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特性论文_张春荣,单凌燕,郭钤,许振岚,何红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挥发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燃料,焦油,重金属,数值,超低,特性,沉积物。

挥发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荣,单凌燕,郭钤,许振岚,何红梅[1](2019)在《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 6、1.376 2、0.816 9和1.289 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 h和75.3 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 h和43.0 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气体流速为500 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道烽,李诗媛,刘稳,刘敬樟,欧阳子区[2](2019)在《配风方式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热解半焦,在30 kW预热燃烧试验台上研究不同二次风动量和通入方式对预热燃烧特性和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动量逐渐增加,神木半焦的燃烧效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NO_x排放量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适当提高二次风动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减少NO_x排放;不同二次风射流方式对NO_x排放浓度影响较大;采用30°偏角的斜射流方式通入二次风时,燃烧室内平均温度比采用直射流时高约100℃。采用直射流和30°偏角的斜射流方式最终NO_x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99. 7、152. 3 mg/m~3(6%O_2)。(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刘阳,刘捷成,俞海淼,陈德珍[3](2019)在《新型镍基镁渣催化重整松木热解挥发分焦油析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镍基镁渣催化剂,并在小型气流床气化炉上开展了松木热解挥发分的催化重整研究。评估了煅烧/催化温度、镍含量和水碳比对焦油组分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煅烧/催化温度下与Ni/γ-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裂解焦油性能的对比。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镍含量为3%,煅烧/催化温度为800℃,水碳比为0.5时,镍基镁渣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裂解焦油能力:大幅度降低了重质多环芳烃的相对含量,并且焦油转化率达到95.69%,同时焦油露点温度降至40.2℃。XRD结果表明,Ni、Fe、Ca、Mg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种活性中心,进而协同提高催化剂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道烽[4](2019)在《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阶煤热解或气化的副产品半焦、残炭属于“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通常挥发分含量小于8%,远低于常规煤炭所含挥发分。采用传统技术燃烧这些燃料时,会遇到着火点高、燃尽困难、NOx排放高等问题。本文将以神木半焦和气化残炭为主要研究对象,在30 kW循环流化床预热燃烧试验台上采用不同型式和不同运行参数的高温燃料喷口,研究了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特性。论文研究了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经高温预热后的燃料特性变化;分析了配风方式、二次风射流方式、位置等操作因素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预热燃烧器中添加石灰石对SO2排放的影响。热解半焦和气化残炭在预热燃烧过程中,燃料预热阶段气化残炭和神木半焦的挥发分转化率分别为63.4%和78.4%;固定碳的转化率分别为40.3%和47.7%,神木半焦燃料中有3 6.2%的煤氮发生了转化。针对同轴射流喷口的研究表明:改变内、外二次风配比,燃烧室沿程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对NOx排放带来影响规律也基本一致。可用总二次风风量来作为试验中的参考因素,在总二次风风量当量比为0.5左右时,能有效减少NOx的排放。燃烧室顶部温度变化与二次风流通面积变化有关,两者变化幅度相同。还原区长度过短会造成燃烧室顶部温度剧烈下降。还原区长度为500 mm时,NOx排放最低,达到110 mg/m3(6%02)。同时分级燃烧技术能有效降低NOx排放,减排幅度在57%以上。针对外扩型喷口的研究表明:采用直射流比采用30°偏角的斜射流NOx排放更低。NOx排放浓度分别为99.7 mg/m3(6%O2)与 152.3 mg/m3(6%02)。高温燃料喷口加装钝体试验,燃烧室顶部温度比不加钝体时的顶部温度高了200℃左右,可使燃烧室顶部升温速率加快约43%左右,但是对NOx排放并没有明显的影响。针对气化残炭进行的预热过程添加石灰石脱硫试验研究表明:当Ca/S摩尔比分别为0、1和2时,燃烧烟气中SO2排放分别为1428、1167和676 mg/m3,通过在预热燃烧器中添加石灰石能有效降低燃烧烟气中SO2排放浓度,且随着Ca/S摩尔比的增加,脱硫效率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庞振洲,张清福,林伟康,杨太勇,赵砣[5](2019)在《高灰低挥发分煤空气分级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高灰低挥发分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在研究化学渗透脱挥发分热解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气相燃烧的简化机理对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煤粉燃烧过程进行改进,并进行空气分级燃烧工况的数值模拟,着重分析高灰低挥发分煤空气分级燃烧的控制机制。通过与未分级燃烧进行比较,发现高灰低挥发分煤采用空气分级燃烧,可以形成还原性气氛来抑制NOx生成,但存在煤粉着火滞后和NOx排放量较高等问题。(本文来源于《锅炉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宋佰超,李雨成,罗红波[6](2019)在《挥发分对煤尘爆炸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挥发分对煤尘爆炸的影响,利用FCY-II粉尘云最低点火能测定仪和水平玻璃管煤尘爆炸试验系统,测定了不同挥发分含量的煤尘爆炸最小点火温度和爆炸产生的最大火焰长度,分析了挥发分对煤尘爆炸最低点火温度影响,即通常情况下挥发分含量越大,最低点火温度越高,个别煤样不符合此规律,是因为水分含量过高,对煤尘爆炸起到抑制作用.选用合适的湍流及燃烧的数学理论模型,应用CFD软件模拟不同挥发分含量下煤尘爆炸的最大火焰长度,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比对,误差均<20%,说明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模拟手段可行,为划分爆炸等级和制定防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9年01期)

