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供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粮食供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粮食供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粮食,供求,结构性,函数,粮食安全,结构,商品粮。

粮食供求结构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硕[1](2018)在《辽宁省粮食供求结构变化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当前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供求结构变化情况,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提出了调整辽宁省粮食供求结构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15期)

汪希成,吴昊[2](2016)在《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新变化与改革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紧张平衡的特征依然明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已全面转为净进口且数量逐年增加;粮食库存量持续攀升,库容压力加大,主要粮食品种的库存比例与消费比例不协调。面对我国粮食供求结构的新变化,"稳产能、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是当前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梁源[3](2003)在《市场调整结构,粮食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20 0 3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业内人士分析,粮食供求关系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持续多年的卖粮难将不复存在,粮食产业开始升温。我国粮食市场的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转变,是近年来粮食生产状况的必然结果。由于各地普遍强(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食品工业》期刊2003年04期)

王伏虎[4](2002)在《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增加粮食生产,提高我国的粮食供给,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推进了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前近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粮食生产虽然在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增长,中国人吃饱饭的目标仍然没有达到,粮食问题仍然没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更谈不上吃好的问题—增加肉、奶、鱼等动物食物。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仅仅几年的时间里就得以缓解,中国粮食人均占有水平提高到世界平均状况,非粮食物的供给也快速增长。中国粮食和农业发展水平也已经上升到新的阶段,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由于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滑坡”和粮食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国家粮食市场的波动,从而受到我国政府和国际农业经济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经顺利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来说,既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粮食供求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章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现状,第二、叁章分别对中国粮食供求影响因素和粮食供求结构进行分析,接下来的第四章对中国粮食供求做出实证分析,第五章在分析入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入世以后中国粮食安全模式,在最后一部分提出确保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的几项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2-03-01)

杨晓荣[5](2001)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在粮食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不断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取得了一些成就。农业结构有了改善,种植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充裕。但是,调整多是在数量上做文章,忽视了增质、增效,不能实现农业(本文来源于《粮食问题研究》期刊2001年06期)

冀崇峰[6](2000)在《未来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区域平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 ,粮食总产量从 1 978年的 3亿吨 ,先后登上了3 .5亿吨、4亿吨、4.5亿吨和 5亿吨四个台阶。特别是从 1 996年起 ,粮食连续四年高产稳产 ,年均产量稳定在 5亿吨的水平 ,使粮食供给持续出现宽(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00年03期)

[7](2000)在《国家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促进结构调整 根据需求生产 力求供求平稳 促进流通改革 没有市场的品种坚决不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春伊始,国家作出决定,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部分品质比较差、不受市场欢迎的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对于正在进行春耕备耕的农民是个重要信号:今年粮食种植结构必须作新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我国粮食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新形势下,将一些品(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00年03期)

陈锡文[8](2000)在《战略大调整: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抉择——我国粮食供求形势转折和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加上不断对农业增加投入和推进农业的技术进步,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十五届叁中全会对当前的粮食供求状况,作出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判断。1995年以来,粮食连续5年获得好收成,年年都有节余。5年下来,国家粮食部门的库存达到了2750亿(本文来源于《政策》期刊2000年03期)

[9](2000)在《调整农业与粮食生产结构 实现粮食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中对调整农业与粮食生产结构提出要求。文件指出: 针对当前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低、粮食转化程度不高和粮食总量阶段性供过于求带来的粮食流通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必须在不断推进粮食(本文来源于《农家科技》期刊2000年03期)

陈忠卫[10](1998)在《九○年以来国内粮食供求结构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问题不仅仅是生存问题,也是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纵观我国90年代以来的粮食流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粮食总产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品种结构欠合理。从1990-1996年来看(如表1),我(本文来源于《浙江统计》期刊1998年11期)

粮食供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紧张平衡的特征依然明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已全面转为净进口且数量逐年增加;粮食库存量持续攀升,库容压力加大,主要粮食品种的库存比例与消费比例不协调。面对我国粮食供求结构的新变化,"稳产能、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是当前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粮食供求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杨硕.辽宁省粮食供求结构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

[2].汪希成,吴昊.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新变化与改革方向[J].社会科学研究.2016

[3].梁源.市场调整结构,粮食供求关系发生转变[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3

[4].王伏虎.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结构分析[D].江苏大学.2002

[5].杨晓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粮食供求平衡[J].粮食问题研究.2001

[6].冀崇峰.未来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区域平衡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

[7]..国家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促进结构调整根据需求生产力求供求平稳促进流通改革没有市场的品种坚决不生产[J].改革与开放.2000

[8].陈锡文.战略大调整: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抉择——我国粮食供求形势转折和农业结构调整问题[J].政策.2000

[9]..调整农业与粮食生产结构实现粮食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平衡[J].农家科技.2000

[10].陈忠卫.九○年以来国内粮食供求结构的实证分析[J].浙江统计.1998

标签:;  ;  ;  ;  ;  ;  ;  

粮食供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