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滤波器,余弦,重构,信道,原型,近似,线性。

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玉琳,蒋俊正[1](2018)在《近似完全重构的DFT调制滤波器组迭代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调制滤波器组设计算法存在优化规模大、求解较为复杂的缺点,提出一种近似完全重构的DFT调制滤波器组迭代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凸优化松弛将高度非线性非凸的优化问题转化成凸的优化问题,迭代化地优化迭代增量,使得原型滤波器系数的重构误差达到较低的水平。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设计的DFT调制滤波器组重构误差更低,整体性能更好。(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郭明皓[2](2018)在《基于非完全重构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论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用户网络上行链路的基于零填充(Zero Padding,ZP)的非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BankMulti-Carrier,FBMC)系统,即ZP-FBMA系统。该系统中滤波器组的原型滤波器为普通的低通滤波器,不需要满足完全重构或近似完全重构条件。在发射端进行ZP处理,并在接收端进行相应的重迭相加。本文提出了多种接收机,包括时域均衡接收机、下采样频域均衡接收机以及分析滤波器组(AnalysisFilterBank,AFB)频域均衡接收机,并提出联合频域均衡消除子带间干扰。仿真与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与传统的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多址、单载波频分复用多址以及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多址(Perfect Reconstruction Filter Bank Multiple Access,PR-FBMA)系统相比,本文提出的ZP-FBMA系统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更好的误码率(BitError Rate,BER)性能、更强的抗载波频偏能力以及更小的功率和数据速率损失。ZP-FBMA在本质上是非正交的多址接入系统,总是存在的用户间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道均衡难度,导致系统性能恶化。针对某些参数场景下ZP-FBMA系统BER性能没有很大提升的问题,本文对接收机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将初次接收得到的信号估计值反馈到干扰消除单元,以消除其他用户对某个特定用户的干扰。干扰消除后即进行单用户检测,本文设计了多种单用户接收机,包括单用户时域均衡接收机、单用户下采样频域均衡接收机、单用户AFB频域均衡接收机以及单用户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接收机,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BER性能。此外,本文提出以相应通信指标最优化为目标进行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在干扰消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单用户在多径信道下的传输性能。具体包括多相分量选择以及原型滤波器截止频率优化。多相分量选择充分利用了在PR-FBMC系统中被丢弃的其余多相分量。而截止频率优化则通过调整原型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根据某些准则获得最优的BER性能。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BER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的ZP-FBMA通信系统在未来的网络通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3-08)

蒋俊正,江庆,欧阳缮[3](2016)在《一种设计近似完全重构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设计近似完全重构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新算法。针对现有合并算法中非均匀滤波器组性能无法直接控制优化的缺点,新算法把非均匀滤波器组的设计问题归纳为一个关于原型滤波器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其中目标函数是非均匀滤波器组传递失真与原型滤波器阻带能量的加权和,最后利用线性迭代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新算法获得的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比现有算法设计的滤波器组整体性能更佳。(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杨松涛[4](2014)在《完全重构滤波器组优化及其在宽带信道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理论和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软件无线电通信、多路复用器、电子对抗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作为完全重构滤波器组中特殊的一类,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和复指数调制滤波器组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在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中,信道化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信道化就是将接收带宽划分为若干个子信道,并对每个子信道的输出分别进行检测和分析,提取包含在接收带宽内的单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带信号以便于后端的基带处理。本文深入研究了多种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算法和宽带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高效实现,着重研究了一种基于复指数调制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宽带信道化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滤波器组多相结构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实现了对一组2048路载波信号的数字信道化FPGA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多种基于余弦调制、复指数调制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算法原理,并利用MATLAB语言实现了相应原型滤波器的设计。2.深入研究了一种基于复指数调制的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算法原理,并将其用于宽带信道化中。采用Matlab语言实现了16383阶原型滤波器的设计,并完成相应分析滤波器组和综合滤波器组的仿真验证(包括浮点仿真和定点仿真)。3.采用VHDL语言实现了一组2048路载波信号数字信道化的FPGA软件设计,整个FPGA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字分路和数字合路两部分。完成了对FPGA程序的仿真验证(包括功能仿真、时序仿真及硬件调试),程序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戚晓慧,吴瑛,尹洁昕[5](2014)在《用于宽带接收的近似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改进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宽带接收信号近似完全重构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首先将滤波器组的设计转化为原型滤波器的设计,针对已有算法中幅度失真较大的问题,利用代价函数保证过渡带具有平方根余弦滚降特性,对通带截止频率进行调整使得原型滤波器的3dB通带截止频率等于理想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文中还推导了以滤波器系数为变量,代价函数的闭合解表达式,并针对滤波器设计复杂度高的问题,采用了基于迭代求解原型滤波器的方法。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调制滤波器组相较已有设计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4年10期)

董家靖[6](2014)在《近似完全重构DFT调制滤波器组的一种设计方法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调制滤波器组的理论和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近似完全重构DFT调制滤波器组进行了设计,用MATLAB对设计的滤波器组进行了功能仿真。在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中,考虑了一种近似完全重构DFT调制滤波器组的原型滤波器设计方法。其优化的目标函数由滤波器组的输出混迭、输出失真及滤波器的阻带能量所导出,方法简单。(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4年12期)

