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论文和设计-严向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底板、腔室、切裁室和壳体,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腔室,所述底板顶端靠近腔室的一侧安装有空调排风机,且空调排风机通过连接管与腔室连接,所述腔室的顶端固定有切裁室,且切裁室一侧的底端通过支撑板安装有集尘器排风机,所述集尘器排风机通过连接管与切裁室连接,所述切裁室的顶端安装有壳体,且壳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壳体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新风管,且新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喷淋室、喷头和喷洒装置,从而使得系统便于通过喷头将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喷洒沉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底板(8)、腔室(10)、切裁室(12)和壳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腔室(10),所述底板(8)顶端靠近腔室(10)的一侧安装有空调排风机(7),且空调排风机(7)通过连接管与腔室(10)连接,所述腔室(10)的顶端固定有切裁室(12),且切裁室(12)一侧的底端通过支撑板安装有集尘器排风机(5),所述集尘器排风机(5)通过连接管与切裁室(12)连接,所述切裁室(12)的顶端安装有壳体(15),且壳体(1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底端均与底板(8)的顶端连接,所述壳体(15)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新风管(23),且新风管(2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所述壳体(15)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回风管(6),且回风管(6)上靠近壳体(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2),所述回风管(6)与腔室(10)一侧的顶端连接,所述切裁室(12)一侧的顶端通过导风管(3)与回风管(6)连接,且导风管(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所述壳体(15)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送风管(14),且送风管(14)与腔室(10)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切裁室(12)的另一侧通过排风管(11)与送风管(14)连接,所述壳体(15)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安装有门体(27),且门体(27)一端靠近铰接轴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26),所述壳体(15)内部的一侧竖向安装有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所述壳体(15)内部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室(21),且冷凝室(21)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侧安装有加热室(20),所述壳体(15)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喷淋室(19),且喷淋室(19)的顶端设置有喷洒装置(16),所述喷洒装置(16)的底端均安装有喷头(18),所述喷淋室(19)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17),所述喷淋室(19)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13),所述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4)、集尘器排风机(5)和空调排风机(7)的输入端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底板(8)、腔室(10)、切裁室(12)和壳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腔室(10),所述底板(8)顶端靠近腔室(10)的一侧安装有空调排风机(7),且空调排风机(7)通过连接管与腔室(10)连接,所述腔室(10)的顶端固定有切裁室(12),且切裁室(12)一侧的底端通过支撑板安装有集尘器排风机(5),所述集尘器排风机(5)通过连接管与切裁室(12)连接,所述切裁室(12)的顶端安装有壳体(15),且壳体(1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底端均与底板(8)的顶端连接,所述壳体(15)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新风管(23),且新风管(2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所述壳体(15)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回风管(6),且回风管(6)上靠近壳体(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2),所述回风管(6)与腔室(10)一侧的顶端连接,所述切裁室(12)一侧的顶端通过导风管(3)与回风管(6)连接,且导风管(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所述壳体(15)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送风管(14),且送风管(14)与腔室(10)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切裁室(12)的另一侧通过排风管(11)与送风管(14)连接,所述壳体(15)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安装有门体(27),且门体(27)一端靠近铰接轴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26),所述壳体(15)内部的一侧竖向安装有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所述壳体(15)内部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室(21),且冷凝室(21)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侧安装有加热室(20),所述壳体(15)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喷淋室(19),且喷淋室(19)的顶端设置有喷洒装置(16),所述喷洒装置(16)的底端均安装有喷头(18),所述喷淋室(19)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17),所述喷淋室(19)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13),所述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4)、集尘器排风机(5)和空调排风机(7)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3)呈“L”型结构,且导风管(3)分别与回风管(6)和切裁室(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9)分别与底板(8)和壳体(15)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支撑柱(9)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8)等间距固定在喷洒装置(16)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滑槽(25),所述壳体(15)内部靠近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滑槽(25)相互配合的滑块(24),所述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通过滑槽(25)与滑块(2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7)一端靠近PLC控制器(26)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28),且观察窗(28)远离PLC控制器(26)的一侧安装有门把(29),并且门把(29)上设置有防滑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回风系统是出现最早、最基本、最典型的空调系统,属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主要特征为回风与新风在热湿处理设备前混合,适用于送风温差可取较大值时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其实除了新风系统以外,其余的空调系统都是部分或者全部处理室内回风的。

