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论文和设计-吴东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包括主体、粘合层、散热层和耐冲击层,所述主体顶端和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定位卡条,且主体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定位卡条,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所述抗静电抗辐射层顶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耐冲击层,且耐冲击层顶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顶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层,且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粘合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加强脚、第一透明加强块、透明加强管、加强层和第二透明加强块,使得装置通过通过分区加强的方式,提升了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实现了高韧性的优点,保证了装置不易变形,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粘合层(7)、散热层(8)和耐冲击层(14),所述主体(2)顶端和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定位卡条(5),且主体(2)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定位卡条(3),所述主体(2)的底端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20),所述抗静电抗辐射层(20)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耐冲击层(14),且耐冲击层(14)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12),所述加强层(12)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层(8),且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粘合层(7)。

设计方案

1.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2)、粘合层(7)、散热层(8)和耐冲击层(14),所述主体(2)顶端和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定位卡条(5),且主体(2)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定位卡条(3),所述主体(2)的底端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20),所述抗静电抗辐射层(20)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耐冲击层(14),且耐冲击层(14)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12),所述加强层(12)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层(8),且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粘合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四个拐角处皆设置有加强脚(1),且加强脚(1)的内部设置有透明加强管(6),并且透明加强管(6)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等间距排列的第一透明加强块(4),同时第一透明加强块(4)的横截面呈X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8)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石墨烯导热片(9),且散热层(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石墨烯导热片(11),并且第一石墨烯导热片(9)和第二石墨烯导热片(11)之间散热层(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硅脂导热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1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透明加强块(13),且第二透明加强块(13)的纵截面呈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击层(1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区(18),且缓冲区(1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同心圆排列的透明缓冲件(17),并且透明缓冲件(1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气囊缓冲块(15),且透明缓冲件(1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气囊缓冲块(16),且耐冲击层(14)的内部均匀填塞有聚丙烯透明填充料(19),同时第一气囊缓冲块(15)的纵截面呈工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抗辐射层(20)的顶端设置有透明PET基材(23),且透明PET基材(23)的底端设置有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22),并且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22)的底端涂覆有外涂型抗静电剂(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背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这其中又以手机最不可或缺,为了增强手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手机的性能,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在手机屏幕的背面贴上适宜的屏背保护膜,但是现有的屏背保护膜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传统的屏背保护膜普遍存在着结构简单、韧性差和耐冲击性差的缺陷,这极大地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现存的屏背保护膜往往还存在着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这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

3.市面上现有的屏背保护膜还存在着抗静电和抗辐射的效果不好的缺点,这极大地影响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简单、韧性差和耐冲击性差、散热效果不好以及抗静电和抗辐射的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包括主体、粘合层、散热层和耐冲击层,所述主体顶端和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定位卡条,且主体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定位卡条,所述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所述抗静电抗辐射层顶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耐冲击层,且耐冲击层顶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顶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层,且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粘合层。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四个拐角处皆设置有加强脚,且加强脚的内部设置有透明加强管,并且透明加强管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等间距排列的第一透明加强块,同时第一透明加强块的横截面呈X形。

优选的,所述散热层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石墨烯导热片,且散热层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石墨烯导热片,并且第一石墨烯导热片和第二石墨烯导热片之间散热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硅脂导热管。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透明加强块,且第二透明加强块的纵截面呈U形。

优选的,所述耐冲击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区,且缓冲区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同心圆排列的透明缓冲件,并且透明缓冲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气囊缓冲块,且透明缓冲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气囊缓冲块,且耐冲击层的内部均匀填塞有聚丙烯透明填充料,同时第一气囊缓冲块的纵截面呈工字形。

