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液晶可调谐滤波器研究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液晶可调谐滤波器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一世纪以来,表面等离子体学这门年轻的学科成为等离激元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表面等离子体(SPs)指的是一种在金属和电介质界面上传播的电磁波,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纳米光子学器件能够突破衍射极限,把电磁场束缚短于入射光的亚波长范围。并且等离激元纳米结构材料的优点有体积小、适于集成、可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等等,在太阳能、滤波器、传感器以及光耦合器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大多数等离子体结构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若其结构参数一旦确定,只能在特定的频率或很有限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很难实现动态调谐,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液晶调控基于等离激元诱导透明与腔模耦合的可调谐滤波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由金纳米棒二聚体PIT阵列替代FP腔顶层金膜组成的(nanorod-ITO Glass-Au film,NIGAF)结构。该结构在近红外波段可以实现由金纳米棒阵列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效应与FP腔的腔模式之间强等离子体耦合产生的双吸收峰,分析了NIGAF结构的反射光谱与模拟电场、磁场分布图。2、研究了液晶的电光效应,建立了可调谐滤波器模型,该滤波器能够以小于5%的反射系数过滤两个峰值。利用液晶折射率易控的特点,通过外加电压控制液晶的有效折射率,进而实现滤波器的动态可调谐。随着电压的增大,液晶的有效折射率增大,两模式有明显红移,电压为08V时,可调谐范围为160nm,得到了电压与调谐波长范围的多项式拟合曲线。3、从不同方面探究影响该滤波器可调谐特性的因素,分别对该液晶可调谐滤波器纳米结构的不同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包括FP腔腔长,PIT阵列的介质层厚度,不同的入射光角度与仿真周期。最后由于液晶可能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NIGAF结构的滤波器,减轻了偏振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表面等离子体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1.2.2 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
  •     1.2.3 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   1.3 可调谐液晶等离子体元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体的理论基础和数值计算方法
  •   2.1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2.1.1 表面等离子体色散关系
  •     2.1.2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方式
  •   2.2 数值计算方法
  •     2.2.1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     2.2.2 有限元法(FEM)
  •     2.2.3 频域有限差分法(FDFD)
  •     2.2.4 传输矩阵法(TMM)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晶的基本特性与理论研究
  •   3.1 液晶的概念和分类
  •     3.1.1 向列相液晶
  •     3.1.2 近晶相液晶
  •     3.1.3 胆甾相液晶
  •   3.2 液晶的物理性质
  •   3.3 液晶的光学性质
  •     3.3.1 液晶的电光效应
  •     3.3.2 各向异性晶体折射率张量的表示方法
  •     3.3.3 液晶折射率张量的表示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晶调控基于等离激元诱导透明与腔模耦合的滤波器设计
  •   4.1 基于等离激元诱导透明与腔模耦合(NIGAF)的超材料结构设计
  •   4.2 液晶调控基于PIT效应与腔模的滤波器设计
  •   4.3 基于PIT效应与腔模耦合的滤波器可调谐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董

    导师: 任广军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液晶,可调谐滤波器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信息科技

    专业: 物理学,电力工业,无线电电子学,无线电电子学

    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

    分类号: TN713;O441.4

    总页数: 54

    文件大小: 2520K

    下载量: 93

    相关论文文献

    • [1].手机内置天线可调谐技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05)
    • [2].可调谐石墨烯光电子器件(英文)[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3].可调谐激光光谱系统中光学条纹的补偿方法[J]. 激光技术 2017(05)
    • [4].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测温谱线选择[J]. 计测技术 2019(06)
    • [5].可调谐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02)
    • [6].可见光可调谐金绿宝石激光器的设计与实验[J]. 光电子.激光 2008(03)
    • [7].可调谐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高精度大范围实时定标[J]. 光学学报 2008(05)
    • [8].宽范围、偏振稳定的850nm液晶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特性[J]. 发光学报 2020(10)
    • [9].可调谐吸收光谱技术在核安全领域应用的可行性[J]. 同位素 2017(02)
    • [10].基于布里渊散射的高频可调谐微波信号产生技术的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1].适用于高功率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研究[J]. 中国激光 2010(09)
    • [12].基于高温蒸汽射流技术的焦炉煤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测氧系统研究[J]. 机电信息 2020(29)
    • [13].基于可调谐变频芯片的有线宽带接入技术方案[J]. 中国集成电路 2011(11)
    • [14].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J]. 激光技术 2018(04)
    • [15].结合二维分光光谱仪与可调谐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超高分辨率光谱测量技术研究[J]. 光学学报 2015(06)
    • [16].基于可调谐真相移的可调谐光电振荡器[J]. 光电子.激光 2013(03)
    • [17].高温超导/铁电薄膜可调谐微波器件应用研究简介[J]. 真空电子技术 2012(03)
    • [18].探析射频/微波中的可调谐滤波器设计与应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12)
    • [19].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西林瓶检漏方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8)
    • [20].旭日型可调谐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与优化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16(18)
    • [21].基于光学谐振腔的可调谐滤波器特性研究[J]. 时间频率学报 2020(03)
    • [22].波长可调谐凝视型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J]. 红外 2014(06)
    • [23].具有宽调谐范围的微纳光机电系统可调谐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03)
    • [24].采用RF-MEMS技术使手机天线动态可调谐[J]. 集成电路应用 2010(09)
    • [25].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的氧气测量方法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10)
    • [26].纳秒中红外可调谐参量激光研究[J]. 光学学报 2019(11)
    • [27].可调谐RF激活你的LTE投资[J]. 电子产品世界 2011(10)
    • [28].一种新的灵敏度可调谐FBG解调技术[J]. 光电子.激光 2009(02)
    • [29].光迅科技:联合开发可调谐光发射组件[J]. 股市动态分析 2020(01)
    • [30].一种X波段小型化可调谐FSS设计[J]. 电波科学学报 2019(04)

    标签:;  ;  ;  ;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液晶可调谐滤波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