刘宗桃,赫飞,帅明明,刘天奇[7](2018)在《油漆挥发分爆炸特性及浓度检测装置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喷涂车间内挥发分浓度的检测,进行20 L球形爆炸特性测试实验,分析了油漆挥发分主成分及爆炸特性,根据油漆挥发分受热易挥发遇冷易凝结的物理特性、采样器采样原理、滤膜增重法测量原理以及基于单机片C++软件程序编写的电路智能控制技术,设计1种喷涂车间挥发分浓度检测装置。研究结果表明:油漆挥发分主成分具有爆炸性,且随着油漆颗粒物浓度增大,爆炸压力也增加。设计的装置对挥发分的采集率都在90%以上,总采集率为93. 1%~98. 9%,装置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挥发分浓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王禺昊,董众兵[8](2018)在《燃煤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循环流化床燃煤飞灰在热处理减容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特性,以飞灰中Cu、Pb、Zn和Cr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逐级提取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在飞灰中赋存形态,然后在实验室水平电加热炉上考察了热处理温度(900~1 400℃)和热处理气氛(空气和氮气)对重金属挥发规律的影响,结合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探讨了飞灰中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挥发机理。结果表明:Cu、Pb、Zn和Cr在飞灰中的赋存形态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升高热处理温度有利于重金属元素的挥发,4种重金属元素的挥发性顺序为Pb>Cu≈Zn>Cr。较低温度下重金属主要以氯化物形式挥发;较高温度下主要以重金属氧化物或单质形式挥发。反应气氛对Cu和Pb挥发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Zn和Cr挥发率的影响显着。氮气气氛能促进Zn的挥发,但抑制Cr的挥发。(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薛文涛,孙钦平,林聪,刘本生,王悦[9](2018)在《风速对鸡粪沼液氨挥发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风速储存条件沼液氨挥发特性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晰等问题,设计沼液储存及氨气挥发测定装置,使用强制通风法对氨气取样监测,研究鸡粪沼液在风速0(密闭储存,WS0)、1(气体流量32.33 m3/h,WS1)、2(气体流量65.72 m3/h,WS2)m/s储存条件下的氨挥发特性及总氮(total nitrogen,TN)、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COD)等降解情况。结果表明,沼液氨挥发通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均于第12天达到挥发峰值,分别为2.28、4.42和7.21 g/(m2·d),总挥发量分别为1.80、3.90、7.12 g。储存期间沼液温度在13~24℃范围波动,总体温度和变化趋势均与室温相似。鸡粪沼液呈现弱碱性,初始pH值为8.38,3组试验在储存过程中pH值均不断上升,试验结束后达到了9.17、8.82、8.92;沼液中氮素主要以铵态氮形式存在,初始铵态氮占总氮含量的84.99%;储存过程中沼液铵态氮质量浓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均于第7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 451.27,3 562.60,3 582.67 mg/L,试验结束后下降到3 030.20、2 762.67、2 794.87 mg/L,降幅为7.64%、15.79%、14.81%。TN和COD降幅均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TN依次下降了10.97%、18.95%、25.83%;COD依次下降了10.38%、18.61%、20.35%。研究结果可为沼液合理储存以及氨气减排措施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金夏虹[10](2018)在《低挥发分煤炭热解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据最大比例,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研究并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煤热解研究多关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和褐煤。低挥发分煤炭在我国的储量丰富,但是由于不易点燃等原因,应用范围较为狭窄。为了探究多少挥发分的煤炭适合用于煤热解分级利用,研究低挥发分煤炭的热解特性及其热解产物,为其多联产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数据。本文选取挥发分含量较低的钱家营矿、明信矿、牛山矿煤样分别进行了管式炉热解实验。煤样的粒径分别为<75μm、75~150μm和150~300μm,在600、800、1000、1200℃温度条件下N2氛围下进行热解,分析低挥发分热解时,煤炭粒径、热解温度以及原煤的理化特性对热解半焦、焦油、气体的生成规律、产物特性的影响。热解终温的变化对煤热解半焦失重率有重要影响;原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半焦的失重率水平明显较高;煤粒径的大小差异对半焦的失重率没有造成明显影响。相同条件下,样品的颗粒越大(或半焦的热解温度越高),着火温度、燃尽温度以及最大燃烧速率温度也越高,综合燃烧指数越低,不易燃烧;原煤的挥发分含量较低时,在热解反应之后半焦的可燃性更差,不太适合用于燃烧用途。原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热解温度越高,热解产生的焦油中偶数碳原子数所占的比例更高,奇偶振荡现象越明显。原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热解温度越高,更容易形成碳原子数较大的焦油分子,多环芳烃的比例越高。在600℃条件下热解时,热解气的析出速率在最开始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热解反应的进行,热解气的析出速率逐渐降低,析出的速率曲线趋于平缓。在800℃条件下热解时,在50~100s之间热解产生的煤焦油在高温条件下二次热解产生气体。随着热解温度的进—步升高,在1000和1200℃条件下,有更多的热解焦油在炉内发生了二次热解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测量了 H2、CH4、CO、CO2、C2H4、C2H6、C2H2这7种主要的热解气成分。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H2和CO含量增加,CH4和CO2含量降低;在热解温度较低时,产生较多的C2H6;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气中开始产生C2H2;热解气中C2H4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在600~1200℃区间,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和焦油的产率下降,热解气的产率增加。较低温度条件下,原煤的挥发分越高,焦油的产率越高。随着煤粒径的增大,热解气的产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焦油的含量减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21)

