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石窗:老子“保道不盈”说发秘——《道德经》第十五章思想解读论文

詹石窗:老子“保道不盈”说发秘——《道德经》第十五章思想解读论文

摘要:老子《道德经》论道,常常是通过间接的事物来暗示,以有形来表征无形。该书第十五章乃是要讲如何“保道”,但老子不是一开始就讲抽象的道理,而是从古代修道之士的情状入手来展开。一开始,老子提出了“微妙玄通”的说法。所谓“微妙玄通”首先是形容“至道”,其次是形容修道之体悟。修道之士能够体悟到了“至道”的隐奥、不测、幽深、无碍,这就是“微妙玄通”。可是,一般人却很难真正理解修道者这种“微妙玄通”的状态,所以老子感叹“深不可识”。 既然如此,又如何把修道的状态传达给人们呢?老子连续用了七种事物来象征修道者的状态,既写修道之士的内心省思,也写其应对世俗的活动。老子虽然认为修道之士应该“和光同尘”,置身于人间世,但并不是说要让修道之士被染缸给染浊了,而是要移风易俗,引导社会由浊返清。这一章最后的“保此道者不欲盈,故能弊而新成”是《道德经》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如果说“不欲盈”表达的是谦下的情怀,那么“弊而新成”就是表征事物的推陈出新。老子论说常常是一语双关。他讲修身的时候,同时蕴含着治国的法度;讲治国的时候,又可以引出修身的程序。行文的象征表达具有模糊性,给后人的诠释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元代道士邓锜从“内丹修炼”角度进行发挥,而清代道士宋常星则从“性命双修”的角度予以诠释,这两位道教学者的说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值得关注。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保此道;不欲盈;弊而新成

《道德经》问世以来,解说者数以千计。由于文化素养不同、看问题的视角有别,各家解说立论也就千姿百态。如何领悟《道德经》的思想内涵?这不仅需要回归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需要从版本学、文字学入手,追索渊源,考证字义,方能显露其精神实质。在这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颇多。本文且以第十五章为对象,略作考察。

这一章,汉代河上公章句本定其章名为“显德”,元代道士邓锜《道德真经三解》直接用第一句话为章名,清代道士宋常星则用“保道”。什么叫“显德”呢?按照通常的理解,“显”就是显示,表现出来。顺着这样的思路,有可能就会把这两个字解释为把“大德”表现出来,这不是张扬自己吗?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张扬绝不是老子的意思,河上公不至于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先把“德”搞清楚。“德”有德操、品德的意涵。“德”之范围很广,道家所谓“德”,注重“谦逊”,在阴阳哲学上“主阴”而不“尚阳”。因此,“显德”就是告诉人们以谦卑为怀,以低调为好。至于“保道”那是从最后的“保此道者不欲盈”一句缩略而成,“不欲盈”就是“谦”,可见宋常星的章名虽然与河上公差别较大,但都是为了揭示老子这一章的核心思想。对于该章的精神主旨,宋常星概括为:

恭闻古之善为士者,立身持己之间,应事接物之际,总是以道德躬行实践,正己感人,道德之外,不敢立一毫巧伪,用一切机智。如春风之过化,如时雨之均沾,虽欲求其大道之形影,不可得也,虽欲知其德化之朕兆,不可见也,古之善为士者,善之于此也。能会于此,其不盈之深旨,不待言而自明矣。[1]152

意思是讲:怀着恭敬之心,听说古代的修道之士,注重安身立命的修己功夫,不论是应接平日间的诸多事务,还是个人独处的时刻,都是遵循天道,讲究德美,身体力行,通过实践来修养自己。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巧诈虚伪,更不敢有半点的侥幸心理,耍弄什么权谋机智。因为天道的运行,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发生的,像春风吹拂大地,如时雨滋润万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大道的运作,从来不高声喧哗,更不会大张旗鼓、招摇过市。所以,你怀着固执的心态求索大道的形影,那是不可能得到的;你想了解大道化育万物的征兆,也是看不见的。古代的修道善士正是因为领悟了这样的精神,所以不会肆意强作。体会了这一点,就明白了老子强调不盈满的内涵了。

