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的新进展

核物理的新进展

一、原子核物理的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佳伟[1](2021)在《原子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945-1949)》文中提出"二战"末期,美国于1945年8月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举世震惊。同时,也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对原子弹这一划时代武器的极大关注。考察了1945-1949年《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和《申报》等主流报纸关于原子弹的报道,其内容主要涉及原子弹的威力、反应原理、研究和发明过程等。这些报纸的相关报道使原子弹知识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国人对科学与国防的关系及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政界和学界对研制原子弹、发展原子核物理的重视,也对中国发展核物理事业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粟春梅[2](2020)在《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重离子加速器以及核探测器的快速发展,核反应实验在研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机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加丰富的核反应实验现象可以被观察到。但是对核反应的研究还不全面,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在对原子核的实验研究中,对相关探测装置的刻度是数据处理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能量刻度问题深受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决定着核反应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大量的核实验数据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刻度方法,特别是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进行刻度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实验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实验用到的多块(本次实验用的是64块)Cs I(Tl)晶体中处于大角度位置的探测单元未能探测到粒子或是探测的粒子未能达到统计要求的情况。这就为后续数据处理,即CsI(Tl)探测器的刻度,沉积能的计算以及粒子径迹重构带来困难。再者,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刻度非常复杂,不像半导体探测器的刻度可以找出相应的较为简单的线性关系。Cs I(Tl)晶体的光输出与粒子的原子质量数A以及核电荷数Z都紧密相关,这又使得对其进行刻度的难度增加。所以不管是从实验数据处理的本身要求上还是刻度方法的突破上,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都是原子核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重中之重。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寻找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研究,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找到了一种对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能量进行刻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刻度大角度范围的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能量。该方法主要通过归一化将阵列中所有晶体获取的能谱幅度统一到相同的幅度值,然后以中心某一块能较为清晰的分辨出所有所测粒子的能损-能量二维谱的探测器单元为基准,对所测得的每一核素进行能量刻度。这样可以使相应的粒子达到一定的统计范围,减小刻度误差。并可以将该刻度系数合理外推到所有探测器单元对应的核素上。从而解决了原来大角度探测单元因为测量到的粒子数少无法进行刻度的矛盾,实现了对探测器阵列中所有单元的能量刻度。对核反应研究中大角度的角分布测量、后续粒子径迹重构及关联事件的挑选等物理过程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实验数据得到有效利用,解决了边角位置的CsI(Tl)闪烁晶体能量由于统计不足而无法进行刻度的难题,有利于后续相似实验的能量刻度,为此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程[3](2020)在《格林函数方法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续谱中的单粒子共振态在奇特原子核结构性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研究单粒子共振态的方法,格林函数方法是其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以往工作中,通过比较平均势场中的核子与自由粒子态密度来确定共振态,而这种方法无法给出宽共振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寻找格林函数的极点或态密度的极值来确定共振态,对于窄共振态和宽共振态都可以给出精确的能量和宽度。基于此,本文分别对球形原子核和形变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进行研究,主要包括:(1)在球形情况下,以原子核120Sn为例,利用格林函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了单中子共振态。在坐标空间中,检验了共振态能量、宽度以及密度分布对空间大小的依赖性,结果均非常稳定。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工作观测到四个新的宽共振态2g7/2、2g9/2、2h11/2和1j13/2,且窄共振态1h9/2的宽度精确度提高到1?108-Me V。(2)将格林函数方法拓展到形变原子核。在坐标空间求解了包含四级形变Woods-Saxon势的耦合道狄拉克方程。通过与以往的球形格林函数方法进行数值检验,以及与复动量表象法、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括法和散射相移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格林函数方法无论是在描述球形核还是形变核中的单中子共振态都是非常有效和可靠的。最后作为应用,利用形变格林函数方法计算了晕候选核37Mg的束缚态和共振态的Nilsson能级,并给出p-波形变晕形成的关键线索。

