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周期调制论文_徐鹏,刘东青,黎波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周期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换器,脉冲,周期,断续,开关电源,模式,分岔。

跨周期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刘东青,黎波涛[1](2018)在《脉冲压缩雷达跨周期相位调制干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是当代高分辨率体制雷达的发展主流之一,因此如何对脉冲压缩体制雷达进行有效的干扰已经成为电子对抗领域的主要问题。从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体制雷达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间歇采样延时转发干扰对信号处理的影响,指出其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周期相位调制的相干干扰技术。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了参数的选取对干扰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冯霏,吴访升,陈鉴富,王为善[2](2017)在《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Buck变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与电压型DPSM技术比较,电流型DPSM技术采用双环控制技术,检测电感电流以产生具有不同占空比的控制脉冲,克服电压型DPSM开关DC-DC变换器无法检测电感电流的问题,有效防止启动过程中电感电流过冲现象发生。以DCM Buck变换器为例说明电流型DPSM技术的原理和输出电压纹波与脉冲组合之间的关系。运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电流型DPSM DCM Buck变换器的离散时间模型,得出高功率脉冲、低功率脉冲以及跨周期脉冲的组合规律。最后,给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着良好瞬态性能的电流型DPSM Buck变换器低输出电压纹波与较宽的负载可调范围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7年12期)

钟曙,沙金,许建平,许丽君,周国华[3](2014)在《脉冲跨周期调制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低频波动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了脉冲跨周期调制(pulse skipped modulation,PSM)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Buck变换器中存在的低频波动现象,分析了PSM调制CCM Buck变换器的能量转换过程,阐述了低频波动的产生机理,给出了低频波动的判断条件.建立了PSM调制CCM Buck变换器的同步开关映射模型,基于该模型给出了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随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变化的分岔图,分析了ESR对低频波动的影响.为消除PSM调制CCM Buck中存在的低频波动,提出了电容电流脉冲跨周期调制(capacitor current pulse skipped modulation,CC-PSM)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ESR较小时,CC-PSM调制CCM Buck变换器消除了PSM调制CCM Buck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波动.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19期)

包伯成,冯霏,潘赛虎[4](2014)在《脉冲跨周期调制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低频波动现象及其抑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并分析了连续导电模式(CCM)脉冲跨周期调制(PSM)Buck变换器中输出电压低频波动现象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应用电感电流纹波注入反馈(ICRIF)法来抑制该现象的技术。结果表明,输出电容串联等效电阻(ESR)是影响PSM CCM Buck变换器控制性能的关键参数。选用较小ESR输出电容时将引发输出电压低频波动;而选用较大ESR输出电容时可抑制该现象,但输出电压纹波仍然很大。利用ICRIF法,可以抑制低ESR输出电容时的低频波动现象,还可以有效降低输出电压纹波。电路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电路仿真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欧健,黄冲,袁政,薛超耀[5](2013)在《带跨周期调制的斜坡补偿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带跨周期调制(PSM)的斜坡补偿电路,既能实现斜坡补偿、维持系统稳定,同时电感电流最大值和带载能力不受斜坡补偿的影响,轻载时也能实现PSM控制,使输出电压稳定,并且提高了效率。与一般PSM设计电路相比,该电路设计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在15%~90%的占空比范围内,电感电流最大值变化量微小,PSM控制在轻载时大幅提高了转换器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3年08期)