挥发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热解半焦,在30 kW预热燃烧试验台上研究不同二次风动量和通入方式对预热燃烧特性和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风动量逐渐增加,神木半焦的燃烧效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NO_x排放量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适当提高二次风动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减少NO_x排放;不同二次风射流方式对NO_x排放浓度影响较大;采用30°偏角的斜射流方式通入二次风时,燃烧室内平均温度比采用直射流时高约100℃。采用直射流和30°偏角的斜射流方式最终NO_x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99. 7、152. 3 mg/m~3(6%O_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挥发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春荣,单凌燕,郭钤,许振岚,何红梅.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J].浙江农业学报.2019

[2].刘道烽,李诗媛,刘稳,刘敬樟,欧阳子区.配风方式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9

[3].刘阳,刘捷成,俞海淼,陈德珍.新型镍基镁渣催化重整松木热解挥发分焦油析出特性研究[J].化工学报.2019

[4].刘道烽.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

[5].庞振洲,张清福,林伟康,杨太勇,赵砣.高灰低挥发分煤空气分级燃烧特性研究[J].锅炉技术.2019

[6].宋佰超,李雨成,罗红波.挥发分对煤尘爆炸特性影响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

[7].刘宗桃,赫飞,帅明明,刘天奇.油漆挥发分爆炸特性及浓度检测装置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8].王禺昊,董众兵.燃煤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

[9].薛文涛,孙钦平,林聪,刘本生,王悦.风速对鸡粪沼液氨挥发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8

[10].金夏虹.低挥发分煤炭热解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测试系统流程图一D5.1.2有害气体挥发特性分析飞灰中重金属的挥发特性飞灰中重金属的挥发特性飞灰熔融时重金属的挥发特性熔融中飞灰重金属的挥发特性

标签:;  ;  ;  ;  ;  ;  ;  

挥发特性论文_张春荣,单凌燕,郭钤,许振岚,何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