段芳芳[4](2020)在《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弱束缚核在重靶上的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丰中子弱束缚核,能量主要位于库仑势垒附近。丰中子弱束缚核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与稳定核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丰中子弱束缚核的微分截面角分布中,其特征性的库仑虹被明显地压低,甚至消失了。理论解释是由于弱束缚核的破裂截面大,破裂/转移道对弹性散射道有强烈的耦合效应导致其角分布具有这样的奇特性质。本研究组此前完成了三倍库仑势垒能区附近的丰质子核(8B,9C及10C等)在Pb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的测量工作,为了系统地研究弹性散射角分布与价核子、能量和靶核之间的依赖关系,本次实验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测量了88 MeV的9Be+208Pb、127 MeV的10Be+208Pb和140 MeV的11Be+208Pb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本次实验中在靶前采用了两块薄的正反面均为16条的双面硅微条探测器(DSSD),鉴别入射粒子的位置和方向,靶后采用的是由三套ΔE-E望远镜系统组成的探测器阵列用来测量散射粒子,每套望远镜均由正反面均为32条的DSSD和方硅探测器(SD)组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实验中散射粒子的角分布,通过Monte Carlo模拟得到卢瑟福散射角分布,然后直接提取出弹性散射截面和卢瑟福散射截面的比值,最终得到了9,10,11Be在208Pb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为了扣除空靶散射对实验的影响,还开展了空靶实验,并对于靶前硅散射对实验数据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空靶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认为空靶散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此次实验中,9Be的能量相对较低,在关注的角度范围内(<20°)其弹性射截面与卢瑟福散射截面的比值约为1,可以作为归一和位置校准的依据;10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菲涅尔分布,使用了Woods-Saxon势、SPP和X&P势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从10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中尝试提取了其密度分布;11Be在三倍库仑势垒能量下,弹性散射角分布中的库仑虹被明显压低,这与研究组之前测量的丰质子核的实验结果明显不同,说明价核子对于弹性散射角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对于11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我们首先使用了所提取的10Be的光学势进行扩展计算对11Be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关于破裂道对弹散道的耦合效应,使用CDCC与XCDCC进行了计算,两种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此次实验中首次在RIBLL-1上测量了11Be+208Pb反应系统的破裂截面角分布,并使用CDCC和XCDCC两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四分之一角度附近非弹性破裂的对于总破裂截面的影响开始变大,在计算中同时考虑弹性破裂和非弹性破裂,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傅颐[6](2018)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的调整,主要解决"大跃进"期间出现的专业结构、比例、设置、招生数量上的盲目扩张与不平衡问题,巩固、发展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兴学科和专业,并根据国家内政外交需要对外语、政治学、法学等薄弱环节进行适当修补,促使高等教育重新走向正规化。从专业布局的视角来考察,60年代的高等教育调整是一场克乱求治的改良,是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正确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探索取得重要成果,也存在时代局限性,其经验教训成为8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借鉴和参考。