马正华,夏建锋,包伯成,王国云[6](2013)在《脉冲跨周期调制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DCM)的脉冲跨周期调制(PSM)Buck变换器为例,基于一个控制脉冲序列循环周期内输出电压变化量为零的理论,推导出功率脉冲与跨周期脉冲数量比的关系式,进而得到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的有效工作频率计算公式。通过详细分析输出电压纹波的产生机理,推导出不同控制脉冲序列循环周期下的输出电压纹波计算公式。电路仿真和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马正华,夏建锋,包伯成,沙金[7](2013)在《断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双脉冲跨周期调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的控制开关功率变换器的调制技术: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不同于脉冲跨周期调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PSM)技术采用单控制脉冲实现输出稳压,DPSM技术把单控制脉冲扩展为双控制脉冲,可克服PSM控制的开关功率变换器存在较大输出电压纹波的缺点。以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下的Buck变换器为例,说明DPS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规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着良好瞬态性能的DPSM Buck变换器与PSMBuck变换器相比具有较低输出纹波,与脉冲序列(pulsetrain,PT)控制Buck变换器相比具有较宽的负载可调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杨雪[8](2012)在《一款基于跨周期调制模式的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电能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以来,与此相关的电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国内外消费类电子市场的强劲推动下,电源管理IC行业日益繁荣。其中单片集成的开关电源芯片凭借其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小体积以及高可靠性等优点在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一款跨周期模式(PSM)工作的单片集成电源管理芯片,它主要应用于手机或无绳电话等的充电器中。该款芯片集成了耐压高达700V的开关管,利用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技术实现了跨周期功能。它具有下述特点:直接开/关控制;应用频率抖动技术减小EMI干扰,过压欠压保护功能等。论文着重介绍了电路中部分子模块:状态机模块、电流极限比较器、逻辑电路、振荡器和过热保护电路。电流极限比较器和状态机电路相结合,实现了对功率管电流极限的调节;逻辑电路实现了功率管的开关;振荡器模块为电路产生时钟信号;过热保护防止了芯片过热,实现了对芯片的保护。文章对电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0.5umm工艺对电路进进行仿真并给出其仿真波形,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其中对PSM时电路的效率进行了重点讨论,说明其在轻载时的高效率性能。最后,简单的介绍了版图设计,同时对整体电路版图的布局布线进行了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常承志,付志红,苏向丰[9](2010)在《一种升压型脉冲跨周期调制DC/DC变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和研究了PSM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效率,给出了以脉宽调制芯片SG3525为核心,采用PSM脉冲跨周期调制的一种DC/DC升压型变换器的结构设计,并对该设计进行了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PSM调制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变换器在轻负载情况下电源效率低的问题。主要结论:本文介绍了以脉宽调制芯片SG3525为控制核心,采用PSM调制的一种推挽式DC/DC升压型变换器的设计方案,特别适用于低电压输入的场合。实验表明,PSM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解决常规PWM调制模式变换器在轻负载情况下效率低的问题,但也存在输出纹波大等缺点。因此,PSM调制模式在中小型功率开关电源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0-29)

常承志,李胜芳,侯兴哲,付志红[10](2010)在《基于SG3525的脉冲跨周期调制DC/DC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和研究了脉冲跨周期调制(Pulse Skip Modulation,简称PSM)的基本原理及工作特性,给出了以脉宽调制芯片SG3525为核心,采用PSM脉冲跨周期调制的一种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的结构设计,并对该设计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PSM调制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变换器在轻负载情况下电源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0年08期)

跨周期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断续导电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Buck变换器的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Dual 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DPSM)技术。与电压型DPSM技术比较,电流型DPSM技术采用双环控制技术,检测电感电流以产生具有不同占空比的控制脉冲,克服电压型DPSM开关DC-DC变换器无法检测电感电流的问题,有效防止启动过程中电感电流过冲现象发生。以DCM Buck变换器为例说明电流型DPSM技术的原理和输出电压纹波与脉冲组合之间的关系。运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电流型DPSM DCM Buck变换器的离散时间模型,得出高功率脉冲、低功率脉冲以及跨周期脉冲的组合规律。最后,给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有着良好瞬态性能的电流型DPSM Buck变换器低输出电压纹波与较宽的负载可调范围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周期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徐鹏,刘东青,黎波涛.脉冲压缩雷达跨周期相位调制干扰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

[2].冯霏,吴访升,陈鉴富,王为善.电流型双脉冲跨周期调制Buck变换器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7

[3].钟曙,沙金,许建平,许丽君,周国华.脉冲跨周期调制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低频波动现象研究[J].物理学报.2014

[4].包伯成,冯霏,潘赛虎.脉冲跨周期调制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低频波动现象及其抑制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4

[5].欧健,黄冲,袁政,薛超耀.带跨周期调制的斜坡补偿电路[J].电子科技.2013

[6].马正华,夏建锋,包伯成,王国云.脉冲跨周期调制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3

[7].马正华,夏建锋,包伯成,沙金.断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双脉冲跨周期调制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

[8].杨雪.一款基于跨周期调制模式的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

[9].常承志,付志红,苏向丰.一种升压型脉冲跨周期调制DC/DC变换器的设计[C].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10].常承志,李胜芳,侯兴哲,付志红.基于SG3525的脉冲跨周期调制DC/DC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0

论文知识图

跨周期调制Buck仿真电路跨周期调制电路额定负载下的工...跨周期调制电路重载下的工作波...跨周期调制控制示意图跨周期调制的控制电路

标签:;  ;  ;  ;  ;  ;  ;  

跨周期调制论文_徐鹏,刘东青,黎波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