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论文和设计-周保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抽风机对各个蓄热室反抽加压和反应烧结,使苯酐尾气循环燃烧,防止蓄热室填料堵塞,提高尾气净化率,保证尾气连续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所述包括尾气进管、排气管、燃烧炉、余热锅炉和喷淋塔,所述燃烧炉包括位于燃烧炉底部直线排列的蓄热室和设置于蓄热室上方的燃烧室,所述尾气进管和排气管分别与各个蓄热室连接,所述排气管出口端与喷淋塔连接,所述燃烧室顶部通过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经余热锅炉换热后的烟气通过管路连接喷淋塔,还包括反抽风机,所述反抽风机一端通过反抽管与各个蓄热室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尾气进管连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包括尾气进管(1)、排气管(2)、燃烧炉(3)、余热锅炉(4)和喷淋塔(5),所述燃烧炉包括位于燃烧炉底部直线排列的蓄热室(6)和设置于蓄热室(6)上方的燃烧室(7),所述尾气进管(1)和排气管(2)分别与各个蓄热室(6)连接,所述排气管出口端与喷淋塔(5)连接,所述燃烧室(7)顶部通过管路连接余热锅炉(4),经余热锅炉(4)换热后的烟气通过管路连接喷淋塔(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抽风机(8),所述反抽风机(8)一端通过反抽管(9)与各个蓄热室(6)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尾气进管(1)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包括尾气进管(1)、排气管(2)、燃烧炉(3)、余热锅炉(4)和喷淋塔(5),所述燃烧炉包括位于燃烧炉底部直线排列的蓄热室(6)和设置于蓄热室(6)上方的燃烧室(7),所述尾气进管(1)和排气管(2)分别与各个蓄热室(6)连接,所述排气管出口端与喷淋塔(5)连接,所述燃烧室(7)顶部通过管路连接余热锅炉(4),经余热锅炉(4)换热后的烟气通过管路连接喷淋塔(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抽风机(8),所述反抽风机(8)一端通过反抽管(9)与各个蓄热室(6)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尾气进管(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各个蓄热室的尾气进管(1)、排气管(2)、反抽管(9)上均设有阀门开关(10),所述阀门开关(10)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燃烧室(7)连接的燃烧机(1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苯酐尾气处理工艺常采用两种,一种是水洗吸收工艺,但由于萘法苯酐尾气的成分复杂,导致生产的富马酸产品为红色或黄色,富马酸产品质量不合格,且水洗塔堵塞事故频繁,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另一种是尾气蓄热焚烧工艺,通过燃烧炉对苯酐尾气进行焚烧,但苯酐尾气中的有机成物易积蓄在焚烧炉底部不易排出,造成底层蓄热层堵塞,增加氧化系统的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通过设置反抽风机对蓄热室反抽加压和反应烧结,使苯酐尾气循环燃烧,防止蓄热室填料堵塞,提高尾气净化率,保证尾气连续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包括尾气进管、排气管、燃烧炉、余热锅炉、反抽风机和喷淋塔,所述燃烧炉包括位于燃烧炉底部直线排列的蓄热室和设置于蓄热室上方的燃烧室,所述尾气进管和排气管分别与各个蓄热室连接,所述排气管出口端与喷淋塔连接,所述燃烧室顶部通过管路连接余热锅炉,经余热锅炉换热后的烟气通过管路连接喷淋塔,所述反抽风机一端通过反抽管与各个蓄热室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尾气进管连接。

所述的,连接各个蓄热室的尾气进管、排气管、反抽管上均设有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控制器可以是PLC。

所述的,还包括与燃烧室连接的燃烧机。燃烧机用于给蓄热室和燃烧室升温。

使用原理及过程:

苯酐尾气通过尾气进管进入蓄热室,然后进入燃烧室,燃烧室温度稳定在800℃以上,废气中的有机成物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烟气一部分进入另外的蓄热室,与蓄热室内陶瓷填料进行换热,完成蓄热室的蓄热过程,储蓄的热量再用于预热新进入的苯酐尾气;另一部分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后经喷淋塔排放到大气。

具体的,反抽加压为启动反抽风机打开其中一个蓄热室底部反抽管上的阀门开关,在反抽风机作用下,燃烧室内分解后的烟气自上而下通过蓄热室并通过反抽管进入反抽风机,经反抽风机加压后进入尾气进管;