桂朝觐[7](2016)在《16C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多年来,随着加速器技术和粒子探测技术快速的发展、实验手段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原子核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晕核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丰中子奇异核,从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中可以获得有关核反应、核结构和核内核子密度分布的信息。研究指出,具有奇异晕核结构的原子核与稳定核相比有一个典型的物理现象就是反应总截面的增大,同时价核子分离能小也是形成晕结构的必要条件。晕核核芯窄的动量分布可以用量子力学不确定原理加以解释,窄的动量分布正好对应宽的位置分布,这刚好是晕结构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测量核反应总截面、去中子截面和碎片动量分布宽度等物理量,从中可以获得有关价核子分布的更精确的信息,从而可以更进一步确认是否具有晕结构。本文着眼于丰中子滴线核16C的晕结构,通过实验测量其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从中提取核子密度分布信息进而研究16C是否具有晕结构。实验在兰州重离子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进行,用38 MeV/u的16C次级束轰击12C靶发生核反应,靶前放置3块平行板雪崩位置灵敏探测器(PPAC)用于测量入射粒子位置,靶后由一套△E-E望远镜探测器对反应碎片进行鉴别和完全运动学测量。该望远镜由一块每个面为16条的双面硅微条粒子探测器(DSSD)和8×8CsI(Tl)探测器阵列组成,可以测量和鉴别16C在12C靶上发生核反应产生的碎片粒子的能量和位置。对获取系统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得出16C的反应总截面和去单双中子截面。实验数据利用有限力程修正的Glauber模型拟合分析,理论计算值在中、高能区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而在低能区实验值略高于理论计算值。假设16C为芯核加价中子密度分布形式,并且价中子主要处于(2s1/2)2轨道上,提取16C的相应密度分布参数进行拟合计算得出理论值与实验值在低能区能够很好的符合。本实验在能量为38 MeV/u下测得16C核反应截面和去中子截面,在此能量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

裴晓丹[8](2016)在《以50Ti为弹核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文中认为合成超重核是核物理学界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获得更重的超重核是核物理研究学家一直关心的问题,近些年许多着名的国际实验室,如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GSI)、美国Livermore国家实验室、俄罗斯Dubna联合核子研究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等,均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建设重离子加速器和相关实验探究设备来合成超重核,同时技术已探测到用(-1210 barn)pb甚至更低的反应截面,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超重核的发展,并将其列入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目前,人类利用热熔合方法,用丰中子的48Ca轰击重的锕系核合成的最重的元素为Z=118,为了到达原子核性质较为稳定的超重核稳定岛,人们希望合成更重的Z>118的元素。实验上合成超重核是相当耗时耗费金钱的,且目前均遇到生成截面低的困难,因此由理论研究工作预言出合适的弹靶组成及生成截面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超重核的研究进程并列举出了目前各大实验室用具体方法合成的超重核,使我们对国内国外的研究状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同时给出了本论文的内容、特色、合成超重核的理论基础、模型介绍及两步模型的具体思想。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两步模型,选择比48Ca更重的球形中子幻数核50Ti作为弹核轰击靶核锕系元素计算熔合截面,系统地计算出合成超重核Z=117121反应的粘连概率stickingp,形成概率formp和熔合概率fusionp。计算结果表明,越重的元素熔合几率越小,而且熔合几率随入射能的增大而增大,熔合几率随角动量分波的增多而减小。本文进一步以50Ti作为弹核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通过给出各反应体系的剩余截面(?),分离能S,激发能E*,反应能Q,壳修正能△Eshell与质量数A的关系,来说明以上各因素对熔合机制的影响,并分析了合成超重核的同位素依赖性,研究表明,超重核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其形成几率受诸多方面的影响。

张世远[9](2015)在《南大物理百年》文中研究指明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是中国高等学校中建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5年创建的理化部物理学科,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史。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经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至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国立中央大学曾内迁重庆沙坪坝地区,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回迁南京。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和金陵大

郑钧正[10](2015)在《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文中认为此文着眼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建设需要,力图较系统地追踪与评述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历史沿革的主要大事。着重从开创我国核科学技术新时代的需要、从培养亟需相关专业人才抓起、建立与健全国家有关主管机构和相应防护管理体制、设立与发展各系统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单位、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以及成立相关专科学会和创办防护专业杂志促进繁荣学术交流等方面,扼要评述数十年来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最后挂一漏万地概览电离辐射防护领域取得的主要丰硕成果,旨在激励今后更好继往开来。兹基于抛砖引玉,研讨相关历史经验,期盼能为总结获取宝贵的有益启示而添砖加瓦,从而促进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更进一步迅速发展。

二、原子核物理的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核物理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原子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子弹知识的传播背景
2 三种主流报纸对原子弹知识的传播情况
    2.1 内容
        2.1.1 原子弹的威力
        2.1.2 原子弹的概念和原理
        2.1.3 原子弹的研究和发明过程
    2.2 形式
3 原子弹知识传播的影响
4 结语