如何“保道不盈”呢?以下,我们分四点来阐述。

一、微妙玄通

老子论道,常常是通过间接的事物来暗示,以有形来表征无形。这一章乃是要讲如何“保道”,但老子不是一开始就讲抽象的道理,而是从古代修道之士的情状入手来展开的,他说: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涣兮若冰之将释,

俨兮其若客,

确定到底是“为道者”还是“为士者”,对于理解老子的思维脉络,是很重要的事情。否则,就会走偏,把握不准基本方向,甚至有可能是南辕北辙。沿着“为道者”这个方向,我们再看下面一句“微妙玄通”就容易明白了。关于这四个字,元代的邓锜解释说:

得道之士具乎四德,搏之不得名曰微,阴阳不测名曰妙,天地变化名曰玄,往来不穷名曰通,故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2]194

“搏”是捕捉、拍打的意思,你想捕捉它、拍打它,却无法实现,这就是“微”;阴阳上下定位,本来是可以确认的,可是一般人却无法把握其状态,这就进入了“妙”的境界;像宇宙天体变化多端却又井井有条,这就是“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就是“通”。

关于“微妙玄通”这四个字,宋常星也有一段很好的解释,他说:

Inclusion criteria:(a)age 22-45 years;(b)history of an active sexual life without any contraceptive measures for more than 1 year;(c)female partner with normal fertility;(d)provision of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上尽天道,能知阴阳消长之妙;下尽地理,能知刚柔夷险之理;中尽人事,能知巨细品物利害成败之机。其心中之体用,至微至妙,至玄至通。至道之隐奥曰微,至道之不测曰妙,至道之幽深曰玄,至道之无碍曰通。体至道之隐奥,用至道之不测,得至道之幽深,达至道之无碍,所以微妙玄通。[1]152

文中的“尽”有理解、认知、领悟的意思。宋常星从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入手来诠释“微妙玄通”。在《周易》里,“天地人”称作“三才”,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这一段讲的是《易经》卦象结构的象征法度,“三画卦”有“天地人”之象,重叠而成的“六画卦”也有天地人之象。如果说“三画卦”是天地人的基本象征,那么“六画卦”则是天地人的扩展象征。《易经》用卦象,就是要揭示事物的隐微道理。宋常星这段话虽然没有出现“三才之道”的概念,但字里行间却贯穿着《易经》“三才”的理念。按照宋常星的这个解释,所谓“微妙玄通”首先是用来形容“至道”的。其次,进一步讲,这又是形容修道的体悟。修道之士能够体悟到“至道”的隐奥、不测、幽深、无碍,这就是“微妙玄通”。

2) 目前纸地膜加工工艺往往加入漂白剂等化学助剂,以增加纸地膜的透明度,由此必然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纸地膜可以不以增加透明度为基本目标,可以添加其他调色剂,改善纸地膜的其他功能。如黑色地膜可以有效抑制杂草,银灰色反光地膜可以起到避蚜、防治病毒病的作用[21],白色反光地膜可以改善作物冠层内的太阳辐射,均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水乳交融,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中国文化的水平曾经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它的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我们56个民族之间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对我们的国家亦有强烈的归属感。然而,由于封建社会末期一段闭关锁国的历史,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其缓慢甚至将近停滞,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物质发展的缓慢,以及大众思想的愚昧。我们都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然而,在当今世界,文化落后不仅仅要挨打,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尊严、和谐以及繁荣程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就是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

二、强为修道者形容

可是,就一般人而言,却很难真正理解修道者这种“微妙玄通”的状态,所以老子感叹“深不可识”。既然如此,又如何把修道的状态传达给人们呢?老子用一种平实无华的言辞来陈述: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开头的“夫唯”是承上启下的语气词。为什么“不可识”呢?因为修道本来就是隐秘的事情,在外人看来,那是没有形迹可以识别的。所以只能勉强作出形容。这是告诉读者,下面所描写的,都带有间接性,只能靠自身去领悟了。

接下来,老子连续用了七个“若”字来形容修道者的状态。他说:

豫兮若冬涉川,

(1)人民币汇率预期与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出之间的脉冲响应分析。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境内外利差与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出之间建立VAR模型,根据AIC准则确定检验滞后阶数为6阶,构建VAR模型后得出脉冲响应函数图(如图1所示)。

