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扩张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扩张研究

◎赵文韵

(上海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242-02

摘要:现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已经得到越多的关注。在异地扩张的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公司治理结构、客户单一性、城市差异化等问题,但同时享有政府管制放松、中小企业客户及个人用户潜力巨大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宁波银行的财务数据,分析城市银行发展的现状,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

一、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扩张中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一)问题。

1.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大多采用扁平式,即管理结构层数少,每层结构的人员多。

当城市商业银行进入异地扩张阶段,他必定要增加管理层即多一个地区的分行行长。那么多了的管理层会不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高效服务产生影响?会不会产生”天高皇帝远”的情况?

2.客户的单一性问题。

无论是在原区域发展,或是进入异地扩张时,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大多都是当地的居民及企业。这种单一化的客户来源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贷款风险。同时这样的资产结构也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

3.城市差异度问题。

在城市银行跨区域发展之前,城市银行在当地有众多优势。但在银行进行异地扩张时,这些优势会减弱甚至消失。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的地区竞争非常激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都会在各个方面与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客户的争夺。

(二)机遇。

1.国家管制的放松。

随着改革开放,04年外资银行的准许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银监会明确支持风险评级为2级以上,并达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相关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直接设立异地分行的形式实现异地扩张发展。异地扩张势必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大趋势。

2.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但是中小企业缺少信用担保,收益不稳定,风险大,很难从大型的国有银行和别的金融市场中获得融资。这就给了城市商业银行很大的机会。

3.个人客户消费方式的改变。

中国人的小费模式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习惯了刷卡消费,透支消费,网上交易

二、宁波银行为例做深入的分析

(一)宁波银行简介。

1997年4月10日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5月18日宁波银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到2010年12月末,宁波银行已经拥有110个经营机构,其中1家总行营业部、7家分行(分别为上海、杭州、南京、深圳、苏州、温州、北京分行)102家支行。

在宁波银行到浙江地区的贷款还是占了大部分。同时宁波银行在上海的贷款情况是稳步发展,贷款数量逐年稳步上升。在江苏省,宁波银行在2009年放贷101.36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证明了宁波银行在异地发展的决心,并已经跨出了结实的一步。

(二)宁波银行的异地扩张的财务效果。

1.经营指标分析。

从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的总资产不断的增加。代表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其总资产的增长率为33.54%,2008年36.75%,2009年有一个飞跃到达58.19%。到了2010年更是达到61.18%。

2.盈利水平分析。

总体来看,宁波银行的净利润一直呈上升状态。2007年至2009年宁波银行的净利润小幅上升,说明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是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利润的增长不明显。2010年净利润达到23.24亿元,说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逐渐消除。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进入快车道。

3.成长性分析。

2007、2008年宁波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在40%以上反映了其发展潜力很高。但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大幅下降,表示在这一年中,宁波银行成长遇到瓶颈。到2010年,其净利润增长率再次开始大幅上升,代表其已突破瓶颈再次进入高速发展。

(三)实例分析总结。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宁波银行的异地扩张战略对于宁波银行的整体发展有积极影响。在异地扩张以后,宁波银行在总体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潜力等方面都有好的表现,特别是宁波银行的总资产增长迅速,表明宁波银行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对比分地方的贷款情况,浙江省的贷款数值仍是最多的,但所占总贷款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证明了宁波银行的异地扩张已初见成绩。

但是宁波银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2008、2009年的表现一般,究其原因可能是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了全世界,包括人民币的升值导致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遇到困境,导致了宁波银行的盈利性指标表现一般,具体表现为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只有小幅上涨,净资产收益率有小幅下降。2010年,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见到成效,中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宁波银行也抓住了这样良好的大环境,加快异地扩张的步伐,所有指标均有很大的提高。

三、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扩张的展望

(一)城市银行需找准自身定位。

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大家庭中,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的经营情况。异地扩张战略对于某些银行来说是适合的,可以促进其发展。但对于某些银行,异地扩张还比较遥远,这些银行内部还有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需要优先解决。

(二)坚持特色化战略。

首先是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是不同的。所以城市商业银行不能像大型国有银行那样去追求大项目、大企业。而应该专注于服务广大中小企业及居民,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其次每个城市商业银行也是不同的。城市商业银行到异地去开分行,要抱着合作共赢、取长补短的态度,不应与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直接的竞争。

(三)在政府影响与市场影响中找平衡。

城市商业银行从开始建立就受到很大的政府影响,特别是当地的政府。一开始,政府政策的倾斜、优质项目的取得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起步变得容易。但时间久了,这些“照顾”也会成为障碍。比如碍于情面某些贷款不得不放,有些贷款又不得放。其次过多的“照顾”容易使城市商业银行安于现状,不求创新。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应走进市场,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只有在市场中,不断接触中小企业,接触市民群众,才能提高其满足顾客需求、控制风险、金融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士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04。

[2]王景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道路[D].天津财经大学,2009-05。

[3]张吉光.城市商业银行十年风雨路[J].银行家,2005。

[4]姚建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隐忧及策略探析[J].金融实务,2007。

[5]王辉.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

[6]杨书剑.跨区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美梦还是梦魇?[J].银行家,2006。

[7]BillBassett,TomBrady,WhatDrivethePersistentCompetitivenessofSmallBanks.BoardofGovernorsoftheFederalReserveSystem,FinanceandEconomicsDiscussionNo.2002—28。

标签:;  ;  ;  

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扩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