林桂鹏[7](2013)在《过采样线性相位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临界采样双正交线性相位滤波器BOLPFBs(biorthogonal linear-phasefilter banks)的格型分解结构,称为高阶可行HOF(higher-order feasible)模块。这种高阶可行HOF模块可以实现N阶LPPRFBs。此外,这种HOF模块也可以认为是传统的临界采样一阶级联模块的扩展。设计具有相同长度的滤波器,相对于传统一阶级联的LPPRFBs,基于HOF模块的LPPRFBs不仅使用更少的模块数和设计参数,而且表现出更好的频率特性。然后HOF模块从临界采样LPPRFBs扩展到过采样LPPRFBs,所以HOF结构继承了临界采样所有的优点。此外,HOF结构提供了不同于其他模块的一种矩形过采样矩阵。本文研究的这种新结构是一种关于传统的OLPPRFBs的一阶模块的扩展,并且对于任意的通道数和抽样因子具有可行性。本文提供了当过采样时的很多可能的解决方案,BO和PU条件下的参数化,而本文之前研究的临界采样HOF模块结构,专注于BO和临界条件。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结构,不仅可以被视为传统OLPPRFBs的一种一般方法,而且也是一种临界采样HOF结构的扩展。本文中的过采样HOF模块可以改变矩阵大小,并且可以实现更高阶的结构。以前传统的过采样结构没有这样的特征。在设计实例中,设计的基于HOF模块的OLPPRFBs不仅具有更少的设计参数,而且比传统的一阶级联结构OLPPRFBs表现出更好的频率特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3-05-10)

折飞飞[8](2013)在《基于复指数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信道化研究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信道化技术作为宽带数字接收机和软件无线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本文深入研究了一种基于复指数调制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信道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组512路载波信号数字信道化算法的FPGA设计,主要工作如下:1.深入研究了基于复指数调制完全重构滤波器组信道化算法原理,根据系统指标要求,确定信道化的相关参数,并完成长度为4096的原型滤波器的设计,通过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所设计信道化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设计了实现多相结构的数字信道化算法的FPGA方案,给出了 FPGA信道化实现结构,并编写了 MATLAB的定点仿真程序以验证FPGA结构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整个FPGA软件包括数字分路设计和数字合路设计两部分。数字分路由时钟模块、串并转换模块、多相滤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IFFT模块等组成,数字合路是数字分路的逆过程。3.用VHDL编写源代码,并将VHDL程序功能仿真结果和时序仿真结果与MATLAB程序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FPGA程序功能的正确性。4.最后在硬件平台上完成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稳定,性能符合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谭方青,张天骐,高春霞,黄烈超[9](2011)在《基于QPSO算法的准完全重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准完全重构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使用优化方法设计原型滤波器。该方法固定原型滤波器的阻带截止频率为ωs=π/M,以通带截止频率ωp为参数变量,用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优化满足重构条件的目标函数,间接设计原型滤波器,然后通过调制得到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稍微放宽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精确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复杂性,减少运行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可获得具有高阻带衰减、低混迭误差和重构误差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1年07期)

肖红英[10](2011)在《一类完全重构滤波器的精度条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如何构造满足精度条件的小波滤波器.利用频域分析方法,给出了关于尺度函数精度条件的新结果以及满足精度条件的几个例子.(本文来源于《数学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本论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用户网络上行链路的基于零填充(Zero Padding,ZP)的非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BankMulti-Carrier,FBMC)系统,即ZP-FBMA系统。该系统中滤波器组的原型滤波器为普通的低通滤波器,不需要满足完全重构或近似完全重构条件。在发射端进行ZP处理,并在接收端进行相应的重迭相加。本文提出了多种接收机,包括时域均衡接收机、下采样频域均衡接收机以及分析滤波器组(AnalysisFilterBank,AFB)频域均衡接收机,并提出联合频域均衡消除子带间干扰。仿真与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与传统的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多址、单载波频分复用多址以及完全重构滤波器组多址(Perfect Reconstruction Filter Bank Multiple Access,PR-FBMA)系统相比,本文提出的ZP-FBMA系统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更好的误码率(BitError Rate,BER)性能、更强的抗载波频偏能力以及更小的功率和数据速率损失。ZP-FBMA在本质上是非正交的多址接入系统,总是存在的用户间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道均衡难度,导致系统性能恶化。针对某些参数场景下ZP-FBMA系统BER性能没有很大提升的问题,本文对接收机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将初次接收得到的信号估计值反馈到干扰消除单元,以消除其他用户对某个特定用户的干扰。干扰消除后即进行单用户检测,本文设计了多种单用户接收机,包括单用户时域均衡接收机、单用户下采样频域均衡接收机、单用户AFB频域均衡接收机以及单用户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接收机,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BER性能。此外,本文提出以相应通信指标最优化为目标进行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在干扰消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单用户在多径信道下的传输性能。具体包括多相分量选择以及原型滤波器截止频率优化。多相分量选择充分利用了在PR-FBMC系统中被丢弃的其余多相分量。而截止频率优化则通过调整原型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根据某些准则获得最优的BER性能。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BER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的ZP-FBMA通信系统在未来的网络通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杨玉琳,蒋俊正.近似完全重构的DFT调制滤波器组迭代设计方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2].郭明皓.基于非完全重构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8

[3].蒋俊正,江庆,欧阳缮.一种设计近似完全重构非均匀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新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

[4].杨松涛.完全重构滤波器组优化及其在宽带信道化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5].戚晓慧,吴瑛,尹洁昕.用于宽带接收的近似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改进设计[J].信号处理.2014

[6].董家靖.近似完全重构DFT调制滤波器组的一种设计方法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4

[7].林桂鹏.过采样线性相位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3

[8].折飞飞.基于复指数完全重构滤波器组的信道化研究及FPGA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9].谭方青,张天骐,高春霞,黄烈超.基于QPSO算法的准完全重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优化设计[J].电信科学.2011

[10].肖红英.一类完全重构滤波器的精度条件(英文)[J].数学杂志.2011

标签:;  ;  ;  ;  ;  ;  ;  

完全重构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