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睑板切除法治疗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分析

部分睑板切除法治疗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217-01

傅宏喻巍刘英豪黄德磊(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163453)

【摘要】目的讨论部分睑板切除法治疗瘢痕性睑内翻。方法对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结论部分睑板切除法适合于矫正睑板严重增厚变形所致的瘢痕性睑内翻,部分睑板切除法在矫正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确实可靠。

【关键词】部分睑板切除法治疗瘢痕性睑内翻

部分睑板切除法适合于矫正睑板严重增厚变形所致的瘢痕性睑内翻,它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手术,是将Snellen(1872)的睑板楔形(V型)切除法与Hotz(1880)的睑板缝合两者相结合的手术方法。实际上是Hotz改良法。在百余年的手术实践过程中,在原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多的操作方法上的改良,部分睑板切除法在矫正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确实可靠。常是术者矫正瘢痕性睑内翻首选的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上睑为例)

1.在结膜囊滴表麻药。用2%利多卡因作睑皮肤及穹窿部结膜局部麻醉。

2.用睑板夹固定上睑(在放入睑板夹前先在金属板上涂少许眼药膏以保护角膜,亦可将涂上眼药膏的眼睑垫板置入结膜囊内以承托眼睑。

3.距上睑缘3mm,平行睑缘全长切开皮肤。

4.沿皮肤切口上下缘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眼轮匝肌,并剪除睑板前的眼轮匝肌,然后向上下两侧分离残留在睑板前的肌组织,使睑板面光滑无组织残留,便于切削睑板。

5.用刀片在睑板水平中线上方1~1.5mm处,以45°角向下倾斜切开睑板,深达结膜下组织,长度止于皮肤切口两端,同样在睑板中线的下方l~1.5mm处,同样以45°角向上倾斜切开睑板,深度同上,切口两端在睑板两侧相连接。形成尖端向结膜,底宽2~3mm,平面呈梭形,侧面呈楔形(v型)全层睑板条带。此外,也可以不作楔形睑板切除,而用刀片将肥厚凹凸不平的变形睑板削平和削薄。切削睑板时,先在睑板中央的稍上和稍下作两条切口,将两切口间的睑板广泛削薄,变成平坦。

6.用3~5-0黑丝线缝合切H。缝针先由皮肤切口下缘lmm处进针,出针后水平方向穿过睑板切口上缘,然后由皮肤切口上缘出针。共缝合5~7针。先结扎央缝线作成活扣,观察睑内翻和倒睫的矫正情况是否满意,如果矫正不良,判断其原因,如果是因缝线或是险板切削不准确所致,可重新调整缝线或切削睑板。

7.术后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药膏,敷眼垫。5~7天后拆线。

下睑手术矫正方法与上睑手术操作相似。但是下睑板较窄,不适宜作楔状切除,通常将肥厚变形的下睑板切削使其变薄、变平坦。接着用缝线先由皮肤切口下缘进针,然后再横行穿过睑下缘,由皮肤切口上缘出针。缝合5~7针。为防止下睑出现重睑皮肤皱褶,皮肤切口不要距睑缘过远,通常在睑缘下1.5~2mm。

手术并发症与注意事项

1.出血通常是由于睑板夹的螺旋钮旋的不紧而引起出血。此外,皮肤切开和肌肉切除后睑板夹变松也可引起出血,影响切睑板的操作。所以在皮肤切开和剪除部分眼轮匝肌后,应再一次拧紧睑板夹。如仍有活动性出血,可用电凝器止血。手术完毕取去睑板夹后,应用手指尖将皮肤切口压向眶缘片刻,待皮肤切口无渗血再用眼垫包眼。

2.矫正不足或睑缘外翻

①睑板切除过窄或深度不够,应重新加宽或加深睑板切除。②作楔形睑板切除时,睑板上和下两侧切口的倾斜面一定要保持45°角,两侧倾斜面在结膜处相遇应呈90°角。切除睑板时应先从睑板楔形条带一端沿两侧倾斜面将尖端向结膜面处汇合,使切除的睑板组织呈三角形睑板条带。如果在沿45°角切开睑板的尖端,用剪刀剪除楔状条带,其尖端常呈U字形,而不呈90°角,由于尖端处呈钝圆,结扎缝线后,易留下死腔,使睑板创面相贴不严密,导致矫正不足。③睑板缝线位置在睑板切口下缘,由于过低,牵引睑缘外转力较小,也会造成矫正不足。因此,在缝合前先用镊子将皮肤切口下缘上提到睑板切口上缘的适当位置,以确定缝线进针点。如术中发现矫正不足亦可作缘间部切开,以增强矫正效果。

4.睑裂闭合不全多因切除睑皮肤过多,或缝线位置超过睑板上缘,缝合在提上睑肌腱膜上,或缝在眶隔组织,应立即重新调整缝线位置。另外亦可因多次睑内翻手术,而致眼睑缩短。故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吏和检查睑皮肤的松紧情况,睑闭合功能等,再决定术中的切除皮肤组织的量和是否需术中切除皮肤,切除皮肤时通常以宁少勿多为原则。严重睑闭合不全者需作睑整形手术,术前发现者应另选其他睑内翻矫正方法。

5.睑皮肤切口通常皮肤切口距睑缘3~3.5mm,如睑缘内翻较重,年龄较大睑皮肤明显松弛,皮肤切口应略靠近睑缘。由于皮肤缝合后可形成重睑皮褶,故术前应注意两眼形态,再设计皮肤切口位置。尽量作到两眼睑术后对称。

6.术后处理术后翌日第一次换药,如无特殊情况,不再敷眼垫,开放手术眼。其优点是防止眼分泌物的潴留,使切口保持干燥清洁,促使切口愈合,同时亦可减轻患者心理上和生活上的不适应。

参考文献

[1]毕燕龙,王震,牛耘丽,徐蔚,荣翱.眼睑前层错位术矫正非内翻性倒睫疗效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2]胡竹林,昆明,郭玉敏.睑缘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术治疗严重上睑内翻倒睫[J].眼科新进展,2000年03期.

标签:;  ;  ;  

部分睑板切除法治疗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