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160例临床分析

宫颈病变160例临床分析

韩杰张文华田毅何勇(辽宁省鞍山市妇儿医院妇产科辽宁鞍山114001)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144-02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宫颈细胞学的建立和不断的改善,全球宫颈癌得到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尤其是宫颈液基超薄细胞的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使得预防宫颈癌成为可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妇科门诊、妇科病房体检中心,行宫颈TCT检查6343例,其中阳性病例160例。

1.2研究方法

1.2.1TCT检查采用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检测进行分析,宫颈细胞学诊断分析:

高度磷状上皮内瘤变(HSIL),低度磷状上皮内瘤变(LSIL);

未能明确定义的不典型磷状细胞(ASC-US);

未能除外高度上皮内瘤变的不典型磷状细胞(ASC-H);

轻度不典型改变(MA),正常范围(WNL)。

1.2.2HPV检测160例全部阳性病例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测定,判断结果为阳性和阴性,见表1。

1.2.3阴道镜检查160例阳性病例行阴道镜检查,为了与细胞学和组织学术语相一致,阴道镜检查分为:高度磷状上皮内瘤变(HSIL)包括CINⅡ~Ⅲ和原位癌、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包括CINI和HPV感染,轻度不典型改变(MA)。但未能归LSIL,不满意阴道镜图像和其他表现的阴道镜图像(如炎症、溃疡等)为阴性。

1.2.4病理检查160例阳性病例全部在阴道镜下做组织活检,其中,86例随后治疗中做了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高频电刀电环切),4例做全子宫切除术,为统一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分为高度磷状上皮内瘤变(HSIL)包括CINⅡ~Ⅲ原位癌,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包括CINI和HPV感染。

1.2.5我院为基层医院,大部分患者来自农村,为了做到不漏诊,我院实行来院所有患者都行TCT检查为阳性病历的再进行HPV检测,同时在阴道镜下取材送病理,若病理诊断有异常则行宫颈锥切术,术中送冰冻。根据病理情况若为宫颈癌行全子宫切或扩大手术范围。

2结果

2.1TCT细胞学检查结果6343例TCT检查,阳性结果为160例,占2.52%。阳性病例中ASC-US80例,占50%;ASC-H为3例,占1.88%,LSIL共54例,占33.75%;HSIL12例,占7.5%,非典型细胞11例,占6.88%。

2.2TCT细胞学结果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人群的TCT结果的比例不同。妇科门诊的病人的阳性结果高一些,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TCT阳性结果与年龄的关系ASC-US及CIN主要集中在31—40岁及41—50岁年龄段,HPV感染主要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年龄段。而磷癌及腺癌主要集中在41—50岁年龄段。

2.4TCT阳性结果与活检结果对比随着诊断级别的增加,TCT与活检结果的符合率显著提高。ASC-US和AGS的符合率约为43%及67%,而HSIL及磷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3%和96%。

2.5宫颈病变与年龄的关系CINⅠ、CINⅡ及HPV病变高峰在31—40岁年龄段,其次为41—50岁年龄段,而CINⅢ及磷癌高峰在41—50岁年龄段,其次为31—40岁年龄段。

3讨论

3.1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一般认为要经历CIN阶段,本研究显示,在21岁以后,开始出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及HPV感染,随着年龄的增加,CIN的级别逐渐增高,到41—50岁达到癌变高峰,宫颈CINI病变高峰及HPV感染高峰主要集中在31—40岁,而CINⅡ、CINⅢ病变高峰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磷癌的发病变高峰集中在41—50岁这一年龄段。

3.2阴道镜与细胞学检查是筛查CIN和宫颈癌的两种互补的方法。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与宫颈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5%。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3.3对依从性差的人群或地方医院应积极的进行TCT、HPV检测,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明确诊断,随即进行相应处理。

标签:;  ;  ;  

宫颈病变16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