时间之内,是超越时间的,是绝对自由的。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在思想中的时间也是随着人的造出而产生的。这也正是上帝在时间之外创造世界,才是“无中生有”——从没有时间的“无”中创造了时间之内的“有”。既然在人造出之前没有时间,也就不存在上帝在造人“之前”做什么的问题。奥古斯丁认为“就像只有您是绝对永恒地认知的存在,只有永恒地意愿您拥有真正的知识,因为您永恒地存在,您永恒地认知,永恒地意愿。”⑦显然奥古斯丁理解的上帝是不仅是能够思维或者说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也就是永恒的创造,不仅是能够思维的,也是绝对的创造,这种创造不需要任何质料,也就是在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时间正是以此代表的上帝所创造的,这种理解显然是一种内在目的论的理解,即生命和一切具有神性的存在物,它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是能动的受内在的目的所支配的。因此,黑格尔认为,上帝那绝对的纯粹的创造本身必定是一种内在目的论的运动和发展,而那唯一的绝对的思维中的概念皆为这一运动的所规定,这揭示一种内在目的论的运动的环节。

四、结论

黑格尔通过反思的方式,即一种具有中介性的方式去揭示这一理解,而在奥古斯丁看来,只有通过信仰体验的方式去揭示。但是体验就是一种反思方式,或者说反思要求着成为那个客体,也就是并不是以其他的对象为对象,而是以自身为对象,但本身并未客体化,因此,这种信仰的体验便是非对象化的体验自身。“创造”的时间作为内在目的论的运动和发展的环节之一,而绝对在先的创造是奥古斯丁对于时间的真正的诠释,时间只是作为内在目的论环节之一,而时间在奥古斯丁是一种上帝对人的有限性的一种肯定的关系,而这也意味上帝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它内在与一切的有限物之中。黑格尔哲学中对纯粹理性的深刻见解,就是一种既内在的又超越的纯粹而又绝对的内在目的论的统一。而在黑格尔哲学那里同奥古斯丁是具有一致性的,物理时间作为一种感性的量的存在,而真正的时间则是体现在一种历史性的理解,这种历史性的理解则是对时间性的佐证。

[ 注 释 ]

①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薛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22.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272-273.

⑤奥古斯丁.忏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03.

④奥古斯丁.忏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25.

③同上,第273页.

在行车中突然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向,脱开高速挡,同时迅速轰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这样,发动机会有很大的牵引阻力使车速迅速降低。

针对本馆近十五年来典藏的中文图书,笔者按图书品种提取出版单位开展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70家出版单位的803种图书被读者预约。表4显示了读者预约图书品种前10名的出版单位,这些出版单位的470种图书被预约,占被预约品种的58.5%;这些图书总计被读者预约了1004次,占所有图书被预约次数的67.83%。综上所述,笔者以这10家出版单位为研究主体开展研究分析。

⑥[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三联书店,2002,5:193.

加盟宏远的这批老队员,有着各自不尽相同的经历。这些人要么是资格最老,要么是工资最高。在当时的体制下,他们已经无法在竞技和经济上更进一步,只剩下退役一条路。“但作为民营俱乐部,宏远可以解决他们退役之后的发展问题,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更宽松的打球环境,帮助他们走上另一条路。”

⑦奥古斯丁.忏悔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83.

[ 参 考 文 献 ]

[1]奥古斯丁.忏悔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薛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

[4]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M].三联书店,2002.5.

中图分类号:B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22-0078-02

标签:;  ;  ;  ;  ;  ;  ;  ;  ;  ;  ;  

任平:“创造”的时间——黑格尔哲学视野下的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