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论文和设计-刘慧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包括透明屏主体、至少一个支架和至少一个LED器件;所述透明屏主体具有两个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两个显示面之间,且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面;所述LED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且所述LED器件至少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显示面相对的发光面。该双面显示透明屏,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发光效果良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屏主体、至少一个支架和至少一个LED器件;所述透明屏主体具有两个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两个显示面之间,且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面;所述LED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且所述LED器件至少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显示面相对的发光面。

设计方案

1.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屏主体、至少一个支架和至少一个LED器件;

所述透明屏主体具有两个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两个显示面之间,且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面;

所述LED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且所述LED器件至少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显示面相对的发光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显示面相互间平行设置,所述安装面垂直于所述两个显示面中的任一显示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屏主体制作材料为透明玻璃或透明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材料为环氧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器件包括基板、LED芯片、封装层和反射层;

所述基板底面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面上,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顶面上,所述封装层覆盖在所述LED芯片外并成型在所述基板顶面上,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金属反光层,所述金属反光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所述金属反光层使用反光金属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还包括树脂薄膜层;所述树脂薄膜层和所述金属反光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还包括BT层;所述树脂薄膜层、所述金属反光层和所述BT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还包括粘合层和厚纸层;所述树脂薄膜层、所述金属反光层、所述粘合层和所述厚纸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所述粘合层材料为胶水,所述厚纸层材料为纸纤维。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钛白粉树脂层,所述钛白粉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还包括BT层,所述钛白粉树脂层和所述BT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灯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透明屏通常使用一块透明的柔性电路板作为多个LED器件的载体,使多个LED器件能够朝向透明屏的显示面进行发光。由于柔性电路板的平面与透明屏的显示面是平行的,相应的,LED器件受电路板的方向限制,不能够朝透明屏相对于显示面的另一平面进行发光。

因此,在使用传统的透明屏结构的条件下,要实现透明屏的双面发光,需要在柔性电路板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LED器件。一方面,LED器件使用数量的增多,会加大透明屏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LED器件的热量会发生堆积,使LED器件的工作温度上升,缩短透明屏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透明屏结构的缺点,实现透明屏的双面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发光效果良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包括透明屏主体、至少一个支架和至少一个LED器件;

所述透明屏主体具有两个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两个显示面之间,且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面;

所述LED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且所述LED器件至少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显示面相对的发光面。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两个层叠设置的显示面相互间平行设置,所述安装面垂直于所述两个显示面中的任一显示面。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明屏主体制作材料为透明玻璃或透明树脂。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材料为环氧树脂。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LED器件包括基板、LED芯片、封装层和反射层;

所述基板底面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面上,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顶面上,所述封装层覆盖在所述LED芯片外并成型在所述基板顶面上,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包括金属反光层,所述金属反光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所述金属反光层使用反光金属材质制成。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还包括树脂薄膜层;所述树脂薄膜层和所述金属反光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还包括BT层;所述树脂薄膜层、所述金属反光层和所述BT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还包括粘合层和厚纸层;所述树脂薄膜层、所述金属反光层、所述粘合层和所述厚纸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所述粘合层材料为胶水,所述厚纸层材料为纸纤维。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包括钛白粉树脂层,所述钛白粉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所述钛白粉树脂层的基材为环氧树脂,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钛白粉。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层还包括BT层,所述钛白粉树脂层和所述BT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封装层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该双面显示透明屏的支架安装面垂直于透明屏本体的显示面,使LED器件在透明屏本体的两个显示面均能射出光线,实现透明品本体的双面发光功能;多个LED器件的设置可在透明屏本体的两个显示面上显示相应图案;反射层的设置可加强LED器件在显示面上的发光强度,提高双面显示透明屏的显示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透明屏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反射层结构;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反射层结构;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反射层结构;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反射层结构;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反射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透明屏透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包括透明屏主体1、支架3和LED器件2。