(2)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核探测器的发展简况
    1.2 核探测器的物理基础
    1.3 核探测器的分类
    1.4 本论文的内容
第2章 闪烁探测器
    2.1 闪烁探测器的结构和探测原理
    2.2 闪烁体
        2.2.1 闪烁体的特性
        2.2.2 闪烁体的分类
    2.3 光电倍增管
        2.3.1 基本结构与原理
        2.3.2 光电倍增管(PMT)的特性
    2.4 光收集系统
    2.5 闪烁探测器的优势与应用
        2.5.1 闪烁探测器的优点
        2.5.2 闪烁探测器的应用
第3章 原子核内结团现象与实验方法
    3.1 原子核的结团现象
    3.2 研究结团现象的实验方法
        3.2.1 弹性散射与非弹性散射
        3.2.2 转移反应
        3.2.3 碎裂反应
    3.3 粒子鉴别方法
        3.3.1 飞行时间法
        3.3.2 ΔE-E望远镜法
        3.3.3 磁分析法
        3.3.4 联合鉴别法
    3.4 实验装置与布局
    3.5 数据获取与电子学信号
第4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4.1 ROOT简介
    4.2 TOF、PPAC、DSSD相关刻度简介
    4.3 CsI(Tl)阵列探测器传统能量刻度
    4.4 CsI(Tl)阵列探测器归一化的能量刻度
        4.4.1 归一化方法
        4.4.2 能量刻度处理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工作

(3)格林函数方法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理论框架
    2.1 球形原子核的格林函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2.1.1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
        2.1.2 径向Dirac方程的格林函数
        2.1.3 态密度
    2.2 轴对称形变原子核的格林函数方法
        2.2.1 耦合道Dirac方程
        2.2.2 格林函数的分波展开
        2.2.3 态密度
3 球形核的单中子共振态
    3.1 研究背景
    3.2 数值细节
    3.3 ~(120)Sn的单中子共振态
    3.4 小结
4 形变核的单中子共振态
    4.1 研究背景
    4.2 数值细节
    4.3 程序检验
    4.4 形变晕核的中子Nilsson能级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4)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放射性束物理
        1.2.1 放射性束的产生
        1.2.2 放射性束物理的发展
    1.3 弹性散射实验的研究
        1.3.1 稳定核的弹性散射实验
        1.3.2 弱束缚核的弹性散射实验
    1.4 论文工作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Be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2.1 ~7Be的研究现状
        2.1.1 ~7Be的弹性散射
        2.1.2 ~7Be的破裂反应
        2.1.3 ~7Be的熔合反应
    2.2 ~9Be的研究现状
        2.2.1 ~9Be的弹性散射
        2.2.2 ~9Be的破裂反应
        2.2.3 ~9Be的熔合反应
    2.3 ~(10)Be的研究现状
        2.3.1 ~(10)Be的弹性散射
        2.3.2 ~(10)Be的破裂反应
        2.3.3 ~(10)Be的熔合反应
    2.4 ~(11)Be的研究现状
        2.4.1 ~(11)Be的弹性散射
        2.4.2 ~(11)Be的破裂反应
        2.4.3 ~(11)Be的熔合反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设置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
    3.2 探测器设置
    3.3 探测器性能
    3.4 电子学设置以及数据获取
        3.4.1 探测器电子学获取
        3.4.2 电子学调试
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
    4.1 选取弹性散射事件
        4.1.1 TOF信号的选取
        4.1.2 硅探测器刻度
    4.2 散射角计算
    4.3 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4.3.1 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计算方法
        4.3.2 卢瑟福散射截面计算
        4.3.3 Monte Carlo模拟
    4.4 位置较准
    4.5 实验数据检验
    4.6 空靶实验
第五章 物理分析与讨论
    5.1 ~9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10)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Woods-Saxon势
        5.2.2 S?o Paulo势
        5.2.3 X&P势
        5.2.4 三种势计算比较
    5.3 ~(11)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光学模型计算
        5.3.2 CDCC计算
        5.3.3 XCDCC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20世纪6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以苏为师”到“教育革命”
二、“八字”方针与“四定”原则
三、国防科技专业布局的新发展
四、对若干薄弱专业的修补和规划
    (一) 拓展外语专业设置的新举措
    (二) 政治学系的短暂重建
    (三) 调整和加强政法教育的设想
五、结语