犹兮若畏四邻,

这三句话,第一句的“为道者”,向来有不同版本,王弼注本、河上公本均作“士”,但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以及唐代傅奕的《老子注》本则作“道”。我以为应该作“道”。理由是:上古时期,“士”的写法,像一把宽刃的战斧,表示手持大斧的作战武夫,所以有“战士”的说法。如果说首句是“古之善为士者”,这个方向似乎就与打仗联系起来,让人想到战争。当然,“士”这个字也有引申义,许慎《说文解字》称:“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照此说来,“士”这个字表示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就结束了。字形采用“一”与“十”会意而成。按照孔子的看法,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概括、归纳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了。就这个层面讲,“士”又是指有学问的人。然而,我们贯通地读这一章的上下文,看不出老子是在讲研修学问的事。根据这样的情况,我觉得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善为道者”应该是得其真传的。

随机选取浙江某市一所普通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共120名,每个年级20名,男女生各10名.这些学生都只接受了正常的数学教学和基本的口算训练,并未经过特殊口算技巧或能力的培训.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所谓“若”是“好像”的意思。连续七个“若”就是引出七种事物来作比喻。第一个“若”,引出的是“冬涉川”。所谓“冬”就是冬天,“涉”是跋涉,“川”是河流。冬天在北方的河流,那是要结冰的,即使在南方也有许多河流是要结冰的。结了冰,要从上面跋涉过去,那是有危险的。当然不可以急迫冒进,所以在开头就用一个“豫”字来提醒。“豫”原是一种野兽,属于象类,生性好疑虑。老子借此以表征小心谨慎。《周易·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讲,踩上微霜,意味着坚冰将要到来。从霜冻到坚冰是一个过程,它告诉我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该循序渐进,修道炼功也是如此。如果贸然行事,就会走火入魔,那是非常危险的。

通过该变换,可以将瞬变电磁场分量随时间t的衰减曲线转换为波场随类时间q的传播曲线,所以可以利用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来求解转换波场的物性与几何参数。利用变步长的梯形公式:将式(1)的积分方程离散化,并写成矩阵形式为

第二个“若”,引出了“四邻”,也就是四方的邻居。讲邻居是为了烘托个人独处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邻居就是一种生活环境。修道不仅要行“命功”,而且也要做“性功”。这个“命功”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夫,而“性功”则是内心的道德反省,要在心灵上下功夫。这种功夫,儒家称作“慎独”。《礼记·大学》载:“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诚心正意,必然要在行动上表露出来。如果不能诚心正意,而是耍弄心计,就会在形态上留下痕迹。所以,独处的时候内心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对此,三国时期的曹植也有类似说法,他写的《卞太后诔》,其中言及“祇畏神明,敬惟慎独”。这是讲冥冥之中有神明监管着,一人独处的时候尤其应该有敬畏之心。有趣的是,道家经典《文子·精诚篇》也论及“慎独”,它指出:“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其中的“惭”是指惭愧、耻辱,连起来是讲:圣人修养不会受到景象的干扰而做出自我羞辱的事情,尤其在独处的时候应更加谨慎。如果不在独处的时候注重内心修养,而想要得道,那是没门的事。由此看来,做性地功夫,这是儒道两家共同倡导的。从这个向度来把握老子这一句话,我们就明白那是告诫修道者谨慎于内心的念头。开头所谓“犹”,在甲骨文里写作“”,左边是一个酒坛,右边是一条狗的身形,像狗喝酒而醉了的样子,本来表示狗醉酒而动作迟缓,不知所向,后来引申为迟疑不决,与上一句的“豫”字同义。老子的表达,善于变化措辞,化用活用,当“犹兮”与“若畏四邻”连接起来,就营造了很特别的氛围,仿佛我们看到了一个修道的书生担忧邻居指责自己的过错,所以每日检讨。后世道教有所谓“功过格”的修持法度,看起来与老子这种强调内心的道德反省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三个“若”,引出了主客的问题。“若客”二字,王弼注本作“若容”。但帛书甲乙本、河上公章句本、傅奕本均作“客”,按文义应以“若客”为是。所谓“若客”,就是像一个客人的样子。“俨兮其若客”,是讲修道者的敦厚态度恰如做客那样恭敬。这就叫作“不敢为主而为客”。