所述透明屏主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透明玻璃、透明树脂等材料。一方面,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透明屏应用场景而言,透明屏主体1可基于其自身材料属性实现相关的特定功能,如用透明玻璃制作而成的透明屏主体1可用于防护栏、玻璃门窗等各种使用场景;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的需求对透明屏的材料、形状、大小等参数进行相应设计;另一方面,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透明屏自身而言,透明屏主体1主要用于对处于透明屏主体1内部的支架3和LED器件2起固定作用,为支架3和LED器件2提供一个可靠的支撑载体。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明屏主体1包括两个层叠设置的显示面,分别为第一显示面101和第二显示面102。实际应用中,用户主要是通过显示面对透明屏进行观察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屏主体1内部,即第一显示面101和第二显示面102之间设置支架3和LED器件2实现透明屏主体1的两个显示面均可实现图案显示功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3内嵌在透明屏主体1中,位于第一显示面101和第二显示面102之间。为了避免影响透明屏主体1的透明效果,支架3可采用透明的环氧树脂制成,也可以采用与透明屏主体1相同的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3具有至少一个安装面,LED器件2底面固定在所述支架3的安装面上。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用户都是在与显示面成一定角度的区域位置上对透明屏进行观察的,因此,实际使用中,透明屏的整体发光角度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以获得更为良好的观感。具体的,透明屏的整体发光角度由LED器件的发光角度进行控制,因此,LED器件2在透明屏主体1中的设置角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应的,用于LED器件2安装的支架3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角度调整,使LED器件2安装在支架3安装面后的姿态为所需要的姿态,以获得与特定的发光角度。为了保证该双面显示屏具有双面显示的效果,需要LED器件2所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直接以垂直与各显示面的方向射出;具体实施中,LED器件的安装面即为支架的安装面,为了保证LED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从两个显示面射出,支架的安装面不与两个显示面中的任意一个显示面平行,避免支架对LED器件的光线进行阻挡,使LED器件发出的光线无法直接从透明屏主体1的两个显示面射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显示面相互间平行设置,支架的安装面垂直于所述两个显示面中的任一显示面。

具体的,如附图图1所示的双面显示透明屏透视结构,一个透明屏主体1内设置有多个支架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支架3相互间是平行布置的,具体实施中,多个支架3可示图案显示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设计,并不局限于平行布置的形式;每一个支架3的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LED器件2,可通过在支架3的安装面上印刷电路实现外部设备与每一个LED器件2的连接。具体实施中,通常使用IC对LED器件2进行控制,一个IC可对应控制一个LED器件2,也可以对应控制多个LED器件2,具体设置方式视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3为条形结构,具有两个安装面,多个LED器件可设置在两个安装面的其中一个安装面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面上;具体实施中,根据支架3的形状和结构设置,支架3可能会具有多个安装面,可选的,为了保证双面显示透明屏的显示效果,多个安装面均要与透明屏主体的显示面垂直。

具体实施中,考虑到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支架3可以采用与透明屏主体1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与透明屏主体1不同的材料制成,所以,支架3和透明屏主体1间可能会存在材质差异,导致光线会在二者的交界处产生折射、散射等效果,对该双面显示透明屏的显示图案造成影响,需要对LED器件射向支架3的光线进行限制;另一方面,用户主要是对透明屏本体1的两个显示面进行观看,需要增强LED器件在透明屏本体1两个显示面的显示亮度,其余方向上的亮度需求可不予考虑,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LED器件进行结构改进。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器件剖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中,LED器件的尺寸大小为毫米级的,常见的,LED器件的长、宽、高尺寸均为1mm,而透明屏本体可根据需求进行尺寸的设置,在LED器件不发光的条件下,在合适的观察距离下,用户通过肉眼对该双面显示透明屏进行观察,是很难发现内部的LED器件的;LED器件的设置不会影响到透明屏本体自身的透明属性。附图图1所示的双面显示透明屏中的LED器件2、支架3与透明屏本体1仅为了清楚的表示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比例大小关系与实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器件采用一种新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器件包括基板202、LED芯片201、封装层205和反射层206,基板202底部固定在支架3的安装面上,在实现LED器件固定功能的同时,可以与支架3的安装面上的印刷电路实现电连接;LED芯片201基于固晶胶203固定在基板202顶面上,并基于键合线204与所述支架3实现电连接;封装层205一般使用环氧树脂材料制成,成型在基板202顶面上,覆盖所述LED芯片201和键合线204,在对LED芯片201和键合线204进行保护的同时,针对该LED器件的发光需求,与LED芯片201配合实现发出特定颜色的光的功能;反射层206设置在封装层205顶面上,反射从所述封装层205顶面射出的光线。

反射层206的设置起到对封装层205顶面的完全反光作用,使原本从封装层205顶面出射的光线通过反射方式反射至其余出光面上,加强LED器件其余方向的出光强度,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面显示透明屏的两个显示面显示图案显示效果更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以下的反射层结构:

实施例一: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封装层205顶面上的金属反光层301。该金属反光层301使用Ag等反光金属材质制成;具体加工中,该金属反光层301与所述封装层205接触的一面表面光滑,减少光线在反射时的损耗,增强LED器件其余方向上的光照强度。可选的,金属反光层的厚度为0.01~0.2mm。

具体的,该金属反光层301可采用涂覆、镀膜等方式加工在封装层205的顶面上。

实施例二: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结构。由于直接将金属反光层301加工在封装层205的顶面上的加工效率较低,因此,在LED器件的大批量生产中,可通过增加树脂薄膜层302的方式进行金属反光层301的设置。具体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包括从封装层205顶面上依次设置的树脂薄膜层302和金属反光层301。

一方面,树脂薄膜层302与封装层205的结合性能较佳,可通过塑封热压的方式很好的与封装层205结合一体。具体的,首先在树脂薄膜层302顶面上涂覆发光金属材质,形成金属反光层301;然后根据LED器件封装层205的顶面形状,切割出相应形状的反射层,并通过塑封热压的方式,将该反射层基于树脂薄膜层302与所述封装层205顶面贴合一体。

另一方面,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耐热性,耐高温温度为260°,可适用于高温工作环境,避免反射层在高温情况下脱出;可选的,树脂薄膜层的厚度为0.01~0.2mm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与封装层的结合步骤较为简单,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

实施例三: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结构,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考虑到金属反光层301顶面外露容易受到磨损,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金属反光层301顶面设置BT层实现对金属反光层301的保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包括从封装层205顶面起依次设置的树脂薄膜层302、金属反光层301和BT层304。

BT层使用白色BT树脂制成,BT树脂具有耐热性优异、绝缘性能好、耐磨性强以及尺寸稳定性高等特点,适合设置在金属反光层301的顶面上,用于金属反光层301的保护;可选的,BT层的厚度为0.03mm~0.04mm。

实施例四: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结构,具体加工中,基于成本和加工难易程度考虑,还可以使用厚纸层306对金属反光层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包括在封装层205顶面上依次设置的树脂薄膜层302、金属反光层301、粘合层305、厚纸层306。

厚纸层306使用纸纤维制成,粘合层305的成分为胶水;厚纸层306在粘合层305作用下粘附在金属反光层302的顶面上,保护所述金属反光层301;与实施例三相比,厚纸层306和粘合层305的制作成本较BT层的成本低且粘合层305与金属反光层301的结合效果更为良好。

实施例五: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与实施例一有所区别的反射层结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层包括钛白粉树脂层310。

其中,钛白粉树脂层310使用环氧树脂作为基材,在基材中混入钛白粉制成;在钛白粉树脂层310成型后,环氧树脂内部具有分布较为均匀的钛白粉。钛白粉具有良好的光散射和光反射性能,可很好的对封装层205顶面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散射。

与实施例二相比,由于钛白粉树脂层310集成了实施例二的金属反射层和树脂薄膜层的功能,实际加工中不需要经过金属反射层和树脂薄膜层结合的步骤,加工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中,钛白粉树脂层310由于基材为环氧树脂,自身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但由于钛白粉树脂层310的造价较高,为了增加钛白粉树脂层310的使用寿命和减少钛白粉树脂层310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钛白粉树脂层310顶面上还设置有BT层311,用于钛白粉树脂层310的保护。

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实施方式,相应的,反射层还可以设置在封装层与所述两个显示面垂直的面上,以进一步增强LED器件在正对所述显示面的发光面上的发光亮度,提高该双面显示透明屏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支架安装面垂直于透明屏本体的显示面,使LED器件在透明屏本体的两个显示面均能射出光线,实现透明品本体的双面发光功能;多个LED器件的设置可在透明屏本体的两个显示面上显示相应图案;反射层的设置可加强LED器件在显示面上的发光强度,提高双面显示透明屏的显示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6972.0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18497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1L 25/075

专利分类号:H01L25/075;H01L33/62;H01L33/60;G09F9/33

范畴分类:38F;

申请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5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8号

发明人:刘慧娟;李军政;朱明军;杜红;王高辉;郑银玲

第一发明人:刘慧娟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俊

代理机构:44339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双面显示透明屏论文和设计-刘慧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