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反射论文_马韬,王卫华,曹赫扬,吴刚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镜反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射,光学,曲面,角度,测量,平面镜,光热。

镜反射论文文献综述

马韬,王卫华,曹赫扬,吴刚祥[1](2019)在《基于双镜反射法的亚角秒级小角度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应用中对静态或低频动态微小角度的高精度测量需求,基于双平面镜多次反射增大光线反射角的方法构建了一种二维偏转角度测量装置。分析了双镜反射法的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评价测角不确定度的方法,进行了光路仿真和实测数据的比对,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的测角装置可实现优于0.1″的测角精度,且测量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静态或低频动态微小角度的精确测量。(本文来源于《飞控与探测》期刊2019年05期)

许芬,胡中正[2](2018)在《基于积分图的靶标位置检测及定日镜反射光斑能量中心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定日镜跟踪精度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发电效率的重要保障。目前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运行项目中,一般采用基于朗伯靶的反射光斑位置偏差来进行定日镜跟踪参数修正,进而保证定日镜长期跟踪的稳定性。本文利用积分图方法快速准确地定位光靶上的角标,进而获到朗伯靶心的准确位置。然后利用二维高斯拟合方法获取反射光斑的能量中心,实现对定日镜反射光斑误差的准确检测。该方法在面向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定日镜跟踪误差校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验证。(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8)论文集》期刊2018-11-30)

关姝,王超,佟首峰,姜会林,常帅[3](2017)在《空间激光通信离轴两镜反射望远镜自由曲面光学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同轴两反结构作为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时常存在接收视场小、发射效率低等缺点。同时,因中心遮拦造成的能量损失,也会大大降低通信系统的瞄准和捕获概率。针对此缺陷,提出采用离轴两反天线结构并引入自由曲面设计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由初级像差理论推导得出离轴两反系统的初始结构,并采用Zernike多项式自由曲面面形,增加系统设计自由度,提高系统平衡像差的能力。给出入瞳口径与焦距相同的同轴两反和离轴两反系统的设计实例,并比较二者的光学传递函数MTF、点列图、衍射包围圆能量、波前误差等。结果表明:离轴两反自由曲面天线的像质明显优于同轴两反天线,因而该种天线结构的使用可提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杨勇,肖顺平,张文明[4](2017)在《镜反射下雷达目标检测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镜反射使得雷达接收目标信号起伏变化,从而影响着雷达目标检测性能。本文分析了镜反射下雷达对不同Swerling起伏目标的检测性能,推导给出了不同镜反射系数下雷达对不同Swerling起伏目标的检测概率数学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多种镜反射场景下雷达目标检测性能以及镜反射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杨勇,肖顺平,冯德军,张文明[5](2016)在《雷达镜反射模型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镜反射有一路反射和叁路反射两种模型,针对雷达检测、跟踪阶段分别选用哪种镜反射模型较为准确这一问题,对两种镜反射模型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雷达接收目标信号、雷达单脉冲比分别作为镜反射影响雷达检测、跟踪性能的关键因素,推导得到了两种镜反射模型下雷达接收信号和单脉冲比数学表达式,并对两种镜反射模型下的雷达接收信号和单脉冲比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雷达检测阶段采用叁路镜反射模型较准确,雷达跟踪阶段采用两种镜反射模型时效果一样。(本文来源于《雷达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王刚,郭鹏宇,尚洋,李鑫,张小虎[6](2016)在《平面镜反射辅助视场下相机位姿估计问题的Cramer-Rao下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通视条件下的相机位姿估计问题,可通过移动平面镜实现相机对目标镜像的多次观测,进而求解相机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本文研究了该配置下位姿估计误差的CramerRao下界问题,推导了平面镜反射中心透视投影模型中物点、光心、镜像虚拟像点叁者之间的共线方程及位姿估计误差理论下界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增大平面镜摆动角度、减小平面镜到相机的距离或增加平面镜有效移动次数,都可降低位姿估计误差的CRLB。上述结果可为某些不通视条件下摄像测量的现场布设提供可靠的性能指标。(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6年01期)