第四个“若”,引出了“冰”的即将融化之意象。“涣兮若冰之将释”,其所谓“涣”就是涣散,表示不留滞、不贪染。古代的修道之士,看世间一切有形色相,都像水上的浮泡一样,用不了多久就会自然消失,也如梦幻一样,转瞬即逝。既然如此,就不必眷恋,而应该像春天来了冰块化解那样,不留形迹。

第五个“若”,引出了“朴”。老子说“敦兮其若朴”。所谓“敦”是德厚的意思;“朴”是尚未分割制器前的木头。表示修道者敦厚之德行恰如尚未开凿的元初木头。其天性不敢泯灭,修己真心,恪守长存,排除是非干扰。

通过采访,我们欣喜地看到,忻州市无论对老干部工作的理性思考、总结探索,还是主动作为、创新实践,都令人耳目一新,感受颇深。正如中组部老干部局副局长杨保平调研忻州老干部工作时指出的那样:忻州老干部工作创新很多,特色鲜明,实施开展的“人生设计”“精神富养”“乐龄行动计划”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契合中央倡导的“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精神,体现了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忻州的硬件条件不是最好的,但整个工作得到了老同志的普遍认可,工作成效非常好,可以说工作做的是最好的。忻州的思路和做法,是贫困地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一个贡献和一种引导。相信今后忻州的老干部工作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2年6月21—26日,江西省出现强降雨,全省平均降雨量117 mm,有44个县降雨量超过200 mm,19个县超过300 mm,建设中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初步统计,鹰潭、赣州、吉安、抚州、上饶等5个市的47个县58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20.9万人,紧急转移4.136万人,倒塌房屋3 759间。强降雨过程中,各县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共发布预警短信达157 297条,通过电话、广播、报警器传递预警信息共17 416次。由于转移及时,直接避免人员伤亡1 250余人。

保此道者不欲盈。

老子论说常常是一语双关。他讲修身的时候,同时蕴含着治国的法度;讲治国的时候,又可以引出修身的程序。行文的象征表达具有模糊性,给后人的诠释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看到元代的道士邓锜,就从“内丹易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目前,学界对于什么是“具身认知”还没有清晰的概念,Lawrence Shapiro(2007)等认为“具身认知”尚不能称之为“理论”,只能是“研究纲领(research programme)”[2]。但是,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具身认知”已从不同角度累积形成了以下核心观点。

当然,所谓“若浊”也有以特异的混浊形状来检验人心的意义。历史上,被奉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是一个敢于置身污浊之中的道门人物。《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卷三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吕洞宾由于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就出家当道士,四处云游。在后周末期,汴京有一个姓石的人,开了一家茶馆,当时茶馆里有一位女招待,年轻貌美。有一天,吕洞宾一身乞丐打扮,来到了茶馆中,他衣衫褴褛,肢体的许多地方破皮化脓,臭不可闻,大家都不敢靠近,但他却总是跑到上等的座位求茶。这个女招待面对吕洞宾这身乞丐打扮,并没有厌恶,依然用最好的茶来招待这位乞丐。女招待的父母知道了,很不高兴,多有指责。但女招待更加热情地为乞丐服务。这样经过了一个多月,吕洞宾就对女招待说:你能够喝我剩余的这杯茶水吗?女招待说:很抱歉,您老喝过的茶水味道都变臭了,实在难于下咽。于是就把剩下的茶水泼到地上。忽然间,一股香味从地上升起,女招待连忙舔了一口,感觉神清气爽。这时候,吕洞宾对女招待讲了实话:我不是乞丐,而是吕先生,可惜你不能吃我剩下的茶垢,未能成仙。不过,你心地善良,我还是想帮助你。请问你想要富,还是贵?或者要长寿?女招待回答说:我一个小女子,不知道什么叫作贵,我只要得富并且长寿就好。吕洞宾听后点点头就离开了,从此不再来茶馆。后来,女招待嫁给了一个营指挥使,再后来她成为昊王之孙的乳母,不仅吃穿不愁,而且大富无比,活到135岁而终。《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这个记载不见于正史,其中有许多神秘性的描述,对于一般人而言实在难于置信。不过,字里行间却透露出道家人物常常置身混浊之中的情状。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老子从不同侧面形容修道之士的基本情状。既写修道之士的内心省思,也写其应对世俗的活动,既暗示“命功”,也警示“性功”。

