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差异分析蒋联俊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差异分析蒋联俊

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421000

【摘要】:目的:对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选用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9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基于普罗帕酮治疗,B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以及hs-CRP水平。结果: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并且治疗后hs-CRP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发应情况B组与A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疾病,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有效调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没有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心律失常;胺碘酮;普罗帕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心律失常是多发和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自身类型,性质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以及心功能,像窦性心律不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小,所以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像快速心房颤动、病窦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将会引起头晕胸闷、心悸出汗等症状,甚至出现晕厥、猝死。胺碘酮是临床中主要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据相关报道,hs-CRP水平在患者的发病过程中会有明显变化,所以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诊断、鉴别心律失常,还能对治疗效果做出系统评价。本文选取90例心律失常患者,详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治疗的90例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A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在25~74岁之间,平均年龄(50.69±7.62)岁,;室性心律失常25例,冠心病10例,心肌炎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B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在23~75岁之间,平均年龄(49.78±7.54)岁;室性心律失常23例,冠心病12例,心肌炎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A组患者口服普罗帕酮每次100mg,每天3次,治疗1星期之后,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增加到每次150mg,每天3次;B组患者基于胺碘酮治疗,第1周每天200mg,每天3次,第2周每天200mg,每天2次,第3周每天200mg,每天1次,A组和B组均用药4周。在治疗请将利用心电图对患者心脏情况进行监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hs-CRP水平和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完全消失,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的各个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各个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其他情况。

1.4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患者总数量×100%;hs-CRP水平测定标准是利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抽取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静血脉3ml进行测定。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技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效果显著;当P>0.05时没有统计学意义,效果不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88%,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88%,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比较

由表2可知,A组患者在治疗之后hs-CRP水平比治疗之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hs-CRP水平比治疗前低,并且低于A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如表3所示,B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A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律失常是由于激动在窦房结之外产生或者是窦房结激动一场,激动的传导阻滞、缓慢或者在异常通道进行传导即心脏活动传导障碍或(和)心脏活动起源障碍导致的心脏搏动的节律或(和)频率异常。心律失常可以单独发病,也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心脏衰竭,甚至出现猝死状况,所以必须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心律失常的病因和炎性因子的增高有一定关系,当患者的hs-CRP水平越高,越不利于患者的心律失常恢复,其心血管疾病就也约危险。普罗帕酮是广泛、普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发挥莫稳定作用,阻断β竞争受体,降低患者心肌兴奋性,将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在治疗预激综合征、电复律后室颤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方面具有作用时间持久、起效快等特点,但是,普罗帕酮大量使用将会让患者出现舒张末压和负性肌力升高等情况。胺碘酮也是一分钟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可以阻断K+通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患者心率,抑制复级过程,不良反应也比较少。

由本次研究可知,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比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在治疗后hs-CRP的水平改善情况也很明显,没有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观察[J].医药前沿,2018,11(16):40-41.

[2]吕果,孙超峰.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比较[J].心理医生,2017,20(31):106-107.

[3]陈坚.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差异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6(1):37-38.

[4]张丽芳.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J].心理医生,2018,12(13):189-190.

[5]冯二军.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医学信息,2017,9(1):134-135.

标签:;  ;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差异分析蒋联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