反应烧结为打开其中一个蓄热室底部反抽管上的阀门开关,在反抽风机作用下燃烧室内分解后的烟气自上而下通过蓄热室,使蓄热室升温至设定值,设定温度可根据工况在200-260℃之间调整;然后关闭蓄热室底部反抽管上的阀门开关,此时,该蓄热室尾气进管、排气管上的阀门均关闭,对蓄热室保温至设定时间,使蓄热室内残存固体杂质熔融,设定时间可根据工况在10-20min之间调整;最后打开该蓄热室尾气进管上的阀门开关,苯酐尾气经尾气进管通过蓄热室,将保温熔融的固体杂质吹入燃烧室燃烧,同时蓄热室温度下降,到达设定温度后关闭该蓄热室尾气进管上的阀门开关,设定温度可根据工况在160-200℃之间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反抽风机对各个蓄热室反抽加压和反应烧结,使苯酐尾气循环燃烧,防止蓄热室填料堵塞,提高尾气净化率,保证尾气连续达标排放;

反抽加压将燃烧室内分解后的烟气自上而下通过蓄热室,使残留于蓄热室下层的废气通过反抽风机和反抽管再次进入尾气进管实现循环燃烧,保证尾气连续达标排放;

反应烧结经蓄热室升温、蓄热室保温、蓄热室排杂降温,将通过蓄热室填料时附着在蓄热室填料上的有机物熔融吹扫,并使熔融物通过蓄热室、燃烧室循环燃烧,防止蓄热室填料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气进管;2、排气管;3、燃烧炉;4、余热锅炉;5、喷淋塔;6、蓄热室;7、燃烧室;8、反抽风机;9、反抽管;10、阀门开关;11、燃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包括尾气进管1、排气管2、燃烧炉3、余热锅炉4、喷淋塔5、反抽风机8和燃烧机11,所述燃烧炉包括位于燃烧炉底部直线排列的九个蓄热室和设置于蓄热室上方的燃烧室7,所述尾气进管1和排气管2分别与各个蓄热室6连接,所述排气管出口端与喷淋塔5连接,所述燃烧室7顶部通过管路连接余热锅炉4,经余热锅炉4换热后的烟气通过管路连接喷淋塔5,所述反抽风机8一端通过反抽管9与各个蓄热室6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尾气进管1连接;连接各个蓄热室的尾气进管1、排气管2、反抽管9上均设有阀门开关10,所述阀门开关10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所述燃烧机11与燃烧室7连接。

苯酐尾气通过尾气进管1进入蓄热室6,然后进入燃烧室7,燃烧室7温度稳定在800℃以上,废气中的有机成物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烟气一部分进入另外的蓄热室6,通过底部排气管将烟气排出,同时对蓄热室6内陶瓷填料进行换热,完成蓄热室6的蓄热过程,储蓄的热量再用于预热新进入的苯酐尾气;另一部分烟气进入余热锅炉4进行热交换,后经喷淋塔5排放到大气。具体的,九个蓄热室其中四个蓄热室底部尾气进管上的阀门开关打开,其中三个蓄热室底部排气管上的阀门开关打开,其中一个蓄热室处于反抽加压状态,一个蓄热室处于反应烧结状态;反抽加压为启动反抽风机8打开其中一个蓄热室底部反抽管上的阀门开关,在反抽风机8作用下,燃烧室7内分解后的烟气自上而下通过蓄热室并通过反抽管9进入反抽风机8,经反抽风机8加压后进入尾气进管1,实现尾气循环燃烧,保证尾气连续达标排放;反应烧结为打开其中一个蓄热室底部反抽管9上的阀门开关,在反抽风机8作用下燃烧室7内分解后的烟气自上而下通过蓄热室,使蓄热室升温至250℃;然后关闭蓄热室底部反抽管9上的阀门开关,此时,该蓄热室尾气进管1、排气管2上的阀门均关闭,对蓄热室保温10min,使蓄热室内残存固体杂质熔融,最后打开该蓄热室尾气进管1上的阀门开关,苯酐尾气经尾气进管1通过蓄热室6,将保温熔融的固体杂质吹入燃烧室燃烧,同时蓄热室温度下降,到达180℃后关闭该蓄热室尾气进管上的阀门开关即可。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设计图

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0126.0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84627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23G 7/06

专利分类号:F23G7/06;F23G5/46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55300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西路10号

发明人:周保红;姜毅;赵耀;孙正;董长胜

第一发明人:周保红

当前权利人: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耿霞

代理机构:37212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苯酐尾气蓄热焚烧装置论文和设计-周保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