三、弊而新成

老子形容修道之士的情状,展示了一个社会层面,就是“浊”。虽然他主张“和光同尘”,置身于混浊的人间世,但并不是说要让修道之士被染缸给染浊了,而是要移风易俗,引导社会由浊返清。他说:

孰能浊以止,

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3)操作严格,人员素质要求高。为保证仪器设备达到理想的性能和精度水平,必须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因此,操作这些仪器设备的人员必须要求专业素质高,不仅要懂操作,还需懂得技术,有理论基础。任何不按操作流程操作、超负载、超速设置等的违规行为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影响生命财产安全。

什么叫作“内丹易学”?就是以丹道修炼为内容、借助《易经》卦象符号表达的一种学问,这种学问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就开始了,到了宋元期间大为流行。邓锜的《道德真经三解》就遵循了这个思路。在这一章里,邓锜解释说:

意思是讲:谁能够让混浊的环境不再恶化,慢慢变得清澈美好?谁能够让人们居住的社会安定长久,而逐渐获得新生?这两句话,老子以反问的形式启迪人思考,告诉后世的修道者:和光同尘,不等于同流合污,而是以修道者的济世情怀,通过各种可能的形式启迪人了悟。从“体用哲学”的角度讲,浊与清相对,动以静为根。清静是体,浊动为用。人情无不喜清而厌浊,难静而易动,所以有清静之教。然而,由浊到清,并非骤然而成;由动到静,亦非一朝一夕。修道之士,救济社会,净化人心,需要有耐性,老子这两句话都用了一个“徐”字,所谓“徐”就是慢慢来,不要着急。对此,清代宋常星解释说:

善为士者,不必求清,能浊以久,与人同处,不自见其异,与世周旋,不自显其长。我惟静以待之,自然徐徐而生清。不必妄动,能安以久,不自见其异,所以能守其常,不自显其长,所以能全其拙,我惟安以自养,自然徐徐而生动。是知浊之生清,安之生动,即阴阳循环之机,人心体用之变,处之自然,自无失矣。[1]153

意思是讲,修道之士,不必急于求清,能够在混浊的环境里坚持不懈地开展教化引导工作,最终总会看到“清明世代”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与人和洽相处,不要自我显示特异之处;在人世间周旋,也不要自我张扬有什么特长。只要自己内心安静,耐住寂寞,久而久之,一湖之水就会沉淀下来,由浊而清。不能妄动,而是需要安宁静养,恪守常道,如此就能够变化阴阳,和合事态。

按照宋常星的这个解释,老子这几句话已经由个人的修养转到了社会治理方面来了。一个领导者治理社会应该遵循什么思路?老子接着说:

(2)环境执法监测工作队伍建设落后。在县级市,地方政府环境执法监测队伍建设存在落后性,这主要体现在:首先,队伍文化水平不高[2]。其次,执法技术简陋。在当前,大多数县级环境执法监测队伍并未采用高新科技工具检查,并且管理方式仍以人力管理为主,尚未建成集成式系统,无法保证执法检测的工作质量。

第六个“若”,引出了“谷”。老子说“旷兮其若谷”。所谓“旷”,从日从广,表示广大。旷的本意指光明,又指心情开朗,引申为空旷,特指心境宽广。“谷”不是稻谷的“谷”,而是指山谷,即两山之间的峡谷。老子借助它来形容修道者的心境。修道之士,心的德性乃是谦虚而不占有;性命之体,乃是空灵而不留恋事物。因为心体虚明,所以能够应物无穷;因为性地空旷,所以能够涵容无量。这就好像空谷一般,气之摄入,永远不会盈满;气之流行,永远不会枯竭;万法皆空,恰如太虚之无物;贯彻古今,通达天地。而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连“空旷”这个概念也都忘记,从而达到“不旷而旷,不谷而谷”。就是说,心里没有了“空旷”,却实现了真正的空旷;心里没有了峡谷,却领略了精神峡谷的境地。

②陡坡段、河流穿越处作业带扫线及管沟开挖没有按照 “先拦后弃”原则采取拦挡措施,弃土弃渣直接弃排至坡面和河沟道,造成水土流失。如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佳县交界处的刘千河农场附近陡坡段管沟开挖,因没有采取拦挡措施,导致大量土方溜入下方的佳芦河河道,堵塞了大部分河道。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此道”这两个字是老子对本章的总结。这就是“微妙玄通”之道。要领悟“此道”,全在一个“虚”字。能谦卑而不自满,就能过川流而不遭险,居凡俗而能救弊,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为什么这样呢?这牵涉最后四个字“弊而新成”的版本校勘与理解。