优选的,所述抗静电抗辐射层的顶端设置有透明PET基材,且透明PET基材的底端设置有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并且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的底端涂覆有外涂型抗静电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通过安装有加强脚、第一透明加强块、透明加强管、加强层和第二透明加强块,使得装置通过通过分区加强的方式,提升了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实现了高韧性的优点,保证了装置不易变形,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通过设置有耐冲击层、第一气囊缓冲块、第二气囊缓冲块、透明缓冲件、缓冲区和聚丙烯透明填充料,使得装置利用气囊自身所具备的缓冲特性,配合第一气囊缓冲块和第二气囊缓冲块构成的缓冲机构所具备的位移缓冲,使得整个装置实现了较好的缓冲抗压性能,从而实现了较好的耐冲击功能,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3.该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通过设置有散热层、第一石墨烯导热片、硅脂导热管和第二石墨烯导热片,使得装置利用石墨烯和硅脂优良的导热性能,实现了较好的散热效果,且通过将硅脂设置成管状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优化了装置的散热性能,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4.该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通过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外涂型抗静电剂、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和透明PET基材,使得装置具备了较好的抗辐射和抗静电的性能,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冲击层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强脚;2、主体;3、第一定位卡条;4、第一透明加强块;5、第二定位卡条;6、透明加强管;7、粘合层;8、散热层;9、第一石墨烯导热片;10、硅脂导热管;11、第二石墨烯导热片;12、加强层;13、第二透明加强块;14、耐冲击层;15、第一气囊缓冲块;16、第二气囊缓冲块;17、透明缓冲件;18、缓冲区;19、聚丙烯透明填充料;20、抗静电抗辐射层;21、外涂型抗静电剂;22、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23、透明PET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包括主体2、粘合层7、散热层8和耐冲击层14,主体2顶端和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定位卡条5,且主体2两端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一定位卡条3,主体2的底端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20,抗静电抗辐射层20的顶端设置有透明PET基材23,且透明PET基材23的底端设置有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22,并且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22的底端涂覆有外涂型抗静电剂21,使其提升了装置抗静电抗辐射的性能,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主体2的四个拐角处皆设置有加强脚1,且加强脚1的内部设置有透明加强管6,并且透明加强管6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等间距排列的第一透明加强块4,同时第一透明加强块4的横截面呈X形,使其增强了装置边缘处的强度,从而提升了装置整体的牢固性能,抗静电抗辐射层20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耐冲击层14,且耐冲击层14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12,耐冲击层1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缓冲区18,且缓冲区1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呈同心圆排列的透明缓冲件17,并且透明缓冲件17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气囊缓冲块15,且透明缓冲件1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气囊缓冲块16,且耐冲击层14的内部均匀填塞有聚丙烯透明填充料19,同时第一气囊缓冲块15的纵截面呈工字形,使其增强了装置的抗压耐冲击性能,从而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加强层12顶端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层8,且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粘合层7,散热层8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石墨烯导热片9,且散热层8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石墨烯导热片11,并且第一石墨烯导热片9和第二石墨烯导热片11之间散热层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硅脂导热管10,使其增强了装置的导热面积,从而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果,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加强层1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透明加强块13,且第二透明加强块13的纵截面呈U形,使其增强了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韧性,保证了装置不易变形和破裂。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利用第一定位卡条3和第二定位卡条5的定位卡合作用,将装置与相应的手机屏幕背部对应好,然后利用粘合层7的作用,将装置与手机背面牢牢贴合,这时装置即可实现保护功能了,在装置使用时,由于该装置设置有抗静电抗辐射层20、外涂型抗静电剂21、纳米金属防辐射涂层22和透明PET基材23,使得装置具备了较好的抗辐射和抗静电的性能,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有利于该装置的长期推广,同时,由于该装置设置有散热层8、第一石墨烯导热片9、硅脂导热管10和第二石墨烯导热片11,使得装置利用石墨烯和硅脂优良的导热性能,实现了较好的散热效果,且通过将硅脂设置成管状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优化了装置的散热性能,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此外,由于该装置安装有加强脚1、第一透明加强块4、透明加强管6、加强层12和第二透明加强块13,使得装置通过通过分区加强的方式,提升了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实现了高韧性的优点,保证了装置不易变形,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321.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555132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C09J 7/29

专利分类号:C09J7/29

范畴分类:21B;

申请人:意艾斯帝(天津)静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意艾斯帝(天津)静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赛达国际工业城C1-3厂房

发明人:吴东君;张龙春

第一发明人:吴东君

当前权利人:意艾斯帝(天津)静电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高韧性耐冲击的屏背保护膜论文和设计-吴东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