王利国,李亚清,巩蕾[7](2015)在《湍流大气中多镜反射点目标的光强起伏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足够长的传输距离上,含有光滑反射组件的空中目标可以近似看作是由单个或多个镜反射点组成。考虑到这些镜反射点相对位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本文利用非相干迭加的方法,推导了目标回波的归一化光强起伏方差的公式。结果表明:归一化起伏方差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各镜反射点位置的随机起伏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湍流大气引起的。多个镜反射点组成的目标对由湍流大气引起的光强起伏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非相干迭加对光强起伏的放大作用,另一方面是多点目标形成的近似孔径平滑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11-15)

王娟娟[8](2015)在《单台定日镜反射太阳光斑的形状的仿真与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我公司太阳能光煤互补示范项目,仿真模拟了单台定日镜反射太阳光在吸热器上形成的光斑形状,对工程项目中研究能流溢出和镜场调度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9)

王超,张新,王灵杰,张建萍,张继真[9](2013)在《离轴自由曲面叁镜反射系统的装调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轴自由曲面叁镜反射系统,采用了基准传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相结合的装调方法。基准传递过程中基于计算全息建立了一套完整、精确的空间基准来保证初装调质量;在此基础上,计算机辅助装调过程中采用自准干涉检验法获得多个视场干涉图,像差用方形域上正交修正泽尼克多项式系数表征,利用Zemax软件和方形域上正交修正泽尼克多项式得到系统的灵敏度矩阵,求解失调量;在多次迭代后得到系统平均波像差均方根值为0.1641λ(λ=632.8nm),调制传递函数平均值为0.4534。(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赵炯,张根雷,朱海涛,屈剑平[10](2013)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平面镜反射高精度角度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利用两平面镜间的多次反射测量两个平面镜的相对微小偏转角度变化量,测量精度可达到亚角秒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实验测量样机,搭建了一套偏转角度自动测量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测量方法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装置简单,当测量的反射次数达到4次以上时系统的测量精度将达到1.5",为地铁隧道沉降量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动态测量微小偏转角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机电一体化》期刊2013年11期)

镜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定日镜跟踪精度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发电效率的重要保障。目前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运行项目中,一般采用基于朗伯靶的反射光斑位置偏差来进行定日镜跟踪参数修正,进而保证定日镜长期跟踪的稳定性。本文利用积分图方法快速准确地定位光靶上的角标,进而获到朗伯靶心的准确位置。然后利用二维高斯拟合方法获取反射光斑的能量中心,实现对定日镜反射光斑误差的准确检测。该方法在面向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定日镜跟踪误差校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镜反射论文参考文献

[1].马韬,王卫华,曹赫扬,吴刚祥.基于双镜反射法的亚角秒级小角度测量[J].飞控与探测.2019

[2].许芬,胡中正.基于积分图的靶标位置检测及定日镜反射光斑能量中心计算方法[C].2018中国自动化大会(CAC2018)论文集.2018

[3].关姝,王超,佟首峰,姜会林,常帅.空间激光通信离轴两镜反射望远镜自由曲面光学天线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4].杨勇,肖顺平,张文明.镜反射下雷达目标检测性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

[5].杨勇,肖顺平,冯德军,张文明.雷达镜反射模型选择[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6

[6].王刚,郭鹏宇,尚洋,李鑫,张小虎.平面镜反射辅助视场下相机位姿估计问题的Cramer-Rao下界[J].实验力学.2016

[7].王利国,李亚清,巩蕾.湍流大气中多镜反射点目标的光强起伏特性[C].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5

[8].王娟娟.单台定日镜反射太阳光斑的形状的仿真与模拟[C].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论文集.2015

[9].王超,张新,王灵杰,张建萍,张继真.离轴自由曲面叁镜反射系统的装调技术[J].光学学报.2013

[10].赵炯,张根雷,朱海涛,屈剑平.基于图像处理的平面镜反射高精度角度测量[J].机电一体化.2013

论文知识图

1- 13 单金属线传输 THz 波衰减常数随频...平面镜对光路的改变和镜像关系抛物面反射的几何关系不同介质海面背景对目标的影响结果典型的线聚焦菲涅尔反射镜太阳能集热...型的宽光谱可变入射角椭偏仪本论...

标签:;  ;  ;  ;  ;  ;  ;  

镜反射论文_马韬,王卫华,曹赫扬,吴刚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