关于最后四个字,王弼注本、河上公本等众多古本皆作“蔽不新成”,但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作“敝而不成”。易顺鼎、高亨先生怀疑“不”乃“而”之误,任继愈先生与陈鼓应先生采纳之,更定为“故能蔽而新成”,释意“去故更新”。我觉得符合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精神。如果说“不欲盈”表达了执政者应有的心境与策略,那么“弊而新成”就是生生不息,最终像母鸡孵卵那样,时机成熟了,小鸡就冲出蛋壳,作为一个新生命而存在宇宙空间。

四、保道不盈与十月圆胎

第七个“若”,引出了“浊”。老子说“混兮其若浊”。所谓“混”,或作“浑”,两字意义相通,本形容水不清的污浊状态。这里用于形容修道之士“和光同尘”的情境。本来,修道之士的心地是虚明的,性天是洞彻的,本不应该混浊。可是,修道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攸关社会人间的事情。所谓济世度人,这是道家本有的义理。基于这样的理念,修道之士还得走向社会,与民众打成一片。在道门中有“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的说法,表达了道门以济世度人为己任的思考。老子讲“其若浊”就是告知修道者不能只管自己清修,而应该关怀社会的整体生存状况。宋常星指出:“民忧亦忧,民喜亦喜,浑浑然似乎与民同其浊,而不有分别之迹也。”[1]153老百姓忧虑的,修道之士也应该为之忧虑;老百姓高兴的,修道之士也应该感到高兴。如此,修道之士与社会大众没有情感距离,没有外表的差异,才能获得信任与尊重,劝人为善的话才有人听。

动之徐生?

自豫若涉川至于浑兮若浊,易一变而为七也。静之徐清,久之徐生,七变而为九也。保此道者不欲盈,是以能弊不新成,九复变而为一也。大哉,老子之言![2]194

2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以4周作为一个治疗疗程,连续实施2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每天对其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并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

意思是讲,老子形容修道之士的七种状态,体现的是《易经》八卦九宫的数字进退。它首见于先秦古道经《列子·天瑞》篇: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文中的“埒”,读若“列”。根据汉代高诱的注释,“埒”即“形”的意思。“易无形埒”是说“易”在最初是没有形状的。言外之意是:易乃是一种气化的存在,它无形无状,氤氲激荡,慢慢才有了形状。于是,阴阳相推,凝聚而为“一”;上下鼓荡,“一”发生变化而运转到“七”的位置;阴阳感应,由“七”又运转到了“九”的位置,这个“九”乃是变化的终极;物极必反,于是“九”又回复到了“一”的位置。“一”是形状变化的开始,清阳之气上浮而为天,浊重之气下沉而为地,中和之气便成为人,所以天地蕴含着精华,万物由此变化而生。

《列子·天瑞》篇这段话,实际上是易学“洛书”九宫八卦图式的描述。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因为长期劳累,曾经得了偏枯病。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一只鸟走着奇怪的步伐,大禹模拟了鸟的脚步,形成了三步九迹,这就是“九宫八卦阵”的起源。易学家把九宫看作一个人站立的态势,所谓“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说的就是这种九宫格局。意思是讲,头上戴着“九”,脚上踩着“一”,左边位置是“三”,右边位置是“七”,“二”与“四”就像人的两个肩膀,“六”与“八”就像人的两只脚,“五”就在人的腹部位置。

九宫数字排列,是有方向的。当一个人站立时,面朝南方,左手位置就是东方,右手位置就是西方,背后就是北方,两肩代表西南与东南,两脚代表西北与东北。再配上金木水火土“五行”,水居于北方,对应的数字是“一”;金居于西方,对应的数字是“七”;火在南方,对应的数字是“九”;木在东方,对应的数字是“三”;土居于中央,对应的数字是“五”。所谓“易变而为一”是说真气起于北方之“一”,而“一变而为七”是说真气由北方运转到了西方,“七变而为九”是说真气由西方运转到了南方。“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是讲“九”是运化的极点,最终又回到了“一”的位置。