(7)16C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
    1.2 晕核的研究
    1.3 Glauber模型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16)C的研究现状
    2.1 C同位素链的研究简介
    2.2 ~(16)C的研究简介
第三章 探测设备及实验布局
    3.1 次级束流
    3.2 实验布局及探测器
        3.2.1 实验布局
        3.2.2 粒子探测设备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和物理分析
    4.1 探测器刻度
        4.1.1 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刻度
        4.1.2 硅微条刻度
        4.1.3 CsI(Tl)探测器阵列刻度
    4.2 反应事件挑选
    4.3 实验结果
        4.3.1 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的计算方法
        4.3.2 实验测量结果
    4.4 物理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8)以50Ti为弹核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超重核及其研究意义
    二、超重核合成的现状和发展
    三、超重核的合成方法
    四、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特色
第二章 合成超重核的理论基础及模型介绍
    一、原子核反应概述
    二、核反应截面
    三、合成超重核的常用模型
    四、两步模型
    五、用统计蒸发模型计算蒸发概率
第三章 用两步模型计算熔合概率
    一、~(50)Ti轰击Am同位素链
    二、~(50)Ti轰击Cm同位素链
    三、~(50)Ti轰击Bk同位素链
    四、~(50)Ti轰击Cf同位素链
    五、~(50)Ti轰击Es同位素链
第四章 超重核合成的熔合机制的探讨
    一、~(50)Ti + Am反应体系生成117号超重核
    二、~(50)Ti + Cm反应体系生成118号超重核
    三、~(50)Ti + Bk反应体系生成119号超重核
    四、~(50)Ti + Cf反应体系生成120号超重核
    五、~(50)Ti + Es反应体系生成121号超重核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南大物理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1建校初期到抗战前(1902-1937)
2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
3复员后至解放初期(1946-1949)
4建国初期至“文革”前(1949-1966)
5“文革”十年(1966-1976)
6拨乱反正,快速发展(1977-1984)
7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在改革开放中崛起(1984-2000)
8跨越新高度,攀登新高峰(2001-2015)

(10)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论文提纲范文)

1开创我国核科学技术新时代的同时孕育了电离辐射防护学科
2从抓紧亟需核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开始就很重视电离辐射防护学科
3建立主管机构和管理体制从而推动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相关事业发展
4各系统相继设立一批相关专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充分发挥积极推进作用
5迅速崛起成为核大国显着加快了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发展
6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
    6. 1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四代沿革
    6. 2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已经形成较完整规模
7创建相关专科学会与防护专业杂志促进繁荣国内外学术交流
8我国电离辐射防护领域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

四、原子核物理的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子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945-1949)[J]. 杨佳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D]. 粟春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3]格林函数方法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 陈程. 郑州大学, 2020(02)
  • [4]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D]. 段芳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20世纪6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研究[J]. 傅颐. 北京党史, 2018(03)
  • [7]16C反应总截面和去中子截面的研究[D]. 桂朝觐. 西南大学, 2016(02)
  • [8]以50Ti为弹核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D]. 裴晓丹. 沈阳师范大学, 2016(09)
  • [9]南大物理百年[J]. 张世远. 物理, 2015(09)
  • [10]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J]. 郑钧正. 辐射防护通讯, 2015(04)

标签:;  ;  ;  ;  ;  

核物理的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