工厂设备中针对发尘作业一般会使用局部集尘器排气,相对应排气的新风量由空调机补充,这种运行方案适合长时间工作的发尘作业,如果作业时间较短的情况会造成集尘器用电的浪费以及空调机新风处理的热量浪费,此外现有的系统也不能对空气中含有的灰尘以及气味进行处理,并且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也不便于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量浪费、无法处理空气中的灰尘以及不便检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底板、腔室、切裁室和壳体,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腔室,所述底板顶端靠近腔室的一侧安装有空调排风机,且空调排风机通过连接管与腔室连接,所述腔室的顶端固定有切裁室,且切裁室一侧的底端通过支撑板安装有集尘器排风机,所述集尘器排风机通过连接管与切裁室连接,所述切裁室的顶端安装有壳体,且壳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壳体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新风管,且新风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回风管,且回风管上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回风管与腔室一侧的顶端连接,所述切裁室一侧的顶端通过导风管与回风管连接,且导风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壳体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送风管,且送风管与腔室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切裁室的另一侧通过排风管与送风管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安装有门体,且门体一端靠近铰接轴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竖向安装有晶体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壳体内部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室,且冷凝室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加热室,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喷淋室,且喷淋室的顶端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的底端均安装有喷头,所述喷淋室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喷淋室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集尘器排风机和空调排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管呈“L”型结构,且导风管分别与回风管和切裁室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分别与底板和壳体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支撑柱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喷头等间距固定在喷洒装置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晶体活性炭过滤网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晶体活性炭过滤网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配合的滑块,所述晶体活性炭过滤网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门体一端靠近PLC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远离PLC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门把,并且门把上设置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通过安装有滑块、滑槽和晶体活性炭过滤网,便于对气体中含有的颗粒以及异味进行吸附过滤,保证空气的干净度,避免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能定期将晶体活性炭过滤网由滑槽从滑块上滑出,方便拆卸,以便定期清理,避免造成灰尘堵塞的现象,同时通过安装有喷淋室、喷头和喷洒装置,从而使得系统便于通过喷头将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进行喷洒沉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安装有门体、观察窗和门把,当壳体内部出现故障时,便于通过门把打开门体对壳体内部进行检修,进而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安装有PLC控制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集尘器排风机和空调排风机,系统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控制集尘器排风机关闭,使得系统由集尘模式转变为回风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系统出现集尘器用电的浪费以及空调机新风处理的热量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中: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导风管;4、第三阀门;5、集尘器排风机;6、回风管;7、空调排风机;8、底板;9、支撑柱;10、腔室;11、排风管;12、切裁室;13、出水管;14、送风管;15、壳体;16、喷洒装置;17、进水管;18、喷头;19、喷淋室;20、加热室;21、冷凝室;22、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3、新风管;24、滑块;25、滑槽;26、PLC控制器;27、门体;28、观察窗;29、门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包括底板8、腔室10、切裁室12和壳体15,底板8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腔室10,底板8顶端靠近腔室10的一侧安装有空调排风机7,且空调排风机7通过连接管与腔室10连接,腔室10的顶端固定有切裁室12,且切裁室12一侧的底端通过支撑板安装有集尘器排风机5,集尘器排风机5通过连接管与切裁室12连接,切裁室12的顶端安装有壳体15,且壳体1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竖向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底端均与底板8的顶端连接,支撑柱9分别与底板8和壳体15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支撑柱9为中空结构,保证支撑柱9与壳体15和底板8之间连接地更加牢固,壳体15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新风管23,且新风管2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壳体15一侧的底端安装有回风管6,且回风管6上靠近壳体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2,回风管6与腔室10一侧的顶端连接,切裁室12一侧的顶端通过导风管3与回风管6连接,且导风管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导风管3呈“L”型结构,且导风管3分别与回风管6和切裁室12固定连接,使得导风管3便于将切裁室12内部的空气导入回风管6,壳体15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送风管14,且送风管14与腔室10的另一侧连接,切裁室12的另一侧通过排风管11与送风管14连接,壳体15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安装有门体27,且门体27一端靠近铰接轴的一侧安装有PLC控制器26,PLC控制器26的型号可为S-200,门体27一端靠近PLC控制器26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28,且观察窗28远离PLC控制器26的一侧安装有门把29,并且门把29上设置有防滑套,便于通过观察窗28观察壳体15内部的具体情况,当壳体内部出现故障时,手握门把29将门体27打开进行检修,壳体15内部的一侧竖向安装有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滑槽25,壳体15内部靠近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滑槽25相互配合的滑块24,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通过滑槽25与滑块2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便于将空气中含有的颗粒以及气味进行过滤吸附,同时便于将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通过滑槽25从滑块24上滑槽进行拆卸,方便定期清理或者更换,具有实用性,壳体15内部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室21,且冷凝室21远离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一侧安装有加热室20,壳体15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喷淋室19,且喷淋室19的顶端设置有喷洒装置16,喷洒装置16的底端均安装有喷头18,述喷头18等间距固定在喷洒装置16的底端,使得喷头18对空气中的灰尘喷洒地更加均匀,从而保证灰尘能够沉淀,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喷淋室19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17,喷淋室19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13,PLC控制器2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4、集尘器排风机5和空调排风机7的输入端电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PLC控制器26控制第一阀门1、第二阀门2、第三阀门4和空调排风机7打开,同时控制集尘器排风机5关闭,使得系统由集风模式转变为回尘模式,空气由第一阀门1进入壳体15的内部,经过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时将空气中含有的颗粒以及气味过滤在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上,保证空气的干净度,当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通过滑槽25将晶体活性炭过滤网22从滑块24上滑出拆卸,以便定期取下来,避免造成堵塞的现象影响过滤效果,经过过滤的空气依次经过冷凝室21和加热室20进入喷淋室19内部,通过进水管17往喷洒装置16的内部注水,并且通过喷头18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喷洒,使得空气中含有的灰尘沉淀,以防造成空气污染,然后空气由排风管11和送风管14分别进入切裁室12和腔室10的内部,腔室10内部的空气一部分由空调排风机7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回风管6进入壳体15的内部,实现循环使用,并且切裁室12内部的空气则由导风管3进入回风管6的内部然后重新进入壳体15的内部,可以有效地解决系统出现用电的浪费以及空调机新风处理的热量浪费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400232.4

申请日:2019-03-2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857268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F24F3/16

专利分类号:F24F3/16;F24F13/28;F24F11/89;F24F7/08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郭守敬路276号

发明人:严向明

第一发明人:严向明

当前权利人: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丽影

代理机构:31328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集尘器排气与空调回风系统论文和设计-严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