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型课程论文_叶石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础型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础,课程,法治,工艺,陶瓷材料,物理课,法制教育。

基础型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叶石勇[1](2019)在《CDIO模式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探索——以《陶瓷材料工艺基础》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这一背景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陶瓷材料工艺基础》课程为例,尝试引入CDIO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体系项目化运作、评估体系、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CDIO是20世纪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团队创建的国际工程教学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CDIO模式主张以项目为导向,将课程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的实际操作中,(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36期)

周华钧,王建军[2](2019)在《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础型课程中渗透法治教育是中学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求学校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挖掘可操作的潜在结合点。文章分析了教学过程要素和法治教育要素,从学校层面探讨了如何基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与法治要素的深度挖掘与梳理,形成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渗透点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以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借鉴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21期)

周华钧,王建军[3](2019)在《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概念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的根本追求,是在归属于基础型课程类别的各教学科目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确定可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点,以学科教学为体,附法治教育之用,从而实现叁个层面的目标。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在以"尚法"特色荣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称号之后,就更加自觉地致力于探索适切于中国教育现实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近两年来,学校着力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之一是如何在基础型课程的各科日常教学中,渗透法治(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9年28期)

季永华[4](2019)在《探索提升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以高中数学基础型课程“数列”小单元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上海高中数学教材第七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中"数列"小单元为例,围绕逆向教学设计思想、基本问题、预期学习结果、评估证据、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活动,探索本单元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法,旨在将教学者的教学设计从传统经验型转向有效评估实证型,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提升核心素养为本.(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学数学》期刊2019年06期)

傅松[5](2018)在《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华政附中"尚法特色"的发展道路犹如十年磨一剑,学校始终把法治教育看作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把它作为贯彻教育政策、开展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近年来,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提高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民法治素养,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也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在新时代的重大努力方向。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8年34期)

郑骞[6](2018)在《品鉴与创造:纺装专业造型基础研究型课程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造型基础课程在纺装专业教学中存在职能上的误读,即将"造型基础"简单地等同为"基础造型"。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晰纺装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应有职能:其一,构建学生专业思维模式;其二,培育学生创新造型思路。因此,在结合纺装专业造型需求特点后,研究型课程将课时总量分成5个模块:物象素材搜集写生、物象装饰引导练习、装饰终端应用品鉴、肌理造型的创新试验、物象色调融合练习。模块教学将具有"跨越性"特点的教学内容,从导入与效应两个逻辑方向系统性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创新性地实现课程职能。(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8年19期)

刘先维[7](2018)在《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中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中学历史学习不仅是对历史史实的掌握,还包括对历史意识、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在基础型课程中,教师可以从叁个方面入手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一是挖掘教材,寻找家国情怀教育的角度;二是精心挑选材料,拓宽家国情怀教育的广度;叁是巧用教学方法,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高度。(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8年18期)

杨蓉[8](2018)在《应用型课程在手绘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促使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这一背景下,随着一些绘图设计软件的研发,现代化设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手绘设计。计算机绘图所具备的便捷性与可修改性为图片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却并不想手绘一般能有效对设计的灵感进行传达,且计算机图片设计也必须保证设计师有良好的手绘基础。这强调了手绘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能将应用型课程运用其中。(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24期)

马树焕[9](2018)在《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构建应用型课程——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保证基础的应用型课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连年递增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破解就业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能够就业或创业的毕业生。在实现培养目标、改变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融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OBE教育理念、构建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课程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从未有过的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8年15期)

彭德倩[10](2018)在《一年级的拼音练习也培养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久前,虹口区丰镇一小一年级语文老师徐雯雯准备拼音内容的公开课时,遇到个小难题。当时需要练习“xia”这个音对应汉字的组词,她有点担心,万一孩子组出“瞎子”这个略带负面含义的词,怎么办?怎么教?这个问题,在虹口区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引起讨论。教研员张蓉建(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8-05-22)

基础型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基础型课程中渗透法治教育是中学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求学校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挖掘可操作的潜在结合点。文章分析了教学过程要素和法治教育要素,从学校层面探讨了如何基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与法治要素的深度挖掘与梳理,形成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渗透点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以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借鉴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础型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叶石勇.CDIO模式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探索——以《陶瓷材料工艺基础》课程为例[J].牡丹.2019

[2].周华钧,王建军.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9

[3].周华钧,王建军.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概念框架[J].上海教育.2019

[4].季永华.探索提升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以高中数学基础型课程“数列”小单元设计为例[J].上海中学数学.2019

[5].傅松.基础型课程法治教育渗透实践探究[J].上海教育.2018

[6].郑骞.品鉴与创造:纺装专业造型基础研究型课程实践[J].艺术教育.2018

[7].刘先维.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中实施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教学.2018

[8].杨蓉.应用型课程在手绘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8

[9].马树焕.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构建应用型课程——机械精度设计与质量保证基础的应用型课程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

[10].彭德倩.一年级的拼音练习也培养价值观[N].解放日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一7沪港生物基础型课程知识点类型...一4上海建议活动类型统计(基础型课程一6沪港基础型课程知识点的目标属...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基础型课程...3-1银川市H小学校本课程结构图由...沪港高中生物基础型课程相似主题...

标签:;  ;  ;  ;  ;  ;  ;  

基础型课程论文_叶石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