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座舱设计论文_王瑞球,王敬驰,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飞机座舱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座舱,飞机,控制系统,数据,接口,正副,数模。

飞机座舱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球,王敬驰,王伟[1](2018)在《基于ARINC661的飞机座舱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一代飞机座舱显示系统的行业标准,ARINC 661标准,即"座舱显示系统与用户系统的接口标准",推动着机载座舱显示系统向综合化、通用化、开放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迎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机载座舱显示系统,本文基于ARINC 661标准开展飞机座舱显示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首先简述ARINC 661标准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标准要求的流程完成了PC环境下座舱显示系统可行性的验证和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15期)

任明波,王娟,李荣军,党亚[2](2017)在《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温度控制非线性、强耦合、大迟滞性等特点,对控制律设计提出很高要求。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结合执行机构动作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座舱温度控制律。系统控制方案采用压气机出口温度控制、组件出口温度控制、座舱供气温度控制和座舱区域温度控制四级控制;压气机出口温度目标值根据大气环境温度确定,座舱供气温度目标值根据座舱区域温度控制误差确定,组件出口温度目标值根据座舱供气温度目标值中的最小值确定;使用专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设计各级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融入了解耦控制算法和系统保护控制逻辑,控制周期由各级温度控制响应特性确定。系统地面试验与飞行试验结果显示,该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谈卫,孙有朝,徐争前,郭云东[3](2016)在《基于视觉意象的飞机座舱内塑料材质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加飞行员驾驶时的视觉舒适性,根据感性工程学的设计流程提出了基于视觉意象的飞机座舱内塑料材质设计方法。首先,选取拟采用的材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正交实验法渲染生成材质样本;其次,收集描述视觉意象的意象词汇,设计调查问卷,以勾选频率为指标对意象词汇进行初步筛选;再次,利用多元尺度法及阶层聚类确定出代表性的意象词汇;然后利用语义差分法量化代表性视觉意象词汇与材质视觉意象的符合程度;最后构建材质的渲染参数与材料质感视觉意象的关联模型,并进行泛化能力检验,最终基于该模型进行材质设计。以不透明塑料材质为例对座舱左右操纵台进行设计,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座舱内部装饰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张文静[4](2016)在《民用飞机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着眼于民用飞机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的接口设计,介绍了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接口,结合各接口的特性,以配备了正副驾驶侧平视显示系统、视景增强系统及四个座舱显示器的民用飞机为例,给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架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6年13期)

杨明怡[5](2016)在《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设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作为人机接口,一直是航空工效学关注的对象。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多年座舱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从信息显示界面优化、控制界面优化、测试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座舱综合显示/控制"的设计理念。(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6年05期)

刘璐[6](2016)在《飞机座舱内部布置人机工效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座舱是飞行员操纵飞机执行任务的主要场所,座舱人机工效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飞行员作战效率和飞行安全。本文针对飞机座舱内部布置设计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相关理论方法及模型,以支持飞机座舱人机工效设计。对座舱工效设计需求定义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和功能整合,给出了座舱人机系统功能分析方法;针对座舱设计方案的实现,通过求解子功能、构建功能技术矩阵、系统功能到设计方法方案转化,提出了座舱人机系统功能到设计方案的转换方法;并结合某型号飞机的研制,给出了基于功能论的座舱需求定义应用实例。对座舱内部总体布置工效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设计眼位坐标系,基于眼位点推理计算,给出了座舱空间设计边界范围的确定方法;结合灰色系统及分层聚类理论,给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座舱功能区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任务决策次数及动作指标因素集,建立了决策动作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为飞机座舱内部总体布置设计提供技术解决途径。对座舱内部设备布置工效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将框架、产生式表示法相结合来描述座舱内部设备布置知识,并进行了智能化推理,提出基于智能化座舱内部设备布置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飞行员上、下肢的舒适角度范围及操纵动作的平顺性,并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了飞行员动、静态动作相关特性;基于RULA准则和操纵平顺性对静、动态姿势进行了评价,为座舱内部设备布置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3-01)