邓锜解释老子《道德真经》,把九宫数字与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讲的“七若”配合起来,其根据何在呢?原来,老子讲的“若冬涉川”暗示了五行之“水”,因为“川”就是“水”的具象,由“若冬涉川”,经历了若干时节,到了“若浊”的位置。为什么“若浊”暗示的是“七”呢?因为“七”在西方,于五行为“金”,代表秋风肃杀,兵戈戕害,阴阳抗争,这意味着“乱世”的到来,所以用“浊”来形容。为什么说“静之徐清,久之徐生”,暗示的是“七变而为九”呢?因为“久久为功”,知止以静,真气发扬而壮大,就到了南方气旺的关节点,“九”乃是自然数的最大,物极必反,真气周而复始,回到了北方水数之位,这就叫作“九复变而为一”,这个变化过程颇有奥妙,邓锜充分领悟了老子的深邃思想,因此发出感叹:“大哉,老子之言!”

不过,邓锜的解释并非到此为止,他紧接着又补充了一段,说:

豫若冬涉川,临深履薄也。犹若畏四邻,不敢进寸而退尺也。俨若客,不敢为主而为客也。涣若冰将释,识心见性也。敦兮其若朴,甲庚正完也。旷兮其若谷,戊己门开也。浑兮其若浊,铅采癸生也。孰能浊以静之徐清,上善若水也。孰能安以久之徐生,十月胎圆也。[2]194

邓锜这一段解释,把老子形容修道之士的“七若”重新讲述一遍,这种讲述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递进。他在《列子》讲的“八卦九宫”真气运行图式基础上引出了内丹修炼火候进退的时辰。从“豫若冬涉川”到“识心见性”讲的是“性功”,也就是心性调理。接下来解释“其若朴”,说是“甲庚正完也”。这个“甲庚”是什么?考宋代曾慥所撰《道枢》,其中就有《甲庚》篇。该篇在讲述了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配合规则之后,紧接着说:

炼甲庚者何也?或以谓甲寄在寅。寅者,火之所生而王于午,本东南之气也,是为液血变化之方,阳龙生成之地,故炼甲必于寅之时焉。庚寄在申,申者,水之所生而王于子,本西北之气也,是为精血变化之方,阴虎生成之地,故炼庚必于申之时焉。[3]647

这段话讲得神乎其神,初看起来实在不好懂,但若明了丹道的一些象征性术语,就能够势如破竹地领悟其精神。在内丹学里,甲代表的是“龙”,而“庚”代表的是“虎”。因为十天干的排列,“甲”在东方,合于二十八星宿的青龙之位,而“庚”在西方,合于二十八星宿的白虎之位。道教内丹修炼,以“龙虎”代表阴阳二气,因此“炼甲庚”就是丹道炼气,降龙伏虎。所谓“甲寄在寅”是说炼气从阳龙开始,时辰在寅。换算为今日的时间就是早上三点到五点。邓锜为什么在“其若朴”之后说“甲庚正完”呢?因为“朴”属于“木”,位在东方,寅时龙气正升,故而进阳火以修炼。所谓“庚寄在申”是说退阴伏虎的时辰在申,也就是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寅与申相对,构成了一个周期。

沿着这样的思维进路,我们就不难明白,邓锜以“若谷”配戊己,以“若浊”配癸生,以“徐生”配胎圆的理趣了。因为“谷”居中为土,于天干为戊己;而“若浊”象征女性月经来潮,也代表炼功气行产药。炼丹就像女子生理周期一样,先是月经来潮,而后排卵,继而像受精怀胎,经过了十个月,气血充足,婴儿呱呱坠地而降生。

邓锜引入了丹道修炼的程序,这当然不是老子的原意,但却扩展了文化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老子思想对后世修炼法门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宋常星.道德经讲义[M]//老子集成(第九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2]邓锜.道德真经三解(卷一)[M]//道藏(第1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8.

[3]曾慥.道枢(卷七)[M]//道藏(第20册).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8.

作者简介:詹石窗,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张 雷,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文化。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平安道研究——易学与儒道平安思想及其社会治理价值”(项目编号:17GZGX09)。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19)01-0157-06

(责任编辑李华)

标签:;  ;  ;  ;  ;  ;  ;  ;  ;  ;  ;  ;  ;  

詹石窗:老子“保道不盈”说发秘——《道德经》第十五章思想解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