汪光文,吴成云,杨智,李革萍,辛旭东[7](2015)在《民用飞机座舱空气分配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仿真分析和试验试飞为手段,对某型客机空气分配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飞机座舱热载荷动态仿真模型,分析飞机驾驶舱及客舱新的供气需求;其次根据飞机空气分配管路实际构型建立Flowmaster仿真模型,并基于模型调节管路构型,以调整各舱室空气分配流量,实现驾驶舱和客舱的流量需求;最后将优化设计应用于民用飞机空气分配系统中,仿真分析和试验试飞验证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仿真技术手段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杨贺森[8](2015)在《飞机座舱压板类零件展开数模设计方法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座舱压板类零件具有外形较窄、材料较薄、强度也较差、铣切区形状复杂、成形曲度大等特点,在制造的过程中,展开数模的设计成为零件加工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飞机座舱前压板零件为例,介绍基于MBD技术条件下飞机座舱压板类零件面向制造的展开数模设计、校正方法,论述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展开数模的设计方法,解决了飞机座舱类零件在加工中反复校正展开件数据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5年33期)

曾松林,赵红军,高飞武,申家伟[9](2015)在《某型飞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检测设备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飞机在日常维护、飞行训练和演习等过程中,座舱空气调节分系统故障率较高,且没有配备专用的检测设备,使得机务维修人员对座舱空气调节分系统各项性能检测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影响了部队正常战备训练工作的开展,增加了装备保障人员的维修保障时间。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总线通信、信号采集与处理、微处理器等技术,实现了涡轮限速控制器安装前(本文来源于《江苏航空》期刊2015年04期)

曹峰,高伟林[10](2015)在《飞机座舱图形生成系统的硬件加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座舱高分辨率图形实时生成与显示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硬件实现的图形填充加速设计方法,在FPGA中设计了一种状态机对DSP置入的像素标记进行判断处理。采用SDRAM作为帧存,FPGA与DSP对SDRAM采取乒乓操作方式,实现了高分辨率图形数据的消隐与填充加速处理,填充算法无须将数据回写入SDRAM,实现了画面输出的零延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图形绘图时间。(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5年07期)

飞机座舱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温度控制非线性、强耦合、大迟滞性等特点,对控制律设计提出很高要求。根据系统设计要求,结合执行机构动作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座舱温度控制律。系统控制方案采用压气机出口温度控制、组件出口温度控制、座舱供气温度控制和座舱区域温度控制四级控制;压气机出口温度目标值根据大气环境温度确定,座舱供气温度目标值根据座舱区域温度控制误差确定,组件出口温度目标值根据座舱供气温度目标值中的最小值确定;使用专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设计各级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融入了解耦控制算法和系统保护控制逻辑,控制周期由各级温度控制响应特性确定。系统地面试验与飞行试验结果显示,该座舱温度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机座舱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瑞球,王敬驰,王伟.基于ARINC661的飞机座舱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2].任明波,王娟,李荣军,党亚.大型飞机座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律设计[J].航空学报.2017

[3].谈卫,孙有朝,徐争前,郭云东.基于视觉意象的飞机座舱内塑料材质设计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6

[4].张文静.民用飞机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接口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5].杨明怡.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设计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6

[6].刘璐.飞机座舱内部布置人机工效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7].汪光文,吴成云,杨智,李革萍,辛旭东.民用飞机座舱空气分配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5

[8].杨贺森.飞机座舱压板类零件展开数模设计方法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2015

[9].曾松林,赵红军,高飞武,申家伟.某型飞机座舱空气调节系统检测设备设计与实现[J].江苏航空.2015

[10].曹峰,高伟林.飞机座舱图形生成系统的硬件加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5

论文知识图

6 鸟撞风挡分析6 鸟撞风挡分析叁显示器座舱电子系统架构飞机座舱视觉显示界面综合评价模型小型综合座舱显示控制系统逻辑架构数据帧和校验及解析程序框图

标签:;  ;  ;  ;  ;  ;  ;  

飞机座舱设计论文_王瑞球,王敬驰,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